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导入:未成曲调先有声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jing8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个好的开端,能给我们带来“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果。语文课堂教学也是如此。一个好的导入能深深吸引学生,使他们很快进入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为顺利轻松地完成教与学打好基础。在此,我仅以《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为例,谈谈课堂导入的五种方法。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是一篇说明文。在学生的印象里,说明文是比较枯燥乏味的,一般不招待见。老师可以利用学生熟悉的歌曲、图片进行情境创设,让学生在良好的情境中自主学习。如:
  播放电影《冰山上的来客》的插曲《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幻灯片演示自然界万紫千红的花。
  导语:同学们,当我们尽情地徜徉与花海,享受着花儿带给我们的芬芳与绚丽时,您可曾想过: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介绍花的颜色及其变化规律的事理说明文——《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板书课题及作者)
  这样的导入,让学生在美丽的图片中,悠扬的乐曲中接受美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美妙的情境下进入课堂学习。
  二、讲述故事,引人入胜
  故事对于学生有着一种特殊的魅力。讲一个与课文或者与作者息息相关而又鲜为人知的故事,让学生对课文和作者有更多的了解,激发学生对文本的探究,造成一种生动活泼的氛围,引人入胜。如:
  1924年,有这样一位年轻的小学教师,他从报上看到商务印书馆要招收一批剥制植物标本的工人,便急忙赶到上海报考,结果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被该馆录取。旧上海是个花花世界,不少青年人迷恋于洋场里的熙熙攘攘,霓虹灯的五彩缤纷;而且剥制动植物标本,在一般人的眼里是不屑一顾、低人一等的工作,可年轻的他却爱上了这个职业。他爱惜光阴,不善“交际”,工作之余,悉心读书写作。那时,商务印书馆有个植物园,由一位工人管理。他“毛遂自荐”,搬进去和工人住在一起。植物园里,人只有两个,而花草树木却有千百种,有人问他:“住在园里不感到寂寞吗?”他笑笑回答:“我喜欢安静。不妨碍别人,别人也不妨碍我——何况还有这许多花草做伴。”就这样,他一边当工人,一边精心观察,详细记录,积累了创作素材,并参考日文资料,编著了《鸟类研究》《普通鸟类》《世界禽鸟物语》等书。他和贾祖珊合撰的60万字巨著《中国植物图鉴》,也是在这时开始准备的。他就是我国著名的生物科普作家——贾祖璋。
  他的科学小品,内容充实,构思精巧,语言简洁洗练,文笔清新朴实。今天我们将学习他的一篇科学小品——《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这篇文章最早发表于1979年《光明日报》副刊上,曾获得新长征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创作奖一等奖。
  这样精短的故事,能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故事到作者到作品,顺理成章,引入自然。
  三、巧做实验,设置悬念
  实验能极大地诱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求知欲望。在教学之前做一个简单的小实验,设置悬念引起注意,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使他们积极思考,主动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来,以求解开疑团。
  学生做实验:把一朵红色花瓣的花泡在碱性溶液里,它的颜色会变蓝;再把变蓝的花瓣泡到酸性溶液里,它又由蓝变红;放到中性溶液里,则呈紫色。
  导语:同学们,大自然真的很神奇——同一个花瓣放在不同的溶液里会呈现不同的色彩。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这其中有没有规律可循呢?今天我们将带着这个问题,一起去学习一篇有关花儿颜色秘密的科学小品——《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探究这其中的奥妙吧!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亚里士多德说:“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这样,通过实验设疑导入,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兴趣、思维吸引到主要问题中去,并围绕问题阅读与思考,从而为整堂课的成功教学奠定了基础。
  四、吟咏诗词,温故生趣
  古典诗词,朗朗上口,意境优美,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中的瑰宝。吟咏诗词可以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受到美的熏陶。如:
  在中国的古诗词中,有很多有关花的诗句。现在我们来重温那些含花的诗句。老师先抛砖引玉:“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支红杏出墙来。”
  生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
  吟诵古诗词导入,不仅可以给学生创造一种充满想象,又具有吸引力的氛围,同时还帮助学生复习了古诗词,加深学生的古典文化的积淀。给人以艺术的熏陶。
  五、观察生活,学以致用
  生活中有很多有趣的自然现象,如果我们不去观察是看不见的,只有细心的、勤于思考的人才能发现其中的奥秘。这样我们可以由身边的有趣现象出发,设置问题,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欲望,就非要探根究底,弄个水落石出方才罢休。如:
  (投影展示):妹妹上小学五年级了,去年夏天,她住的小区种上了牵牛花。一个月以后,妹妹观察到这样一些奇怪的现象:
  为什么小区里的牵牛花有时候是红色,有时候是蓝色和紫色?
  为什么小区里的牵牛花变颜色,而种在马路绿化带上的牵牛花几乎不变颜色呢?
  这样从我们身边的现象出发,设置问题,不仅顺利导入到文本的学习,更启发学生留心观察,多动脑思考,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总之,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实际,做好课堂导入,为一堂课的开头拟个漂亮的“凤头”,从而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安徽芜湖市无为县刘渡中心校。
其他文献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要求:“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尽可能减少对学生写作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自由表达即不必拘束一定的模式,可多样化表达真情实感。有创意的表达,即为新颖独到不拘一格的表达,看似简单易操作实质是对作文语言表达提出了最高的要求。如何对语言进行深层次的装扮,值得深入探讨。  一、学生作文语言存在的问题——肤色黯淡  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
在一次培训中,任富强老师以“一个孩子试图劝说母亲为他买一只雪糕”为例,他认为孩子绝对不会使用“因为牛顿吃过雪糕,爱因斯坦吃过雪糕,所以我也要吃雪糕。”这样的荒谬逻辑,而是会通过“口渴”——“好吃”——“含有丰富的营养”——“母爱的体现”——“邻居具有同样的做法”——“不给我吃我就哭闹”等几个步骤,进行逐层劝说,并且每一层都会对母亲的反驳理由作出一定的预设,从而达到说服母亲的目的。  任富强老师这个
新课标将高中语文教学的内容设定为18个任务群,每一个任务群都是一个既独立又与其他任务群有联系的单元。在对应18个任务群的新教材面世之前,我们能否用旧教材进行任务群的学习?我觉得是可以的。  我理解的任务群就是按照某一个专题,设定一个总任务,在总任务下又有若干分任务,将若干内容放在一起,重新编排,进行设计,形成一个群。这个群大到可以以核心素养中某个点为主任务,比如语言建构与运用这个大群,就可以涵盖进
生本教育是随着新时期的教育改革而诞生的教育思想,它要求教师从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出发构建教学体系。笔者试图以《踏莎行》一课解析诗词教学中的“生本”策略。  一、登高望远,导语激发  导语,乃一节课的发端,一节课的眼睛。高中课堂的导语要能创设恰当的情境,激发学生产生恰当的心理状态。李密《陈情表》的导语需悲切恳挚,岳飞《满江红》的导语当豪迈激昂。教师还要站在全面把握文本的高度,寥寥几句导语带给学生丰富的学
语言运用与建构、审美鉴赏与创造、思维发展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这四个方面紧密联结,思维是唯一可以打通其他三个方面的秘密武器,“思维发展与提升”可以促进“语言运用与建构”“审美鉴赏与创造”以及“文化传承与理解”,而阅读教学思维训练也有由低往高发展的阶梯式层次,即以知性思维——理解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阅读教学思维训练的四个层次贯穿着整个教学过程。  第一层次以知性阅读思维。在这个层次
如何激活学生的写作能力,还学生一个灵感空间?《语文课程标准解读》指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作文的最重要的内驱力。”教师命题的首要条件便是“要能引起学生的兴味”。主张对学生作文的内容和形式不加限制,顺乎自然,让学生写自己平时喜欢写的东西。在语文的教学实践中,我们怎样才能激活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呢?  一、在命题上“求兴味”,写自己愿意写的事  在作文教学中,我总是想方设法寻找令学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体文献。在引导学生品读文句、感悟孔子思想智慧的同时,不禁深为孔子的语言艺术所折服。本文将从教学语言的角度来谈谈从中获得的启示。  一、教学语言要有親和力  “亲其师,信其道。”在引导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要通过自己的语言,叩开学生的心门,让学生敢于表达、也愿意表达。比如,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一开始先说自己年长“毋吾以也”,是因为古人特别
《刺客列传》全文五千余字,苏教版高中语文《〈史记〉选读》节选了其中的“荆轲刺秦王”部分,仅这一部分,司马迁就用了三千多字,可见荆轲在司马迁心目中的分量,正如清代学者郭嵩焘在《史记札记》中所说:“史公之传刺客,为荆卿也。”  荆轲刺秦虽然以失败告终,但其失败的原因,见仁见智。但笔者一直以为,荆轲刺秦失败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是在于荆轲是一个“刺客”而不是“杀手”,燕太子丹让刺客去做杀手的事,于是处处
《咬文嚼字》是朱光潜1943年写成的一篇作品。朱光潜曾为《中央周刊》写了两年稿子,后来集成两本册子,一是《谈文学》,一是《谈修养》。《说文嚼字》即收入其中的《谈文学》中。而1938-1946年,武汉大学由武汉珞珈山西迁四川乐山,这是武汉大学历史上最为艰难的时期,特别是作学问的图书和实验资料在西迁过程中屡屡遗失。因此,个人觉得,他在写作《咬文嚼字》时,不一定能查阅到所需的全部资料,有时只是根据记忆来
一、语文要如何教才能使你的课堂充满魅力?  曾看到这样一篇文章:中华民族的迷惑——为什么中学的时候行,成年了就不行?中国的教育到底行不行?如果说中国的教育不行,为什么中国的中学生年年能击败众多对手,获得国际奥林匹克竞赛的各种个人奖和集体奖?如果说中国的教育很棒,为什么自从诺贝尔奖设立以来,只有莫言、屠呦呦两人获奖?是不是应该有更多的中国人获奖?我想,是否因为中国的教育一直存在满堂灌?抑或是上下五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