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是高校育人的主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知识摄取、能力形成、品格陶冶、个性发展等诸多方面及对教育目标的实现有着深刻的影响和作用。因此,真正把“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贯彻落实到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从学生的发展需要出发,转变传统工作中学校和学生的管理和被管理的角色,变管理学生为服务学生,调动学生自我管理的积极性,来应对学生管理中遇到的问题,从而推动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3-00-02
改革开放以后,高职教育重新兴起并不断发展,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一支重要生力军。积极探索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新模式、新机制,是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一个新课题。本文通过分析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的特点、存在的问题及挑战,对传统的管理模式进行了反思,同时提出了“以生为本”的管理理念和对策。
一、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
高职院校学生有着其自身的特点:
(一)学生思想进步、积极活跃与政治道德意识模糊并存
当代高职院校学生,政治上要求进步,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具有强烈的爱国热情,关心国内外大事,但多数浮于表面,不能深层次地理解社会现象和国际问题。往往只是浮于表面,政治学习的兴趣无法持久,缺乏政治敏感性和鉴别力,经常出现一些不恰当的幼稚的政治行为。能够积极接受新鲜事物,但抵御外界的干扰能力不强,道德是非标准模糊。高职院校大部分学生对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各种变化表现出积极的态度,他们热衷于社会流行时尚,积极参与各种社会潮流活动,崇尚理想人格,鄙视不道德行为。但不少学生在具体的现实生活中缺乏理性,往往在诱惑和现实中难以把握方向,跟着感觉走,对利弊、后果、危害考虑较少,特别是少数学生对网络中的虚拟世界认识不清,欺瞒老师和家长,沉溺于网络而不能自拔。有些学生道德水准不高,在自我出现问题时易于做出一些不符合社会道德要求的事情。这些都是高职院校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
(二)缺乏持久的自我约束力和控制力
高职学院的学生基本上了解自身存在的不足,能够理解学校建立严格的规章制度的目的,认为学校的严格管理是对他们的爱护,多数学生能够主动、积极地配合学校的管理。但由于不少学生已养成了自由散漫的习惯,往往在学习、生活等行动上缺乏自我约束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他们对老师的批评教育能够接受,但时间稍长,又放松了要求,我行我素。还有些学生感情用事,容易冲动,甚至出现酗酒滋事、打架斗殴等严重违纪行为。
(三)学习毅力和刻苦精神不够,学习效果较差
高职院校的大部分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自己的处境,清楚自己在社会竞争中的位置,他们敬佩学业优秀的同学,渴望获得优良成绩。他们在进入学校后也希望力争上游而发奋图强,但由于多年养成的不良学习和生活习惯,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毅力不够,不知不觉间放松对自己的要求。这些缺乏学习动力的学生如不加强管理和教育,学习效果很难达到要求,影响正常的教育质量。
(四)爱好广泛,社交能力强,特长优势明显,但综合素质发展不平衡
高职院校的学生虽然自主学习能力和刻苦能力较差,但是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社交能力却是较强的,许多学生都具有一定的特长,在很多社会活动中都能展示出他们的丰采。但很多学生在学习能力、自我意识、人际关系处理、思想情感、独立生活能力等方面发展的极为不平衡,从而逐渐丧失了信心。这些都是制约高职院校能否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的重要问题。
(五)自我意识和自尊意识强烈,渴望得到社会的平等对待
人生价值取向积极务实。高职院校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大都是积极向上的,具有美好的人生追求,向往广阔的职业生涯,但他们具有强烈的个人主义倾向,很容易对老师的教育管理产生逆反情绪。还有部分学生因高考的失利和社会上部分人对高职院校学生的歧视,背上了被社會看不起的思想包袱,下意识地产生一种自卑感和逆反心理,从而在行为表现上与社会和学校格格不入。以上这些特点交织起来,使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变得更加复杂和困难,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轻则出现学生厌学、旷课、考试作弊及校园不文明行为,重则发生退学、酗酒、打架、恶意破坏公物和偷盗等行为,这将严重影响高职高等教育的质量和声誉。因此,必须提高对当前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认识,以发挥其在高职高等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二、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中面临的挑战
(一)落后的管理理念不能适应当前高职院校的发展需要
当前大部分高职院校都在宣称实行“以学生为本”的管理理念,推行“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管理措施,但在现实中却往往从学校利益出发,注重学校的利益,无视学生管理者和学生的利益和人性,往往采取偏严格的封闭式或半封闭式管理,注重对学生的管理,却不注重对学生的服务和引导,管理得多,服务得少。这虽然取得了一定的管理效果,但与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的“消费者”心理发生冲突,又压制了学生的自我意识和学生的多方面发展需要,极大地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自我完善,容易引起学生的抵触情绪和消极行为,从而影响到高职院校的良性发展。
(二)落后的学生工作管理体制受到了挑战
“千余线一根针”,学生管理工作要涉及多方面的工作,凡涉及到学生的各个部门的工作最终都要依托良好的学校管理制度来实现。而当前高职院校现行的工作体系,工作内容的庞杂,导致学生管理者每日陷于无法避免的事务堆,疲于应付,似乎什么都在管,但对学生成长成才最基本的素质,诸如学习方法上的转变、生理心理解疑、重大问题的平等交流、人生紧要几步处的指导(就业、考研)等却引导较少,导致现行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仍然处于“缺漏补漏”“缺样补样”的状况,未能摆脱“消防”式的工作局面。
(三)学生管理工作队伍的专业化素质和管理能力无法适应当
前高职院校的现实需求由于我国当前的体制限制和高职院校发展的现状,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人员多是由公办高校的退休人员和社会上的招聘人员组成,在数量和素质上都无法得到保证,很多在职的学生管理工作者的管理理念落后,管理水平低下,只是简单借用公办高校管理制度,没有针对高职院校的现实情况,也没有能力和精力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好奇心、探索欲、判断力、心理问题、创新等综合素质和能力进行研究,从而使学生教育管理工作陷入了表面化和教条主义。
三、以人为本,推进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改革
当前高职院校自身的特点对学生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如何推动高职院校的良性健康发展就成为了高职教育工作者的当务之急。笔者认为只有适应时代的要求,真正把“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贯彻落实到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从学生的发展需要出发,转变传统工作中学校和学生的管理和被管理的角色,变管理学生为服务学生,调动学生自我管理的积极性,来应对学生管理中遇到的问题,从而推动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健康发展。
(一)转变管理理念,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管理理念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的创新,最首要的是转变学生管理理念,改变“以学校为本”的管理思想,真正落实“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要切实以学生为出发点和归宿,满足学生的合理需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变管理为服务,提高管理效能。
首先,要树立服务意识。大部分高职院校在过去的发展中都是根据学校的特殊情况,从学校的利益出发,不顾学生的发展需求,一刀切地对学生进行严格规范的管理。学校各部门扮演的是管理者的角色,往往导致学生情绪上的对立和行为上的背离。因此,为了高职院校的健康发展,必须改变过去把学生管理工作看成“管理学生”的错误认识,重新树立服务意识,变“管理”为“服务”。一切从学生利益出发,深入了解学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学生普遍关心的问题是什么,学生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并制定切实的措施服务好学生。其次,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要让学生明确了解自己享有的权利和应尽的义务,引导学生充分行使权利,尽好义务。同时,采取有效措施,对学生的合法权益予以维护,针对学生的决定,要做到程序正当、证据充足、依据明确、定性准确、处分恰当,学生对学校的处理享有陈述、申辩和申诉权,学校要有明确的程序并予以确保。
(二)转变管理模式,变被动管理为自我管理
学生是学校的主人,是学生工作的主体。传统的高校或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习惯于用各种规章制度管理学生,而忽视被管理者——学生的积极性,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使学生的合理需求得不到满足,导致了学生的情绪对立和消极行为。要想做好新时期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我们要加强学生工作机构的建设、强化其组织协调功能,理顺学生管理系统各个部门、各层次、各岗位的职责、权限关系,重视柔性管理方法的运用,改变以往实行的在学生工作处直接领导下的、以辅导员为中心的绝对的学生管理方式,推行以学生工作处指导下的、以辅导员、班主任为调节的、以学生自治为中心的人性化的学生管理方式。通过这种方式,不单纯的把学生看作是教育管理的客體,改变学生在学生管理工作中从属和被动的地位,学生本身既是被管理者,又是管理者,以情感人,从内心深处激发学生对学校的凝聚力和归属感,消除学生的逆反心理,在角色转换中提高学生自我管理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充分享受自由发展的同时,增强其自我约束、自我管制能力,改变原有管理不到位和管理滞后的现象,从而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
(三)加强学生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办好一所高校,关键在于人才
人才不仅包括教学、科研人才,而且也包括高素质的学生工作管理人才。面对新形势,要开创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新局面,必须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化的学生管理人才队伍,对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面临的实际问题进行具体的研究,提出切实的应对办法,才能实现高职院校的良性运行和健康发展。但从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队伍的现状来看,由于在社会地位、人员编制、福利待遇等方面缺乏保障,不但在人员数量上达不到当前学生工作的需求,而且大部分人员都没有受到过专业化的训练,专业知识欠缺,基本上处于经验化工作水平,专业化程度低,无法适应当前高职高等教育的发展。因此,根据当前高职院校实际,培养学生工作的专业性人才是当务之急。首先,通过专家指导、岗位培训、专业知识培训等方式对现有的学生管理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化的培训,提高其专业化水平;其次,必须花大力气从校外(包括国内外)引进具有先进管理理念和专业化水平高的人才充实现有的学生管理队伍,补充新鲜的血液;再次,建立常规的学生管理工作队伍的再教育、再学习机制,保证其管理理念和工作水平能够适应时代要求和学校的变化;最后,由于高职院校的特殊性,必须全面加强学生管理队伍的心理学知识和职业规划知识,着力提高其心理咨询和职业咨询的服务水平,才能在日常管理中机巧处理学生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蔡国庆.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模式与结构探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1).
[2]章晓灵.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观点及其启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1).
[3]徐幼文.香港高校学生事务管理考察启示[J].黑龙江大学学报,2007,(4).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3-00-02
改革开放以后,高职教育重新兴起并不断发展,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一支重要生力军。积极探索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新模式、新机制,是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一个新课题。本文通过分析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的特点、存在的问题及挑战,对传统的管理模式进行了反思,同时提出了“以生为本”的管理理念和对策。
一、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
高职院校学生有着其自身的特点:
(一)学生思想进步、积极活跃与政治道德意识模糊并存
当代高职院校学生,政治上要求进步,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具有强烈的爱国热情,关心国内外大事,但多数浮于表面,不能深层次地理解社会现象和国际问题。往往只是浮于表面,政治学习的兴趣无法持久,缺乏政治敏感性和鉴别力,经常出现一些不恰当的幼稚的政治行为。能够积极接受新鲜事物,但抵御外界的干扰能力不强,道德是非标准模糊。高职院校大部分学生对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各种变化表现出积极的态度,他们热衷于社会流行时尚,积极参与各种社会潮流活动,崇尚理想人格,鄙视不道德行为。但不少学生在具体的现实生活中缺乏理性,往往在诱惑和现实中难以把握方向,跟着感觉走,对利弊、后果、危害考虑较少,特别是少数学生对网络中的虚拟世界认识不清,欺瞒老师和家长,沉溺于网络而不能自拔。有些学生道德水准不高,在自我出现问题时易于做出一些不符合社会道德要求的事情。这些都是高职院校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
(二)缺乏持久的自我约束力和控制力
高职学院的学生基本上了解自身存在的不足,能够理解学校建立严格的规章制度的目的,认为学校的严格管理是对他们的爱护,多数学生能够主动、积极地配合学校的管理。但由于不少学生已养成了自由散漫的习惯,往往在学习、生活等行动上缺乏自我约束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他们对老师的批评教育能够接受,但时间稍长,又放松了要求,我行我素。还有些学生感情用事,容易冲动,甚至出现酗酒滋事、打架斗殴等严重违纪行为。
(三)学习毅力和刻苦精神不够,学习效果较差
高职院校的大部分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自己的处境,清楚自己在社会竞争中的位置,他们敬佩学业优秀的同学,渴望获得优良成绩。他们在进入学校后也希望力争上游而发奋图强,但由于多年养成的不良学习和生活习惯,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毅力不够,不知不觉间放松对自己的要求。这些缺乏学习动力的学生如不加强管理和教育,学习效果很难达到要求,影响正常的教育质量。
(四)爱好广泛,社交能力强,特长优势明显,但综合素质发展不平衡
高职院校的学生虽然自主学习能力和刻苦能力较差,但是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社交能力却是较强的,许多学生都具有一定的特长,在很多社会活动中都能展示出他们的丰采。但很多学生在学习能力、自我意识、人际关系处理、思想情感、独立生活能力等方面发展的极为不平衡,从而逐渐丧失了信心。这些都是制约高职院校能否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的重要问题。
(五)自我意识和自尊意识强烈,渴望得到社会的平等对待
人生价值取向积极务实。高职院校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大都是积极向上的,具有美好的人生追求,向往广阔的职业生涯,但他们具有强烈的个人主义倾向,很容易对老师的教育管理产生逆反情绪。还有部分学生因高考的失利和社会上部分人对高职院校学生的歧视,背上了被社會看不起的思想包袱,下意识地产生一种自卑感和逆反心理,从而在行为表现上与社会和学校格格不入。以上这些特点交织起来,使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变得更加复杂和困难,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轻则出现学生厌学、旷课、考试作弊及校园不文明行为,重则发生退学、酗酒、打架、恶意破坏公物和偷盗等行为,这将严重影响高职高等教育的质量和声誉。因此,必须提高对当前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认识,以发挥其在高职高等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二、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中面临的挑战
(一)落后的管理理念不能适应当前高职院校的发展需要
当前大部分高职院校都在宣称实行“以学生为本”的管理理念,推行“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管理措施,但在现实中却往往从学校利益出发,注重学校的利益,无视学生管理者和学生的利益和人性,往往采取偏严格的封闭式或半封闭式管理,注重对学生的管理,却不注重对学生的服务和引导,管理得多,服务得少。这虽然取得了一定的管理效果,但与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的“消费者”心理发生冲突,又压制了学生的自我意识和学生的多方面发展需要,极大地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自我完善,容易引起学生的抵触情绪和消极行为,从而影响到高职院校的良性发展。
(二)落后的学生工作管理体制受到了挑战
“千余线一根针”,学生管理工作要涉及多方面的工作,凡涉及到学生的各个部门的工作最终都要依托良好的学校管理制度来实现。而当前高职院校现行的工作体系,工作内容的庞杂,导致学生管理者每日陷于无法避免的事务堆,疲于应付,似乎什么都在管,但对学生成长成才最基本的素质,诸如学习方法上的转变、生理心理解疑、重大问题的平等交流、人生紧要几步处的指导(就业、考研)等却引导较少,导致现行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仍然处于“缺漏补漏”“缺样补样”的状况,未能摆脱“消防”式的工作局面。
(三)学生管理工作队伍的专业化素质和管理能力无法适应当
前高职院校的现实需求由于我国当前的体制限制和高职院校发展的现状,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人员多是由公办高校的退休人员和社会上的招聘人员组成,在数量和素质上都无法得到保证,很多在职的学生管理工作者的管理理念落后,管理水平低下,只是简单借用公办高校管理制度,没有针对高职院校的现实情况,也没有能力和精力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好奇心、探索欲、判断力、心理问题、创新等综合素质和能力进行研究,从而使学生教育管理工作陷入了表面化和教条主义。
三、以人为本,推进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改革
当前高职院校自身的特点对学生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如何推动高职院校的良性健康发展就成为了高职教育工作者的当务之急。笔者认为只有适应时代的要求,真正把“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贯彻落实到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从学生的发展需要出发,转变传统工作中学校和学生的管理和被管理的角色,变管理学生为服务学生,调动学生自我管理的积极性,来应对学生管理中遇到的问题,从而推动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健康发展。
(一)转变管理理念,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管理理念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的创新,最首要的是转变学生管理理念,改变“以学校为本”的管理思想,真正落实“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要切实以学生为出发点和归宿,满足学生的合理需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变管理为服务,提高管理效能。
首先,要树立服务意识。大部分高职院校在过去的发展中都是根据学校的特殊情况,从学校的利益出发,不顾学生的发展需求,一刀切地对学生进行严格规范的管理。学校各部门扮演的是管理者的角色,往往导致学生情绪上的对立和行为上的背离。因此,为了高职院校的健康发展,必须改变过去把学生管理工作看成“管理学生”的错误认识,重新树立服务意识,变“管理”为“服务”。一切从学生利益出发,深入了解学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学生普遍关心的问题是什么,学生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并制定切实的措施服务好学生。其次,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要让学生明确了解自己享有的权利和应尽的义务,引导学生充分行使权利,尽好义务。同时,采取有效措施,对学生的合法权益予以维护,针对学生的决定,要做到程序正当、证据充足、依据明确、定性准确、处分恰当,学生对学校的处理享有陈述、申辩和申诉权,学校要有明确的程序并予以确保。
(二)转变管理模式,变被动管理为自我管理
学生是学校的主人,是学生工作的主体。传统的高校或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习惯于用各种规章制度管理学生,而忽视被管理者——学生的积极性,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使学生的合理需求得不到满足,导致了学生的情绪对立和消极行为。要想做好新时期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我们要加强学生工作机构的建设、强化其组织协调功能,理顺学生管理系统各个部门、各层次、各岗位的职责、权限关系,重视柔性管理方法的运用,改变以往实行的在学生工作处直接领导下的、以辅导员为中心的绝对的学生管理方式,推行以学生工作处指导下的、以辅导员、班主任为调节的、以学生自治为中心的人性化的学生管理方式。通过这种方式,不单纯的把学生看作是教育管理的客體,改变学生在学生管理工作中从属和被动的地位,学生本身既是被管理者,又是管理者,以情感人,从内心深处激发学生对学校的凝聚力和归属感,消除学生的逆反心理,在角色转换中提高学生自我管理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充分享受自由发展的同时,增强其自我约束、自我管制能力,改变原有管理不到位和管理滞后的现象,从而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
(三)加强学生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办好一所高校,关键在于人才
人才不仅包括教学、科研人才,而且也包括高素质的学生工作管理人才。面对新形势,要开创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新局面,必须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化的学生管理人才队伍,对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面临的实际问题进行具体的研究,提出切实的应对办法,才能实现高职院校的良性运行和健康发展。但从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队伍的现状来看,由于在社会地位、人员编制、福利待遇等方面缺乏保障,不但在人员数量上达不到当前学生工作的需求,而且大部分人员都没有受到过专业化的训练,专业知识欠缺,基本上处于经验化工作水平,专业化程度低,无法适应当前高职高等教育的发展。因此,根据当前高职院校实际,培养学生工作的专业性人才是当务之急。首先,通过专家指导、岗位培训、专业知识培训等方式对现有的学生管理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化的培训,提高其专业化水平;其次,必须花大力气从校外(包括国内外)引进具有先进管理理念和专业化水平高的人才充实现有的学生管理队伍,补充新鲜的血液;再次,建立常规的学生管理工作队伍的再教育、再学习机制,保证其管理理念和工作水平能够适应时代要求和学校的变化;最后,由于高职院校的特殊性,必须全面加强学生管理队伍的心理学知识和职业规划知识,着力提高其心理咨询和职业咨询的服务水平,才能在日常管理中机巧处理学生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蔡国庆.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模式与结构探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1).
[2]章晓灵.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观点及其启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1).
[3]徐幼文.香港高校学生事务管理考察启示[J].黑龙江大学学报,2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