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人的肉体和灵魂同为一体,人的理智、情感、价值感这些我们通常认为的灵魂的重要组成部分,只能是人这一精神性的有机体、有灵性的肉体的局部功能。情感、理智、价值感等既独具功能,又互相依存,互相关联,但又必须依托和维护作为一体的“人的肉体和灵魂”的生命有机体,灵魂的组成部分才具有存在的前提和理由。知识学习所致力发展的理智,是灵魂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但不是唯一。教育要着眼于让理智与“肉体和灵魂”一体的生命整体达成一种平衡,理智与情感、情感与价值感等灵魂诸要素运作达成平衡。这样,知识也就发挥了护佑灵魂的积极功用。
关键词:灵魂;肉体;情感;理智;价值感;平衡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7)05A-0003-07
我们是空心人
我们是填充着草的人
倚靠在一起
脑壳中装满了稻草。
唉!
此为英国诗人托马斯·艾略特1925年创作的《空心人》中的诗句,该诗集中表现了西方人面对的现代文明濒临崩溃、希望颇为渺茫的困境,以及精神极为空虚的生存状态,“空心人”也已成为失去灵魂的现代人的象征。不是偶然的巧合,“我是个很空的人,是个没有价值观的人”[1],2013年上海复旦大学医学院投毒案主犯林森浩,身为高等学府医学专业的研究生,在法庭上也发出了类似的冷酷告白,的确值得国人深思。
短短的改革开放三十年,正在把几代中国人苦苦追求的走向现代化、实现强国梦的愿望变成现实。在这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物质财富大量堆积、科技力量日益强大、生活节奏不断加快,人们却不时感觉内心迷茫、精神空虚、情绪焦灼,西方社会曾经出现的现代病也在现今中国社会露出端倪。在教育领域,读书求功名的传统、落后的教育观念、优质教育资源的缺乏,这些本土因素再与科技理性至上、效率优先、追求竞争这种现代病源联姻,使得我们的教育改革步履沉重,中小学生的生存状况堪忧堪叹。
如何突破这种教育困境?
心理学是教育的基础学科,在日常的教育活动中,我们一直从心理学寻求理论指导。但由于心理学本身就是随着人类认识的分化而从哲学中分化出来的,心理学将复杂的精神现象还原为基本的心理过程的分析思维方式,越来越将人的精神世界条分缕析,使其丧失了整体属性。黑格尔在科学心理学发展之初就指出:经验心理学将精神活动分解为各种机能形式,而精神是活生生的统一的自我感觉。[2]因此经验心理学在面对整体的精神现象时存在着方法论的局限。
看来,我们需要拓宽视野。
“倘若要问某人‘什么是教育?’,也就等于问他‘什么是人?’,如果曾经有过这样的问题的话,那就是一个哲学问题。”[3]教育问题和人的认识紧密纠缠在一起,教育的困境其实就是对人认识的困境。苏霍姆林斯基就曾直接指出:“教育——这首先就是人学。”[4]
“人学”已成为目前我国哲学研究的主潮之一,并號称为“当代哲学的主题形态”。人学是“系统研究人的本质、存在和历史发展规律的理论”,是从整体上研究人之存在、人性和人的本质、人的活动和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生价值、目的、道路等基本原则的学问[5]。人学强调其所研究的是作为整体的人及其本质,提供的是人的完整的图景。它最根本的问题不是解释人,而是在认识人的基础上对人的改造和解放,从而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和谐发展。作为一种体察、体认世界全新视角的世界观,必然要吸收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来充实对人的认识。
多年来,笔者从“整体上认识人的本质和存在”的人学视域,尝试吸收人类学、脑科学、儿童精神哲学等领域的研究成果,观察教育、思考教育,提炼出了人的肉体和灵魂同为一体的“身心一体”观,倡导理智与“肉体和灵魂”一体的生命整体达成平衡,理智与情感、情感与价值感等灵魂诸要素间平衡运作、整体发展的教育主张,把这种教育主张概括为一句话,那就是——“让知识护佑灵魂”。为了能更具体、明白地表达这一观点,现借助对教育现实中发生的一些真实事例的剖析,展开相关探讨,以期对我们的教育实践有所启示,也呈请方家指正。
一、肉体与理智之间呼唤一种平衡
某地级市电视台新闻节目曾经报道过这样一件事。一天,以主持人“朝晖”名字命名的民生服务栏目“朝晖帮你忙”服务热线接到一个求助电话,某县级市的一位高二女学生遇到了一件奇怪的事情。该女生非常想上进,学习非常用功。一天放学回家,她苦恼地告诉家长,自己左眼睛的瞳仁歪斜、不能回复到眼球中间了。家长急忙带着孩子去治疗,由近及远,跑了好多家大医院,但都没有效果。一个女孩子,成绩差一点还没事,但形象不好有碍观瞻,影响终身,那可是大事啊!家长心忧如焚,百般无奈之下向电视台“朝晖帮你忙”求助。连专业的医院都没办法,电视台主持人当然也没什么好办法。他只能去该女生家采访一下,了解了解情况,呼吁热心人士关注关注,提供一点治疗线索。
这位高中女生怎么会得如此怪病?此事如何解释?
瞳仁俗称“瞳孔”,是眼睛中呈圆盘状的虹膜中间的一个小圆孔,它通过大小变化来控制进入眼内的光量。瞳孔的缩小、扩大受植物性神经控制。这位高中女生得的怪病医学上称“瞳孔移位变形”,根源是动眼神经支配不适。
研究表明,支配瞳仁活动的动眼神经就位于作为低级中枢的脑干。在美国康奈尔大学天文学和空间学教授、行星研究室主任卡尔·萨根著《伊甸园的飞龙》一书中,曾经介绍了美国国立精神保健研究所、脑进化和脑行为研究室主任——麦克莱恩(Paul MacLean)的脑科学研究成果。他研究发现,人脑由表及里,由新皮层、旧皮层、古皮层(脑干)这三重结构组成(见图1)。 [6]这三重大脑结构的进化特征和功能各不相同。
这位女生为了对付考试,提高成绩,整天大量地背诵记忆,反复地解题操练,智能的负担十分繁重。从大脑工作机制分析,这些智能学习任务,都由主管语言、思考、判断、创造等理智活动的新皮层来承担。日积月累,这些压力逐渐透过旧皮层,传导到大脑的最底层——脑干。脑干作为中枢神经最古老的一层,具有爬行动物的典型结构,一系列主管人的呼吸、循环、消化、生殖等基本生命功能的神经束都由这部位发出,其中就有一对主管瞳仁活动的动眼神经。该神经受到了干扰,此高中女生出现瞳仁歪斜就不难理解了。 因此,作为教师,不能忽视学生正当合理的生理需求,要认识到保证学生必要的休息对于学生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对于学生在紧张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休息愿望,不要一味地抑制,可以采取变化、调节活动内容等方式去恰当地消除它。过度强调发愤,整天听课刷题、记忆背诵,基于理智训练的学习超过了一定的限度,无视人类自然形成的生理需求,而是使学生强行迎合新皮质的观念,旧皮质承受的压力超过一定阈限,必然会影响脑干正常功能,从而阻碍基本的生命活动。如果到了这样严重的地步,学生的文化学习就根本无从谈起,什么优秀成绩、高升学率,也失去了价值。
基于生命进化的脑结构原理启示我们:“保证学生休息的权利”不是一句轻妄的口号,保证学生休息的权利,保证学生理智活动与肉体正当需求之间达成一种合理的平衡,学生的学习活动才得以正常、有效开展。
二、理智与情感之间呼唤一种平衡
“书上介绍过熊的嗅觉敏感、分辨东西能力特别强,但人们又总说‘笨狗熊’。”清华大学电机系四年级学生刘海洋,为了验证狗熊到底笨不笨,于2002年1月29日和2月23日,先后两次把火碱、硫酸掺进饮料,泼到北京动物园饲养的狗熊的嘴巴、身体,3只黑熊、1只马来熊和1只棕熊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有的嘴被烧坏,进食困难;有的四肢被烧,无法行走;有的前胸、背部、臀部被燒坏,失去了正常生活的能力。[7]此举受到社会一片谴责。
作为一个能够考进清华大学的青年学生,其智商肯定不低,为何成绩优秀的他还做出如此有违常理、不可理喻的举动呢?刘海洋泼硫酸伤黑熊事件,从根本上暴露出来的问题是,当前功利化的教育、机械的应试训练造成了青少年情感教育的缺失。根深蒂固的科举传统、唯学历的用人制度、优质教育资源的有限、地区学校间的高考竞争,多种因素的叠加,造成“应试教育”这个中国教育顽疾久治不医。学校在教育教学中重视中高考考试科目,重视数理学科,忽视艺术人文学科。即使报考人文科目的学生,也以提高考试成绩为第一要务,学生整天死记硬背,超负荷地大量刷题,反复进行机械的技能训练。一些学校还实行所谓的“军事化管理”,学生日常作息中与学习无关的事情所用时间几被压缩限定到精确的分秒。“破釜沉舟搏它个日落日出,背水一战拼它个无怨无悔”“提高一分,干掉千人!”“没有高考,你拼得过‘富二代’吗?”“流血流汗不流泪,掉皮掉肉不掉队!”……校园、教室里,貌似励志的高考中考口号标语到处可见,一度还出了“史上最刻苦吊瓶班”[8]这样的怪象。此类做法,一方面渲染了高度紧张的氛围,一方面将应试的竞争推向极致。但是,这样的教育,忽视了健全人格的培养,特别是忽视了情感教育,导致了部分青少年情感的荒漠化。一个人的所有心理能量只集中在知识学习或技能训练等某一个狭窄的领域,忽略了丰富的情感世界,就会表现为情感冷漠,对人缺乏同情关怀之心,为实现个人目标很少考虑后果。
如前所述,人脑由表及里,由新皮层、旧皮层、古皮层(脑干)这三重结构组成。主管欲望本能、情感发生的旧皮层处在主管理智的新皮层之下,具有哺乳动物的典型结构,它的力量更为原始、更为强大。(见表1)在精神分析学看来,藏在旧皮层的人的欲望长久不能得到正向的满足、合理的释放,在特定的时机它就会突破理智和社会规范的控制,释放出反向的破坏力。国际脑力开发大师、韩国脑科学研究院院长李承宪博士将“三重脑”结构理论与精神分析学有关学说结合,创立的“脑呼吸”理论曾风靡全球。他提出,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在生活中,不能忽视新皮质的合理性的指示,但同时也要正视旧皮质本能性欲望和感情性欲望的存在,因此不要一味地抑制它,要按适当的方式满足它、消除它。[9]
极度注重理智、超负荷的机械训练,忽视健康情感的陶冶、熏陶,势必会造成人格的扭曲。跳出农门,考入了云南大学生命学院的大学生马加爵不珍惜生命,为琐事残杀室友;西安音乐学院大三学生药家鑫,钢琴考级达到十级水平,撞人后为逃避追究又持刀杀人……类似的极端事件一次次在向我们敲响警钟。在教育活动中,要记住基于生命进化的脑结构原理给我们的启示,认识到正向的情感的满足也是人类的基本需求,注意保持理智与情感活动之间的平衡,否则难免会培养出知识丰富、智力出众但心灵板结、冷酷的“机器”。这样的教育也就是违背人性的教育。
三、理智和价值感之间呼唤一种平衡
班长也逃学!——这是一位高中老师反映的又一真实事件。
陶晓乐(化名),高一时主动参加班干部竞选,通过全班同学投票,他被选为班长。读高二时,最好状态下,他曾取得过年级第二的好成绩。作为一个住校生,双休日都在学校补习、自修,只有到每个月月末的双休日,他才能回到家里。一般在这样的双休日的周日下午,爸妈都为孩子准备好替换衣物、水果、点心,送孩子返校。但是一次,这位班长死活不肯去学校。家长只得让孩子待在家里。在家里,小陶过着黑白颠倒的生活,白天睡觉,晚上上网到凌晨。过了好几天,他才去学校。到了学校,他似乎又是最好的学生、最合格的班长。但此后,一到放假的日子,上述情况又再次发生,反反复复。
我们有没有理由责怪这位高中生班长呢?
且来看看他的内心独白吧。他在周记里袒露道:“我不知道人生的意义是什么?我常常困惑,我这样一天天地学习,上课,做作业,意义何在?我的人生价值何在?我现在觉得我的学习出问题了,有很多作业我没有时间完成,我没有把握做对了。我觉得我们这一代人缺少劳动教育,或者说劳动改造,我身边的很多同学缺少人生的目标,很可怕。我应该怎么帮他们呢?”
多好的一个孩子啊,多么富有责任感的孩子啊!自己的学习出问题了,但还在为周围的同学操心呢。更主要的是,周记里反馈了这样的信息:为了提高成绩,高中学生整天沉浸于题海战、疲劳战,在他们看来,知识学习还不如“劳动教育”、甚至“劳动改造”有乐趣;虽然身陷紧张的学习生活,学习负担很重,但小陶他也在寻找人生目标,思考人生意义,他还在为身边的很多同学缺少人生的目标而担忧呢! 的确,毋庸讳言,时下的教育很多以分数为第一要务。应该以高考为最大目标的班长小陶,不全力以赴读书、做题,而要思考人生目标、人生意义,似乎有点不切实际,虚无缥缈。但他为何在自己面临很大的学习压力的前提下,还要思考这样的重大问题?还在为其他同学缺少人生目标担忧呢?
日本学者阪本在研究儿童和青少年读书兴趣时,将儿童和青少年读书兴趣的发展分为六个时期:(1)图画故事期:4—6岁;(2)民间传说期:6—8岁;(3)童话期:8—10岁;(4)故事期:10—15岁;(5)文学期:13岁开始;(6)思想期:17岁开始。[10]研究人的精神成长,需要面对儿童生命的整体,历史地考察其发展变化过程,即采用复杂系统思维方式,采取彻底的发生学态度,从种系进化与个体发展的连续性进程中获得更深刻的理解。这依次递进的儿童和青少年读书兴趣发展六时期,其实也符合人类学的生命复演理论。按照人类学观点,个体生命的成长是对类的发展历史的复演。人胚发育是对人类产生以前的整个生命史的复演,出生后的个体发展则复演了人类进化的过程。[11]人类个体精神的发育重演人类精神的系统发育,决定了个体出生后的生命成长是一种“有秩序的表达”,具有自我生长的节律。这主要体现在特定的发展任务在不同年龄阶段的表达具有优势特征。也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笔者根据多年对人类学、脑科学、儿童精神哲学理论的学习思考,尝试总结出了个体在从婴儿迈向成人的历程中,在不同年龄阶段主要要经历的五大各有优势表达特征的特定发展任务,它们依次为:感官发育与肢体运动—感性经验的获得与积累—符号学习与智能的开发—社会规范和价值感的培养—生存意义与境界的提升。(如图2)[12]
作为高中生的班长小陶,十七八岁的年龄,开始迈入人生的青年期,按照精神发育的节律,正是思想期启动的时期,他这个时候主动地思考人生目标、人生意义,不正是精神发育节律的自然呈现吗?
而时下的应试教育,以分数为第一要务,学生整天死记硬背,超负荷地大量刷题训练。社会责任感、人生价值意义等内容因为难以考查、量化,往往被忽视。但是,遵循生命的发展节律,什么年龄接受什么样的教育,这就是教育的客观规律。对进入青年期间、迈向成人阶段的高中学生的教育,就该在进行理智能力开发的同时,渗透社会规范和价值感的培养,渗透思考生存意义与人生境界的教育。忽视相关的教育,不去引导学生发现、体验知识作用于生活和现实社会的功用、价值,甚至开展一些超越现实世俗生活和功利的形而上的思考,让学生一味沉浸于理智学习,学生心灵必然陷入迷茫。因此,理智和价值感之间达成一种平衡,也应该是教育必须遵循的一项基本原则。
四、教育,让知识护佑灵魂
对于很多宗教所推崇的、依附于人躯体之上、作为主宰人自身一切的超自然存在的灵魂是否存在,我们不作探讨。通常情况下大家认识和使用“灵魂”这一概念,都把灵魂理解为建立在一个人肉体基础上的所有意识活动的集合体。但笔者认为,随着多领域学术研究的深入,我们要改变改变习有的“灵魂”概念,需要增进以下认识。
1.正确把握“灵魂”概念,充分认识人肉身的基础性、根性、精神性
要正确把握“灵魂”的内涵,我们首先要充分认识人肉身的基础性,还肉身以根性的地位。人的意识是人的肉身及其蕴藏在肉身中的本能、无意识的进一步延伸。因为肉身、本能、无意识的世界还是一个黑暗的世界,而意识使人反观到自己的肉身、本能、无意识,甚至也反观到意识自身。意识是人的世界的火炬,它指引我们自觉地有计划地前进。所以,千百年来,人们格外地重视意识,特别是意识中的理性。然而这火炬的能量是由肉身、本能、无意识提供的。甚至意识的运作机制本身亦由肉身、本能、无意识所控制。[13]我们不能忽视人的肉身在人的精神活动中的基础性支撑作用。
要把握“灵魂”的内涵,我们还要突破传统的“身心二分”观念,认识到人的肉身具有精神性,建立全新的“身心一体”观。基于历史唯物观,马克思就对人的肉身具有精神性有深刻的認识,他曾指出:“人的感觉、感觉的人性,都只是由于它的对象的存在,由于人化的自然,才产生出来的。五官感觉的形成是以往全部世界历史的产物。”[14]人的感觉决不仅仅是感觉器官自身发展的产物,而是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的。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着自身的感觉能力,也改造自己整个肉身。人的感觉器官、肉体包含着“以往全部世界历史”。我们不能只把感觉器官、身体看成纯物质的东西。人体作为自然存在物的生物性的结构及其生理机能,因其“属人的本质力量”(这种属人的本质力量无疑乃是人的精神或文化的力量)的参与或介入,已完全不同于原始性的生物界的了。人的生物性的生理机体及功能,因其置身其中的“人化了的自然”而被赋予了文化的属性,即被精神化了。正是由于人类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实现了生物性与精神性的融合与统一,从纯粹自然界的进化中所演绎出的普遍性的、生物性的生命,在人那里就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这种变革就在于人的全部生命的所有形式与特征都被赋予了精神性的特征。[15]兰德曼的文化人类学就认为:“文化使人能直立行走,只有在文化的包裹的气氛中人才能呼吸,文化如同人体内的血管系统是属于人的一部分,而血管里流淌的是主观精神的血液。”因此,人类的身体不同于动物的身体就是因为人类的身体与精神是共存的:“人的许多生理属性的分类,应该有别于动物,因为它们必须与精神实在共存。”[16]当代文化人类学的观点逐渐成为学术界的共识。人的生物性生成与精神性生成之融合,在具体的个体那里,其结果自然就是身心的统一。
当代镜像神经元(mirror neurons)的发现和具身认知理论的提出,也挑战了身心二元论,支持了认知的具身特征,为人的灵魂和肉体同为一体的“身心一体”论提供了神经生物学的依据。源于古希腊的西方传统哲学的身心二元论观点认为人的灵魂和肉体分属两个世界, 这种身心二元论的观点长期主宰着人类的精神思想。当代教育作为一种文化一直受到西方文化的深刻影响。身心二元论使教育与教学“扬心抑身”,即重视理智培养、贬低身体需要。理性塑造和知识传递成为教育不变的追求目标。在这种教育模式里,学生的身体是被“规训”的或者是被“惩罚”的。教育与教学乃是一种纯粹的观念传递和心智(mind)培养。学习过程是一种可以“离身的”理智训练,并不需要身体的参与。身体仅仅被当成一个“容器”,是一个把心智带到课堂的“载体”。而随着20世纪六十年代镜像神经元的发现、具身认知(embodied cognition)思潮的兴起,这样的观点明朗起来了:身体是拥有心智的身体, 是心灵化的身体, 它工作于心智中, 与心智融为一体,人的生命体现的就是这样一种一体化的过程。[17]这不仅颠覆了近现代哲学、认知科学,也给传统的教育和学习理论带来巨大的冲击,这必将引发教育教学视角的全新更替,为教育观念的变革、教育方法的改革,提供全新的契机与路径。 从这一意义上看,人的肉体和灵魂同为一体,人的理智、情感、价值感(包含道德)这些我们通常认为的灵魂的重要组成部分,只能是人这一精神性的有机体、有灵性的肉体的局部功能。人的情感、理智、价值感等,这些灵魂的组成部分既各自独具功能,又互相依存,互相关联,但又必须依托和维护作为一体的“人的肉体和灵魂”的生命有机体,灵魂的组成部分才具有存在的前提和理由。
2.充分认识学生成长过程的整体性,保障灵魂内部运作的平衡
知识作为人类理智的外部表征,是人类从自身探索物质世界、精神世界的感性经验中提炼出的概括性、标准化的文化,它包括事实、信息的描述,或在教育和实践中获得的技能。借助语言、符号,知识得以在人类体外储存,文明的薪火相传不熄;借助教育,知识得以实现人类的代际传递,文明的薪火世代相续。正因为知识具有传承人类文明的巨大作用,因此,教育往往把知识教学作为自身主要的任务和内容。
但是,人受教育的过程同时是自身成长的过程,成长具有整体性,因此,学知识不是人成长的全部,也不是教育的全部。偏重知识的学习、技能的训练,一味地发展理智,忽视“肉体和灵魂”一体的人的生命有机体,忽视灵魂的其他方面要素,必然造成对生命有机体的伤害,造成灵魂内部的紧张,甚至冲突,导致生命的运行机制出现危机。
吸收人类学、脑科学、儿童精神哲学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建立从整体上认识人的本质和存在的人学视域,来观察教育、思考教育,我们会自觉地认识到,知识学习所致力发展的理智,是灵魂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但不是唯一。教育要着眼于让理智与“肉体和灵魂”一体的生命整体达成一种平衡,让理智与情感、情感与价值感等灵魂诸要素运作达成平衡。这样,知识也就发挥了护佑灵魂的积极功用。为保障“灵魂”的部分与整体、部分与部分间平衡运作的实现,实现知识对灵魂的护佑,笔者认为要倡导“三化”教育。一要倡导感性化的教育,让感官、机体一起参与学习,丰富、深刻的认知活动伴随周围神经、内脏、腺体的一系列反应,产生愉快的感受,发展神经系统的灵敏性。二要倡导审美化的教育,让学习者的情感在学习活动中充分调动,情智一体,互相推动。三要倡导生活化的教育,使知识学习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发现静态知识的现实价值、社会功用,体验知识的意义,在学习过程中促成让学习者的社会生命逐步萌发、成长。随着学习的深入、年龄的增长,引导学生不断思索人生的价值、意义,产生责任感、使命感、崇高感,为自我的灵魂寻找最高的寄存处。
地球上之所以出现生物性与精神性融合、灵魂和肉体同为一体的人这样的存在物,根本原因在于“人的进化是生物进化和文化进化相互作用的过程”[18]。从人类自然进化的宏观层面俯视,由于人类经历的生物进化极其漫长且具连续性,文化进化短暂却迅猛异常,使人类无暇应对;人类无法以亿万年积淀的“生物进化基础”迅速适应短短数百年形成的现代“文化进化环境”,人类发展面临巨大的困境,这已成为当今社会实现科学发展的瓶颈。[19]中国教育困境也是人类发展面临的生命伦理困境之集中聚焦。因此,当今儿童教育面临强大的“敌人”:急功近利、理智学习超前、技能训练超强度。过度的功利、应试倾向,把知识教学推向极端,甚至进一步简化为超强度的知识记忆和技能的训练,学生作为活生生的完整生命体被异化为装载知识的容器和解题的机器。肉体和灵魂的一体性与肉体的基础地位、正当需求被忽视,情感的需求、功能被遗忘,价值感被抛弃,青少年学生灵魂内部出现严重冲突、生命运行机制出现危机的现象时有发生,让知识护佑灵魂显得如此急迫!
“我是个很空的人,是个没有价值观的人。”林森浩在法庭上冷酷的告白应该言犹在耳。为了不再有学生被沉重的学习负担压得瞳仁歪斜,不再有情感荒漠化的“刘海洋”用硫酸泼熊,不再有内心迷茫的班长逃学,让林森浩的悲剧不再重演,笔者要大声疾呼:教育,让知识护佑灵魂!
参考文献:
[1]林森浩:我是個很空的人,没什么价值观[EB/OL].http://sh.sina.com.cn/news/b/2014-12-09/detail-icesifvx2421400-p2.shtml.
[2][德]黑格尔.精神哲学[M].杨祖陶,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3.
[3][法]米亚拉雷.教育科学导论[M].思穗,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1:30.
[4][苏]苏霍姆林斯基.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M].唐其慈,等,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7.
[5]陈志尚.再论人学的对象和方法[J].社会科学辑刊,2001(2).
[6][美]卡尔·萨根.伊甸园的飞龙[M].吕柱,等,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2:64.
[7]北京一犯罪嫌疑人用硫酸泼伤黑熊[EB/OL].http://www.cctv.com/special/435/0/37557.html.
[8]呼特.史上最刻苦吊瓶班 点滴就有好成绩?[EB/OL].http://edu.sina.com.cn/gaokao/2012-05-10/0959337474.shtml.
[9][韩]李承宪.脑呼吸:轻松告别亚健康[M].李海龙,译.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9:34-41.
[10] 祝建华.语文能力发展发展心理学[M].杭州:杭州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37.
[11]刘晓东.儿童精神哲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326.
[12]孙春福.“儿童种子观”的内外价值及其当代要义[J].上海教育科研,2015(6).
[13]刘晓东.论教育与天性[J].南京师大学报:社科版,2003(04).
[1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26.
[15]丁海东.儿童的精神:一种人文的表达[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5:21-23.
[16][德]兰德曼.哲学人类学[M]. 闫嘉,译.昆明: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205.
[17]叶浩生.身心二元论的困境与具身认知研究的兴起[J].心理科学,2011(4):999-1005.
[18][法]莫兰.迷失的范式:人性研究[M].陈一壮,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72.
[19]程焉平.生命伦理问题的起源与演变——当代生命伦理学争鸣与探讨[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359-366.
责任编辑:杨孝如
关键词:灵魂;肉体;情感;理智;价值感;平衡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7)05A-0003-07
我们是空心人
我们是填充着草的人
倚靠在一起
脑壳中装满了稻草。
唉!
此为英国诗人托马斯·艾略特1925年创作的《空心人》中的诗句,该诗集中表现了西方人面对的现代文明濒临崩溃、希望颇为渺茫的困境,以及精神极为空虚的生存状态,“空心人”也已成为失去灵魂的现代人的象征。不是偶然的巧合,“我是个很空的人,是个没有价值观的人”[1],2013年上海复旦大学医学院投毒案主犯林森浩,身为高等学府医学专业的研究生,在法庭上也发出了类似的冷酷告白,的确值得国人深思。
短短的改革开放三十年,正在把几代中国人苦苦追求的走向现代化、实现强国梦的愿望变成现实。在这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物质财富大量堆积、科技力量日益强大、生活节奏不断加快,人们却不时感觉内心迷茫、精神空虚、情绪焦灼,西方社会曾经出现的现代病也在现今中国社会露出端倪。在教育领域,读书求功名的传统、落后的教育观念、优质教育资源的缺乏,这些本土因素再与科技理性至上、效率优先、追求竞争这种现代病源联姻,使得我们的教育改革步履沉重,中小学生的生存状况堪忧堪叹。
如何突破这种教育困境?
心理学是教育的基础学科,在日常的教育活动中,我们一直从心理学寻求理论指导。但由于心理学本身就是随着人类认识的分化而从哲学中分化出来的,心理学将复杂的精神现象还原为基本的心理过程的分析思维方式,越来越将人的精神世界条分缕析,使其丧失了整体属性。黑格尔在科学心理学发展之初就指出:经验心理学将精神活动分解为各种机能形式,而精神是活生生的统一的自我感觉。[2]因此经验心理学在面对整体的精神现象时存在着方法论的局限。
看来,我们需要拓宽视野。
“倘若要问某人‘什么是教育?’,也就等于问他‘什么是人?’,如果曾经有过这样的问题的话,那就是一个哲学问题。”[3]教育问题和人的认识紧密纠缠在一起,教育的困境其实就是对人认识的困境。苏霍姆林斯基就曾直接指出:“教育——这首先就是人学。”[4]
“人学”已成为目前我国哲学研究的主潮之一,并號称为“当代哲学的主题形态”。人学是“系统研究人的本质、存在和历史发展规律的理论”,是从整体上研究人之存在、人性和人的本质、人的活动和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生价值、目的、道路等基本原则的学问[5]。人学强调其所研究的是作为整体的人及其本质,提供的是人的完整的图景。它最根本的问题不是解释人,而是在认识人的基础上对人的改造和解放,从而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和谐发展。作为一种体察、体认世界全新视角的世界观,必然要吸收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来充实对人的认识。
多年来,笔者从“整体上认识人的本质和存在”的人学视域,尝试吸收人类学、脑科学、儿童精神哲学等领域的研究成果,观察教育、思考教育,提炼出了人的肉体和灵魂同为一体的“身心一体”观,倡导理智与“肉体和灵魂”一体的生命整体达成平衡,理智与情感、情感与价值感等灵魂诸要素间平衡运作、整体发展的教育主张,把这种教育主张概括为一句话,那就是——“让知识护佑灵魂”。为了能更具体、明白地表达这一观点,现借助对教育现实中发生的一些真实事例的剖析,展开相关探讨,以期对我们的教育实践有所启示,也呈请方家指正。
一、肉体与理智之间呼唤一种平衡
某地级市电视台新闻节目曾经报道过这样一件事。一天,以主持人“朝晖”名字命名的民生服务栏目“朝晖帮你忙”服务热线接到一个求助电话,某县级市的一位高二女学生遇到了一件奇怪的事情。该女生非常想上进,学习非常用功。一天放学回家,她苦恼地告诉家长,自己左眼睛的瞳仁歪斜、不能回复到眼球中间了。家长急忙带着孩子去治疗,由近及远,跑了好多家大医院,但都没有效果。一个女孩子,成绩差一点还没事,但形象不好有碍观瞻,影响终身,那可是大事啊!家长心忧如焚,百般无奈之下向电视台“朝晖帮你忙”求助。连专业的医院都没办法,电视台主持人当然也没什么好办法。他只能去该女生家采访一下,了解了解情况,呼吁热心人士关注关注,提供一点治疗线索。
这位高中女生怎么会得如此怪病?此事如何解释?
瞳仁俗称“瞳孔”,是眼睛中呈圆盘状的虹膜中间的一个小圆孔,它通过大小变化来控制进入眼内的光量。瞳孔的缩小、扩大受植物性神经控制。这位高中女生得的怪病医学上称“瞳孔移位变形”,根源是动眼神经支配不适。
研究表明,支配瞳仁活动的动眼神经就位于作为低级中枢的脑干。在美国康奈尔大学天文学和空间学教授、行星研究室主任卡尔·萨根著《伊甸园的飞龙》一书中,曾经介绍了美国国立精神保健研究所、脑进化和脑行为研究室主任——麦克莱恩(Paul MacLean)的脑科学研究成果。他研究发现,人脑由表及里,由新皮层、旧皮层、古皮层(脑干)这三重结构组成(见图1)。 [6]这三重大脑结构的进化特征和功能各不相同。
这位女生为了对付考试,提高成绩,整天大量地背诵记忆,反复地解题操练,智能的负担十分繁重。从大脑工作机制分析,这些智能学习任务,都由主管语言、思考、判断、创造等理智活动的新皮层来承担。日积月累,这些压力逐渐透过旧皮层,传导到大脑的最底层——脑干。脑干作为中枢神经最古老的一层,具有爬行动物的典型结构,一系列主管人的呼吸、循环、消化、生殖等基本生命功能的神经束都由这部位发出,其中就有一对主管瞳仁活动的动眼神经。该神经受到了干扰,此高中女生出现瞳仁歪斜就不难理解了。 因此,作为教师,不能忽视学生正当合理的生理需求,要认识到保证学生必要的休息对于学生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对于学生在紧张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休息愿望,不要一味地抑制,可以采取变化、调节活动内容等方式去恰当地消除它。过度强调发愤,整天听课刷题、记忆背诵,基于理智训练的学习超过了一定的限度,无视人类自然形成的生理需求,而是使学生强行迎合新皮质的观念,旧皮质承受的压力超过一定阈限,必然会影响脑干正常功能,从而阻碍基本的生命活动。如果到了这样严重的地步,学生的文化学习就根本无从谈起,什么优秀成绩、高升学率,也失去了价值。
基于生命进化的脑结构原理启示我们:“保证学生休息的权利”不是一句轻妄的口号,保证学生休息的权利,保证学生理智活动与肉体正当需求之间达成一种合理的平衡,学生的学习活动才得以正常、有效开展。
二、理智与情感之间呼唤一种平衡
“书上介绍过熊的嗅觉敏感、分辨东西能力特别强,但人们又总说‘笨狗熊’。”清华大学电机系四年级学生刘海洋,为了验证狗熊到底笨不笨,于2002年1月29日和2月23日,先后两次把火碱、硫酸掺进饮料,泼到北京动物园饲养的狗熊的嘴巴、身体,3只黑熊、1只马来熊和1只棕熊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有的嘴被烧坏,进食困难;有的四肢被烧,无法行走;有的前胸、背部、臀部被燒坏,失去了正常生活的能力。[7]此举受到社会一片谴责。
作为一个能够考进清华大学的青年学生,其智商肯定不低,为何成绩优秀的他还做出如此有违常理、不可理喻的举动呢?刘海洋泼硫酸伤黑熊事件,从根本上暴露出来的问题是,当前功利化的教育、机械的应试训练造成了青少年情感教育的缺失。根深蒂固的科举传统、唯学历的用人制度、优质教育资源的有限、地区学校间的高考竞争,多种因素的叠加,造成“应试教育”这个中国教育顽疾久治不医。学校在教育教学中重视中高考考试科目,重视数理学科,忽视艺术人文学科。即使报考人文科目的学生,也以提高考试成绩为第一要务,学生整天死记硬背,超负荷地大量刷题,反复进行机械的技能训练。一些学校还实行所谓的“军事化管理”,学生日常作息中与学习无关的事情所用时间几被压缩限定到精确的分秒。“破釜沉舟搏它个日落日出,背水一战拼它个无怨无悔”“提高一分,干掉千人!”“没有高考,你拼得过‘富二代’吗?”“流血流汗不流泪,掉皮掉肉不掉队!”……校园、教室里,貌似励志的高考中考口号标语到处可见,一度还出了“史上最刻苦吊瓶班”[8]这样的怪象。此类做法,一方面渲染了高度紧张的氛围,一方面将应试的竞争推向极致。但是,这样的教育,忽视了健全人格的培养,特别是忽视了情感教育,导致了部分青少年情感的荒漠化。一个人的所有心理能量只集中在知识学习或技能训练等某一个狭窄的领域,忽略了丰富的情感世界,就会表现为情感冷漠,对人缺乏同情关怀之心,为实现个人目标很少考虑后果。
如前所述,人脑由表及里,由新皮层、旧皮层、古皮层(脑干)这三重结构组成。主管欲望本能、情感发生的旧皮层处在主管理智的新皮层之下,具有哺乳动物的典型结构,它的力量更为原始、更为强大。(见表1)在精神分析学看来,藏在旧皮层的人的欲望长久不能得到正向的满足、合理的释放,在特定的时机它就会突破理智和社会规范的控制,释放出反向的破坏力。国际脑力开发大师、韩国脑科学研究院院长李承宪博士将“三重脑”结构理论与精神分析学有关学说结合,创立的“脑呼吸”理论曾风靡全球。他提出,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在生活中,不能忽视新皮质的合理性的指示,但同时也要正视旧皮质本能性欲望和感情性欲望的存在,因此不要一味地抑制它,要按适当的方式满足它、消除它。[9]
极度注重理智、超负荷的机械训练,忽视健康情感的陶冶、熏陶,势必会造成人格的扭曲。跳出农门,考入了云南大学生命学院的大学生马加爵不珍惜生命,为琐事残杀室友;西安音乐学院大三学生药家鑫,钢琴考级达到十级水平,撞人后为逃避追究又持刀杀人……类似的极端事件一次次在向我们敲响警钟。在教育活动中,要记住基于生命进化的脑结构原理给我们的启示,认识到正向的情感的满足也是人类的基本需求,注意保持理智与情感活动之间的平衡,否则难免会培养出知识丰富、智力出众但心灵板结、冷酷的“机器”。这样的教育也就是违背人性的教育。
三、理智和价值感之间呼唤一种平衡
班长也逃学!——这是一位高中老师反映的又一真实事件。
陶晓乐(化名),高一时主动参加班干部竞选,通过全班同学投票,他被选为班长。读高二时,最好状态下,他曾取得过年级第二的好成绩。作为一个住校生,双休日都在学校补习、自修,只有到每个月月末的双休日,他才能回到家里。一般在这样的双休日的周日下午,爸妈都为孩子准备好替换衣物、水果、点心,送孩子返校。但是一次,这位班长死活不肯去学校。家长只得让孩子待在家里。在家里,小陶过着黑白颠倒的生活,白天睡觉,晚上上网到凌晨。过了好几天,他才去学校。到了学校,他似乎又是最好的学生、最合格的班长。但此后,一到放假的日子,上述情况又再次发生,反反复复。
我们有没有理由责怪这位高中生班长呢?
且来看看他的内心独白吧。他在周记里袒露道:“我不知道人生的意义是什么?我常常困惑,我这样一天天地学习,上课,做作业,意义何在?我的人生价值何在?我现在觉得我的学习出问题了,有很多作业我没有时间完成,我没有把握做对了。我觉得我们这一代人缺少劳动教育,或者说劳动改造,我身边的很多同学缺少人生的目标,很可怕。我应该怎么帮他们呢?”
多好的一个孩子啊,多么富有责任感的孩子啊!自己的学习出问题了,但还在为周围的同学操心呢。更主要的是,周记里反馈了这样的信息:为了提高成绩,高中学生整天沉浸于题海战、疲劳战,在他们看来,知识学习还不如“劳动教育”、甚至“劳动改造”有乐趣;虽然身陷紧张的学习生活,学习负担很重,但小陶他也在寻找人生目标,思考人生意义,他还在为身边的很多同学缺少人生的目标而担忧呢! 的确,毋庸讳言,时下的教育很多以分数为第一要务。应该以高考为最大目标的班长小陶,不全力以赴读书、做题,而要思考人生目标、人生意义,似乎有点不切实际,虚无缥缈。但他为何在自己面临很大的学习压力的前提下,还要思考这样的重大问题?还在为其他同学缺少人生目标担忧呢?
日本学者阪本在研究儿童和青少年读书兴趣时,将儿童和青少年读书兴趣的发展分为六个时期:(1)图画故事期:4—6岁;(2)民间传说期:6—8岁;(3)童话期:8—10岁;(4)故事期:10—15岁;(5)文学期:13岁开始;(6)思想期:17岁开始。[10]研究人的精神成长,需要面对儿童生命的整体,历史地考察其发展变化过程,即采用复杂系统思维方式,采取彻底的发生学态度,从种系进化与个体发展的连续性进程中获得更深刻的理解。这依次递进的儿童和青少年读书兴趣发展六时期,其实也符合人类学的生命复演理论。按照人类学观点,个体生命的成长是对类的发展历史的复演。人胚发育是对人类产生以前的整个生命史的复演,出生后的个体发展则复演了人类进化的过程。[11]人类个体精神的发育重演人类精神的系统发育,决定了个体出生后的生命成长是一种“有秩序的表达”,具有自我生长的节律。这主要体现在特定的发展任务在不同年龄阶段的表达具有优势特征。也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笔者根据多年对人类学、脑科学、儿童精神哲学理论的学习思考,尝试总结出了个体在从婴儿迈向成人的历程中,在不同年龄阶段主要要经历的五大各有优势表达特征的特定发展任务,它们依次为:感官发育与肢体运动—感性经验的获得与积累—符号学习与智能的开发—社会规范和价值感的培养—生存意义与境界的提升。(如图2)[12]
作为高中生的班长小陶,十七八岁的年龄,开始迈入人生的青年期,按照精神发育的节律,正是思想期启动的时期,他这个时候主动地思考人生目标、人生意义,不正是精神发育节律的自然呈现吗?
而时下的应试教育,以分数为第一要务,学生整天死记硬背,超负荷地大量刷题训练。社会责任感、人生价值意义等内容因为难以考查、量化,往往被忽视。但是,遵循生命的发展节律,什么年龄接受什么样的教育,这就是教育的客观规律。对进入青年期间、迈向成人阶段的高中学生的教育,就该在进行理智能力开发的同时,渗透社会规范和价值感的培养,渗透思考生存意义与人生境界的教育。忽视相关的教育,不去引导学生发现、体验知识作用于生活和现实社会的功用、价值,甚至开展一些超越现实世俗生活和功利的形而上的思考,让学生一味沉浸于理智学习,学生心灵必然陷入迷茫。因此,理智和价值感之间达成一种平衡,也应该是教育必须遵循的一项基本原则。
四、教育,让知识护佑灵魂
对于很多宗教所推崇的、依附于人躯体之上、作为主宰人自身一切的超自然存在的灵魂是否存在,我们不作探讨。通常情况下大家认识和使用“灵魂”这一概念,都把灵魂理解为建立在一个人肉体基础上的所有意识活动的集合体。但笔者认为,随着多领域学术研究的深入,我们要改变改变习有的“灵魂”概念,需要增进以下认识。
1.正确把握“灵魂”概念,充分认识人肉身的基础性、根性、精神性
要正确把握“灵魂”的内涵,我们首先要充分认识人肉身的基础性,还肉身以根性的地位。人的意识是人的肉身及其蕴藏在肉身中的本能、无意识的进一步延伸。因为肉身、本能、无意识的世界还是一个黑暗的世界,而意识使人反观到自己的肉身、本能、无意识,甚至也反观到意识自身。意识是人的世界的火炬,它指引我们自觉地有计划地前进。所以,千百年来,人们格外地重视意识,特别是意识中的理性。然而这火炬的能量是由肉身、本能、无意识提供的。甚至意识的运作机制本身亦由肉身、本能、无意识所控制。[13]我们不能忽视人的肉身在人的精神活动中的基础性支撑作用。
要把握“灵魂”的内涵,我们还要突破传统的“身心二分”观念,认识到人的肉身具有精神性,建立全新的“身心一体”观。基于历史唯物观,马克思就对人的肉身具有精神性有深刻的認识,他曾指出:“人的感觉、感觉的人性,都只是由于它的对象的存在,由于人化的自然,才产生出来的。五官感觉的形成是以往全部世界历史的产物。”[14]人的感觉决不仅仅是感觉器官自身发展的产物,而是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的。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着自身的感觉能力,也改造自己整个肉身。人的感觉器官、肉体包含着“以往全部世界历史”。我们不能只把感觉器官、身体看成纯物质的东西。人体作为自然存在物的生物性的结构及其生理机能,因其“属人的本质力量”(这种属人的本质力量无疑乃是人的精神或文化的力量)的参与或介入,已完全不同于原始性的生物界的了。人的生物性的生理机体及功能,因其置身其中的“人化了的自然”而被赋予了文化的属性,即被精神化了。正是由于人类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实现了生物性与精神性的融合与统一,从纯粹自然界的进化中所演绎出的普遍性的、生物性的生命,在人那里就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这种变革就在于人的全部生命的所有形式与特征都被赋予了精神性的特征。[15]兰德曼的文化人类学就认为:“文化使人能直立行走,只有在文化的包裹的气氛中人才能呼吸,文化如同人体内的血管系统是属于人的一部分,而血管里流淌的是主观精神的血液。”因此,人类的身体不同于动物的身体就是因为人类的身体与精神是共存的:“人的许多生理属性的分类,应该有别于动物,因为它们必须与精神实在共存。”[16]当代文化人类学的观点逐渐成为学术界的共识。人的生物性生成与精神性生成之融合,在具体的个体那里,其结果自然就是身心的统一。
当代镜像神经元(mirror neurons)的发现和具身认知理论的提出,也挑战了身心二元论,支持了认知的具身特征,为人的灵魂和肉体同为一体的“身心一体”论提供了神经生物学的依据。源于古希腊的西方传统哲学的身心二元论观点认为人的灵魂和肉体分属两个世界, 这种身心二元论的观点长期主宰着人类的精神思想。当代教育作为一种文化一直受到西方文化的深刻影响。身心二元论使教育与教学“扬心抑身”,即重视理智培养、贬低身体需要。理性塑造和知识传递成为教育不变的追求目标。在这种教育模式里,学生的身体是被“规训”的或者是被“惩罚”的。教育与教学乃是一种纯粹的观念传递和心智(mind)培养。学习过程是一种可以“离身的”理智训练,并不需要身体的参与。身体仅仅被当成一个“容器”,是一个把心智带到课堂的“载体”。而随着20世纪六十年代镜像神经元的发现、具身认知(embodied cognition)思潮的兴起,这样的观点明朗起来了:身体是拥有心智的身体, 是心灵化的身体, 它工作于心智中, 与心智融为一体,人的生命体现的就是这样一种一体化的过程。[17]这不仅颠覆了近现代哲学、认知科学,也给传统的教育和学习理论带来巨大的冲击,这必将引发教育教学视角的全新更替,为教育观念的变革、教育方法的改革,提供全新的契机与路径。 从这一意义上看,人的肉体和灵魂同为一体,人的理智、情感、价值感(包含道德)这些我们通常认为的灵魂的重要组成部分,只能是人这一精神性的有机体、有灵性的肉体的局部功能。人的情感、理智、价值感等,这些灵魂的组成部分既各自独具功能,又互相依存,互相关联,但又必须依托和维护作为一体的“人的肉体和灵魂”的生命有机体,灵魂的组成部分才具有存在的前提和理由。
2.充分认识学生成长过程的整体性,保障灵魂内部运作的平衡
知识作为人类理智的外部表征,是人类从自身探索物质世界、精神世界的感性经验中提炼出的概括性、标准化的文化,它包括事实、信息的描述,或在教育和实践中获得的技能。借助语言、符号,知识得以在人类体外储存,文明的薪火相传不熄;借助教育,知识得以实现人类的代际传递,文明的薪火世代相续。正因为知识具有传承人类文明的巨大作用,因此,教育往往把知识教学作为自身主要的任务和内容。
但是,人受教育的过程同时是自身成长的过程,成长具有整体性,因此,学知识不是人成长的全部,也不是教育的全部。偏重知识的学习、技能的训练,一味地发展理智,忽视“肉体和灵魂”一体的人的生命有机体,忽视灵魂的其他方面要素,必然造成对生命有机体的伤害,造成灵魂内部的紧张,甚至冲突,导致生命的运行机制出现危机。
吸收人类学、脑科学、儿童精神哲学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建立从整体上认识人的本质和存在的人学视域,来观察教育、思考教育,我们会自觉地认识到,知识学习所致力发展的理智,是灵魂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但不是唯一。教育要着眼于让理智与“肉体和灵魂”一体的生命整体达成一种平衡,让理智与情感、情感与价值感等灵魂诸要素运作达成平衡。这样,知识也就发挥了护佑灵魂的积极功用。为保障“灵魂”的部分与整体、部分与部分间平衡运作的实现,实现知识对灵魂的护佑,笔者认为要倡导“三化”教育。一要倡导感性化的教育,让感官、机体一起参与学习,丰富、深刻的认知活动伴随周围神经、内脏、腺体的一系列反应,产生愉快的感受,发展神经系统的灵敏性。二要倡导审美化的教育,让学习者的情感在学习活动中充分调动,情智一体,互相推动。三要倡导生活化的教育,使知识学习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发现静态知识的现实价值、社会功用,体验知识的意义,在学习过程中促成让学习者的社会生命逐步萌发、成长。随着学习的深入、年龄的增长,引导学生不断思索人生的价值、意义,产生责任感、使命感、崇高感,为自我的灵魂寻找最高的寄存处。
地球上之所以出现生物性与精神性融合、灵魂和肉体同为一体的人这样的存在物,根本原因在于“人的进化是生物进化和文化进化相互作用的过程”[18]。从人类自然进化的宏观层面俯视,由于人类经历的生物进化极其漫长且具连续性,文化进化短暂却迅猛异常,使人类无暇应对;人类无法以亿万年积淀的“生物进化基础”迅速适应短短数百年形成的现代“文化进化环境”,人类发展面临巨大的困境,这已成为当今社会实现科学发展的瓶颈。[19]中国教育困境也是人类发展面临的生命伦理困境之集中聚焦。因此,当今儿童教育面临强大的“敌人”:急功近利、理智学习超前、技能训练超强度。过度的功利、应试倾向,把知识教学推向极端,甚至进一步简化为超强度的知识记忆和技能的训练,学生作为活生生的完整生命体被异化为装载知识的容器和解题的机器。肉体和灵魂的一体性与肉体的基础地位、正当需求被忽视,情感的需求、功能被遗忘,价值感被抛弃,青少年学生灵魂内部出现严重冲突、生命运行机制出现危机的现象时有发生,让知识护佑灵魂显得如此急迫!
“我是个很空的人,是个没有价值观的人。”林森浩在法庭上冷酷的告白应该言犹在耳。为了不再有学生被沉重的学习负担压得瞳仁歪斜,不再有情感荒漠化的“刘海洋”用硫酸泼熊,不再有内心迷茫的班长逃学,让林森浩的悲剧不再重演,笔者要大声疾呼:教育,让知识护佑灵魂!
参考文献:
[1]林森浩:我是個很空的人,没什么价值观[EB/OL].http://sh.sina.com.cn/news/b/2014-12-09/detail-icesifvx2421400-p2.shtml.
[2][德]黑格尔.精神哲学[M].杨祖陶,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3.
[3][法]米亚拉雷.教育科学导论[M].思穗,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1:30.
[4][苏]苏霍姆林斯基.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M].唐其慈,等,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7.
[5]陈志尚.再论人学的对象和方法[J].社会科学辑刊,2001(2).
[6][美]卡尔·萨根.伊甸园的飞龙[M].吕柱,等,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2:64.
[7]北京一犯罪嫌疑人用硫酸泼伤黑熊[EB/OL].http://www.cctv.com/special/435/0/37557.html.
[8]呼特.史上最刻苦吊瓶班 点滴就有好成绩?[EB/OL].http://edu.sina.com.cn/gaokao/2012-05-10/0959337474.shtml.
[9][韩]李承宪.脑呼吸:轻松告别亚健康[M].李海龙,译.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9:34-41.
[10] 祝建华.语文能力发展发展心理学[M].杭州:杭州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37.
[11]刘晓东.儿童精神哲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326.
[12]孙春福.“儿童种子观”的内外价值及其当代要义[J].上海教育科研,2015(6).
[13]刘晓东.论教育与天性[J].南京师大学报:社科版,2003(04).
[1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26.
[15]丁海东.儿童的精神:一种人文的表达[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5:21-23.
[16][德]兰德曼.哲学人类学[M]. 闫嘉,译.昆明: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205.
[17]叶浩生.身心二元论的困境与具身认知研究的兴起[J].心理科学,2011(4):999-1005.
[18][法]莫兰.迷失的范式:人性研究[M].陈一壮,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72.
[19]程焉平.生命伦理问题的起源与演变——当代生命伦理学争鸣与探讨[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359-366.
责任编辑:杨孝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