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脑干出血并发脑心综合征(CCS)患者心律失常类型与血浆儿茶酚胺浓度的相关性,探讨其在早期评估病情及预后中的临床意义。
方法选择2013年5月至2016年2月于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就诊的脑干出血患者90例为脑干出血组,选择同期就诊的脑干出血并发CCS心律失常患者70例为CCS组,另选2015年10月至2016年2月于本院进行体检者30例为对照组。记录对照组与CCS组心律失常类型;于发病后24 h和发病后7 d,检测并比较3组血浆儿茶酚胺(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多巴胺)浓度;比较CCS组不同心律失常类型患者儿茶酚胺浓度;比较CCS组和脑干出血组发病后7 d病死率;分析CCS组儿茶酚胺浓度与心律失常类型及病死率的相关性。
结果CCS组患者中快速型心律失常48例(68.6%),缓慢型心律失常22例(31.4%)。发病后24 h和发病后7 d脑干出血组和CCS组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多巴胺浓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发病后24 h:(6.20±0.31)、(7.06±0.47)mmol/L比(2.03±0.29)mmol/L,(6.04±0.30)、(6.67±0.40)mmol/L比(2.41±0.26)mmol/L,(10.9±2.2)、(13.0±1.8)mmol/L比(5.9±1.3)mmol/L;发病后7 d:(6.15±0.36)、(6.81±0.46)mmol/L比(1.92±0.24)mmol/L,(5.96±0.45)、(6.59±0.96)mmol/L比(2.36±0.27)mmol/L,(10.7±2.1)、(12.5±1.8)mmol/L比(5.4±1.0)mmol/L],CCS组明显高于脑干出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CS组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发病后24 h和发病后7 d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多巴胺浓度均明显高于缓慢型心律失常患者[发病后24 h:(7.11±0.44)mmol/L比(6.34±0.56)mmol/L,(6.83±0.34)mmol/L比(6.17±0.48)mmol/L,(13.1±2.0)mmol/L比(11.9±1.6)mmol/L;发病后7 d:(6.98±0.42)mmol/L比(6.24±0.49)mmol/L,(6.72±1.33)mmol/L比(6.13±0.57)mmol/L,(12.9±1.8)mmol/L比(11.8±1.6)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CS组发病后7 d病死率明显高于脑干出血组[17.1%(12/70)比5.6%(5/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52,P=0.031)。相关性分析显示,CCS组患者儿茶酚胺(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多巴胺)浓度与快速型心律失常的发生(r=0.902,P=0.01;r=0.932,P=0.01;r=0.945,P=0.01)和病死率(r=0.359,P=0.01;r=0.534,P=0.01;r=0.589,P=0.01)均呈正相关。
结论脑干出血并发CCS心律失常患者的儿茶酚胺浓度与快速型心律失常和不良预后均呈正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