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题贵有路 遵路识斯真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shix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2009年开始,在往年五个语文能力层级的基础上,新课程标准非常明确地增加了一个探究能力的要求。所谓探究能力,即指探讨疑难问题,有所发现和创新,是在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发展了的更高能力层级。
  探究型题目,一是题型比较陌生,二则能力要求高,三则普遍比较“活”。不少学生感到答题不得要领,近几年考试中,学生的得分率都不高。笔者认为:“解题贵有路,遵路识斯真”,对于解答探究型题目,不能乞灵于机械训练的题海战术,而是应该认真研究题型特点,然后探究应对解答的可操作技法。
  一、精心研究高考经典题例
  2016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总共是9份,这9份试卷中有6份试卷涉及探究型题目:
  (1)全国卷二文学类文本《战争》第11题(4):小说写的只是战争中的一个小故事,却用了“战争”这样一个大题目,你认为这样处理合适吗?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8分)
  (2)全国卷三诗歌鉴赏《内宴奉诏作》第8题:诗的颈联“臂弱尚嫌弓力软,眼昏犹识阵云高”,你认为哪一种比较好?为什么?请简要分析。(5分)
  (3)北京卷文言文第14题:本文讲述了管子运用谋略的故事,你从中获得了哪些启示?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回答。(5分)
  (4)山东卷第22题:文中为什么要写到马骁驭的三次心理冲动?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认识。(6分)
  (5)江苏卷第16题:请探究小说结尾“微笑的意义”的意蕴。(6分)
  (6)天津卷第14题:你认为这两个字用哪个更好?请说明理由。你如何理解诗中的“闲”字?(5分)
  分析2016年的高考试题,可以发现,探究题型涵盖了现代文阅读、诗歌鉴赏、文言文阅读。设题特点:分值比重大,强调个性化解读,需要学生有文本意识,从一个方面深入探讨等。从历年命题情况看探究题往往有以下题型:
  (1)概括分析型:2013年全国卷《一个不能忘记的人》为什么卢作孚被誉为“不能忘记”的人,请结合情节和材料,谈谈你的看法。(8分)
  (2)观点揭示型:2013年全国卷《中国,只有一个陈寅恪》你如何理解“中国,只有一个陈寅恪”这句话?它给你什么样的启示?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感受。(8分)
  (3)观点选择型:2015年全国卷《朱东润自传》朱东润认为传记文学作品应如何刻画和评价传主?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请结合材料说明理由。(8分)
  (4)话题选择型:2011年黑龙江卷《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袁隆平和斯瓦米纳森是同行,可他们一见面,就为尊严“打了一仗”,最终又成为朋友,而且认为彼此的友谊“将更加长久”,请你就对“同行”“尊严”“友谊”三个方面的理解,任选一方面,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分)
  二、积极寻找答题规范
  1.明观点
  回答探究型的题目往往有字数的限定,绝对不能写太多的闲话。在答题的开始就要亮出自己的观点,开门见山,直接入题。答题的第一句话学会用“我赞同”“我反对”“我对这个问题是这样看的”,或“我认为……”“我觉得……”等句式来表述。一般有观点无陈述理由不给分,无观点就陈述理由扣1分。
  2.扣文本
  任何个性阅读都不能够脱离文本,观点来自文本,论据同样不能离开文本,在论证时,学生只是让有个性的观点在文本中找到依据罢了。因此答题中要学会“述评结合”的方法。
  如广东卷《河的第三条岸》:如果这样,那么“我”对“父亲”的这种追求持何种态度?请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看法。要答出“我”对“父亲”的态度,必须先在文章中找出父亲不顾母亲的反对买来船后对“我”的言行举止的描写。文章是这样描述的“我强烈地感到无畏和兴奋”“我伏在灌木丛后面,偷偷地观察他”“我每天偷了食物带给他”“他的身体怎样?不停摇桨要消耗他多少精力?河水泛滥时,他又怎么能幸免于难?我常常这样问自己。”“我留下来独自面对一生中的困境。父亲,孤独地在河上漂流的父亲需要我。我知道他需要我。”……通过对上述文字的分析,可以组织这样的答案:“我”对“父亲”的人生追求并不理解,因此对“父亲”坚定执著的非世俗行为持复杂的矛盾态度。最初,“我”对“父亲”的行为感到“无畏和兴奋”;随着时间的推移,又对他变为关心和同情。当全家人走后,“我”在漫长的守侯中,既渴望拯救“父亲”,又深感惘然和恐惧。在答题的时候一定要紧紧扣住文题的要求,立足文本,下笔前在文本中寻找依据,又要联系文章主旨,理解文句的深层含义。
  3.重积累
  回答探究型题目,特别注重调动平时的书本知识和生活知识的积累。如回答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是否具有现实性这一类问题,就要知道现实性是就什么而言的。
  再如2015年湖北卷第19题:与现实的旅行相比,“头脑中的旅行”是一种替代性的旅行,它可以满足人们对远方的向往吗?请结合文章内容和个人生活体验,谈谈你的看法?(6分)要回答好这样的一些探究性题目,就要求学生做学习、生活的主人,勤看多思勤记,以积聚沙成塔、集腋成裘之功。特别要注意自己的分析应该建立在研读文本的基础上,不能脱离文本解读,同时又要联系生活,结合生活实际,建立文本与生活的联系,有自己独特的思考。
  总而言之,解答探究型题目务必先亮自己的观点,然后阐述,阐述要结合文本做到有理有据,语言通顺,层次清晰。
  作者单位:浙江东阳中学。
其他文献
生本教育是随着新时期的教育改革而诞生的教育思想,它要求教师从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出发构建教学体系。笔者试图以《踏莎行》一课解析诗词教学中的“生本”策略。  一、登高望远,导语激发  导语,乃一节课的发端,一节课的眼睛。高中课堂的导语要能创设恰当的情境,激发学生产生恰当的心理状态。李密《陈情表》的导语需悲切恳挚,岳飞《满江红》的导语当豪迈激昂。教师还要站在全面把握文本的高度,寥寥几句导语带给学生丰富的学
语言运用与建构、审美鉴赏与创造、思维发展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这四个方面紧密联结,思维是唯一可以打通其他三个方面的秘密武器,“思维发展与提升”可以促进“语言运用与建构”“审美鉴赏与创造”以及“文化传承与理解”,而阅读教学思维训练也有由低往高发展的阶梯式层次,即以知性思维——理解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阅读教学思维训练的四个层次贯穿着整个教学过程。  第一层次以知性阅读思维。在这个层次
如何激活学生的写作能力,还学生一个灵感空间?《语文课程标准解读》指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作文的最重要的内驱力。”教师命题的首要条件便是“要能引起学生的兴味”。主张对学生作文的内容和形式不加限制,顺乎自然,让学生写自己平时喜欢写的东西。在语文的教学实践中,我们怎样才能激活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呢?  一、在命题上“求兴味”,写自己愿意写的事  在作文教学中,我总是想方设法寻找令学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体文献。在引导学生品读文句、感悟孔子思想智慧的同时,不禁深为孔子的语言艺术所折服。本文将从教学语言的角度来谈谈从中获得的启示。  一、教学语言要有親和力  “亲其师,信其道。”在引导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要通过自己的语言,叩开学生的心门,让学生敢于表达、也愿意表达。比如,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一开始先说自己年长“毋吾以也”,是因为古人特别
《刺客列传》全文五千余字,苏教版高中语文《〈史记〉选读》节选了其中的“荆轲刺秦王”部分,仅这一部分,司马迁就用了三千多字,可见荆轲在司马迁心目中的分量,正如清代学者郭嵩焘在《史记札记》中所说:“史公之传刺客,为荆卿也。”  荆轲刺秦虽然以失败告终,但其失败的原因,见仁见智。但笔者一直以为,荆轲刺秦失败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是在于荆轲是一个“刺客”而不是“杀手”,燕太子丹让刺客去做杀手的事,于是处处
《咬文嚼字》是朱光潜1943年写成的一篇作品。朱光潜曾为《中央周刊》写了两年稿子,后来集成两本册子,一是《谈文学》,一是《谈修养》。《说文嚼字》即收入其中的《谈文学》中。而1938-1946年,武汉大学由武汉珞珈山西迁四川乐山,这是武汉大学历史上最为艰难的时期,特别是作学问的图书和实验资料在西迁过程中屡屡遗失。因此,个人觉得,他在写作《咬文嚼字》时,不一定能查阅到所需的全部资料,有时只是根据记忆来
一、语文要如何教才能使你的课堂充满魅力?  曾看到这样一篇文章:中华民族的迷惑——为什么中学的时候行,成年了就不行?中国的教育到底行不行?如果说中国的教育不行,为什么中国的中学生年年能击败众多对手,获得国际奥林匹克竞赛的各种个人奖和集体奖?如果说中国的教育很棒,为什么自从诺贝尔奖设立以来,只有莫言、屠呦呦两人获奖?是不是应该有更多的中国人获奖?我想,是否因为中国的教育一直存在满堂灌?抑或是上下五千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个好的开端,能给我们带来“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果。语文课堂教学也是如此。一个好的导入能深深吸引学生,使他们很快进入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为顺利轻松地完成教与学打好基础。在此,我仅以《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为例,谈谈课堂导入的五种方法。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是一篇说明文。在学生的印象里,说明文是比较枯燥乏味的,一般不招待见。老师可
叶圣陶先生说:“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惟文通彼此,譬如梁与津……文理既晓畅,习焉术渐纯。”叶老的话启示我们,语文文本是有语境的不同的字字、语语、段段等语言碎片在语境里形成的相互关联。最近观摩了一场以契诃夫的小说《苦恼》为教学文本的同课异构教学比赛,对同一个文本,不同的老师要上出不同的风格,不同的精彩,就要看教师对文本独特的理解和感悟了。从这场教学比
《(史记>选读》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十分微妙,一方面它是中国传统文史材料中的典范,有着重要的传承意义;另一方面它全部是文言文本,学生学起来相对吃力,要解决许多字词句义等工具性问题,要理解其中的人文性也不容易。笔者的思考是:可以本着“组块”的思路,选用串读的方式,来让学生完成对同一主题的文本意义的构建。本文就以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史记>选读》中的“《史记》的理想人格”这一主题为例,谈谈笔者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