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阴,照夜白

来源 :散文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lgbdwcn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头,以树为凭
   5点钟,有霜,日头出来时,母亲已做好所有的事情。我们起床。霜化,无风,日头照下来,有松香味。
   那天,母亲在屋檐下。日头刚好走至飞起的檐角。屋角的那棵树很老了,春天的时候也是少叶,枯枝弯曲有致,仿如那岁月的故事,一节节添加,便成如今的美感。树投下来的影子,刚好遮在母亲身上。日头的微光,透过树枝,母亲的影子有了光芒。
   日头的光晃了我的眼。哦,母亲是树,树是母亲。
  光阴,照夜白
   他们走在路上。临近春节。
   雨雪天,城里的柏油路映着人影,潮湿的空气,渗到骨子里,生冷地疼。偶尔听到爆竹声,从不远处传来,是祭祖还是开业呢?城市喧闹的天空,储存太多的思绪。那些打工的从这里回家。原来繁华的城市,有了难得的空荡,原来,人多时显得拥挤,如今人少,清冷得让人不知所措。他们青春或苍老的身体带着水泥气息,朝着各自的方向,穿梭在村庄。时常空着的村庄开始拥挤了。
   低矮、陈旧的土窗在雨中昏暗,土房、土墻开始发黄。一棵树会长成多高,一片云会不会踪迹全无,哪一片庄稼会荒芜,已经无人关注。在老房子不远的地方,幢幢新房,时常空着,偶尔的云朵切割着从城里到乡里的时光。青年的脚步,坚实,不再是那无边的贫困和泥沼。他们中有许多人在时光里被溶解,销声匿迹。光阴照亮夜的白,于是,宽阔的土地上,出现了新人的身影。
  布,纳鞋底
   翻出祖母纳的鞋底。粗粗的线,蓝色的底。
   清风阳光,总是涌动蓬勃的葱郁。它们和谐地相拥,彼此倾诉岁月给予的感动。想起祖母的背影,总会给我清风阳光的感觉。没有人能去测量城市到家的厚度,祖母的鞋底却是可以清晰地记录。
   祖母用粗粗的线,颤抖着双手为我们纳鞋底,旧衣上的碎布,一层层地粘合、打实,她在鞋底上缝进了温暖、月辉、劳累、期待。穿上它,无袜的脚底有些扎脚,慢慢磨,磨去曾经的尖锐,更清晰地记下了那慈祥的关怀。后来,我穿着它出嫁,走出了山村。
   有碎布,便会想起纳鞋底。
   布鞋,我家的朴素传家宝,一直在我的家,被我神圣地安放。
  离,回首处
   让河流说话,如果一切安静,便当有一定的理由。
   向低,向前,这是对的。浅滩处,好像安静如镜,没有什么出乎预料。有脚踩过,没有痕迹。阳光那么厚,厚得可以覆盖整个大地,阳光很薄,薄得一滴水也能穿透。水与阳光互相依托。偶尔有风,吹起闪亮亮的涟漪,谁说离,不回首。水被阳光覆盖,阳光被水穿透,这是何等的力量,这又是何种相离又相守?
   阳光把自己放得很低,流水把自己抬得很高,有更高的屋檐么?这样才能相遇么?没有什么不能改变的,阳光被滴穿了,流水被晒干。离,回首处,一滴水,一片阳光,水会被晒干,阳光会被穿透。离,回首处,你什么都没看到。
其他文献
摘要:目前我国职业教育信息化高速发展,作为重要抓手的教学资源库建设,应以满足教育需求为前提,以系统理论为指导,按照国家制定的技术标准,在最大范围内实现资源的开放与共享。本文将从教学资源库的目标确立、内容构建、效能提升、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教学资源库;设计;实现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8)07/08C-0015-04  隨着信息
杨静龙 中国作协会员。在《诗刊》《星星》等刊物发表诗歌、散文诗,在《当代》《钟山》《花城》等刊物发表小说,多次获浙江省优秀文学作品奖,小说曾获鲁迅文学奖提名奖。  问 号   他正在写一首诗,诗句从浑身伤口和笑嘴中奔涌而出。   他姓姒,一个古老而高贵的姓氏。知道他姓氏的人很少,他的名字却家喻户晓,国人尽知。   他以耒耜为笔,蘸四野汪洋为墨,在九州赤寰恣意挥写,沸腾的热血洇润着他无与伦比的
摘要:教育应立足生活,回归自然。无锡市阳山中心幼儿园在“回归自然”的理念引领下,追隨幼儿“自然天性”,形成探究型主题活动的操作理念;顺应幼儿发展的“自然需求”,确立探究型主题活动的课程内容;创新“自然方式”,拓宽探究型主题活动的活动途径;提炼“自然艺术”,优化探索型主题活动的实践路径。  关键词:回归自然;探究型主题活动;幼儿天性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
摘要:知行合一是我国现代教育思想的精髓。中职学校如何让知行合一、做学互融、学用贯通成为教学现实,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的问题。本文以海门中专为例,对“做学教合一”视域下专业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进行了凝练,具体阐述搭建产教融合平台、构建创新型课程体系、推行特色项目试点、打造现代学徒课堂等实施路径,体现以实际行动助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使命担当。  关键词:“做学教合一”;专业教学;产教融合;项目试点  中
孤独,在母亲的夜晚走丢之后。那流于一地的,不是月影,就是星斜。  母亲已经返回土地,和一株野草结成姐妹。我为她掌灯前行的那个日子,天空有雨,织成一张白色巨网,捕捞故乡上空所有交织的悲伤。  再回去,故乡就邈远得像一座古寺。  所有的门都已关闭,所有的床铺都已塌陷,厨房的灶臺蛛结尘蒙,那只硕大的黑猫早已逃之天天。  父亲一个人拄着拐杖,试图向寂静的房间发出一声问候。再没有什么鸡鸭吵闹、猫狗往来,母亲
摘要:審美素养对于人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也成为新时代高素质人才的必备素养和核心竞争力之一。历史学科具有深广的育人价值,蕴含独特的美育功能,在中国古代文化史的教学中渗透美育,培养学生包括审美注意、审美知识、审美能力、审美趣味与理想的审美素养,可以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文化观,陶冶高尚情操,塑造美好心灵,增强文化自信,激发创新活力,从而彰显历史学科的特有魅力,实现历史教育的本质诉求。  关键词:历
摘要: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利教益学”,只有把握编写意图,更新教学观念,增强整体意识,充分聚焦学情、差异、内核,实现文道、单元、要素融合,基于活动充分让学,基于项目走向深度,基于体系合理延展,构建开放而又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才能真正用好统编教材,切实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实现价值突围。  关键词:统编小学语文教材;聚焦;融合;开放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 -9094
咳嗽于冬天的文字  一张纸也在颤抖。感冒于冬天的风寒,也是生活的歌唱。  咳嗽如火的嗓子似乎站在生活深处,成为火焰的一部分。喝过水的喉咙也喝着一个冬天的孤寂。  不能被风吹得说出失败。要在它的热烈之中找到至高点。可以是发烧的体温,温热得似乎也可将思想发酵。我的记忆也可以是一场发烧的秋天,结满灿烂的果实。  感冒。咳嗽。身体里无力表达的都在冒着虚汗。冬天的符号也就是这些咳嗽的声音,在高处,或在低处。
拉哈曼  拉哈曼!  拉哈曼?  他是谁?  它是我无意识中喊出的一个人的名字,其实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当时我正在厨房里帮老婆剥葱。——天黑了,那是我往阳台上看时注意到的。  拉哈曼!  只是一晃而过的阴影。  可我知道:  在我生活着的这个世界上,就从来没有这样一个人存在过。  可是,仅仅是因为喜欢,我希望他诞生!  在无知无觉中诞生……  假若  假若我能活一百岁,我就能看一百次月亮,每年一次。
摘要:在寻找国家课程校本化的实施路径时,教师可通过结构化的教学和开放性的学习将基础课程和延展课程有机联结,相互补充,打通学生在课堂与生活,教材与社会之间的壁垒,建构系统而完整的课程载体,即“整体化”的母语学习课程群。在“主题定点—任务拉线—课程连网”的实施过程中,达成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课程建设目标。  关键词:母语学习;课程群;学科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