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乡》中次要角色的原型解析

来源 :牡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nbal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女性的基本功能是给予生命、营养、温暖和保护,约布赖特太太是哈代小说中最典型的母性人物,好母亲往往是一个所有人都崇拜和钦佩的形象。在西方文化中,撒旦是反抗上帝的典型代表人物,占据重要的地位。引诱夏娃和亚当犯原罪的蛇也可以看作是撒旦的化身。撒旦的邪恶行为主要在于他的背叛和诱惑。作为回报,本土的撒旦原型在达蒙·威迪身上表现得最为明显。
  一、约布赖特太太原型:好母亲
  分析心理学家埃里希·诺伊曼(Erich Neumann)因其惊人的理论——“伟大母亲”的贡献而被世人铭记。根据心理学家荣格的理论,诺伊曼将原型的概念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原型;二是典型的形象;三是原型的形象。“伟大的母亲”就属于这类原型形象。诺伊曼解释说,“great”和“mother”的组合不仅仅是一个组合概念,而是情感色彩的符号。“伟人”的代表之一“母亲”是“大地母亲”,可以进一步分为“好母亲”、那个可怕的母亲。
  这种作用域与Good Mother关联,女性的基本功能是给予生命、营养、温暖和保护,而可怕的母亲带着大地母亲的消极方面,如恐惧、危险、黑暗、肢解、阉割和死亡等。荣格尊重这种母爱作为“我们生命中最动人和难忘的神秘记忆之一以及万物生长变化的根”。爱意味着回家、庇护和长久。
  在希腊神话中,得墨忒耳是大地女神,充满母性。约布赖特太太是哈代小说中最典型的母性人物,好母亲往往是一个所有人都崇拜和钦佩的形象。约布赖特太太在荒原上代表着一种“众所周知的和受人尊敬的寡妇”形象。在这方面,约布赖特太太是一位积极的母亲,她抚养她的孤儿侄女——托马辛,并保护她免受不幸婚姻(与花花公子达蒙·威迪)的约束。她关心克莱姆,提供营养并保护他。她为克莱姆的职业发展做了精心的构想,让克莱姆成为巴黎一名成功、富有的钻石商人。
  好母亲是一个雌雄同体的人物,她结合了女性和男性的天生力量。她是一个通常具有良好特征的女人,而洞察力是她内在的主要品质。约布赖特太太自身只接受了一点点教育,尽管她的丈夫过早死亡,却能独自一人使克莱姆成熟。克莱姆的父亲在文中几乎没有被提及,而他的母亲则接受了独自抚养他的责任,同时扮演了女性和男性的角色。
  她扮演着传统意义上的母亲角色,致力于服从不成文的社会规则,不仅代表着她的家庭,对整个荒原也是如此维持自然秩序,这是她的职责,包括传统和她的家族遗产。她的侄女托马辛告诉威迪,“约布赖特太太很骄傲,很看重她家里的体面”。托马辛婚姻中的尴尬使她感到羞辱。她向儿子坦白关于托马辛的婚姻丑闻:“你不知道这有多丢人,那是女人的事。”
  传统上对女性人物的要求是很多的,这对约布赖特太太来说很重要。约布赖特太太不同意克莱姆和游苔莎的婚事,因为她知道游苔莎不能做一个好妻子。她指责克莱姆迎娶这个虚荣的女人是一种顽固的错误:“如果她能做你的好妻子,那就从来没有坏妻子了。”
  客观上,约布赖特太太是一位被牺牲的母亲。她对儿子职业生涯的期望与克莱姆相对先进的道德体系有很大的矛盾。她知道克莱姆要回来度假,他放弃了在巴黎成功的生意,留在爱登希思开了一所学校,这次归来并不光荣,母亲也没有掩饰对儿子的失望。但是,是什么让约布赖特太太更加远离他的儿子呢?那就是她儿子克莱姆的“错误的头脑”——娶游苔莎,尽管他的母亲对此强烈反对。在《第四本书:紧闭的门》中,哈代详细地描述了约布赖特太太。为了游苔莎,约布赖特太太穿越荒原与克莱姆和解,这是母亲对儿子的爱。她表达了与儿子和睦相处的愿望:“我应该这样做,如果我们和解,就会快乐得多。”的确,这是约布赖特太太无私的爱,这使她成为一个好母亲。
  二、达蒙·威迪的原型:撒旦
  撒旦、恶魔、魔鬼、莎士比亚笔下的伊阿古和歌德笔下的梅菲斯托菲尔在西方文学史上都具有相似的特征——邪灵的化身,象征黑暗、邪恶、诱惑和腐败。但丁的《神曲》和弥尔顿的《失乐园》都讲述了撒旦的故事,他拒绝上帝的统治,和其他邪恶天使一起对抗上帝。在西方代表反抗上帝的典型人物中,撒旦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引诱夏娃和亚当犯原罪的蛇也可以看作是撒旦的化身。
  撒旦的邪恶行为主要在于他的背叛和诱惑。作为回报,本土的撒旦原型在达蒙·威迪身上表现得最为明显。有些人可能会说他是好看的,然而,那个长得好看、有学问的家伙实际上是个贪心的人,花花公子具有毁灭和诱惑的本能。他在托马辛和游苔莎之间徘徊。游苔莎,他的前情人,被抛弃只是因为那个花花公子对托马辛一时的迷恋。讽刺的是,他和托马辛结婚的日子并不太顺利,因为他没能申请到结婚证。后来,达蒙·威迪向游苔莎承认,婚礼是为了她才破裂的。这个男人答应迎娶托马辛,然后又想诱惑他以前的情人。旧情的余烬又在达蒙·威迪身上清晰地燃烧起来了。
  后来,虽然他已经娶了托马辛,但他还是不停地打扰游苔莎的生活,而游苔莎一直是克莱姆的妻子。克莱姆遭遇人生困境后,变成了一名砍柴工,他冷漠又痛苦,失落至极的游苔莎试图尋求安慰,想要参加一个乡村野餐,在那里,她遇到了达蒙·威迪。达蒙·威迪设法诱惑这个孤独的女人和他跳舞,希望重新赢得她的芳心。
  撒旦在被上帝打败后,变成了复仇的蛇。他潜伏在伊甸园,引诱夏娃吃禁果。亚当、夏娃因此被逐出天堂,流放到荒野。这个著名的故事在西方世界的文学创作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很显然,哈代已经领会了这个故事的精髓,并在《还乡》中赋予了达蒙·威迪这个角色撒旦的属性。人们有理由假设,哈代饶有兴趣地为他的人物命名为Damon Wildeve,他的名字是一个恶魔的形象。Damon和demon谐音,一般来说,就是存在的恶魔,所以Damon Wildeve的名字暗示了他的撒旦原型。可以想象,Damon Wildeve的姓氏可以分为两部分,即wild和eve,Damon Wildeve的姓氏暗示了eve这个事实——被引诱犯原罪,被流放到荒野。有人提到过,约布赖特太太是一个典型的好母亲,eve是其中的一个具体角色的象征。她在与儿子和解的过程中被毒蛇咬伤了。而达蒙·威迪和约布赖特太太的关系一点也不和谐,因为他和托马辛的婚姻遭到了好母亲——约布赖特太太的强烈反对,她想要保护她的侄女。达蒙·威迪形容约布赖特太太“令人讨厌”,而且是“不合理的”。为了报复,他在骰子游戏中愚弄了克里斯蒂安特尔,得到了约布赖特太太给她侄女和儿子的钱。事实上,约布赖特太太突然来访时,游苔莎正和他在一起,为了避免被误解,她决定不为婆婆开门,这让约布赖特太太没有机会和游苔莎和解,也就直接导致了约布赖特太太的死亡。
  在达蒙·威迪的引诱下,游苔莎决定逃离爱敦荒原。达蒙·威迪背叛了他的妻子和女儿,想和游苔莎一起逃离荒原,但最终遭遇了悲剧。总之,达蒙·威迪确实是撒旦的原型,带着诱惑和背叛的属性。
  (辽宁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作者简介:董娌楠(1982-),女,辽宁锦州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
其他文献
随着网络覆盖率的增长,网民数量越来越多。现阶段,网络阅读逐渐成为大众的主要阅读方式之一,阅读内容包括小说、学术论文以及经典文学作品等。以经典文学作品为例,大众在阅读过程中既可以提高文学素养,又能丰富自身知识水平,有助于推动社会的发展。因此,本文选取文学作品为研究对象,详细分析网络时代对此类作品的影响,与此同时对汉语言文学经典作品与网络的融合进行探究,具体包括阅读推广、阅读体验以及用户忠诚度等内容,
期刊
《哪吒之魔童降世》是现象级电影,本文主要从哪吒形象的起源、本土化发展以及电影的创新方面进行论述,对哪吒的形象做探讨。哪吒的形象能够传承千年不衰,自然与每个时代的思想对于此形象的创新密不可分。  一、佛教中哪吒形象的舶来  (一)哪吒形象的起源  哪吒形象由古印度传入,由于统治者的提倡,僧侣对佛教经典著作进行翻译,大量佛教人物在此过程中变得家喻户晓,哪吒就是其中的典型。北凉《佛所行赞·第一生品》有着
期刊
红色家书与红色文化息息相关,作为红色文化的一部分,红色家书所传承的红色精神对构建当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对红色家书的话语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论述了红色家书的精神内涵与当代价值。  中国的家书文化源远流长,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精神价值。红色家书作为家书悠久历史中的一部分,诞生在革命战争时期,是老一辈革命家在革命年代和事业建设过程中写给亲人的书信,其精神内核是仁人志士为了中华民族
期刊
陈其钢是旅法作曲家,青年时期就读于中央音乐学院,师从罗忠镕。1984年,他赴法国深造,被音乐大师梅西安收为关门弟子。他对艺术的追求也是探寻自我的一个过程,创作致力于表现作曲家内心的真实,他以最自然、平和的方式进行音乐创作。《京剧瞬间》是陈其钢现有两首钢琴作品中的一首,这首作品是为梅西安音乐大赛创作的,沿袭梅西安的创作手法和风格,运用中国传统的五声音阶,蕴含浓郁的中国京剧色彩,同时饱含印象派的朦胧美
期刊
《钓鱼城》是一部得到社会公认的原创佳作,靠着其精良的制作收获了许多观众的好评和热爱,不仅为观众提供了一场难忘、深刻的剧场体验,还获得不少同行的尊敬與赞赏,是值得深入探析的优秀作品。《钓鱼城》中包含的剧本创作思路与音乐特征为我国歌剧事业的发展提供了许多宝贵经验,本文从历史文化情怀和歌剧专业视角下对《钓鱼城》剧本的创作动机与音乐特征进行深入研究,从中挖掘出该剧本在文学和歌剧音乐方面的出色表现,供业界同
期刊
由于古代中国长期处于农业社会,包括畜牧业在内的农业一向是立国之本,而马是农业生产的主要工具之一,所以马在生产生活中具有显见的作用,中国古代以马为主题的艺术作品非常丰富,既涉及绘画、雕刻等造型艺术形式,也涉及诗、词、歌、赋等文学形式,还涉及舞蹈、马技等多种表演艺术形式。  一、有关马的诗文  古代关于马的诗歌数量很多,从先秦时期一直延续到清代,不少诗句脍炙人口,意境深远。《诗经》中的《鲁颂·駉》堪称
期刊
文庙佾舞又称祭祀乐舞,是拜祭孔子和其他古代圣贤时进行的舞蹈礼仪。文庙佾舞的传承历史长达二千多年,不仅历史悠久,文化传承的内容众多,包含的历史价值更是一座丰富的宝藏,需要进行更为详细的探索和研究,尤其是文庙佾舞与礼乐之间的关系,一直是传统文化学者研究的重要议题。本文以文庙佾舞与礼乐文化为主要研究内容,针对文庙佾舞的文化传承和礼乐文化的悠久历史开展深入探索,探讨二者的关系。其间,笔者结合多年对中华传统
期刊
宋词中关于扬州风物与人物的书写受宋代特有的政治、战争、经济、文化影响,在延续前代书写风格的同时,也呈现出与前代不同的鲜明的时代印记。其中与唐代对扬州书写的纵向对比,尤能显示出扬州社会风貌和文人心态变迁。  所谓“扬州书写”,是指在古今文学中与扬州有关的风景、事物、人物的文学性描绘与表达,从而塑造一个整体的扬州印象并刻印在人们心中。宋代的扬州大体经历了从北宋时的复苏繁荣到南宋时的战乱萧条,宋代词人对
期刊
汤显祖(1550-1616)是明代戏曲家、文学家,江西临川人,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被誉为“东方的莎士比亚”。在汤显祖的众多成就中,以戏曲创作为最,“临川四梦”《牡丹亭》《邯郸记》《南柯记》《紫钗记》是中国戏曲创作的高峰。其中尤以《牡丹亭》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最高,它是汤显祖的主要代表作。这些戏曲作品不但被中国历代百姓的喜爱,而且已传播到俄罗斯、英国、德国和日本等国家,被看作世界戏剧艺术的珍
期刊
《楼兰》是日本作家井上靖写的一部中国西域题材历史小说。该小说是以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边缘地带为主要舞台描写的。新历史主义所强调的正是“历史的文本性”和“文本的历史性”的关系,本文试图从新历史主义的这两个方面去分析《楼兰》这部作品,探求作者的创作意图。  一、新历史主义  新历史主义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由美国教授史蒂芬·格雷布拉特提出。之所以是“新”历史主义,是相对于历史主义而言的。其不只是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