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抽油机井生产过程中,生产参数是否合理直接影响油井产量,同时还影响检泵周期和能耗,确定并调整合理的生产参数十分重要。本文介绍了通过抽油机井对泵径、泵深及冲次等参数的综合调整,保持油井合理沉没度,阐述了抽油机井生产参数优化的对策,以达到提增油创效,提高机采系统效率,节电降耗,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
【关键词】生产参数;调整优化;对策
一、参数优化调整的重要性
油井产量主要受井底压力控制,而井底压力大小的直观反映就是动液面深度,动液面过浅,造成产量减少,动液面过深,造成管、杆负荷增大,目前生产油井,一般都是泵下到油层以上,并且保持一定的沉没度。
而沉没度是指深井泵在动液面下的 深度,也就是动液面至泵吸入口处的液柱高度。它是将油层流体输送到泵筒内的能量,它的高低直接对深井泵的工作状况产生影响。沉没度过高,虽然泵的充满系数较大,但由于抽油杆弹性伸缩也会加大,泵效提高幅度小且有降低的可能;沉没度过小,由于泵进口处气体分离较多,泵的充满系数减小,同时会影响泵效及产量。只有沉没度在一定合范围时,对才利于泵效的提高。因此,合理优化调整油井参数,保持合理沉没度对提高油井泵效和产量,改善油井工况尤为重要。
二、目前存在的问题
王场采油管理区管理着16个区块单元,王30井区、中北、中南、南断块、北断块普遍表现为油藏埋藏浅,地层能量充足,平均沉没度较大。而北区、周8井区、西区、王广、周矶等区块,普遍油藏埋藏深,地层能量差,低液低产井多,平均单井日产液4.0吨,油井下泵深,液面普遍测不出,且生产过程中伴随着出砂、结蜡、结盐等现象,井筒清理难度大,维护作业频次高。
通过对301口油井进行统计,沉没度小于300米的共101口,占统计井数的33.5%,其中液面在泵口的75口,占比24.9%,沉没度大于500米的99口,占32.9%。
抽油机沉没度是抽油设备工作状态的一个重要指标,泵的合理吸入口压力,即泵的沉没压力下能够减少气体对泵效的影响,泵是否处于合理的工作状态要结合沉没度来判断。因此,在油田实际生产中要不断对沉没度进行调整,以达到高效生产的目的。没有合理的沉没度,会对采油井的功率及载荷带来影,影响生产效率。
三、优化调整方向
生产井抽油系统参数是否合理对其抽汲效果、免修期、能耗都有很大影响,随着油田的开发,高含水、提液井的增加,“长冲程、大泵径、低冲次”这种组合方式能够提高机械采油的系统效率。
对于地层能量差的油井,平均沉没度浅,油井抽汲能力大于油层供液能力,泵入口出压力低,导致井筒内供液不足,不仅产量下降,且直接造成泵内柱塞干磨,缩短了免修期;而对于稀油区块高含水油井,供液能力充足,平均沉没度较深,原有的生产管柱配比不再适用,可对其进行阶段性优化,适当减小下泵深度,优化参数的措施,在提高泵效的同时减少管杆的用量。
四、抽油机井生产参数优化的对策
(一)1、针对含水高、沉没度大井调整,进行上提泵挂,同时换大泵增排,进行提液增油。共调整21井次,其中16井次调整效果较好,平均单井日增油0.5吨。调整效果见表1:
(二)、对供液能力弱,沉没度小的井,换小泵或加深泵挂,同时上调冲次加快抽汲增油。供液明显改善,日增油达1.7吨。同时,通过换小泵加深泵挂,改善油井供液,出液连续稳定,提高了井口液的温度,增油的同时,降地面回压,可减少相应的地面扫线工作量
(三)、保持合理沉没度,提高机采系统效率从而节能降耗。
优化参数提高抽油机井系统效率。要提高单井的系统效率,必须找到产量与沉没度的最佳结合点,进而合理匹配生产参数。我们根据单井生产情况,在保证油井最佳产能的前提下,确定合理的沉没度,对部分井进行了参数优化。油机井上提泵挂的优化措施通过在检泵中优化泵挂深度设计,在不影响单井生产能力的情况下,采取了上提泵挂措施,在降低抽汲负荷的同时,确定合理的沉没度,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抽油机井的机采效率是指井下液体在地面电能的带动下,被举升到地面所需的有效功率和电动机的输入功率之比。合理沉没度对提高机采效率有着重要意义。通过调整,9口井效果明显,平均沉没度由672米 ↑639米,平均单井日节电49KW.h。
五、效果评价
通过对油井进行参数优化调整,取得了以下的效果:
1、增产增油,优化调整的24井次中有21井次实施换大泵、上提泵挂提液,累计增油800余吨,同时节约了抽油杆的消耗约5000米,优化参数后节能节电效果明显,已累计节电5.5万KW.h。
2、节能降耗,减少偏磨。上提泵掛深度的21井次中有8井次井斜随井深增加而增大,提升泵挂后,避开了井斜较大井段,减少管杆偏磨的发生。
六、总结
1)抽油机井的沉没度治理工作可以实现增产增效,合理的沉没度可使油井正常生产,减少异常井发生频率,降低检泵率。
2)“长冲程、大泵径、低冲次”组合方式更适合油田目前的生产需要,系统参数整体优化后应根据现场生产情况进行合理调整,最大限度的提高系统效率。
3)生产参数优化后抽油机井的冲次普遍降低,减小了交变载荷对杆管的冲击,电能损耗降低,提高了泵效,可有效延长抽油机整体工作寿命。
参考文献:
[1]邹艳霞主编.《采油工艺技术》.石油工业出版社,2006
[2]万仁溥主编.《采油技术手册》.石油工业出版社,2005
(作者单位:1.江汉油田江汉采油厂;2.江汉油田清河采油厂)
【关键词】生产参数;调整优化;对策
一、参数优化调整的重要性
油井产量主要受井底压力控制,而井底压力大小的直观反映就是动液面深度,动液面过浅,造成产量减少,动液面过深,造成管、杆负荷增大,目前生产油井,一般都是泵下到油层以上,并且保持一定的沉没度。
而沉没度是指深井泵在动液面下的 深度,也就是动液面至泵吸入口处的液柱高度。它是将油层流体输送到泵筒内的能量,它的高低直接对深井泵的工作状况产生影响。沉没度过高,虽然泵的充满系数较大,但由于抽油杆弹性伸缩也会加大,泵效提高幅度小且有降低的可能;沉没度过小,由于泵进口处气体分离较多,泵的充满系数减小,同时会影响泵效及产量。只有沉没度在一定合范围时,对才利于泵效的提高。因此,合理优化调整油井参数,保持合理沉没度对提高油井泵效和产量,改善油井工况尤为重要。
二、目前存在的问题
王场采油管理区管理着16个区块单元,王30井区、中北、中南、南断块、北断块普遍表现为油藏埋藏浅,地层能量充足,平均沉没度较大。而北区、周8井区、西区、王广、周矶等区块,普遍油藏埋藏深,地层能量差,低液低产井多,平均单井日产液4.0吨,油井下泵深,液面普遍测不出,且生产过程中伴随着出砂、结蜡、结盐等现象,井筒清理难度大,维护作业频次高。
通过对301口油井进行统计,沉没度小于300米的共101口,占统计井数的33.5%,其中液面在泵口的75口,占比24.9%,沉没度大于500米的99口,占32.9%。
抽油机沉没度是抽油设备工作状态的一个重要指标,泵的合理吸入口压力,即泵的沉没压力下能够减少气体对泵效的影响,泵是否处于合理的工作状态要结合沉没度来判断。因此,在油田实际生产中要不断对沉没度进行调整,以达到高效生产的目的。没有合理的沉没度,会对采油井的功率及载荷带来影,影响生产效率。
三、优化调整方向
生产井抽油系统参数是否合理对其抽汲效果、免修期、能耗都有很大影响,随着油田的开发,高含水、提液井的增加,“长冲程、大泵径、低冲次”这种组合方式能够提高机械采油的系统效率。
对于地层能量差的油井,平均沉没度浅,油井抽汲能力大于油层供液能力,泵入口出压力低,导致井筒内供液不足,不仅产量下降,且直接造成泵内柱塞干磨,缩短了免修期;而对于稀油区块高含水油井,供液能力充足,平均沉没度较深,原有的生产管柱配比不再适用,可对其进行阶段性优化,适当减小下泵深度,优化参数的措施,在提高泵效的同时减少管杆的用量。
四、抽油机井生产参数优化的对策
(一)1、针对含水高、沉没度大井调整,进行上提泵挂,同时换大泵增排,进行提液增油。共调整21井次,其中16井次调整效果较好,平均单井日增油0.5吨。调整效果见表1:
(二)、对供液能力弱,沉没度小的井,换小泵或加深泵挂,同时上调冲次加快抽汲增油。供液明显改善,日增油达1.7吨。同时,通过换小泵加深泵挂,改善油井供液,出液连续稳定,提高了井口液的温度,增油的同时,降地面回压,可减少相应的地面扫线工作量
(三)、保持合理沉没度,提高机采系统效率从而节能降耗。
优化参数提高抽油机井系统效率。要提高单井的系统效率,必须找到产量与沉没度的最佳结合点,进而合理匹配生产参数。我们根据单井生产情况,在保证油井最佳产能的前提下,确定合理的沉没度,对部分井进行了参数优化。油机井上提泵挂的优化措施通过在检泵中优化泵挂深度设计,在不影响单井生产能力的情况下,采取了上提泵挂措施,在降低抽汲负荷的同时,确定合理的沉没度,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抽油机井的机采效率是指井下液体在地面电能的带动下,被举升到地面所需的有效功率和电动机的输入功率之比。合理沉没度对提高机采效率有着重要意义。通过调整,9口井效果明显,平均沉没度由672米 ↑639米,平均单井日节电49KW.h。
五、效果评价
通过对油井进行参数优化调整,取得了以下的效果:
1、增产增油,优化调整的24井次中有21井次实施换大泵、上提泵挂提液,累计增油800余吨,同时节约了抽油杆的消耗约5000米,优化参数后节能节电效果明显,已累计节电5.5万KW.h。
2、节能降耗,减少偏磨。上提泵掛深度的21井次中有8井次井斜随井深增加而增大,提升泵挂后,避开了井斜较大井段,减少管杆偏磨的发生。
六、总结
1)抽油机井的沉没度治理工作可以实现增产增效,合理的沉没度可使油井正常生产,减少异常井发生频率,降低检泵率。
2)“长冲程、大泵径、低冲次”组合方式更适合油田目前的生产需要,系统参数整体优化后应根据现场生产情况进行合理调整,最大限度的提高系统效率。
3)生产参数优化后抽油机井的冲次普遍降低,减小了交变载荷对杆管的冲击,电能损耗降低,提高了泵效,可有效延长抽油机整体工作寿命。
参考文献:
[1]邹艳霞主编.《采油工艺技术》.石油工业出版社,2006
[2]万仁溥主编.《采油技术手册》.石油工业出版社,2005
(作者单位:1.江汉油田江汉采油厂;2.江汉油田清河采油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