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政治人物报道的“度”

来源 :新闻研究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123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框架理论能够解释文本内容塑造人物形象的过程。本文运用框架分析理论,以澎湃新闻和新京报的相关报道为研究对象,通过内容分析法揭示我国媒体建构特朗普娱乐化政治形象的过程,并提出类似议题的设置可能会稀释时政话题的严肃意义,以受众为导向的报道不应搁置国际形势议题。
  关键词:框架理论;特朗普;娱乐化;政治人物报道;主流媒体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03-0056-03
  课题项目:本论文为广东省普通高校应用研究重大项目“媒体融合条件下广东省重点网络媒体战略转型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6WZDXM034;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青年项目“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港澳青年的媒介社交与文化认同机制研究”成果,项目编号:GD19YXW01
  一、引言
  作为现代政治和民主社会的重要符号语言,领导人在政治活动中展现给社会公众的社会形象,会成为政治人物形象[1]。从美国传统媒体的报道内容来看,在位时的特朗普多是媒体戏谑和指责的对象[2]。“新闻框架”是媒介在报道中体现的“主题思想”,一定的报道策略、社会现实和意义都通过“转换”建构而成。研究设计能将某种框架最大限度地呈现[3],本文运用框架分析理论,分析我国媒体对政治人物形象报道的倾向并揭示过程,同时提出应然层面的反思。
  二、框架理论:概念与演化
  社会学家戈夫曼(Goffman)最早将“框架”概念引入新闻传播领域,社会生活的初级框架是指人们用来认识和诠释外在客观世界的认知结构,例如现实生活经验的归纳、结构与诠释[4]。学者吉特林(Gitlin)从戈夫曼的框架理论出发,提出“媒介框架是认知、阐述和表达的连贯模式,是筛选、强调和排除新闻报道的过程,同时也是事件操纵者组织言论的过程”[5]。恩特曼(Entman)将新闻报道中的框架分为四种类型:问题界定、事件归因、道德评价和处置建议[6]。经过学科研究的演进,“框架”和“框架效果”成为新闻传播研究领域出现频率最高、使用最广泛的理论。陈阳总结该理论目前的研究领域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框架(frame),即新闻生产中框架如何被建构;二是框架化(framing),即新闻报道中的框架是什么;三是框架效果(framing effect),即框架对个人认知的影响。从媒体框架来看,媒体以前后一致的方式对新闻事件作出选择、强调和排除,使对事件的某些理解在文本里更加突出,并且成为受众感知到的社会真实[7]。
  臧国仁指出了框架架构分析过程,他认为框架(动词)社会事件涉及主观认知,因而必然造成偏见,框架化是选择与重组的过程,这种选择与重组机制并非是随意的、盲目的,而是根据主体思想进行操作,偏见就是选择的产物[3]。艾略特(Elliott)提出政治报道中的娱乐框架理念,认为凡是不包含任何政治因素或是被媒体大肆宣扬的故事报道呈现出来的都是娱乐框架。并将娱乐框架分为四种类型:个性框架(关注个人品质和性格特点)、丑闻框架(像经济丑闻、政治丑闻和不恰当的言行举止等)、软新闻框架(关注的是细枝末节,如衣着或饮食等)、明星框架(指的是与报道人相关的明星报道)[8]。本文沿用框架是新闻文本所呈现出来的某种模式化的表达方式的观点[9],选择对特朗普的形象进行分析,原因是政治人物的形象由“選择”与“重组”建构,这种偏向性正是框架理论所要揭示的,该理论能为人物形象研究提供思路。另一方面,新技术丰富媒介形式和生产思路也影响了新的报道形式,但新媒体形式仍然遵从某种框架进行,所以框架理论能更好地分析这位“推特总统”。
  三、研究方法与样本呈现
  本文选取新京报与澎湃新闻为分析对象。这两家媒体是目前比较有代表性的主流媒体组织,既拥有党报背景和渊源,覆盖全国范围的读者,有很大的市场消费者数量,又能体现市场导向和受众立场,在报道国际新闻时有较高的专业水平。
  (一)样本抽取
  笔者以2016年美国大选为中间点,选取了2015—2017年新京报与澎湃新闻对特朗普的报道作为数据来源,得到2015年12月19日—2017年12月19日期间有关特朗普的报道,澎湃新闻为2256篇,新京报为380篇。时间跨度为两年,充分囊括了媒体对特朗普形象建构的总体情况。笔者构建8个构造周[10],以构造周的新闻代表整个时间段内所有相关的报道。研究共抽取了185篇有关特朗普的报道,其中47篇来自新京报,138篇来自澎湃新闻。
  (二)类目建构
  1.议题类型。具体研究从高层次框架①入手,对样本进行观察、分析和归纳,按主题框架将样本报道分为娱乐议题框架和非娱乐议题框架。具体的框架分析以每篇报道为单位,以报道中的主题为依据。划分娱乐与非娱乐新闻的标准是基于艾略特对政治新闻中娱乐化报道的解释(不包含任何政治因素或是被媒体大肆宣扬的故事报道呈现出来的都是娱乐框架)[8],内容上“娱乐化中心”指新闻报道将主导性议题的重心放在娱乐大众的内容上;形式上“娱乐化包装”指报道操作有意无意淡化严肃的重大意义。
  2.报道体裁。新闻报道的不同体裁各有侧重的传播策略,评论直接表明立场观点、价值判断鲜明,消息侧重片段式呈现客观事实,深度解析是用证据和推理论证分析。本研究将样本体裁分为短消息、视频动画、图片新闻、中长篇报道四大类目进行分析。
  3.态度倾向。新闻报道倾向性更多是对报道对象的价值判断。本研究界定报道倾向性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正面:报道中较长的篇幅或语气基调表现为对特朗普的褒奖、赞扬,如报道者直接的评价、报道特朗普施政方针取得的成功、公共场合赢得的掌声和认同、引述特朗普支持者们的话语等等。反面:报道中较长的篇幅或语气基调表现为对特朗普的贬损与反对,比如直接含有对特朗普的贬损、反对等负面词汇或含有非明显词汇但属于贬损、反对等语义。中立:报道中较长的篇幅或语气基调保持冷静、压制的态度,不用带有鲜明感情色彩的词语,能提供来自不同信源正反面的信息。   4.标题分析。新闻报道的标题对新闻具有“定性”的作用。记者将最重要和关键信息在标题中予以呈现并赋予篇幅特定的话题[11]。标题是新闻报道者向读者传达的主要宏观议题,在精简化提炼核心新闻点时,受字数限制而必须使用带有强烈色彩的词语,以引起读者的联想与共鸣。
  四、框架分析视野下媒体对特朗普的报道
  (一)报道议题类型:娱乐化议题和非娱乐化议题
  根据统计分析得出,关于娱乐议题的报道,澎湃新闻占18.11%,新京报占38.29%,合计占总样本的23.24%。由此看来,无论是调性严肃、选题格局宏大的澎湃新闻,还是市场化程度较高的新京报,多少都存在一定比例的与严肃政治无关的特朗普报道,新京报的比例相对较高。技术的进步带来激烈的媒介竞争,数字媒体使资讯能够被快捷获取,严肃报纸和娱乐报纸的边界变得模糊,丑闻和软新闻的报道更能吸引受众[8]。个性或明星框架,比不上政府贪污和性丑闻的消息更迎合受众的原始需求。统计分析得出,娱乐化议题的报道以30%的丑闻框架和近50%的软新闻框架为主,这两类框架有一定的重合,软新闻框架也同时包含丑闻框架。新京报报道样本中有两条关于性的新闻,样本中的娱乐性新闻偏离政治或弱化政治的议题,放大丑闻细节,落脚点都在于特朗普的失态丑行。在媒体报道某个议题时,框架具有竞争性,不同框架竞争主导性位置,争夺主流意义。
  (二)泛娱乐化趋势:报道样本题材的分析
  1.短视频题材。对于特朗普的报道,澎湃新闻以简明扼要的短消息为主(33%),快速传达基本的事实(是什么),而新京报更注重中长篇报道(40%)。澎湃新闻近年加快数字转型,采用更多适合移动端阅读的形式;新京报的数字化转型程度不如澎湃新闻高。从题材来看,澎湃新闻的短消息和中长篇报道中的非娱乐议题占近90%,占据绝对优势,但短视频在两者中娱乐议题占比为41%,非娱乐议题占比为59%。和澎湃新闻类似,新京报的短视频同样出现类似的比例,在两类议题中娱乐类占44%,非娱乐类占56%。由此可见,短视频成为娱乐化报道的重要载体。短视频能够通过视频剪辑,以短长度展现人物窘态的瞬间。比如新京报的《特朗普亚洲行趣闻多:打高尔夫安倍跌倒合影搞笑艺人》[12],多镜头剪辑展现特朗普亚洲窘态,高尔夫球场摔倒、公开调侃安倍、与笑星合影、网友恶搞等等;在澎湃新闻的《特朗普喝水遭嘲:去年刚刚调侃过别人》[13]中,特朗普电视讲话中途找水喝。短视频还可以对关键信息高度浓缩[14],使人物的某种言行被放大,通过多媒体手段包装,使报道人物脸谱化。如《特朗普访日,与安倍“慷慨”喂鲤鱼》[15]中,特朗普和安倍喂鱼的镜头被无数媒体炒作。
  2.表情包题材。“和其他类型的新闻文本一样,很多新闻图片都是一个由新闻记者精心建构起来的内涵丰富的符号系统,甚至可以说,新闻图像以高于新闻文字的真实度和可信度,在更加隐晦地‘说话’,进行更为隐晦的意指实践。”[16]新闻图片是一种有着复杂性的“话语”文本,用非语言符号表现着某种意识。在传达信息的过程中,添加感性的游戏要素或娱乐要素的方式称为信息娱乐化(infortainment)。样本中的澎湃新闻图片新闻报道分为娱乐(47%)和非娱乐(53%)。所谓娱乐图片主要指对特朗普扭曲姿态、戏剧表情的捕捉,以及网友后期制作的恶搞图片,具有娱乐效果。这些娱乐化图片包括特朗普的表情包,如演讲中夸张的肢体语言、激动过度的表情等。
  (三)新闻报道的标题:冲突框架与倾向性修饰
  标题是新闻报道的高度凝练,每个修饰用词或事实角度的选取都体现了作者的立场,也在影响受众的现实建构。研究发现,报道标题具有冲突性框架,且更多关注特朗普的出格言论。冲突性框架强调分歧[17],通过偏向性修饰,让特朗普的言论和举止显得出格。如《特朗普称英国脱欧“太棒了”,曾被英国人请愿禁止入境》[18]《杜特尔特称在场记者就是间谍 特朗普在一旁:哈哈哈哈哈哈》[19]等,标题包含了特朗普与某一方的分歧,同时特朗普前后细小的态度反应就会被当作新闻标题主体。报道样本中多处标题使用感情色彩较为鲜明的词汇,如“大嘴”“吐槽”“怒怂”“炮轰”等,富有调侃意味的网络用词直观地将人物塑造成喜怒无常、性格古怪、口无遮拦的形象。统计结果发现,在澎湃新闻的报道中,负面占37%,中立占59.05%,正面只有3.93%;新京报的负面超50%,中立48.94%。从两家媒体的正、负面报道来看,负面报道主要集中在花边新闻、对立分歧、政治丑闻上。
  五、结语
  本文基于框架理论分析,发现新兴报道形式带来新的叙事策略,更隐秘和生动地将特朗普建构成“反常”的政治形象。研究结果表明,关于特朗普的报道带有一定程度的娱乐化倾向,通过高层次的框架分析可知,关于特朗普的报道集中于非政治议题,关注私人生活、私人言论、无关痛痒的纠纷,以及性丑闻。中层次框架的报道通过短消息和短视频放大人物的言行举止。媒体需要清楚自身的社会功能所帶来的影响,尤其是我国主流媒体肩负着引导舆论的重要任务,对国外一些政治人物的主观解读、偏离政治议题,会让民众沉溺于搞笑图片与戏谑话语的娱乐狂欢,忽视时政问题的重要性与严肃性。
  参考文献:
  [1] 朗劲松,候月娟.政治形象传播:建构与重构——新媒体领导人的形象传播策略研究[C].首届中国政治传播学术论坛,2015:48-56.
  [2] 张娜.政治传播泛娱乐化的现实图景及思考[J].当代传播,2012(2):47-48.
  [3] 臧国仁.新闻媒体与消息来源——媒介框架与真实建构之论述[M].台湾:三民书局,1991:61-73.
  [4] [美]欧文·戈夫曼.框架分析:经验组织论[M].哈珀与罗出版公司,1974:21-23.
  [5] [美]托特·吉特林.新左派运动的媒介镜像[M].加利福尼亚大学出版社,1980:6-7.   [6] 罗伯特·恩特曼.框架:碎片范式的澄清[J].传播学刊,1993,41(4):6-27.
  [7] 陈阳.框架分析:一个亟待澄清的理论概念[J].國际新闻界,2007(04):19-23.
  [8] 罗克萨纳·艾略特.政治娱乐化:美国和英国媒介框架的混合方法研究[D].华盛顿大学,2013.
  [9] 李海波,郭建斌.事实陈述vs .道德评判:中国大陆报纸对“老人摔倒”报道的框架分析[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3(1):52.
  [10] 周翔.传播学内容分析研究与应用[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4:113-114.
  [11] 孟晖,黄珊.香港《明报》2016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报道的框架分析[J].台湾研究集刊,2017(03):27-35.
  [12] 黄耕,于丹丹.特朗普亚洲行趣闻多:打高尔夫安倍跌倒合影搞笑艺人[EB/OL].新京报网-视频,http://www.bjnews.com.cn/video/2017/11/07/ 463230.html,2017-11-07.
  [13] 林顺祺.特朗普喝水遭嘲:去年刚刚调侃过别人[EB/OL].澎湃新闻-视频,http://www.thepaper. cn/newsDetail_forward_1867595,2017-11-16.
  [14] 徐丹,李倩.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短视频和直播[J].新闻战线, 2017(15):57-59.
  [15] 李思媛.特朗普访日,与安倍“慷慨”喂鲤鱼[EB/OL].澎湃新闻-视频,http://www.thepaper. cn/newsDetail_forward_1852809,2017-11-06.
  [16] 李纬,蒋晓丽.论新闻图片的符号修辞与意指实践[J].新闻界,2012(22):24-30.
  [17] 塞梅特科,瓦尔肯堡.框架化欧洲政治:报纸和电视新闻的内容分析[J].传播学刊,2010,50(2):93-109.
  [18] 郑怡雯.特朗普称英国脱欧“太棒了”,曾被英国人请愿禁止入境[EB/OL].澎湃新闻-时事-澎湃国际,http://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 1488752,2016-06-24.
  [19] 陈钊.杜特尔特称在场记者就是间谍 特朗普在一旁:哈哈哈哈哈哈[EB/OL].新京报网-视频,http://www.bjnews.com.cn/wevideo/2017/11/14/ 464235.html,2017-11-14.
  作者简介:李镓(1988—),女,江西上饶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新媒体、国际传播。
  冯典俊(1994—),男,广东佛山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中国新闻史。
  ①按照臧国仁教授的观点,新闻报道的框架被分为三个层次:宏观层次,对新闻事件主题的定性、核心思想;中观层次,包括七项内容,即主要事件、先前事件、历史、结果、影响、归因、评估等;微观层次则是词语选择、语句修饰等。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以新冠肺炎疫情为主题,分析《中国日报》和《环球时报》两类英文报刊中转述动词的使用情况,以及其在英语新闻报道中产生的影响。经分析,中性转述动词在两类新闻语料中使用率最高,这有利于增强报道的客观性和准确性;积极、消极和试探性转述动词所隐含的报道者的态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新闻的客观性。  关键词:《中国日报》;《环球时报》;英语新闻;转述动词  中图分类号:H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期刊
摘要:在数字媒体发展的今天,媒体传播的多样性使受众获取信息比之前更加方便。一则突发新闻出现后,短时间内人人都可以得而论之。在激烈的利益竞争背景下,出现了一系列影响媒体本身公信力的反转新闻。本文以前不久热议的“1900元天价便饭”事件为例,从现象成因、媒体和受众心理角度展开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旨在构建良好的网络环境,引导正确的舆论走向。  关键词:数字媒体;反转新闻;舆论  中图分类号:G212
期刊
摘要:科技的不断发展对博物馆的数字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博物馆不仅需要拓展线下的展览形式,也要使用新媒体与受众交流,更要建立完善的数据库系统。本文对比中国科技馆与美国旧金山探索馆的发展现状,从线下展览建设、数字化传播和数据库建立三个维度进行分析,总结我国博物馆数字化的优势和不足,探究其数字化建设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博物馆;中国科技馆;美国旧金山探索馆;新媒体运营;数字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
期刊
摘要:全媒体时代的多样态传播语境对主持人的传播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本文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19年主持人大赛》为例,试析新时代主持人“四力”的内涵,探讨如何通过践行“四力”全面提升传播力的创新路径。  关键词:“四力”;《主持人大赛》;融媒体;传播力  中图分类号:G22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03-0049-02  课题项目:本论文为湖南省教育科学“十
期刊
互联网技术、信息技术的快速迭代和普及应用,5G技术、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的紧密结合,推动新闻传播方式、媒体运营模式的颠覆性变化。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新闻传播从策划、议程设置、内容生产到传播实现全链条融合,全媒体时代已然来临;视频成为主要的信息表达方式,短视频和直播成为常态,媒体融合已进入全面发力、构建体系的深度融合新阶段,融媒体实践热火朝天。  可以说,全媒体、融媒体必是现
期刊
摘要:随着网络技术不断深入发展,短视频平台的用户数量井喷式增长,且因其传播内容个性化、输出内容丰富多元化、参与主体全民化,使其迅速成为大学生娱乐和社交的新宠。短视频平台不但可以满足大学生释放与表达自我的需求,体现了大学生的话语权,同时也在自我认知观念、审美观念和道德观念上对大学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为减少短视频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高校应合理引导大学生正确行使自己的话语权,培养学生媒介素养;短视频平台
期刊
摘要:新时期,新闻记者面临新的业务能力挑战,其个人业务素养的高低,不但影响着自身的发展,也影响着所在新闻媒体机构的发展。在当今的新传播环境下,这是一个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本文利用仿生学,对生物体的“狼”性文化进行研究,为新闻记者业务素养的培养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即仿生学教育把大自然中生物生命的运行规律及特点运用到培养教育当中,通过对生物的研究来解释和解决社会问题。  关键词:新闻记者;业务能力素养
期刊
摘要:主流媒体在集体记忆的建构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话语策略的建构在很大程度上起着议程设置的作用。本文主要以《人民日报》关于汶川地震的报道为例,研究主流媒体对重大灾难事件集体记忆的话语策略。《人民日报》建构集体记忆的策略主要有报道方向的倾斜、报道程度的侧重、纪念仪式的强化以及纪念符号的承载等,从而加深或淡化人们对重大灾难事件的记忆。  关键词:主流媒体;重大灾难事件;集体记忆;话语策略;《人民日报
期刊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面临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等严峻形势。贵州日报作为贵州最具代表性的综合性党报,于2017年6月7日推出《绿色贵州》专刊。本文选取《绿色贵州》创刊至今的约300篇报道为研究对象,发现《绿色贵州》的关注范围广,重在宣传引导,凸显了贵州“绿水青山”工程的建设成果。本文还为《绿色贵州》提供了一定的优化路径,以期为新闻媒体的生态文明建设报道带来启示与思考。
期刊
摘要:近年来,匿名社交应用异军突起,吸引了无数年轻人聚集于此。但作为弱关系链或者无关系链的社交,匿名社交在各个方面也存在一些不足。为了更好地把握新的社交生态与社交理念,本文研究匿名社交网络生态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旨在为匿名社交网络生态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匿名社交;社交应用;网络生态;Soul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03-0059-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