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社会的快速,以人为本的意识逐步加强,高风险、高强度的特殊职业,导致医务人员的心理压力更加明显,直接降低他们的工作效率,影响医疗工作质量。因此,关注和培养医务人员良好的心理健康,势在必行。
关键词:培养;医务人员;心理素质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以人为本的意思逐步加强,医院高风险、高强度的特殊职业,导致医务人员的心理压力更加明显,直接降低他们的工作效率,影响医疗工作质量。当前,加强医务人员优良心理素质的修养,是卫生系统开创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任务和基础工程。只有关注和培养医务人员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更好的促进他们坚守救死扶伤宗旨,实现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服务的目标。
1心理素质的内涵及其积极意义
1.1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含义。
1.1.1素质。 素质是个体对人类社会的文化、技术和行为规范内化和升华的结果,也是个体身心发展的质量和水平的标志。
1.1.2心理素质。心理素质是以生理素质为基础,在实践活动中通过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而逐步发挥和形成的心理潜能、能量、特点、品质与行为的综合。主要包括心理潜能、心理能量、心理特点、心理品质与心理行为五个方面。
1.2 良好心理素质的积极意义。
1.2.1良好心理素质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基础。医学证明,拥有健康的心理,对人一生的行为、性格和智力等因素的形成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健康心理素质不仅关系到个人的健康成长,还关系到未来的成功,更关系到我们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因此,心理素质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基础,心理的健康发展是最基本的人生课题。
1.2.2良好心理素质是培养和谐人际关系的需要。良好的人际关系包括沟通能力、协作能力和积极关心别人的意识。美国调查报告指出:人际交往能力和专业成绩相比,二者是同等重要。日本航空在录用毕业生时,注重独立人格甚于学习成绩。医务人员应该具备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力。
1.2.3良好心理素质是正确面对困难的关键。人生难免有很多困难,要敢于面对和克服,否则,将会受到诸多影响。美国《托萨世界报》报道说,据美国心理健康资料中心统计,近几年,美国产业界有关人员因在竞争中受到心理压力导致生产力下降,每年平均达180多亿美元的损失。可见,良好心理素质是正确面对困难和挫折的关键。
2当前医务人员心理健康状况和原因分析
当前医务人员心普遍存在很大的心理压力。全国抽样调查显示,压力来自家庭生活因素的占55%,感觉工作压力重的占54%,资格难的占96%,与领导沟通压力大的占45%,环境因素占39%,社会压力63%。表现为积极应对压力的有75%,表现为消极应对的有25%。就其原因分析:一是工作量大、心理压力大、环境复杂、经常接受病人死亡的刺激是导致医务人员心理状况不好的主要原因;二是救死扶伤的愿望与医疗水平发生冲突,从而对心理健康状况有明显影响;三是医院突发事件多,作息时间没,使医务人员没有正常生活规律及睡眠习惯,容易产生烦躁、不满及身体不适感;四是恋爱、婚姻、困难等给医务人员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五是紧张的医患关系,是影响医务人员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长期以来,医疗资源供给不足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之间的矛盾突出,这样必然会对医务人员产生愤怒和抑郁心理。
3培养医务人员健康心理素质思考与对策
3.1增强医务人员的自我健康意识。精神病学家麦灵格乐认为:“心理健康是指人们对于环境及其相互间具有最高效率及快乐的适应情况,心理健康的人应能保持平静的情绪,敏锐的智能,适应社会环境的行为和愉快气质。”因此,医务人员应长期的坚持自我心理健康,自觉地接受和制定自我保健措施。
3.2培养医务人员稳定的情绪和积极的情感。 人在生活中,随时随地都会发生喜怒悲惧等情绪、情感的起伏变化,使人的活动加速或减速地进行。人需要积极的、快乐的情绪,它是获得幸福与成功的动力,使人充满生机;人也会体验焦虑、痛苦等消极的情绪,它使人心灰意冷,沮丧消沉,若不妥善处理,可能严重危害身心。医务人员需要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去锻炼高尚的道德感。
3.3培养医务人员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气质。健全人格是心理健康、体魄健康的主要标志,它的特征是有机统一的,稳定、和谐。健康的人格其核心目的就是为了发挥人的潜能,培养良好的工作、生活能力,为了每个个体生活的更快乐、更美好。因此,培养医务人员有积极的情感,坚强的意志,良好的性格是非常重要的。气质是人生来所具有的内在的稳定的心理特征。良好的气质可以在实践中发展和形成优秀的心理品质的。医务人员应当培养自己勤奋求实、热情开朗、勇敢坚毅、耐心细致、刚柔相兼、宽容大度和诚实正直的良好气质,在医疗实践中认真负责,尽职尽责,努力工作,完成白衣天使救死扶伤的神圣使命。
参考文献:
[1]于衡燕.浅谈新时期医务人员心理素质的培养[J].天津医科大学学报,1999
[2]薛慧英,张铁英,葛鑫,段励夫.社区医务人员心理健康状态调查与分析[J].健康心杂志,2004.
[3]戴迪.重视基层医务人员的职业压力及心理健康状况[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05.
关键词:培养;医务人员;心理素质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以人为本的意思逐步加强,医院高风险、高强度的特殊职业,导致医务人员的心理压力更加明显,直接降低他们的工作效率,影响医疗工作质量。当前,加强医务人员优良心理素质的修养,是卫生系统开创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任务和基础工程。只有关注和培养医务人员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更好的促进他们坚守救死扶伤宗旨,实现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服务的目标。
1心理素质的内涵及其积极意义
1.1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含义。
1.1.1素质。 素质是个体对人类社会的文化、技术和行为规范内化和升华的结果,也是个体身心发展的质量和水平的标志。
1.1.2心理素质。心理素质是以生理素质为基础,在实践活动中通过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而逐步发挥和形成的心理潜能、能量、特点、品质与行为的综合。主要包括心理潜能、心理能量、心理特点、心理品质与心理行为五个方面。
1.2 良好心理素质的积极意义。
1.2.1良好心理素质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基础。医学证明,拥有健康的心理,对人一生的行为、性格和智力等因素的形成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健康心理素质不仅关系到个人的健康成长,还关系到未来的成功,更关系到我们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因此,心理素质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基础,心理的健康发展是最基本的人生课题。
1.2.2良好心理素质是培养和谐人际关系的需要。良好的人际关系包括沟通能力、协作能力和积极关心别人的意识。美国调查报告指出:人际交往能力和专业成绩相比,二者是同等重要。日本航空在录用毕业生时,注重独立人格甚于学习成绩。医务人员应该具备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力。
1.2.3良好心理素质是正确面对困难的关键。人生难免有很多困难,要敢于面对和克服,否则,将会受到诸多影响。美国《托萨世界报》报道说,据美国心理健康资料中心统计,近几年,美国产业界有关人员因在竞争中受到心理压力导致生产力下降,每年平均达180多亿美元的损失。可见,良好心理素质是正确面对困难和挫折的关键。
2当前医务人员心理健康状况和原因分析
当前医务人员心普遍存在很大的心理压力。全国抽样调查显示,压力来自家庭生活因素的占55%,感觉工作压力重的占54%,资格难的占96%,与领导沟通压力大的占45%,环境因素占39%,社会压力63%。表现为积极应对压力的有75%,表现为消极应对的有25%。就其原因分析:一是工作量大、心理压力大、环境复杂、经常接受病人死亡的刺激是导致医务人员心理状况不好的主要原因;二是救死扶伤的愿望与医疗水平发生冲突,从而对心理健康状况有明显影响;三是医院突发事件多,作息时间没,使医务人员没有正常生活规律及睡眠习惯,容易产生烦躁、不满及身体不适感;四是恋爱、婚姻、困难等给医务人员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五是紧张的医患关系,是影响医务人员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长期以来,医疗资源供给不足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之间的矛盾突出,这样必然会对医务人员产生愤怒和抑郁心理。
3培养医务人员健康心理素质思考与对策
3.1增强医务人员的自我健康意识。精神病学家麦灵格乐认为:“心理健康是指人们对于环境及其相互间具有最高效率及快乐的适应情况,心理健康的人应能保持平静的情绪,敏锐的智能,适应社会环境的行为和愉快气质。”因此,医务人员应长期的坚持自我心理健康,自觉地接受和制定自我保健措施。
3.2培养医务人员稳定的情绪和积极的情感。 人在生活中,随时随地都会发生喜怒悲惧等情绪、情感的起伏变化,使人的活动加速或减速地进行。人需要积极的、快乐的情绪,它是获得幸福与成功的动力,使人充满生机;人也会体验焦虑、痛苦等消极的情绪,它使人心灰意冷,沮丧消沉,若不妥善处理,可能严重危害身心。医务人员需要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去锻炼高尚的道德感。
3.3培养医务人员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气质。健全人格是心理健康、体魄健康的主要标志,它的特征是有机统一的,稳定、和谐。健康的人格其核心目的就是为了发挥人的潜能,培养良好的工作、生活能力,为了每个个体生活的更快乐、更美好。因此,培养医务人员有积极的情感,坚强的意志,良好的性格是非常重要的。气质是人生来所具有的内在的稳定的心理特征。良好的气质可以在实践中发展和形成优秀的心理品质的。医务人员应当培养自己勤奋求实、热情开朗、勇敢坚毅、耐心细致、刚柔相兼、宽容大度和诚实正直的良好气质,在医疗实践中认真负责,尽职尽责,努力工作,完成白衣天使救死扶伤的神圣使命。
参考文献:
[1]于衡燕.浅谈新时期医务人员心理素质的培养[J].天津医科大学学报,1999
[2]薛慧英,张铁英,葛鑫,段励夫.社区医务人员心理健康状态调查与分析[J].健康心杂志,2004.
[3]戴迪.重视基层医务人员的职业压力及心理健康状况[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