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家的兴旺,民族的振兴呼唤着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教育。江泽民同志曾指出:“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当今时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社会对人才评价标准发生了变化,不但要求知识渊博,而且要求具备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这也正是二十一世纪具有竞争力人才的关键素质所在。计算机技能课是计算机教学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使学生通过自己大量的实践操作获得信息、运用信息、处理信息、创新信息,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为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培养想象力提供创新源泉
想象力是创新力的源泉,丰富的想象力使人们能漫游科学的太空,没有想象就没有创新,在技能课中保护和发展学生天真、丰富的想象力是教师的义务和责任,对培养学生的创新力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教学完POWERPOINTER后,我让学生实践设计以自身简历为主要内容的演示文稿,该演示文稿的制作过程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它不受传统教学的标准化、分数化的限制和约束,它是一个充分表现自我、表现个人创新力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创新、完善、美化的过程。怎样体现幻灯片结构的合理化、色彩配搭的协调、动态与静态的互补性,怎样表现个人的思想、个性、特征都是该演示文稿要表现的内容,都需要发挥各种想象力去完成,这无疑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为创新提供了源泉。
牛顿曾说:“没有大胆的猜想,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猜想作为想象表现形式的最高层次,属于创造性想象,是推动创新的强大动力。在一些创新性较强的技能课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想象,即让学生依据已有的材料和知识做出符合一定经验与事实的创新性想象,让学生经历科学家发现新知识的最初阶段。
二、培养情感优化创新心理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是主导。教师在技能课中要创设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多与学生沟通,不挖苦、不歧视差生,发现差生的点滴进步后,要善于鼓励他们,用真情关心、爱护他们,使他们真正感受到老师的爱,减少他们因实践技能不理想而造成精神上的沉重压力,逐步唤起他们勤奋实践、追求进步的信心,变“要我实践”为“我要实践”。
例如:在教学PASCAL语言循环语句一节时,教材中有这样一道练习题,编制计算输出20以内所有奇数之和的PASCAL程序。我巡回观察。发现部分学生直接将20以内的奇数加起来,程序中出现了一条较长的加法表达式。针对这部分学生的解法。我接着又出了一道设计计算输出10000以内所有奇数之和的PASCAL程序,并询问学生:“再用一条加法表达式将10000以内所有奇数直接加起来行不行?请实际去试一试,要多长时间输入完这个表达式?会不会感觉劳累和烦琐呢?”这样一句话,既温暖了学生的心田,使其心理得到满足,又调节了课堂气氛。最后老师指出,直接加法表达式的方法不但辛苦、费时,而且还容易出错,利用本节刚学过的循环语句能方便准确地解决这类问题。直接加法表达式的方法是学生从前面学过的顺序结构程序设计的直接思维出发,而老师引导学生用刚学过的循环语句分析解决的方法是逻辑思维,从直接思维到逻辑思维的过渡本身就是一个创新过程。这样的教法既解决了问题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培养提问能力扶持创新行为
在技能课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因为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渴望解决问题是创新意识的萌芽。古人云:“学则须疑”。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生头脑中产生的疑问越多,他对教师所讲的内容或自己阅读教材所接触知识的兴趣就越高。
如在学生练习完本地WEB服务器的安装和配置后,有同学问:老师,我每次浏览站点,都要输入IP地址,能否像互联网那样输入易记的英文网址呢?我首先肯定了这位同学肯动脑筋,能提出问题,然后引导全班同学进入到新内容DNS服务器的学习中。经过同学们热情主动的实践探究和教师的启发,他们很快就完成了DNS服务器的安装与配置,轻松实现了由使用IP地址到使用域名的过渡。
正如张载所说的“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须有疑。”应“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所以在技能课中教师要千方百计创造条件,让学生在质疑中思考,在思考中实践,在实践中不断提高思维的质量,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能力和勇于创新的精神,使教师提问和学生质疑的活动生成为师生的互动,在互动中促进勇于探索的创新思维的发展。
四、培养合作意识提高创新能力
在技能课教学中。学生不仅要实践知识和技能,还要学会互相学习,学会合作,学会交流。教师应发扬无私奉献精神,努力为学生间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创造条件,通过堂内互动,让不同思维在交流合作中碰撞,激励他们去探索,去创新。
如建立一个完整网站的教学,由于网站的创建过程强调了一个合作精神。为了让学生便于交流和合作,一方面,我在机房建立起一个全新的远程WEB和DNS服务器,模拟互联网,为每位同学都建立了一个以WWW.YYYXX.COM(其中YYY为学生所在的班级,XX为学生的班级学号)为域名的远程网站,这样,学生在本地机上就可以很容易的浏览到其他同学所发布的远程站点,为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我又将学生分成5人一个小组,并选出小组长进行组内协调和分工。在小组长的组织讨论下,对站点进行全面规划后,小组内同学各尽所能,有的进行网页动态对象的设计,有的进行网页内容的输入与编辑,有的进行网页素材的搜集,当然,还有少数不会操作的学生也在进行仔细的观察,并不时的给正在操作的同学提出了一些创新性的建议,如网页结构的合理化、色彩配搭的协调、动态与静态的互补性等等,同时他们也在边观察边实践的合作过程中自然而然的学会了网站的创建方法。实现了课堂教学全员参与、主动探索的开放式教学氛围。各小组完成后的远程站点,同学们又在相互浏览、相互学习中评出等级。最后教师综合学生的评定结果,请出前三名优秀站点的小组长向全班同学交流设计过程和设计思想,同时,教师指出它们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并给予适当的表扬和鼓励。学生就在讨论、实践和比较中轻松愉快的掌握了网站的创建方法、学会了运用所学的知识解答问题、学会了创新。
五、培养探究能力 激励创新意识
在技能课中培养学生探究能力,要求教师由“台前”走到“幕后”,做一个“导演”,安排好适当的情景,引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动机,使学生由“按部就班、依样画瓢”变为实际的参与者。
如学生学会编写求1 2 3…… N=?的程式后,即引导学生设计求1*2*3*……*N=?(N!=?)的程序,待学生设计出N!=?的程式后,又引导学生进一步设计求1! 2! 3! …… N!=?的程序。这种一环紧扣一环的探究式的上机实践练习以发展学生探索能力为主线来组织实践,以培养探究性思维的方法为目标,以基本的教材为内容,使学生通过再发现的步骤进行主动实践的过程,它克服了传统“机械的按部就班,依样画瓢”的实践法的束缚,使学生产生一种真正是在探索和发现的心理。因此,教师在技能课中所起的作用是鼓励、指导学生去探索和发现,从中也培养学生学会学习。此外,教师还可通过一题多解的实践方法。引导学生通过求异、求巧探究等途径,以激励学生的创新意识。如1! 2! 3! …… N!=?的程序,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别用单层循环和双层循环两种方法来探求设计该程序。这样层层递进和一题多解的典型习题在教材中不胜枚举。教师要从课本例习题中有意识地常作引导和训练,必能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掌握揭示规律方法,以激励学生的创新意识。
“如果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起整个地球。”在计算机技能课教学中,教师要找准学生创新、求新的支点。挖掘出学生创新的潜能,从而培养学生创新的才赋。“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学生中蕴藏着无限的创新才能,让我们每个教师都热情地去点燃学生心中智慧的火花,让创新的快乐,伴随着学生的学习,让创新的种子在学生们的心中扎根、发芽。
(责任编辑:陈光明)
一、培养想象力提供创新源泉
想象力是创新力的源泉,丰富的想象力使人们能漫游科学的太空,没有想象就没有创新,在技能课中保护和发展学生天真、丰富的想象力是教师的义务和责任,对培养学生的创新力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教学完POWERPOINTER后,我让学生实践设计以自身简历为主要内容的演示文稿,该演示文稿的制作过程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它不受传统教学的标准化、分数化的限制和约束,它是一个充分表现自我、表现个人创新力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创新、完善、美化的过程。怎样体现幻灯片结构的合理化、色彩配搭的协调、动态与静态的互补性,怎样表现个人的思想、个性、特征都是该演示文稿要表现的内容,都需要发挥各种想象力去完成,这无疑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为创新提供了源泉。
牛顿曾说:“没有大胆的猜想,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猜想作为想象表现形式的最高层次,属于创造性想象,是推动创新的强大动力。在一些创新性较强的技能课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想象,即让学生依据已有的材料和知识做出符合一定经验与事实的创新性想象,让学生经历科学家发现新知识的最初阶段。
二、培养情感优化创新心理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是主导。教师在技能课中要创设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多与学生沟通,不挖苦、不歧视差生,发现差生的点滴进步后,要善于鼓励他们,用真情关心、爱护他们,使他们真正感受到老师的爱,减少他们因实践技能不理想而造成精神上的沉重压力,逐步唤起他们勤奋实践、追求进步的信心,变“要我实践”为“我要实践”。
例如:在教学PASCAL语言循环语句一节时,教材中有这样一道练习题,编制计算输出20以内所有奇数之和的PASCAL程序。我巡回观察。发现部分学生直接将20以内的奇数加起来,程序中出现了一条较长的加法表达式。针对这部分学生的解法。我接着又出了一道设计计算输出10000以内所有奇数之和的PASCAL程序,并询问学生:“再用一条加法表达式将10000以内所有奇数直接加起来行不行?请实际去试一试,要多长时间输入完这个表达式?会不会感觉劳累和烦琐呢?”这样一句话,既温暖了学生的心田,使其心理得到满足,又调节了课堂气氛。最后老师指出,直接加法表达式的方法不但辛苦、费时,而且还容易出错,利用本节刚学过的循环语句能方便准确地解决这类问题。直接加法表达式的方法是学生从前面学过的顺序结构程序设计的直接思维出发,而老师引导学生用刚学过的循环语句分析解决的方法是逻辑思维,从直接思维到逻辑思维的过渡本身就是一个创新过程。这样的教法既解决了问题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培养提问能力扶持创新行为
在技能课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因为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渴望解决问题是创新意识的萌芽。古人云:“学则须疑”。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生头脑中产生的疑问越多,他对教师所讲的内容或自己阅读教材所接触知识的兴趣就越高。
如在学生练习完本地WEB服务器的安装和配置后,有同学问:老师,我每次浏览站点,都要输入IP地址,能否像互联网那样输入易记的英文网址呢?我首先肯定了这位同学肯动脑筋,能提出问题,然后引导全班同学进入到新内容DNS服务器的学习中。经过同学们热情主动的实践探究和教师的启发,他们很快就完成了DNS服务器的安装与配置,轻松实现了由使用IP地址到使用域名的过渡。
正如张载所说的“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须有疑。”应“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所以在技能课中教师要千方百计创造条件,让学生在质疑中思考,在思考中实践,在实践中不断提高思维的质量,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能力和勇于创新的精神,使教师提问和学生质疑的活动生成为师生的互动,在互动中促进勇于探索的创新思维的发展。
四、培养合作意识提高创新能力
在技能课教学中。学生不仅要实践知识和技能,还要学会互相学习,学会合作,学会交流。教师应发扬无私奉献精神,努力为学生间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创造条件,通过堂内互动,让不同思维在交流合作中碰撞,激励他们去探索,去创新。
如建立一个完整网站的教学,由于网站的创建过程强调了一个合作精神。为了让学生便于交流和合作,一方面,我在机房建立起一个全新的远程WEB和DNS服务器,模拟互联网,为每位同学都建立了一个以WWW.YYYXX.COM(其中YYY为学生所在的班级,XX为学生的班级学号)为域名的远程网站,这样,学生在本地机上就可以很容易的浏览到其他同学所发布的远程站点,为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我又将学生分成5人一个小组,并选出小组长进行组内协调和分工。在小组长的组织讨论下,对站点进行全面规划后,小组内同学各尽所能,有的进行网页动态对象的设计,有的进行网页内容的输入与编辑,有的进行网页素材的搜集,当然,还有少数不会操作的学生也在进行仔细的观察,并不时的给正在操作的同学提出了一些创新性的建议,如网页结构的合理化、色彩配搭的协调、动态与静态的互补性等等,同时他们也在边观察边实践的合作过程中自然而然的学会了网站的创建方法。实现了课堂教学全员参与、主动探索的开放式教学氛围。各小组完成后的远程站点,同学们又在相互浏览、相互学习中评出等级。最后教师综合学生的评定结果,请出前三名优秀站点的小组长向全班同学交流设计过程和设计思想,同时,教师指出它们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并给予适当的表扬和鼓励。学生就在讨论、实践和比较中轻松愉快的掌握了网站的创建方法、学会了运用所学的知识解答问题、学会了创新。
五、培养探究能力 激励创新意识
在技能课中培养学生探究能力,要求教师由“台前”走到“幕后”,做一个“导演”,安排好适当的情景,引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动机,使学生由“按部就班、依样画瓢”变为实际的参与者。
如学生学会编写求1 2 3…… N=?的程式后,即引导学生设计求1*2*3*……*N=?(N!=?)的程序,待学生设计出N!=?的程式后,又引导学生进一步设计求1! 2! 3! …… N!=?的程序。这种一环紧扣一环的探究式的上机实践练习以发展学生探索能力为主线来组织实践,以培养探究性思维的方法为目标,以基本的教材为内容,使学生通过再发现的步骤进行主动实践的过程,它克服了传统“机械的按部就班,依样画瓢”的实践法的束缚,使学生产生一种真正是在探索和发现的心理。因此,教师在技能课中所起的作用是鼓励、指导学生去探索和发现,从中也培养学生学会学习。此外,教师还可通过一题多解的实践方法。引导学生通过求异、求巧探究等途径,以激励学生的创新意识。如1! 2! 3! …… N!=?的程序,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别用单层循环和双层循环两种方法来探求设计该程序。这样层层递进和一题多解的典型习题在教材中不胜枚举。教师要从课本例习题中有意识地常作引导和训练,必能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掌握揭示规律方法,以激励学生的创新意识。
“如果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起整个地球。”在计算机技能课教学中,教师要找准学生创新、求新的支点。挖掘出学生创新的潜能,从而培养学生创新的才赋。“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学生中蕴藏着无限的创新才能,让我们每个教师都热情地去点燃学生心中智慧的火花,让创新的快乐,伴随着学生的学习,让创新的种子在学生们的心中扎根、发芽。
(责任编辑:陈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