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品德课程的资源是多样的、开放的。教师要采取各种措施,通过各种途径开发和利用有形无形的课程资源,为品德教学注入勃勃生机,让品德课堂成为学生真实生活和真情流露的精彩课堂。
一、 活用教材资源,变呆板为活泼
教材是基本的课程资源,教师运用教材组织教学前,要对教材中的知识进行重组和整合,使学生能从课内到课外,由此及彼,领悟到更多的知识和道理。
1. 巧妙调整,一章一节更含笑
若能适当调整一课或一组品德教材的内容呈现顺序,有时会更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和年龄特征,更有利于将认知转化为良好的道德行为。
例如,一次妇女节前,虽然当时还未教学到《我送老师一朵花》一课,可笔者以学校正在开展的“我爱老师,老师辛苦”等活动为切入口,将教材作了适当调整,决定节日期间来上这一课,让学生用自身感受说出对老师的感恩。课前,先引导学生们了解老师的生日、爱好、工作任务、愿望等,并让学生通过各种方式表达对老师的感谢。学生兴趣很浓,有的制作了感恩卡,有的说要好好学习不让老师担心,还有说将来长大了要报答老师,从课堂的交流到课外的实践,从心动到行动,甚至有家长也高兴地说孩子真的懂事了。
2. 适当补充,于无声处听欢歌
品德教材中有“空白”,在看似“若无”的空白处,却渗透着较丰富的“若有”。此时的教学重心应是“去引”“去导”。教师要引导学生去想象,去实践,把编者有意无意忽略掉的内容补出来,并使之更具象、更深刻。如在教学《家乡人生活的变化》一课时,先让学生课前搜集过去家乡人民在衣食住行等方面的资料;课中,让学生进行组内交流,在读完课本并有了感性认识后,学生展示搜集到的资料,并配上讲解,从而丰富了教材内容。通过对比,学生深刻地认识到家乡发生的变化,体会到社会的飞速发展。
教师通过对教材的合理补白,不仅可以培养学生搜集资料、表达述说等综合能力,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实践能力。
3. 恰当拓展,近水遥山入课来
品德课程应该充满着课本内容,但更应充满来自生活、现实和时代的内容。恰当的拓展,可以为品德课堂注入活力。例如学习《学做家务事》一课,可以让学生制订学做家务事的计划,并借助家校联系,让家长指导孩子做家务,督促孩子执行自己制订的计划。另如教学《我是中国人》,课后可组织学生到社会中去,到生活中去,了解家乡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巨变。这样,就水到渠成地让学生有了身为中国人的自豪感。
二、 利用传媒资源,改说教为感悟
吸纳一些客观的传媒资源,并根据教学内容加以选择利用,让它们为课堂服务,可以变灌输为体验,改说教为感悟,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1. 今天对接昨天,激发一样的情感
学习总是与一定的情境相联系的。在具体真实的情境中,孩子道德品行的养成往往会更容易些,如果能借助一些有效的教学手段,创设一些具体的情境再现于学生面前,就可以让学生们产生情感共鸣,而传媒资源的利用可以让情境再现得更生动。
笔者在教学《沟通无极限》一课时,在上课一开始就引入了电视剧《家有儿女》的视频片段。视频展示的是夏雪和刘星发生矛盾的情节。看过《家有儿女》片段之后,老师马上抛出问题:“看出来了吗?小雪为什么生气?刘星为什么生气?”学生们因为有情感上的共鸣,所以各抒己见,畅所欲言,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在这个基础上,老师话锋一转,引入学生们当前的生活:“同学们,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有很多这样那样的烦恼,请你静静地回忆一下,你在和同学的交往中有什么事现在想起来还是不舒服,拿起笔,把关键词写在纸上。”交流时,学生们说到了许多人际交往中遇到的烦心事。这个时候,老师说:“这些事情像一块块石头般堵在我们的心中,影响了同学之间的友情,你去沟通了吗?如果双方都不去沟通,也许心扉被锁锁住,也许友情的长河会干枯,也许友爱的绿洲会变成荒漠……你喜欢这样的生活吗?”一个电视剧片段的引入,让课堂变得自然、和谐、顺畅,也变得更为有效。
2. 现实对接历史,激活跳跃的思维
品德课程的开放性、活动性特点决定了教师在教学中应拓展时空,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命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古今中外的一些典型人物、典型故事往往有着很强的震撼力,是品德课程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源。然而,由于时空的限制,学生对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人和事感到陌生,也就没有了参与的热情。如果能拉近学生与这些人和事的距离,让这些人和事出现在学生面前,就能调动学生的情感,活跃学生的思维。而传媒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这种可能,课堂生机因传媒的介入而勃发。
同样在教学《沟通无极限》时,笔者在“学会沟通”这个环节中就运用了一个典型故事。笔者先问学生:“怎样才能放下心中的包袱,迈出沟通的第一步?让我们先来听一个故事。”媒体播放:“一对好朋友在沙漠里行走,两人发生了争吵,其中一个一怒之下扇了他的朋友一记耳光,被扇的会怎么做呢?……”这样一个经典故事,学生听得津津有味,内心也是思潮起伏,也明白了伤害只能写在沙子上,让风来吹散它、抚平它,而恩惠需刻在石头上,需用心来铭记。教学目标在故事的呈现与学生思维的碰撞中自然地达成了。
教师平时要做个有心人,在看书、读报、上网、看电视、听广播的过程中注意选取一些典型信息加以整理,选取一些图片和音乐加以储存,建立一个学生感兴趣的、有益于学生身心发展的课程资源库,让这些资源充分发挥其特有的视听觉效果,营造充满情意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在真实的社会情境中触动情弦,活跃思维,唤醒他们生命深处沉睡的自我意识,促使学生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
3. 课堂对接网络,步入别样的世界
网络是一个发展潜力巨大的课程资源库。教师要发掘信息化的品德课程资源,有效整合并发挥公共网络的资源作用,使学生知识更为丰富、视野更为开阔,学信息、用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得到提高。
如教学《多元文化“地球村”》一课,笔者让学生通过网络搜集各国具有代表性文化特征的图片,引导学生感受世界文化的多姿多彩,接着让学生通过网络搜集介绍我们本民族文化的资料,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再可以点击介绍一个国家文化特色的课件,利用图像、音视频等,使较难描述的内容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来,增强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
三、 挖掘生活资源,化抽象为形象
品德课程源于生活,生活是第一性的,所以我们的课堂应该充分挖掘生活资源,变抽象为形象,努力使课堂与学生的生活之间建立一种有机的联系,引导学生进入真实的生活世界,在生活中感受、体验、反思,从而使学生学会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本领,激发内在的真实情感,在潜移默化中发展自我,完善自我。
1. 分享与交流,触发生活记忆的闸门
老师在课堂上,要努力营造民主宽松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充分展示已有的生活经验,交流生活中的感悟,分享智慧。也是在教学《沟通无极限》一课,笔者说:“如果能站在对方的角度想一想,心里就好受些。拿起刚才的那张纸,想想对方的优点,写在纸上,用关键词表达。”学生们毫不犹豫地写下了对方的优点并进行快乐的交流。在这个基础上,学生们很自然地总结出了沟通时该注意的问题:学会倾听、学会宽容、注意场合等。学生们在课堂上交流感悟,解决困惑,让更丰富的生活资源为课堂服务,同时在分享中观察生活、感悟生活、研究生活。
2. 起点和终点,统领德育教育的标杆
生活是德育的起点,也是终点。课程资源来自学生的生活,问题的解决回归学生的生活,帮助学生解决了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这样的课程资源丰富和发展了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在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符合生活规范的价值观。
在《沟通无极限》的教学中,老师设计了一个“现场沟通”的环节。当学生总结了沟通时要注意的一些问题后,非常自然地导出了“现场沟通”。学生们有些紧张又满怀期待地和小伙伴进行沟通,一张张小脸舒展了,一颗颗心灵坦然了,老师顺势请学生们说说现在的心情,“放松了许多”“又高兴又后悔”……那如释重负的感觉让谁都喜欢。老师自然而然地小结:“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并不复杂,你付出理解就会得到理解,你付出尊重就会得到尊重,你付出真诚就会得到真诚。”学生们有了刚才的现场沟通的体验,心灵受到触动,感悟得到提升。
3. 课内跟课外,相约心智成长的经历
校园活动丰富多彩,如运动会、歌咏会、黑板报比赛、朗读比赛等等,其中蕴涵着大量富有教育意义的课程资源。要利用好这些资源,就要求教师积极参与这些活动,做个有心人。比如随时拿起相机,把活动场面拍摄下来,或让学生用日记记录等,以备教学所需。
除了课堂教学,课外的体验和实践活动对增强教学有效性尤为必要。社区中的企业、单位、专家、各界人士,以及相关的设备设施都可以作为课外实践资源。如笔者在执教《怎样与他联系》快要结束时,把联系方法留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后跟笔者联系,并思考在什么情况下选用最合理的方式。一段时间后,笔者在课堂上给予点评,从而使学生真正走入通讯世界,搭建真诚沟通的桥梁。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们要努力培养自己的教育智慧,与时俱进,发掘品德教学的源头活水,让美德的种子在学生们的心田悄然萌芽。
(浙江省温岭市泽国镇第三小学 317523)
一、 活用教材资源,变呆板为活泼
教材是基本的课程资源,教师运用教材组织教学前,要对教材中的知识进行重组和整合,使学生能从课内到课外,由此及彼,领悟到更多的知识和道理。
1. 巧妙调整,一章一节更含笑
若能适当调整一课或一组品德教材的内容呈现顺序,有时会更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和年龄特征,更有利于将认知转化为良好的道德行为。
例如,一次妇女节前,虽然当时还未教学到《我送老师一朵花》一课,可笔者以学校正在开展的“我爱老师,老师辛苦”等活动为切入口,将教材作了适当调整,决定节日期间来上这一课,让学生用自身感受说出对老师的感恩。课前,先引导学生们了解老师的生日、爱好、工作任务、愿望等,并让学生通过各种方式表达对老师的感谢。学生兴趣很浓,有的制作了感恩卡,有的说要好好学习不让老师担心,还有说将来长大了要报答老师,从课堂的交流到课外的实践,从心动到行动,甚至有家长也高兴地说孩子真的懂事了。
2. 适当补充,于无声处听欢歌
品德教材中有“空白”,在看似“若无”的空白处,却渗透着较丰富的“若有”。此时的教学重心应是“去引”“去导”。教师要引导学生去想象,去实践,把编者有意无意忽略掉的内容补出来,并使之更具象、更深刻。如在教学《家乡人生活的变化》一课时,先让学生课前搜集过去家乡人民在衣食住行等方面的资料;课中,让学生进行组内交流,在读完课本并有了感性认识后,学生展示搜集到的资料,并配上讲解,从而丰富了教材内容。通过对比,学生深刻地认识到家乡发生的变化,体会到社会的飞速发展。
教师通过对教材的合理补白,不仅可以培养学生搜集资料、表达述说等综合能力,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实践能力。
3. 恰当拓展,近水遥山入课来
品德课程应该充满着课本内容,但更应充满来自生活、现实和时代的内容。恰当的拓展,可以为品德课堂注入活力。例如学习《学做家务事》一课,可以让学生制订学做家务事的计划,并借助家校联系,让家长指导孩子做家务,督促孩子执行自己制订的计划。另如教学《我是中国人》,课后可组织学生到社会中去,到生活中去,了解家乡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巨变。这样,就水到渠成地让学生有了身为中国人的自豪感。
二、 利用传媒资源,改说教为感悟
吸纳一些客观的传媒资源,并根据教学内容加以选择利用,让它们为课堂服务,可以变灌输为体验,改说教为感悟,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1. 今天对接昨天,激发一样的情感
学习总是与一定的情境相联系的。在具体真实的情境中,孩子道德品行的养成往往会更容易些,如果能借助一些有效的教学手段,创设一些具体的情境再现于学生面前,就可以让学生们产生情感共鸣,而传媒资源的利用可以让情境再现得更生动。
笔者在教学《沟通无极限》一课时,在上课一开始就引入了电视剧《家有儿女》的视频片段。视频展示的是夏雪和刘星发生矛盾的情节。看过《家有儿女》片段之后,老师马上抛出问题:“看出来了吗?小雪为什么生气?刘星为什么生气?”学生们因为有情感上的共鸣,所以各抒己见,畅所欲言,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在这个基础上,老师话锋一转,引入学生们当前的生活:“同学们,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有很多这样那样的烦恼,请你静静地回忆一下,你在和同学的交往中有什么事现在想起来还是不舒服,拿起笔,把关键词写在纸上。”交流时,学生们说到了许多人际交往中遇到的烦心事。这个时候,老师说:“这些事情像一块块石头般堵在我们的心中,影响了同学之间的友情,你去沟通了吗?如果双方都不去沟通,也许心扉被锁锁住,也许友情的长河会干枯,也许友爱的绿洲会变成荒漠……你喜欢这样的生活吗?”一个电视剧片段的引入,让课堂变得自然、和谐、顺畅,也变得更为有效。
2. 现实对接历史,激活跳跃的思维
品德课程的开放性、活动性特点决定了教师在教学中应拓展时空,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命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古今中外的一些典型人物、典型故事往往有着很强的震撼力,是品德课程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源。然而,由于时空的限制,学生对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人和事感到陌生,也就没有了参与的热情。如果能拉近学生与这些人和事的距离,让这些人和事出现在学生面前,就能调动学生的情感,活跃学生的思维。而传媒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这种可能,课堂生机因传媒的介入而勃发。
同样在教学《沟通无极限》时,笔者在“学会沟通”这个环节中就运用了一个典型故事。笔者先问学生:“怎样才能放下心中的包袱,迈出沟通的第一步?让我们先来听一个故事。”媒体播放:“一对好朋友在沙漠里行走,两人发生了争吵,其中一个一怒之下扇了他的朋友一记耳光,被扇的会怎么做呢?……”这样一个经典故事,学生听得津津有味,内心也是思潮起伏,也明白了伤害只能写在沙子上,让风来吹散它、抚平它,而恩惠需刻在石头上,需用心来铭记。教学目标在故事的呈现与学生思维的碰撞中自然地达成了。
教师平时要做个有心人,在看书、读报、上网、看电视、听广播的过程中注意选取一些典型信息加以整理,选取一些图片和音乐加以储存,建立一个学生感兴趣的、有益于学生身心发展的课程资源库,让这些资源充分发挥其特有的视听觉效果,营造充满情意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在真实的社会情境中触动情弦,活跃思维,唤醒他们生命深处沉睡的自我意识,促使学生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
3. 课堂对接网络,步入别样的世界
网络是一个发展潜力巨大的课程资源库。教师要发掘信息化的品德课程资源,有效整合并发挥公共网络的资源作用,使学生知识更为丰富、视野更为开阔,学信息、用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得到提高。
如教学《多元文化“地球村”》一课,笔者让学生通过网络搜集各国具有代表性文化特征的图片,引导学生感受世界文化的多姿多彩,接着让学生通过网络搜集介绍我们本民族文化的资料,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再可以点击介绍一个国家文化特色的课件,利用图像、音视频等,使较难描述的内容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来,增强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
三、 挖掘生活资源,化抽象为形象
品德课程源于生活,生活是第一性的,所以我们的课堂应该充分挖掘生活资源,变抽象为形象,努力使课堂与学生的生活之间建立一种有机的联系,引导学生进入真实的生活世界,在生活中感受、体验、反思,从而使学生学会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本领,激发内在的真实情感,在潜移默化中发展自我,完善自我。
1. 分享与交流,触发生活记忆的闸门
老师在课堂上,要努力营造民主宽松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充分展示已有的生活经验,交流生活中的感悟,分享智慧。也是在教学《沟通无极限》一课,笔者说:“如果能站在对方的角度想一想,心里就好受些。拿起刚才的那张纸,想想对方的优点,写在纸上,用关键词表达。”学生们毫不犹豫地写下了对方的优点并进行快乐的交流。在这个基础上,学生们很自然地总结出了沟通时该注意的问题:学会倾听、学会宽容、注意场合等。学生们在课堂上交流感悟,解决困惑,让更丰富的生活资源为课堂服务,同时在分享中观察生活、感悟生活、研究生活。
2. 起点和终点,统领德育教育的标杆
生活是德育的起点,也是终点。课程资源来自学生的生活,问题的解决回归学生的生活,帮助学生解决了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这样的课程资源丰富和发展了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在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符合生活规范的价值观。
在《沟通无极限》的教学中,老师设计了一个“现场沟通”的环节。当学生总结了沟通时要注意的一些问题后,非常自然地导出了“现场沟通”。学生们有些紧张又满怀期待地和小伙伴进行沟通,一张张小脸舒展了,一颗颗心灵坦然了,老师顺势请学生们说说现在的心情,“放松了许多”“又高兴又后悔”……那如释重负的感觉让谁都喜欢。老师自然而然地小结:“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并不复杂,你付出理解就会得到理解,你付出尊重就会得到尊重,你付出真诚就会得到真诚。”学生们有了刚才的现场沟通的体验,心灵受到触动,感悟得到提升。
3. 课内跟课外,相约心智成长的经历
校园活动丰富多彩,如运动会、歌咏会、黑板报比赛、朗读比赛等等,其中蕴涵着大量富有教育意义的课程资源。要利用好这些资源,就要求教师积极参与这些活动,做个有心人。比如随时拿起相机,把活动场面拍摄下来,或让学生用日记记录等,以备教学所需。
除了课堂教学,课外的体验和实践活动对增强教学有效性尤为必要。社区中的企业、单位、专家、各界人士,以及相关的设备设施都可以作为课外实践资源。如笔者在执教《怎样与他联系》快要结束时,把联系方法留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后跟笔者联系,并思考在什么情况下选用最合理的方式。一段时间后,笔者在课堂上给予点评,从而使学生真正走入通讯世界,搭建真诚沟通的桥梁。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们要努力培养自己的教育智慧,与时俱进,发掘品德教学的源头活水,让美德的种子在学生们的心田悄然萌芽。
(浙江省温岭市泽国镇第三小学 317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