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地方台;电视专题;创优
电视专题片是纪实片的一种,它通过形声一体化的采访拍摄手法,记录生活现状、人文现象或历史遗迹等具有原生态的内容,来揭示生活本身具有的内涵和意蕴。现实生活丰富多彩,但要创作出优秀的电视专题片并打造成精品,那么无论在策划、创意,还是在拍摄、制作上,都必须要精益求精。从某种程度上说,电视专题片的创作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一个电视台的总体制作水平。现以黄山广播电视台电视专题节目《家园》为例加以分析。
黄山广播电视台《家园》栏目于2004年3月5日开播,每周一期,时长15分钟,截至2019年2月底已播出782期。《家园》栏目以纪实专题片为主,其主旨是“捕捉历史瞬间,记录生活状态,传承人文精神,为世人打开一扇了解新黄山、古徽州的文化窗口。”节目涵盖了文化遗产、景观生态、传统风俗、人物故事、物产资源、城乡建设、经济发展等方方面面。表现手法崇尚质朴优雅,不夸大、不粉饰,追求客观稳健的叙述格调。栏目开播以来一直拥有良好的社会反响,赢得了众多忠实观众,是黄山市一张品位独特的文化名片,也是安徽省广播电视“十佳”栏目。节目先后获得国家级二等奖2次、省级一等奖12次、省级二等奖15次。《家园》的成功得益于栏目主创人员多年来始终坚持节目创优理念和不断探索创优实践。
(一)栏目定位
优秀的电视栏目首先定位要准确,要明确栏目的目标受众是什么样的群体,节目要向受众传达怎样的信息,能满足受众怎样的精神需求。《家园》栏目作为一档文化旅游类专题节目,它的受众主要定位在有较高文化程度的知识分子。功能定位主要是宣传黄山、传播徽州文化,通过对社会发展、生活情状、文化现象或历史遗迹的记录,揭示生活本身具有的内涵和意蕴,为观众提供一个了解新黄山、古徽州的文化窗口。
(二)栏目包装
栏目片头包装必须要重视,无论是背景音乐,还是栏目标志、画面,都应该注重与栏目内容相结合,从而带给观众和谐、自然、流畅的观感。《家园》栏目的片头制作十分精美,借鉴了徽州水墨山水的画风,在舒缓悦耳的音乐背景声中,以水墨画的形式相继推出“黄山、迎客松、新安江、古牌坊、古民居”等徽州传统形象元素,同时叠化出字幕“山续故事,水流情缘,靠近心灵的地方,是你我的家园”,暗示古徽州就是我们的家园,栏目主要讲述的就是发生在古徽州大地上新黄山的故事,这样的设计既可以吸引外地观众对黄山的兴趣,也可以引发本地观众情感的共鸣。
电视专题栏目的片头是栏目的总领,它给栏目的风格特征、节目选题定下了基调,所有在这个栏目播出的节目都不能与之相悖。
(一)根植本土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电视节目也一样,必须深深扎根在本土,越具有地方特色,就越容易被观众所关注。安徽省黄山市,属于古徽州地区,集黄山、白岳、新安江大好山水于一身。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这里无数的神奇奥秘、绝景奇观。徽州先辈们在数千年的历史演进中,以自己的聪明智慧和辛勤劳动,创造出了璀璨夺目的文化,被世人誉为“程朱阙里,东南邹鲁”。在这块特色文化生态空间里,有徽州目连戏、徽剧、徽州版画、徽州篆刻等徽州民间文艺;有程朱理学、戴震哲学、胡适新学。既有高雅的庙堂文化创作,也有徽州草根世俗文化的繁荣。徽州四雕、新安画派等,雅俗相融,技艺精湛,令人称绝。徽州同样人才辈出,北宋哲学家、教育家程颢、程颐,活字印刷术发明者毕昇,画家黄宾虹,现代革命家、教育家陶行知,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胡适等。
电视纪实片被称为“时代的立体档案”、“历史的备忘录”,这表明它不仅仅是人类现实生活的“自审”窗口,而且应当是人类多重信息最丰富、最生动的历史记录。徽州丰富的自然景观和璀璨的历史文化,加之新世纪以来黄山市委市政府围绕“打好黄山牌 做好徽文章”,倾力打造“梦幻黄山 礼仪徽州”,社会、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取得了长足发展,这些都为电视纪实专题片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题材和养料。《家园》栏目多年来围绕历史与现实的结合点搜寻题材,创作出了诸多优秀电视纪实作品。近年来的获奖作品(省级新闻奖二等奖以上)如《走近阳产》(2015)跟徽州古民居有关;《梦笔再生花》(2016)跟黄山著名景点梦笔生花有关;《徽匠神韵进故宫》(2017)跟徽州传统工匠有关,等等。光看这些专题片的题目就不难看出,这些题材都跟黄山的本土地域文化有关,具有徽州地方特色。另外《家园》栏目近年来拍摄的一些系列专题片也都是立足本土挖掘富矿,对传播地方特色文化起到了积极作用。如《徽州名人故居》系列,《了不起的徽匠》系列,《徽州水口园林》系列,等等。
(二)深挖特色
所谓深挖特色就是编导在寻找题材时,要努力去思考和搜寻地域色彩浓厚,相较于别的地方无论是外在和内涵都与之不同的东西。比如获奖作品《走近阳产》,选取的是皖南歙县群山环抱中的一个小山寨。这里由于地势较高,交通不便,数百年来,当地村民就地取材,采周边青石铺路架桥,取红土壤山木材筑巢而居,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形成了鳞次櫛比、错落有致、质朴壮观的土楼群。在拍摄这些土楼群时,使用了航拍,画面十分震撼,同时片中展示了当地居民相对原始的生活状态。节目播出后,反响很大,引起了许多摄影爱好者和户外旅行者的浓厚兴趣,很快山外的目光开始聚焦这里。直接的影响是,近几年,来这个昔日名不见经转的小山村旅游的人多起来了,当地人办起了农家乐,人们甚至通过接待游客摆脱了贫困。
再比如获奖作品《雨落在了徽州》,这其实是一部电视散文诗。作者抓住雨中徽州的特点,雨中徽州的故事,用徽州独特的画面意象表现出了雨中徽州的意境,也表达了作者对雨中徽州的欣赏。既给人以美的享受,同时也勾起人们对徽州的向往。
选择好的题材是创作成功的基础。电视纪实片的功能首先要记录,深挖特色就是要对题材价值进行准确的判断,要看其记录的对象有没有历史意义和知识含量,题材有没有历史价值和信息含量。电视专题片一定要观照现实生活中的真人、真事、真情、真景,要有较强的现实性和时代感,使之成为反映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可以说,任何节目,尤其是地方电视台的专题节目,要根植本土深挖带有地方特色的电视节目资源。
电视专题片是纪实片的一种,它通过形声一体化的采访拍摄手法,记录生活现状、人文现象或历史遗迹等具有原生态的内容,来揭示生活本身具有的内涵和意蕴。现实生活丰富多彩,但要创作出优秀的电视专题片并打造成精品,那么无论在策划、创意,还是在拍摄、制作上,都必须要精益求精。从某种程度上说,电视专题片的创作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一个电视台的总体制作水平。现以黄山广播电视台电视专题节目《家园》为例加以分析。
黄山广播电视台《家园》栏目于2004年3月5日开播,每周一期,时长15分钟,截至2019年2月底已播出782期。《家园》栏目以纪实专题片为主,其主旨是“捕捉历史瞬间,记录生活状态,传承人文精神,为世人打开一扇了解新黄山、古徽州的文化窗口。”节目涵盖了文化遗产、景观生态、传统风俗、人物故事、物产资源、城乡建设、经济发展等方方面面。表现手法崇尚质朴优雅,不夸大、不粉饰,追求客观稳健的叙述格调。栏目开播以来一直拥有良好的社会反响,赢得了众多忠实观众,是黄山市一张品位独特的文化名片,也是安徽省广播电视“十佳”栏目。节目先后获得国家级二等奖2次、省级一等奖12次、省级二等奖15次。《家园》的成功得益于栏目主创人员多年来始终坚持节目创优理念和不断探索创优实践。
一、成功的栏目定位与包装
(一)栏目定位
优秀的电视栏目首先定位要准确,要明确栏目的目标受众是什么样的群体,节目要向受众传达怎样的信息,能满足受众怎样的精神需求。《家园》栏目作为一档文化旅游类专题节目,它的受众主要定位在有较高文化程度的知识分子。功能定位主要是宣传黄山、传播徽州文化,通过对社会发展、生活情状、文化现象或历史遗迹的记录,揭示生活本身具有的内涵和意蕴,为观众提供一个了解新黄山、古徽州的文化窗口。
(二)栏目包装
栏目片头包装必须要重视,无论是背景音乐,还是栏目标志、画面,都应该注重与栏目内容相结合,从而带给观众和谐、自然、流畅的观感。《家园》栏目的片头制作十分精美,借鉴了徽州水墨山水的画风,在舒缓悦耳的音乐背景声中,以水墨画的形式相继推出“黄山、迎客松、新安江、古牌坊、古民居”等徽州传统形象元素,同时叠化出字幕“山续故事,水流情缘,靠近心灵的地方,是你我的家园”,暗示古徽州就是我们的家园,栏目主要讲述的就是发生在古徽州大地上新黄山的故事,这样的设计既可以吸引外地观众对黄山的兴趣,也可以引发本地观众情感的共鸣。
电视专题栏目的片头是栏目的总领,它给栏目的风格特征、节目选题定下了基调,所有在这个栏目播出的节目都不能与之相悖。
二、根植本土,深挖特色
(一)根植本土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电视节目也一样,必须深深扎根在本土,越具有地方特色,就越容易被观众所关注。安徽省黄山市,属于古徽州地区,集黄山、白岳、新安江大好山水于一身。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这里无数的神奇奥秘、绝景奇观。徽州先辈们在数千年的历史演进中,以自己的聪明智慧和辛勤劳动,创造出了璀璨夺目的文化,被世人誉为“程朱阙里,东南邹鲁”。在这块特色文化生态空间里,有徽州目连戏、徽剧、徽州版画、徽州篆刻等徽州民间文艺;有程朱理学、戴震哲学、胡适新学。既有高雅的庙堂文化创作,也有徽州草根世俗文化的繁荣。徽州四雕、新安画派等,雅俗相融,技艺精湛,令人称绝。徽州同样人才辈出,北宋哲学家、教育家程颢、程颐,活字印刷术发明者毕昇,画家黄宾虹,现代革命家、教育家陶行知,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胡适等。
电视纪实片被称为“时代的立体档案”、“历史的备忘录”,这表明它不仅仅是人类现实生活的“自审”窗口,而且应当是人类多重信息最丰富、最生动的历史记录。徽州丰富的自然景观和璀璨的历史文化,加之新世纪以来黄山市委市政府围绕“打好黄山牌 做好徽文章”,倾力打造“梦幻黄山 礼仪徽州”,社会、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取得了长足发展,这些都为电视纪实专题片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题材和养料。《家园》栏目多年来围绕历史与现实的结合点搜寻题材,创作出了诸多优秀电视纪实作品。近年来的获奖作品(省级新闻奖二等奖以上)如《走近阳产》(2015)跟徽州古民居有关;《梦笔再生花》(2016)跟黄山著名景点梦笔生花有关;《徽匠神韵进故宫》(2017)跟徽州传统工匠有关,等等。光看这些专题片的题目就不难看出,这些题材都跟黄山的本土地域文化有关,具有徽州地方特色。另外《家园》栏目近年来拍摄的一些系列专题片也都是立足本土挖掘富矿,对传播地方特色文化起到了积极作用。如《徽州名人故居》系列,《了不起的徽匠》系列,《徽州水口园林》系列,等等。
(二)深挖特色
所谓深挖特色就是编导在寻找题材时,要努力去思考和搜寻地域色彩浓厚,相较于别的地方无论是外在和内涵都与之不同的东西。比如获奖作品《走近阳产》,选取的是皖南歙县群山环抱中的一个小山寨。这里由于地势较高,交通不便,数百年来,当地村民就地取材,采周边青石铺路架桥,取红土壤山木材筑巢而居,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形成了鳞次櫛比、错落有致、质朴壮观的土楼群。在拍摄这些土楼群时,使用了航拍,画面十分震撼,同时片中展示了当地居民相对原始的生活状态。节目播出后,反响很大,引起了许多摄影爱好者和户外旅行者的浓厚兴趣,很快山外的目光开始聚焦这里。直接的影响是,近几年,来这个昔日名不见经转的小山村旅游的人多起来了,当地人办起了农家乐,人们甚至通过接待游客摆脱了贫困。
再比如获奖作品《雨落在了徽州》,这其实是一部电视散文诗。作者抓住雨中徽州的特点,雨中徽州的故事,用徽州独特的画面意象表现出了雨中徽州的意境,也表达了作者对雨中徽州的欣赏。既给人以美的享受,同时也勾起人们对徽州的向往。
选择好的题材是创作成功的基础。电视纪实片的功能首先要记录,深挖特色就是要对题材价值进行准确的判断,要看其记录的对象有没有历史意义和知识含量,题材有没有历史价值和信息含量。电视专题片一定要观照现实生活中的真人、真事、真情、真景,要有较强的现实性和时代感,使之成为反映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可以说,任何节目,尤其是地方电视台的专题节目,要根植本土深挖带有地方特色的电视节目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