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游戏化”一词逐渐走入幼教人的工作,与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同的是,强调了游戏对于孩子的重要性。这也是因为我国基础教育逐渐深化改革,幼儿游戏化教育、素质化教学作为基础人才的重点内容,逐渐受到了人们的关注。在游戏活动中融入知识,能够有效健全幼儿的基础认知架构,提升幼儿的实践能力,从根本上把孩子当成了学习的主人公。如何正确地理解并开展活动,本文就“教学游戏化”与“游戏教学化”的教学方式展开探讨,并提出具体的研究思路。
【关键词】幼儿教育;教学游戏化;游戏教学化;问题研究
1.“教学游戏化”的特征及含义。
“教学游戏化”主要指老师要在幼儿的基础文化教育中融入游戏内容,课堂组织形态要与学生的个性相吻合,能够结合学生个性以游戏形式展现出来。在素质教学理念影响下,幼儿的基础文化教学要跳脱出传统模式,尽可能以游戏化方式表现出来。一方面,老师能够结合信息化教学法、情景化教学法多元化表现出课堂教学内容,全方位的将文化知识呈现在幼儿面前, 加深幼儿对文化知识、生活常识的理解。另一方面,游戏与教学要紧密贴合,教学形态要偏向游戏,游戏中具有文化知识。例如,体育活动中《勇闯金银岛》中,为了让幼儿能更好地体验游戏的趣味性,老师可以参与到孩子的活动中,老师扮演海盗,幼儿扮演船长,通过模拟故事中的情节,以游戏的方式将故事情节直观呈现在幼儿面前,加深幼儿对故事的理解。
2.“游戏教学化”的特征及含义。
“游戏教学化”与“教学游戏化”的组织形式截然相反,是在幼儿做游戏的环节中表现出文化知识,将基础知识和生活常识融入到幼儿的游戏环节当中。现代幼教方法指出,构建文化、艺术环境,塑造人文场景,将基础文化知识融入游戏场景中,能有效拓宽幼儿知识文化的来源渠道,促进幼儿形成文化素养。因此“游戏教学化”就是以文化教育为导向,在游戏环节中融入基础知识,扩展幼儿的知识视野。例如:小班孩子刚入园的时候我们会以水果或是动物来编排组员;小班下学期教师就把每组标记改成数字;中班下学期的时候开始加入数字游戏,如:1+2=?这是请第几组的小朋友呀?到了大班又会以著名景点或是社会时事让孩子自由选组,这时候我们会开展以培养其语言表达意识。3年的安排孩子的座位也能让孩子体验到新鲜的游戏感,同时也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
3.促进“教学游戏化”和“游戏教学化”的主要途径。
3.1设置教学情境。
在幼儿园教学中,要想促进教学游戏化就要设置游戏化教学情境,利用创设的游戏化教学情境来调动幼儿的主观能动性和好奇心,让幼儿积极参与到教学情境活动中。游戏环境的教育功能其基本因素:通过立体设计,增强系统性,以保障游戏环境平衡状态,根据幼儿好奇心强,注意对象十分广泛的特点,充分利用室内外的地面、墙面和空间构成一个环境系统,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保障幼儿全面系统地接受环境信息。例如,在孩子们最喜欢的户外体育活动中,设计孩子们最喜欢的闯关游戏,利用学校的草地、斜坡、沙池,从空间上然孩子有更好地体验;器材的选择上也是丰富多彩的,攀爬梯、大油桶、呼啦圈,對于这些器材的摆放也是非常有讲究的。梯子可以横着放,也能竖着让孩子爬吗?呼啦圈可以挂在大树上让孩子进行投掷吗?两棵树之间可以利用起来,悬挂投的掷类器具吗?在我们的校园里可以看到有趣现象:器材是单一的,但是它们的摆放位置和玩法是千奇百怪的,所以每天孩子都是非常期待来上学,因为不知道今天的活动中又有哪些有趣的变化。
3.2选择合理的教学形式。
在幼儿教学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选择恰当合理的教学形式,因为不同的教学活动有着不同的目标要求和内容,在选择游戏时,先要根据幼儿的个性差异确定教学内容。采取幼儿主观能动性相一致的教学策略来完成游戏教学设计,只有这样才能使游戏与教学有机融合,相互渗透,真正体现出游戏与学习的价值。此外,在游戏活动中,教师要将外部与内部干预综合运用,对幼儿的学习表现、游戏表现进行直观性评价,教师既要参与到游戏活动当中,对幼儿进行观察和评价,也要逐步使自己脱离管理者的角色,逐渐成为幼儿的服务者和领导者,对幼儿的各种活动进行记录,引导幼儿进行角色扮演和游戏情境设立,激发幼儿的创造性和想象精神。
3.3让孩子成为游戏的主人。
幼儿园教学实践中要促进游戏教学化,就要让幼儿成为游戏的主人,我国着名教育学家竺可桢先生曾说:“小孩子生来是好动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只有在游戏中培养小孩子,小孩子才能有个性的成长。”游戏是幼儿的自主性活动,是幼儿的活动需要,而不是成人强加的强迫性运动,在游戏中,老师应从全方位的角度去看待幼儿选择的自主权,尊重幼儿的想法,幼儿想怎么玩儿就鼓励幼儿怎么玩。老师可以选择与幼儿一起做游戏,组织幼儿进行游戏等。教师在组织幼儿游戏时,要用心了解幼儿的想法,不要把成人的意志强加给幼儿,不要轻易打断幼儿的游戏,更不能以自己的方式组织幼儿进行游戏,这样会不同程度剥夺幼儿游戏的自主权。游戏只有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愿望和想法,与玩具发生互动,才能使活动的方式具有灵活性,真正体现出游戏教学化的特征。一方面,老师要注重对幼儿的引导,保护幼儿难能可贵的创造精神和探索欲望,鼓励幼儿对未知的事物进行探索,获得正确的认知。另一方面,老师要将基本的生活经验和生活常识,以及文化知识融入到幼儿的游戏环节当中, 要寓教于乐,真正让幼儿学到知识,体会到学习的快乐。
综上所述,在现代幼儿园教学实践中,要想健全幼儿的认知模式,激发幼儿的想象精神就要以“游戏教学化”和“教学游戏化”的教育策略加强对幼儿的组织引导,一方面要设置游戏情境,在游戏教学中穿插文化知识。另一方面,课堂教学要以游戏化情境呈现出来,表现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生活化,鼓励幼儿参与其中,以此来提高幼儿的综合认知能力。
参考文献
[1]丁东海,《学前游戏论》,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
[2]黄人颂,《学前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作者简介:周小钏(1988.1-) ,女 ,汉族,江苏常州人,本科,研究方向为学前教育 。
【关键词】幼儿教育;教学游戏化;游戏教学化;问题研究
1.“教学游戏化”的特征及含义。
“教学游戏化”主要指老师要在幼儿的基础文化教育中融入游戏内容,课堂组织形态要与学生的个性相吻合,能够结合学生个性以游戏形式展现出来。在素质教学理念影响下,幼儿的基础文化教学要跳脱出传统模式,尽可能以游戏化方式表现出来。一方面,老师能够结合信息化教学法、情景化教学法多元化表现出课堂教学内容,全方位的将文化知识呈现在幼儿面前, 加深幼儿对文化知识、生活常识的理解。另一方面,游戏与教学要紧密贴合,教学形态要偏向游戏,游戏中具有文化知识。例如,体育活动中《勇闯金银岛》中,为了让幼儿能更好地体验游戏的趣味性,老师可以参与到孩子的活动中,老师扮演海盗,幼儿扮演船长,通过模拟故事中的情节,以游戏的方式将故事情节直观呈现在幼儿面前,加深幼儿对故事的理解。
2.“游戏教学化”的特征及含义。
“游戏教学化”与“教学游戏化”的组织形式截然相反,是在幼儿做游戏的环节中表现出文化知识,将基础知识和生活常识融入到幼儿的游戏环节当中。现代幼教方法指出,构建文化、艺术环境,塑造人文场景,将基础文化知识融入游戏场景中,能有效拓宽幼儿知识文化的来源渠道,促进幼儿形成文化素养。因此“游戏教学化”就是以文化教育为导向,在游戏环节中融入基础知识,扩展幼儿的知识视野。例如:小班孩子刚入园的时候我们会以水果或是动物来编排组员;小班下学期教师就把每组标记改成数字;中班下学期的时候开始加入数字游戏,如:1+2=?这是请第几组的小朋友呀?到了大班又会以著名景点或是社会时事让孩子自由选组,这时候我们会开展以培养其语言表达意识。3年的安排孩子的座位也能让孩子体验到新鲜的游戏感,同时也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
3.促进“教学游戏化”和“游戏教学化”的主要途径。
3.1设置教学情境。
在幼儿园教学中,要想促进教学游戏化就要设置游戏化教学情境,利用创设的游戏化教学情境来调动幼儿的主观能动性和好奇心,让幼儿积极参与到教学情境活动中。游戏环境的教育功能其基本因素:通过立体设计,增强系统性,以保障游戏环境平衡状态,根据幼儿好奇心强,注意对象十分广泛的特点,充分利用室内外的地面、墙面和空间构成一个环境系统,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保障幼儿全面系统地接受环境信息。例如,在孩子们最喜欢的户外体育活动中,设计孩子们最喜欢的闯关游戏,利用学校的草地、斜坡、沙池,从空间上然孩子有更好地体验;器材的选择上也是丰富多彩的,攀爬梯、大油桶、呼啦圈,對于这些器材的摆放也是非常有讲究的。梯子可以横着放,也能竖着让孩子爬吗?呼啦圈可以挂在大树上让孩子进行投掷吗?两棵树之间可以利用起来,悬挂投的掷类器具吗?在我们的校园里可以看到有趣现象:器材是单一的,但是它们的摆放位置和玩法是千奇百怪的,所以每天孩子都是非常期待来上学,因为不知道今天的活动中又有哪些有趣的变化。
3.2选择合理的教学形式。
在幼儿教学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选择恰当合理的教学形式,因为不同的教学活动有着不同的目标要求和内容,在选择游戏时,先要根据幼儿的个性差异确定教学内容。采取幼儿主观能动性相一致的教学策略来完成游戏教学设计,只有这样才能使游戏与教学有机融合,相互渗透,真正体现出游戏与学习的价值。此外,在游戏活动中,教师要将外部与内部干预综合运用,对幼儿的学习表现、游戏表现进行直观性评价,教师既要参与到游戏活动当中,对幼儿进行观察和评价,也要逐步使自己脱离管理者的角色,逐渐成为幼儿的服务者和领导者,对幼儿的各种活动进行记录,引导幼儿进行角色扮演和游戏情境设立,激发幼儿的创造性和想象精神。
3.3让孩子成为游戏的主人。
幼儿园教学实践中要促进游戏教学化,就要让幼儿成为游戏的主人,我国着名教育学家竺可桢先生曾说:“小孩子生来是好动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只有在游戏中培养小孩子,小孩子才能有个性的成长。”游戏是幼儿的自主性活动,是幼儿的活动需要,而不是成人强加的强迫性运动,在游戏中,老师应从全方位的角度去看待幼儿选择的自主权,尊重幼儿的想法,幼儿想怎么玩儿就鼓励幼儿怎么玩。老师可以选择与幼儿一起做游戏,组织幼儿进行游戏等。教师在组织幼儿游戏时,要用心了解幼儿的想法,不要把成人的意志强加给幼儿,不要轻易打断幼儿的游戏,更不能以自己的方式组织幼儿进行游戏,这样会不同程度剥夺幼儿游戏的自主权。游戏只有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愿望和想法,与玩具发生互动,才能使活动的方式具有灵活性,真正体现出游戏教学化的特征。一方面,老师要注重对幼儿的引导,保护幼儿难能可贵的创造精神和探索欲望,鼓励幼儿对未知的事物进行探索,获得正确的认知。另一方面,老师要将基本的生活经验和生活常识,以及文化知识融入到幼儿的游戏环节当中, 要寓教于乐,真正让幼儿学到知识,体会到学习的快乐。
综上所述,在现代幼儿园教学实践中,要想健全幼儿的认知模式,激发幼儿的想象精神就要以“游戏教学化”和“教学游戏化”的教育策略加强对幼儿的组织引导,一方面要设置游戏情境,在游戏教学中穿插文化知识。另一方面,课堂教学要以游戏化情境呈现出来,表现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生活化,鼓励幼儿参与其中,以此来提高幼儿的综合认知能力。
参考文献
[1]丁东海,《学前游戏论》,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
[2]黄人颂,《学前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作者简介:周小钏(1988.1-) ,女 ,汉族,江苏常州人,本科,研究方向为学前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