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通常所说的教师角色,就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情境中所处的地位和身份、行为与方式。在传统教育理念中,教师角色就是“传道、授业、解惑”,即教师是知识的权威、象征,处于教学中心,全面主宰学生的学习。由此,教师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重学习结果轻学习过程,重共性培养轻个性发展,重书本轻实践。这种教学模式培养的学生,难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的要求,因此,作为教学活动重要角色的教师必须与时俱进,转变角色,尽快实现自我更新。
一、由重结论的灌输者变为重过程的促进者
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关注的是知识传授,重视的是学习的结果,成为教学的主宰;学生则死记硬背,惟书惟上,难以形成自主意识和学习方法。当我们步入知识经济时代,如何适应学习化社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72年颁布的报告《学会生存》中有这样一段话:“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学会学习是现代人谋生的基本条件,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是学生终身学习的需要。这就要求历史教师一刻也不能释怀超前意识、危机意识,不仅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在历史教学中要把重点放在过程与方法上,放在揭示知识的形成规律上,让学生通过“感知——概括——应用”的思维过程去发现真理、掌握规律。
不可否认,历史教学目的之一,就是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一些正确的历史结论,但是如果不经过对历史现象的质疑、比较、分析、综合、归纳等认知活动,即没有一个丰富的思维过程,没有多种史学观点的碰撞、论争,结论就难以获得,难以真正理解。历史学习就是一个感知历史到积累历史知识再到理解历史的过程。历史教学如果只强调灌输现成的结论,死记硬背教材中的知识和观点,那么又怎么能培养学生的学史兴趣和发展思维能力呢?由此看来,历史教师的角色已不再是结论的灌输者,而是引导学生体验历史学习过程、掌握正确的探究方法的促进者。
二、由居高临下的孤独者成为学习过程的参与者
传统的课程背景下教师与学生间是存在隔膜的。学生很孤独,他们在教学中像是被压迫者。教师也很孤独,有时也很无奈,这种无奈有时是因为我们自己筑起了一座城,把我们与学生隔离开来。
在新课程理念下所倡导的探究性学习过程中,教师应走下高高在上的三尺讲台,以平等的身份,积极自主地参与学生的探究活动,成为学生学习中的一员,真正融入学习的情境之中,与学生之间建立一种合作共享的关系,相互聆听和倾诉,倾听学生的学习要求、认知观点,分享学生的学习快乐,缩小师生之间的距离,促进彼此间真诚的情感交流,让学生真正体验到教师是他们学习中的伙伴,愿意与其无拘无束地交流、讨论。在交流的过程中,历史教师还可以随时发现和掌握学生所遇到的问题,及时进行因材施教和有的放矢的指导。同时,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历史教师时常可以从学生那里学到许多新知识,共享智慧,甚至共享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如果教师永远像蜡烛,只燃烧了自己,只输出而不能得到充电,不能从学生那里得到智慧的启迪、经验的补充的话,是会燃烧殆尽的,是会枯竭的。因此,教学相长这一古代教育思想的精华,直到今天对现代教育的者教学行为仍然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教师要成为学海泛舟的“舵手”
新课程提倡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式学习。当然,这并不是说教师作用消弱了,相反应该加强。在长期的接受式的教学中,学生接受的常常是教师和书本提供的现成结论。对历史学科而言,其具有综合性、多样性的特点。从时间上看,上下五千年;从空间上看,涉及五湖四海;从内容上看,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生活等包罗万象……这些无不为学生提供了宽广的探究天地和思维空间。但不可否认的是,初中阶段学生们所获得的历史知识是有限的,辩证思维能力不强,有时会使学生不知所措。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的指点、帮助,教师就是学生的引路人,把他们从歧途引向正轨,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向导。
四、知识系统的角色转变
所谓知识系统的角色更新,即是由专业知识型教师向具有多元化知识的结构型教师转变。
长期以来,能研读教学大纲,吃透中学历史教科书、参考书,讲透教学内容,是中学教师的理想境界。然而新课程颁布实施以来,其所选取的活动课或专题会自觉不自觉地触及深层次的学科专业知识,甚至是历史学研究的前沿。如探讨“武则天的用人举措”、“亚非四大文明古国的共性”、“金字塔之谜”等,这些问题就要求中学历史教师除具备中学历史教科书所需的历史知识、能驾驭中学历史教材外,还必须掌握较深层次的专业知识。因此,中学历史教师要加深对中国通史和世界通史的学习,同时也要具备历史专题和断代史、国别史的专业知识,多读史学原著,如《史记》、《资治通鉴》、《通典》。另外,要了解历史学界最新的研究成果,确保已有知识的更新。
知识的综合化是当代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尤其作为历史学更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内容涉及到经济、政治、军事、文化及自然科学的方方面面。因此,历史教师所掌握的知识应该由历史学向哲学、文学、地理学、教育学、心理学以及自然科学拓展,从而建立起多元化的知识结构。为此,历史教师必须勤于学习,广泛涉猎,善于积累,使自己具有广阔的文化视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总之,教师是教育的灵魂,课程是教育的核心,教师只有依据新课程目标的要求来迅速转变角色,教育才能取得真正意义上的飞跃。
一、由重结论的灌输者变为重过程的促进者
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关注的是知识传授,重视的是学习的结果,成为教学的主宰;学生则死记硬背,惟书惟上,难以形成自主意识和学习方法。当我们步入知识经济时代,如何适应学习化社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72年颁布的报告《学会生存》中有这样一段话:“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学会学习是现代人谋生的基本条件,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是学生终身学习的需要。这就要求历史教师一刻也不能释怀超前意识、危机意识,不仅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在历史教学中要把重点放在过程与方法上,放在揭示知识的形成规律上,让学生通过“感知——概括——应用”的思维过程去发现真理、掌握规律。
不可否认,历史教学目的之一,就是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一些正确的历史结论,但是如果不经过对历史现象的质疑、比较、分析、综合、归纳等认知活动,即没有一个丰富的思维过程,没有多种史学观点的碰撞、论争,结论就难以获得,难以真正理解。历史学习就是一个感知历史到积累历史知识再到理解历史的过程。历史教学如果只强调灌输现成的结论,死记硬背教材中的知识和观点,那么又怎么能培养学生的学史兴趣和发展思维能力呢?由此看来,历史教师的角色已不再是结论的灌输者,而是引导学生体验历史学习过程、掌握正确的探究方法的促进者。
二、由居高临下的孤独者成为学习过程的参与者
传统的课程背景下教师与学生间是存在隔膜的。学生很孤独,他们在教学中像是被压迫者。教师也很孤独,有时也很无奈,这种无奈有时是因为我们自己筑起了一座城,把我们与学生隔离开来。
在新课程理念下所倡导的探究性学习过程中,教师应走下高高在上的三尺讲台,以平等的身份,积极自主地参与学生的探究活动,成为学生学习中的一员,真正融入学习的情境之中,与学生之间建立一种合作共享的关系,相互聆听和倾诉,倾听学生的学习要求、认知观点,分享学生的学习快乐,缩小师生之间的距离,促进彼此间真诚的情感交流,让学生真正体验到教师是他们学习中的伙伴,愿意与其无拘无束地交流、讨论。在交流的过程中,历史教师还可以随时发现和掌握学生所遇到的问题,及时进行因材施教和有的放矢的指导。同时,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历史教师时常可以从学生那里学到许多新知识,共享智慧,甚至共享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如果教师永远像蜡烛,只燃烧了自己,只输出而不能得到充电,不能从学生那里得到智慧的启迪、经验的补充的话,是会燃烧殆尽的,是会枯竭的。因此,教学相长这一古代教育思想的精华,直到今天对现代教育的者教学行为仍然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教师要成为学海泛舟的“舵手”
新课程提倡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式学习。当然,这并不是说教师作用消弱了,相反应该加强。在长期的接受式的教学中,学生接受的常常是教师和书本提供的现成结论。对历史学科而言,其具有综合性、多样性的特点。从时间上看,上下五千年;从空间上看,涉及五湖四海;从内容上看,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生活等包罗万象……这些无不为学生提供了宽广的探究天地和思维空间。但不可否认的是,初中阶段学生们所获得的历史知识是有限的,辩证思维能力不强,有时会使学生不知所措。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的指点、帮助,教师就是学生的引路人,把他们从歧途引向正轨,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向导。
四、知识系统的角色转变
所谓知识系统的角色更新,即是由专业知识型教师向具有多元化知识的结构型教师转变。
长期以来,能研读教学大纲,吃透中学历史教科书、参考书,讲透教学内容,是中学教师的理想境界。然而新课程颁布实施以来,其所选取的活动课或专题会自觉不自觉地触及深层次的学科专业知识,甚至是历史学研究的前沿。如探讨“武则天的用人举措”、“亚非四大文明古国的共性”、“金字塔之谜”等,这些问题就要求中学历史教师除具备中学历史教科书所需的历史知识、能驾驭中学历史教材外,还必须掌握较深层次的专业知识。因此,中学历史教师要加深对中国通史和世界通史的学习,同时也要具备历史专题和断代史、国别史的专业知识,多读史学原著,如《史记》、《资治通鉴》、《通典》。另外,要了解历史学界最新的研究成果,确保已有知识的更新。
知识的综合化是当代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尤其作为历史学更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内容涉及到经济、政治、军事、文化及自然科学的方方面面。因此,历史教师所掌握的知识应该由历史学向哲学、文学、地理学、教育学、心理学以及自然科学拓展,从而建立起多元化的知识结构。为此,历史教师必须勤于学习,广泛涉猎,善于积累,使自己具有广阔的文化视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总之,教师是教育的灵魂,课程是教育的核心,教师只有依据新课程目标的要求来迅速转变角色,教育才能取得真正意义上的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