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吸入性肺炎的病情观察及护理

来源 :医食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raden2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探讨研究新生儿吸入性肺炎的治疗及有效护理方法。 方法 对150例新生儿吸入性肺炎患儿,根据病情轻重程度,保持呼吸道通畅,吸痰等支持及对症治疗,并观察治疗及护理疗效。结果 通过治疗及护理,150例患儿痊愈85例,好转49例,放弃治疗16例。病程最短1天,最长25天,平均11天。结论 维护正常的通气和换气功能,预防窒息和缺氧的发生,减少并发症。不发生心力衰竭,气胸或纵隔气肿等。
  关键词:吸入性肺炎;观察;护理;新生儿。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5-0515(2013)8-161-02
  新生儿吸入性肺炎是指新生儿在宫内或娩出时吸入羊水,胎粪或乳汁喂养后引起乳汁吸入导致肺内发生的炎症反应,是新生儿期呼吸系统常见的疾病。吸入所引起的后果与吸入量的多少,吸入物的性质及有无污染等因素有关,特别是吸入胎粪后常会引起呼吸急促,呼吸困难,青紫,鼻翼扇动,三凹症,伴发绀,呻吟等呼吸窘迫症状,严重者会发生呼吸衰竭,甚至死亡[1]。因此,做好新生儿吸入性肺炎的病情观察和护理,尽量争分夺秒协助医生正确诊疗都是非常重要的。2004年8月―2007年8月,我院儿科收治新生儿吸入性肺炎150例,现做回顾性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1 50例新生儿均符合吸入性肺炎x线诊断标准[2]。其中男86例,女64例,过期产20例,足月产112例,早产18例;平均胎龄38.5周。阴道分娩98例,剖宫产52例,Apgar评分,1分5例;2分11例;3分18例;4分26例;5分20例;6分20例;7分40例.治疗方法 新生儿吸入性肺炎以羊水吸入最多,其次为胎粪吸入,多伴有宫内窘迫。其中轻度窒息患儿60例,中度46例,重度窒息者34例。对所有患儿均在清理呼吸道后予以氧疗。抗感染及对症支持治疗,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辅助应用小剂量酚妥1-2ug.Kg-1.Min-1.微泵输入,每天2次,每次2h[2]
  2. 观察与护理
  2.1临床观察 新生儿吸入性肺炎可因病情性质及肺部炎症部位的广泛性不同,临床表现轻重程度,发病快慢不一,病情变化快,因此应仔细观察病情变化,做好各项护理记录,发现情况立即报告医生。
  2.1.1 注意观察全身情况,随时观察患儿精神,面色,口唇,呻吟,对刺激的反应,哭声,反射,吸允力,肌张力,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尿量,及有无惊厥,发绀等生命体症的变化。
  2.1.2注意观察有无拒奶,呛奶,血便,腹胀等。
  2.1.3注意观察呼吸频率,节律,气促,青紫等临床表现,呼吸道分泌物颜色,性质,量粘稠度,是否混有羊水或胎粪,呕吐物,血液等。
  2.1.4观察有无并发症,如呼吸道困难及发绀突然加重者,可能并发气胸,脓气胸或纵隔气肿;病情严重的患儿因缺氧可发生心力衰竭,腹胀,硬肿,出血,抽搐等,面色发灰可能合并肺脓肿或败血症。
  2.1.5有窒息史,观察呕吐者应该给予洗胃,注意洗胃液的颜色.性状等。
  2.2 护理措施
  2.2.1病房的环境要求 加强消毒隔离制度,预防交叉感染,病房应定期消毒,使用空气呼化机每天消毒4小时,每班开窗通风15-30分钟。每班用5000mg/L有效含氯消毒液拖地一次,用5%洛合碘湿抹平面一次。医护人员,患儿,母亲接触新生儿都应洗净双手。呼吸道,肠道,皮肤有感染者,均不能接触患儿。病室的空气,温箱,尿布等都要定期采样送细菌培养,检验消毒效果,空气中细菌菌落数≤200cfu/m3,医护人员≤5cfu/cm2,物体表面≤5cfu/cm2.
  2.2.2 呼吸道的护理 新生儿吸入性肺炎多伴有窒息史,重症新生儿窒息对新生儿危害极大,是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为了降低新生儿的死亡率,预防近期并发症的发生,对出生窒息新生儿进行及时有效的复苏尤为重要.其中以胎粪吸入性肺炎引起的窒息较重.因此,新生儿进行及时有效的复苏过程中应加强呼吸道的清理,保持呼吸道通畅,勤翻身,拍背,有利于循环和分泌物引流.拍背时用特殊工具或复苏面罩,也可将手绷紧成杯状,使手掌与患儿胸壁间存在空间.根据x线片确定病变部位,叩击时用力不可过猛,手腕应放松,迅速拍击胸壁,从下到上,从周边到中心,(心脏区域除外).正确叩击产生空翁音,皮肤无发红区,分泌物粘稠阻塞呼吸道加重呼吸困难者,可采用超声雾化吸入有利呼吸道湿化,促进分泌物排出.必要时采用吸引器吸引,对于位置较浅表的口鼻腔分泌物或呕吐物,新生儿及小婴儿多采用手泵式球形吸引器,吸引时患儿侧卧或平卧头侧位,排出球内空气,将吸引器尖端伸入患儿口腔后部,利用球内负压吸出分泌物吸净.对于咽喉部的分泌物或误吸物,需要电动吸引器吸引,根据年龄正确选择负压.新生儿为<13.3kpa.(100mmhg)以内,根据分泌物性质选择吸引导管,早产儿及新生儿一般选用6-7号管,吸引时边吸边旋转导管退出.每次10-15分.重复2-3次.右侧分泌物多时,头转向左侧,反之相反.当病情稳定后上半身 可稍抬高,使腹部内脏下降,胸腔扩张,减轻心脏负担,改善呼吸困难.其中3例早产儿爱鼻饲过程中发生由于吞咽反射不成熟,吞咽动作不协调,食道功能不全,容易发生乳汁吸入[3],故对于早产儿鼻饲也应严防乳汁吸入.
  2.2.3供氧 根据患儿缺氧程度及呼吸状况确定吸氧方式及时间。氧气吸入多采用头罩法间歇供氧.先湿化并加湿至31℃-33℃最为适宜,或根据所测PaO2. PaO2和血PH值供氧,使PaO2为7.9-10.7kpa (60-80mmhg).不应高于15.9 kpa (120mmhg),以免高浓度氧吸入造成氧中毒. 患儿呼吸平稳.Spo2维持在85%以上可适当减少吸氧时间,逐渐停氧,在停氧过程中,应避免高浓度吸氧骤然停氧。
  2.2.4加强保暖 由于新生儿皮下脂肪较薄,体表面积较大,皮肤散热快,如不注意保暖,较易出现体温偏低,尤其是早产儿.因此应该将新生儿置于辐射式保暖床上,对于病情危重的新生儿或体温不升的早产儿应放在暖箱中,根据患儿的胎龄,体重调节箱内的温度,按逐渐复温可使法每h提开温箱1℃,达到新生儿适中温度,肛温维持在37℃左右.适度复温可使机体耗氧和代谢率降低,蒸发热量减少.一切治疗护理均在箱内集中进行,避免频繁,开启暖箱,以维持箱温恒定.同时室内应保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室温一般为20℃-22℃,相对湿度为50%-60%.一切护理操作如输液.抽血.换尿布等均应在暖箱里进行。对于体温正常.肢端偏冷的患儿应在局部盖上薄被使肢端加强温暖。   2.2.5喂养指导 推迟喂奶时间,以防止再度呕吐引起窒息.以少量多次喂养为主.一次不能喂的太饱,以防止呕吐后误吸.最好是母乳喂养,对吸允力差的患儿及病情严重拒乳者,为了 保证热卡的供应,我们采用胃管鼻饲加静脉高营养的方法,开始按50KJ.Rg.d的需要供给.奶量从1-2ml开始,逐渐增加,喂奶后严密观察患儿面色变化和呼吸,心率,腹胀情况,给患儿侧卧位,床头抬高30℃,头偏向一侧,防止胃管返流导致窒息.并在下次注奶前,先抽出胃内残余奶量,以了解胃的排空情况,然后再把残余奶量注入胃内,以防止胃酸丢失.在用静脉营养时,严格控制滴速,将总量在24h内均匀输入,以防发生酸中毒,高脂血症等并发症.
  2.2.6 预防感染 新生儿免疫功能极低,对各种感染的抵抗力较差,容易发生感染,特别是早产儿,早产儿应该实行保护性隔离,每日用1.4%消洗灵溶液擦拭暖箱及操作台2次[4]。每日更换吸氧管,吸痰装置1次,每日用多功能动态杀菌机对病室的空气进行消毒3次,每月进行空气培养。接触患儿所有用物,如小毛巾,衣服,被单等全部高压消毒,保持病室温度24℃-26℃,湿度55%-65%。
  2.2.7 早期干预护理 根据患儿身心发育情况及耐受程度进行干预,在疾病得到稳定以后,每日给予听,视及抚触刺激,看色彩鲜艳不同形状的玩具,听轻音乐,缓慢轻柔的四肢被动运动,在觉醒状态时多与患儿说话,苦闹时抱起并轻拍患儿手臂,给予安慰,促进神经系统发育,有利于智力开发,减少后遗症,提高患儿的生命质量。
  3. 护理体会
  新生儿吸入性肺炎在临床工作中较为常见,其中以胎粪吸入性肺炎病情比较严重。有资料报道:胎粪吸入性肺炎以过期产儿为主,早产儿很少引起胎粪吸入.在新生儿吸入性肺炎,特别是由胎粪吸入而引起的重症肺炎中,机械通气和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应用是重要的治疗手段.但由于条件限制,在基层院尚未开展,目前还是以清理呼吸道,抗感染,支持治疗,供氧及简易的持续正压吸氧(CPAP)治疗为主。我们辅助以小剂量的酚妥拉明治疗及正确的吸痰,吸氧,喂养,保暖,复苏等方法,使新生儿吸入性肺炎的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得到缓解,从而缩短住院时间。由于酚妥拉明可使血压下降,加之窒息缺氧后可能存在循环血量不足,故在应用酚妥拉明前须补充血容量。使用过程中,通过观察神志,面色,尿量,心率,血压,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保持呼吸道通畅,主要是掌握好正确的吸痰方法。在为患儿吸痰过程中,动作要轻柔,不可用力过猛.插管时如出现面色青紫,气促等不适时,应暂缓吸痰,以免增加呼困难,加重病情;同时在护理重症胎粪吸入性肺炎的患儿中,要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防止窒息缺氧引起的抽搐,防止缺血缺氧性脑病等并发症的发生。通过本院的150例新生儿吸入性肺炎患儿的临床观察,予以保持呼吸道通畅,吸痰、上氧等支持及对症治疗,无一例再度发生窒息现象。
  参考文献:
  1 GnanartnemJ.FinnerNN.Neonatal.acute respiratory failure [J].Cuee Opin Pediatr.2000.12(3):227-232.
  2 罗厚江,马兰.新生儿吸入性肺炎53例临床分析[J].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2006.31(3);271-272.
  3 杨光平,徐艳,刘莉.新生儿吸入性肺炎的观察与护理.当代护士 2007.3.54-55.
  4 董梅,王丹华,丁国芳等.极低出生体重儿胃肠喂养的临床观察.[J].中华儿科杂志.2003.41(2):87-90.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 观察和分析妇产科手术患者腹部切口的护理体会及疗效。 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接收治疗的80例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 结果 观察组患者伤口甲级愈合37例,对照组患者伤口甲级愈合28例,两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肛门排气时间明显快于对照组,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机械通气哮喘危重状态的治疗效果。方法 观察22例哮喘危重状态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机械通气治疗的效果。结果 22例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均在应用机械通气治疗3-6d,平均4.3d后安全脱机。患者临床哮喘危重状态缓解,未出现呼吸机相关性的并发症。结论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机械通气可提高治疗哮喘危重状态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哮喘危重状态 机械通气 临床观察  中图分类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5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5-0515(2013)8-174-01  患者,男,19岁,体重67千克,因右小腿骨折术后1年入院。入院诊断:右胫骨骨折钢板内固定术后,入院后查体及化验均未见异常。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右胫骨钢板取出术,术中给予氟芬合剂半量(芬太尼0.05 mg,氟哌利多2.5mg)静推,术中麻醉平稳,手术顺利,术后推回病房。术后半小时,发现患者颈部向左侧扭转,头
期刊
摘要:目的 观察和分析无痛人流术后闭经的原因以及护理方法,探讨综合护理对无痛人流术后闭经的临床价值。 方法 选择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接收治疗的100例无痛人流术后闭经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疗效。 结果 造成无痛人流术后闭经的原因有手术机械性操作,损伤患者子宫内膜、术后闭经感染以及心理状态等。观察组患者的
期刊
中图分类号:R541.7+7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5-0515(2013)8-173-00  1病例介绍  患者王玉龙,男,53岁,主因间断心悸5年,加重10天就诊,5年前无诱因出现间断心悸,具有突然发作,突然终止特点,伴有胸闷、乏力、头晕,无黑朦、意识障碍,最短持续30分钟,最长持续24小时,10天前再次出现上诉症状,持续6小时不见缓解,描记心电图:宽QRS波群心动过速,RR间期不等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对偏头痛患者采用中医内科的治疗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3年1月收治的24例偏头痛的患者进行治疗,对患者采用中医内科的方法。结果:通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治愈6例,显效12例,有效5例,无效3例,治疗有效率为87.5%。结论:对偏头痛患者采用中医内科的方法进行治疗,能够使血液的粘稠度降低,脑部的血液循环得到改善,缓解患者的疼痛,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偏头痛;中医内科
期刊
摘要:通过手术期间低体温的护理研究,采取有效护理措施,降低了术后并发症发生,有利于病员早日康复。  关键词:围手术期 低体温 预防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5-0515(2013)8-167-01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 ,越来越多复杂手术在临床开展 ,围手术期 “低体温” 的发生率也越来越高。有文献报道 ,术中低体温发生率为 50 %~70 %[1 ]。  低体温可影
期刊
中图分类号:R169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5-0515(2013)8-179-01  1病例报告  朱某,女25岁, G3P3。于2012年3月23日就诊,产后6个月,经后4天,要求放环;术时常规操作,妇查时发现阴道后穹窿植入一枚母体乐,顶端三分之二被包埋,左侧横臂外裸2齿,右侧横臂外裸3齿,考虑节育器移位并植入,征得置器者同意,考虑取器时出血,逐按常规操作放置花式IUD,然后取环,使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血栓通治疗糖尿病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1年4月~2012年8月收治的93例糖尿病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所有患者均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血栓通,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本组93例患者治愈11例,显效38例,有效36例,无效8例,本组总有效率为91.4%。住院时间4~23d,平均10.5d。本组患者治疗期间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血栓通治疗糖尿病脑梗死可提高
期刊
摘要: 肝硬化是临床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主要是由于一种或者多种病因长期或反复作用形成的弥漫性肝损害。在我国,大多数病患为肝炎后肝硬化,有一少部分是由于酒精性肝硬化和血吸虫性肝硬化。在病理组织学上,有广泛的肝细胞坏死、残存肝细胞结节性再生、结缔组织增生与纤维隔形成,从而导致肝小叶结构破坏和假小叶形成,肝脏逐渐变形、变硬而发展为肝硬化。因此,医护人员不仅要对病人的病情进行护理,还要对病人的心理进行人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