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二战结束后,东亚地区经济的高速发展成为经济学界研究的热点,东亚经济实现“经济奇迹”的发展战略模式被称为“东亚模式”。日本由于技术进步、劳动力素质提高等后发优势,实现了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成绩了日本经济的神话。但是由于经济泡沫的破裂,经济环境的恶化,国内有效需求不足以及政府的政策失误等问题使日本经济出现了衰退,从此进入经济的低迷期。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同时也出现了日本经济发展过程中曾经出现的经济问题。所以,比较分析中国经济发展模式与日本经济的发展模式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关键词:东亚模式;中国模式;后续发展;日本经济奇迹
中图分类号:K31;K33;F112.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9-000-03
二战后,各地殖民地国家(地区)纷纷取得独立,开始走向了谋求经济发展的轨道。然而不同国家(地区)选择了不同的经济发展道路,有些陷入了困境,而有些则走上了繁荣富强。东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东亚模式的出现,吸引了世界众多学者与舆论的眼光,并有许多学者对东亚模式进行了深入研究。贾玉荣(2010)认为东亚模式是指东亚经济在政府主导下所实行的一种以出口导向为主要内容的赶超型发展战略模式;李炜(2012)认为东亚模式即发展型国家模式,是指与成熟的发达国家相比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进程相对滞后的国家和地区。陈峰君(2001)认为东亚模式(East Asian Model,缩写EAM),可以简单概括为日本、“亚洲四小龙”和东盟国家在现代化的进程中所形成的一种不同于西方的发展战略与体制的选择。本文首先分析这种带来东亚经济奇迹的发展模式如何引领东亚地区经济走向繁荣昌盛的,进而分析这种模式对东亚地区的后续发展带来什么样的机遇与挑战;再者分析当今中国经济发展取得的成就和内在动力以及与“东亚模式”有何异同;最后,以经典的“东亚模式”作为借鉴给中国经济的发展提供可行性的建议。
一、东亚模式发展道路带来的经济奇迹——以日本经济的数据分析为例
(一)东亚模式发展道路给日本带来的经济奇迹
从二战结束到70年代初期,日本经济发展迅速,对这一时期日本经济发展历程的回顾具有重要的意义。日本在历史上对东亚地区的殖民统治形成了日本和这个地区其它国家之间复杂的关系,一方面形成民族感情的对立;另一方面也形成了日本对这一地区经济的渗透和彼此深厚的经贸关系。(李炜,2012)日本经济的成功为东亚其他国家(地区)提供了很好的示范效应。因此“亚洲四小龙”、东盟甚至包括中国在内的很多东亚国家(地区)的经济发展模式都有日本经济模式的影子。因此,本文试图以日本经济为例来分析“东亚模式”。
日本在美国的军事保护下确定了日本特色的经济发展战略,并创造了日本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经济奇迹,日本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GDP超过前苏联,仅次于美国,达到世界第二;人均国民所得1987年首次超过美国,2000年位居世界第二,仅次于卢森堡。(闫波,2007)与欧美国家主要通过需求管理实现经济增长不同的是,日本更多地依靠供给关系来实现经济增长,经济增长目标就转化为生产能力的扩大。(董敏杰,2007)通过研究影响生产能力的内生变量来促进日本经济的赶超式发展。(如图1)
从图中可以看出,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原因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技术进步快,促进人均生产率迅速增长。技术进步主要有两个来源:技术模仿和技术创新。技术模仿是后发国家特有的技术进步来源,是属于后进国家的后发优势。与自主创新相比,技术模仿和引进的成本要低得多,购买专利的成本只相当于新技术发明费用的1/3,而且超过专利保护期的技术引进根本不需要购买,因此后进国家可以利用这一优势,通过模仿和引进技术,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林毅夫,2002)由于大规模技术的引进,日本在1955——1970年之间,人均经济增长率均达到7%以上,充分证明日本充分利用后发优势,实现了赶超式发展,最终成就了日本经济神话。
2.劳动力素质高,劳动积极性强。日本企业对员工实行终身雇佣制和年年序列制。前者是指日本的大企业排除面临极度的经营困难或职工有特殊原因,否则一般不在职工的退休年龄之前解雇或开除;后者是指日本大企业的“正式”从业人员的工资每隔一定的时间就提高一次,职位也每隔一定时间提升一次的雇佣惯例。(董敏杰,2007)这就使员工的利益与企业利益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使员工的积极性提高,从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为日本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
3.在政府主导下,大企业与金融企业之间形成紧密联系。最具代表意义的是日本的大企业与银行合作,银行为企业提供资金以及咨询服务,并向企业进行人员派遣。由于经济发展初期对资金的需求比较大,日本企业对银行的依赖性很大,但是企业与银行的合作,使企业解决了资金问题,银行通过人事派遣也可以获得更多的企业内部的信息并对企业决策作出指导,降低了银行贷款的风险。
(二)日本经济的衰退
1.日本经济衰退的症状。日本经济经历了战后的高速增长时期后,陷入了“泡沫经济的陷阱”。1992年至20世纪初,日本经济又经历了近10年的衰退。主要表现(如图2)为:
2.经济增长持续低缓。1991年日本经济泡沫破裂以后经济增长率就大幅度下降,1992至2002年GDP的平均增长率仅0.87%,虽然1996年有所回升,但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日本经济增长率又下降到1.4%。1998年和1999年两年都是负增长,分别为-1.8%和-0.2%。2000年又增长到2.9%,2001年、2002年连续下降到0.1%。
3.通货紧缩现象明显。90年代初期,日本就出现了通货紧缩的迹象,物价水平保持平稳。但从1992年,物价上涨率开始下降,到1994年降到-0.1%,1996年恢复了正增长,1997年又回升1.8%,但1998年有下降到0.7%。1999——2002四年连续下降至-0.9%。更为重要的是,通货紧缩虽已对日本经济的运行与发展造成多方面的恶劣影响,甚至成为加速日本经济衰退的主要原因,但由于它是和财政赤字及超低利率一同出现的,因此治理难度极大。 4.失业率逐年上升。日本一向以就业稳定,失业率低而著称与西方国家,但从20世纪90年代起却开始形成失业人数居高不下,失业率持续攀升的严峻态势。从图中可以看到,日本的失业率从1990年的2.1%增加到2002年的5.4%,增长了将近2.6倍。失业率的增加,进一步降低了国内的消费需求,激化了社会矛盾,对日本经济产生二次冲击。
(三)造成日本经济衰退的原因
日本经济陷入衰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国际的,又有国内的;既有体制的,又有政策的;既有深层的,又有表层的。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原因:
1.经济泡沫的破裂。1985年9月,“广场协议”后,日元开始大幅升值,客观上导致了日本股票市场和房地产价格双双大幅上涨,出现了资产票面价值的增长远远超过经济增长的假象,1989年日本股票价格上涨进入高潮。此后,由于日本政府担心经济过热可能导致通货膨胀而实行紧缩的金融政策,股票价格于1989年12月开始下跌并于1990年开始暴跌。1991年,日本经济泡沫破灭,股价和房地产价格同时暴跌。房地产价格的暴跌和经济的低迷使日本一些涉足房地产的大企业纷纷倒闭,日本金融体系发生剧烈动荡,导致日本金融机构在国际金融市场的筹资难度加大,成本提高,进一步对日本经济产生了严重的冲击,致使更多的企业因缺乏资金而倒闭。
2.外部经济环境恶化。日本作为一个资源和市场都相对匮乏的岛国,其对对外贸易的依存程度较高,其出口形势受国际市场的影响较大。1985年,西方主要工业国家共同签署推动美元贬值的“广场协议”,导致日元兑美元的汇率大幅上升,严重抑制了日本出口的增长。自1992年以来日本出口平均增长速度仅为2.3%。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使日本出口增进一步放缓,1998和1999连续两年下滑。2000年上半年世界经济形势有所好转,日本出口增长了8.6%,但2000年下半年来,受美国经济及世界经济增长放缓的影响,日本出口形势再次恶化,国内供给过剩,有效需求不足,是之前短暂的经济回升再次陷入低谷。
3.国内需求不足。日本作为追赶型的资本主义国家,二战后确立了经济增长至上的发展路线,这种发展路线赖以实施的制度前提是日本政府主导的市场经济体制。为了实现经济的高速发展,政府必须对经济运行进行强有力的干预。在政府的主导下。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建立在以设备投资为核心的经济政策上。这种“重视生产者”的发展模式严重遏制了国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和国内需求的增长。一旦外在的市场环境发生变化,就需要开拓国内市场,而这必然会触及和暴露出“重视生产者”政策措施的自身弊端——国内需求不足。
4.政府失策。日本经济的发展模式是由政府部门主导的,所以政府部门一旦决策失误,将会给日本经济带来极大的冲击。在经历了经济高速增长后,日本政府采取的经济政策屡屡失误,主要表现为:首先,是主导产业选择失误。大量资金投向房地产及相关产业,不但引发了经济泡沫,而且影响了产业升级;其次是科技创新能力不足,政府研发经费投入减少和科技发展方向选择错误;再次,由于当时国内政治需要,日本以防止“产业空洞化”为由,拖延了产业的升级换代,是日本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急剧下降,从而阻碍了日本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
二、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分析以及与“东亚模式”的比较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的成就以及内在动力
改革以来,我国经济不仅实现了长期、持续、快速增长,而且实现了平稳增长。第一,在经济增长方面,破天荒地实现了长期、持续、快速、平稳增长。1997年——200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8%;在基数大大提高的情况下,比1953年——1978年年均增速6.1%要高出3.7个百分点,年均增速提高了60%。2008年上半年经济增速为10.4%。据国外有的学者计算,上世纪50年代以来,有11个国家和地区在长达25年的时间内,年均经济增速达到7%以上。而我国自改革开放至2009年,已有29年实现了年均增速9.8%。虽然近几年我国经济增长的速度放缓,但增长率也始终高于7%。所以,我国经济长期持续增长,在中外经济发展历史上都是绝无仅有的。第二,在国际收支方面,实现了飞跃式的增长。在经济改革以前,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部分地由于实行封闭、半封闭政策的影响,部分地由于当时国际形势的限制,我国国际收支不仅规模很小,增长速度也很慢。1952年末,国际收支顺差只有2.94亿美元,到1978年也只有8.68亿美元;按美元当年价格计算,26年间只增长了1.95倍,年均增长4.2%。改革以来,在经济迅速增长的条件下,由于开放型经济的发展,国际收支顺差呈现出飞跃式的增长。由1982年的62.91亿美元增长到2014年的11780亿美元;按当年美元价格计算,32年增长了187.25倍。第三,居民收入水平的迅速提高。这是居民消费水平提高的来源。1978年——2014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由343.4元增长到28844元,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由133.6元增长到9892元;二者分别增长了84和74倍。概括上述,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国际地位提升、居民生活水平改善,是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取得的辉煌成绩。
中国之所以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是因为国家领导班子适时的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推动经济的持续高速的发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实现工业化。自建国以后,我国就确定了工业化的道路,改革开放以前,当时政治和国际需要,领导人实施计划经济的资源配置方式,为我国工业化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特色的工业化道路实现了中国基本经济国情从农业大国向工业大国转变(陈佳贵、黄慧群,2005)。
第二,三大需求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即消费、投资、出口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2008年以前,消费和投资对经济的贡献率相差不大。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国际经济环境动荡,出口锐减,国家为了保持经济的增长,采取了4万亿的财政政策。2010年以后,国际经济疲软,出口形势依旧严峻。但用投资刺激政策是有限的,因此国家又采取措施来扩大内需,以缓解产能过剩等问题。在这次金融危机中,全球大部分国家经济受到严重冲击,中国是唯一一个保持稳定增长的国家。这也是中国发展的模式受到国际普遍关注和学习的节点。 第三,鼓励创新,加大科研投入。在经济发展初期,中国采取“引进来”的技术战略,吸取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我国开始鼓励自主创新,并加大了科研经费的投入。从2005年——2013年,研究与试验发展支出总额从513.1亿元增加到1781.4亿元,增加了3.5倍。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十八大报告也强调了,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协同创新。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经济的发展需要多方面的协调,经济是一国发展的基础和核心,为了维持经济的发展我国一直在努力的适应环境的变化,不断地采取适时的手段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为此,我国政府领导人带领我国人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使我国GDP总量占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确立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大国地位。特别是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后,我国的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越发的明显。但是,任何事物都具有二重性,我国经济发展也面临着诸多困难和问题。
(二)中国经济发展与东亚模式的比较
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与东亚模式既有相似又有差别。首先,东亚各国和中国的经济发展都有属于赶超式,都具有跨越性的特点。东亚各国在经济初期也是采取“引进来”的手段发展经济,通过吸收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和大量资金来促进经济的增长。东亚国家以外资导入作为发展战略使经济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发展起来,但却忽略了引进外资的结构——从期限上,短期外债不宜过多;从结构上,直接投资应占较大比例。所以,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使东亚经济在经历了高速增长之后又陷入了低迷。而我国引进的主要是长期资本,而且直接投资占主要部分,短期投资的比重很小。这也是我国在金融危机中能“一枝独秀”的原因之一。其次,东亚各国及地区和中国都坚持“市场机制与政府干预”相结合的经济发展模式,在政府主导下选择出口导向的发展战略。由于大多数东亚国家本国市场相对较小,国内的消费需求非常有限,为了保持高速的经济增长,不得不依靠出口拉动经济,但这会导致本国经济对外国经济的依赖,增强对世界经济的敏感程度,经济自主权丧失,而且一旦发生金融危机,本国经济就可能受到巨大的冲击,甚至导致一国经济体系的崩溃。与这些国家相比,我国有着广阔的国内市场,且区域经济差别大,有扩大内需的潜力。这一点,在2008年已经得到了很好的验证。
三、东亚模式的经验与教训——基于“新常态”下我国应注意的问题
随着全球经济权利的转移,发达国家的消费趋于正常化,新兴市场国家高速增长回归到常态,均衡、可持续和包容性增长的理念成为全球共识,全球经济增长格局普遍步入“新常态”。(陈文玲,2014)迈向“新常态”,我们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与竞争,经济增长率出现下降。因此,很多学者认为,中国要重复日本经济的道路了,虽然这种说法太过偏执,但也有一点道理。中国经济现存的问题有很多是当年东亚各国或地区经历过的,例如:房价过高导致经济泡沫、股票市场动荡频繁。因此通过分析东亚经济的发展历史,找出问题的解决办法,将影响减少到最小甚至是避免问题的出现。为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一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提高经济活力和企业竞争力。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向时期,要着力克服体制机制的瓶颈问题,为经济的稳定增长提供保障。制度创新是新兴经济体有效应对新的产业革命、增强产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所以要加快制度的确立和完善。同时要加快国有企业改革,积极探索新的、有效的公司治理模式,提高企业的活力和竞争力。调整和改革财税体制,削弱企业与政府之间的依存关系,推动企业在市场经济下的自主发展。二是推进全方位创新,为产业升级转型提供强大的动力。首先是要构建有效的技术创新环境,打通资金链、产业链与创新链的阻碍,形成三者之间协同、配套和不断优化升级的新形式,着力构建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体系。坚持企业创新主体地位,通过政府引导、扶持激励,加强企业研究开发新产品的积极性。着重培养高端生产,特别是强化自主创新,提升技术和管理水平,增强国际竞争力。另外,根据产业结构特征与转型升级要求,创新高层次人才引进、使用、激励的保障机制,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充足的人才保障。三是着力扩大内需,减少世界经济我国经济的影响。扩大内需的关键所在是增加居民收入。通过提高收入来提高工薪阶层的消费能力以及农村消费,以扩大消费需求,从而推动经济增长。还有就是通过深化税收、收入分配、社会保障、教育、医疗、住房等方面的改革,提升居民的消费能力,为增加内需、实现经济稳定增长提供需求市场基础。
参考文献:
[1]李炜.东亚模式的经验与教训[J].开发研究,2012(6).
[2]董敏杰.论日本的赶超经济发展模式[J].日本研究,2007(1).
[3]潘滢、潘昱行.日本经济衰退的原因解析[J].大众商务,2010-6(114).
[4]贾玉荣.东亚模式与中国模式的比较[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13(3).
[5]关雪凌,关春柱.日本经济10年衰退的症状、原因及现状与前景分析[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2007-8(4).
[6]陈峰君.东亚模式的正义与我见[J].教学与研究,2001(2).
[7]安德烈·卡尔涅耶夫.东亚模式与中国模式[J].国外理论动态,2013(5).
[8]贾楠.日本经济衰退成因及对我国的启示[J].现代商贸工业,2010(22).
[9]黄根喜.日本经济衰退的现状、原因及思考[J].市场周刊·财经论坛,2004-3.
[10]黄慧群.中国的工业化进程:阶段、特征与前景[J].经济与管理,2013-7,27(7).
[11]刘英基,杜传忠,刘忠京.走向新常态的新兴经济体产业转型升级路径分析[J].经济体 制改革,2015(1).
[12]闫波.东亚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原因探讨[J].国际经贸论坛,2007(4).
关键词:东亚模式;中国模式;后续发展;日本经济奇迹
中图分类号:K31;K33;F112.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9-000-03
二战后,各地殖民地国家(地区)纷纷取得独立,开始走向了谋求经济发展的轨道。然而不同国家(地区)选择了不同的经济发展道路,有些陷入了困境,而有些则走上了繁荣富强。东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东亚模式的出现,吸引了世界众多学者与舆论的眼光,并有许多学者对东亚模式进行了深入研究。贾玉荣(2010)认为东亚模式是指东亚经济在政府主导下所实行的一种以出口导向为主要内容的赶超型发展战略模式;李炜(2012)认为东亚模式即发展型国家模式,是指与成熟的发达国家相比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进程相对滞后的国家和地区。陈峰君(2001)认为东亚模式(East Asian Model,缩写EAM),可以简单概括为日本、“亚洲四小龙”和东盟国家在现代化的进程中所形成的一种不同于西方的发展战略与体制的选择。本文首先分析这种带来东亚经济奇迹的发展模式如何引领东亚地区经济走向繁荣昌盛的,进而分析这种模式对东亚地区的后续发展带来什么样的机遇与挑战;再者分析当今中国经济发展取得的成就和内在动力以及与“东亚模式”有何异同;最后,以经典的“东亚模式”作为借鉴给中国经济的发展提供可行性的建议。
一、东亚模式发展道路带来的经济奇迹——以日本经济的数据分析为例
(一)东亚模式发展道路给日本带来的经济奇迹
从二战结束到70年代初期,日本经济发展迅速,对这一时期日本经济发展历程的回顾具有重要的意义。日本在历史上对东亚地区的殖民统治形成了日本和这个地区其它国家之间复杂的关系,一方面形成民族感情的对立;另一方面也形成了日本对这一地区经济的渗透和彼此深厚的经贸关系。(李炜,2012)日本经济的成功为东亚其他国家(地区)提供了很好的示范效应。因此“亚洲四小龙”、东盟甚至包括中国在内的很多东亚国家(地区)的经济发展模式都有日本经济模式的影子。因此,本文试图以日本经济为例来分析“东亚模式”。
日本在美国的军事保护下确定了日本特色的经济发展战略,并创造了日本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经济奇迹,日本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GDP超过前苏联,仅次于美国,达到世界第二;人均国民所得1987年首次超过美国,2000年位居世界第二,仅次于卢森堡。(闫波,2007)与欧美国家主要通过需求管理实现经济增长不同的是,日本更多地依靠供给关系来实现经济增长,经济增长目标就转化为生产能力的扩大。(董敏杰,2007)通过研究影响生产能力的内生变量来促进日本经济的赶超式发展。(如图1)
从图中可以看出,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原因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技术进步快,促进人均生产率迅速增长。技术进步主要有两个来源:技术模仿和技术创新。技术模仿是后发国家特有的技术进步来源,是属于后进国家的后发优势。与自主创新相比,技术模仿和引进的成本要低得多,购买专利的成本只相当于新技术发明费用的1/3,而且超过专利保护期的技术引进根本不需要购买,因此后进国家可以利用这一优势,通过模仿和引进技术,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林毅夫,2002)由于大规模技术的引进,日本在1955——1970年之间,人均经济增长率均达到7%以上,充分证明日本充分利用后发优势,实现了赶超式发展,最终成就了日本经济神话。
2.劳动力素质高,劳动积极性强。日本企业对员工实行终身雇佣制和年年序列制。前者是指日本的大企业排除面临极度的经营困难或职工有特殊原因,否则一般不在职工的退休年龄之前解雇或开除;后者是指日本大企业的“正式”从业人员的工资每隔一定的时间就提高一次,职位也每隔一定时间提升一次的雇佣惯例。(董敏杰,2007)这就使员工的利益与企业利益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使员工的积极性提高,从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为日本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
3.在政府主导下,大企业与金融企业之间形成紧密联系。最具代表意义的是日本的大企业与银行合作,银行为企业提供资金以及咨询服务,并向企业进行人员派遣。由于经济发展初期对资金的需求比较大,日本企业对银行的依赖性很大,但是企业与银行的合作,使企业解决了资金问题,银行通过人事派遣也可以获得更多的企业内部的信息并对企业决策作出指导,降低了银行贷款的风险。
(二)日本经济的衰退
1.日本经济衰退的症状。日本经济经历了战后的高速增长时期后,陷入了“泡沫经济的陷阱”。1992年至20世纪初,日本经济又经历了近10年的衰退。主要表现(如图2)为:
2.经济增长持续低缓。1991年日本经济泡沫破裂以后经济增长率就大幅度下降,1992至2002年GDP的平均增长率仅0.87%,虽然1996年有所回升,但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日本经济增长率又下降到1.4%。1998年和1999年两年都是负增长,分别为-1.8%和-0.2%。2000年又增长到2.9%,2001年、2002年连续下降到0.1%。
3.通货紧缩现象明显。90年代初期,日本就出现了通货紧缩的迹象,物价水平保持平稳。但从1992年,物价上涨率开始下降,到1994年降到-0.1%,1996年恢复了正增长,1997年又回升1.8%,但1998年有下降到0.7%。1999——2002四年连续下降至-0.9%。更为重要的是,通货紧缩虽已对日本经济的运行与发展造成多方面的恶劣影响,甚至成为加速日本经济衰退的主要原因,但由于它是和财政赤字及超低利率一同出现的,因此治理难度极大。 4.失业率逐年上升。日本一向以就业稳定,失业率低而著称与西方国家,但从20世纪90年代起却开始形成失业人数居高不下,失业率持续攀升的严峻态势。从图中可以看到,日本的失业率从1990年的2.1%增加到2002年的5.4%,增长了将近2.6倍。失业率的增加,进一步降低了国内的消费需求,激化了社会矛盾,对日本经济产生二次冲击。
(三)造成日本经济衰退的原因
日本经济陷入衰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国际的,又有国内的;既有体制的,又有政策的;既有深层的,又有表层的。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原因:
1.经济泡沫的破裂。1985年9月,“广场协议”后,日元开始大幅升值,客观上导致了日本股票市场和房地产价格双双大幅上涨,出现了资产票面价值的增长远远超过经济增长的假象,1989年日本股票价格上涨进入高潮。此后,由于日本政府担心经济过热可能导致通货膨胀而实行紧缩的金融政策,股票价格于1989年12月开始下跌并于1990年开始暴跌。1991年,日本经济泡沫破灭,股价和房地产价格同时暴跌。房地产价格的暴跌和经济的低迷使日本一些涉足房地产的大企业纷纷倒闭,日本金融体系发生剧烈动荡,导致日本金融机构在国际金融市场的筹资难度加大,成本提高,进一步对日本经济产生了严重的冲击,致使更多的企业因缺乏资金而倒闭。
2.外部经济环境恶化。日本作为一个资源和市场都相对匮乏的岛国,其对对外贸易的依存程度较高,其出口形势受国际市场的影响较大。1985年,西方主要工业国家共同签署推动美元贬值的“广场协议”,导致日元兑美元的汇率大幅上升,严重抑制了日本出口的增长。自1992年以来日本出口平均增长速度仅为2.3%。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使日本出口增进一步放缓,1998和1999连续两年下滑。2000年上半年世界经济形势有所好转,日本出口增长了8.6%,但2000年下半年来,受美国经济及世界经济增长放缓的影响,日本出口形势再次恶化,国内供给过剩,有效需求不足,是之前短暂的经济回升再次陷入低谷。
3.国内需求不足。日本作为追赶型的资本主义国家,二战后确立了经济增长至上的发展路线,这种发展路线赖以实施的制度前提是日本政府主导的市场经济体制。为了实现经济的高速发展,政府必须对经济运行进行强有力的干预。在政府的主导下。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建立在以设备投资为核心的经济政策上。这种“重视生产者”的发展模式严重遏制了国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和国内需求的增长。一旦外在的市场环境发生变化,就需要开拓国内市场,而这必然会触及和暴露出“重视生产者”政策措施的自身弊端——国内需求不足。
4.政府失策。日本经济的发展模式是由政府部门主导的,所以政府部门一旦决策失误,将会给日本经济带来极大的冲击。在经历了经济高速增长后,日本政府采取的经济政策屡屡失误,主要表现为:首先,是主导产业选择失误。大量资金投向房地产及相关产业,不但引发了经济泡沫,而且影响了产业升级;其次是科技创新能力不足,政府研发经费投入减少和科技发展方向选择错误;再次,由于当时国内政治需要,日本以防止“产业空洞化”为由,拖延了产业的升级换代,是日本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急剧下降,从而阻碍了日本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
二、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分析以及与“东亚模式”的比较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的成就以及内在动力
改革以来,我国经济不仅实现了长期、持续、快速增长,而且实现了平稳增长。第一,在经济增长方面,破天荒地实现了长期、持续、快速、平稳增长。1997年——200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8%;在基数大大提高的情况下,比1953年——1978年年均增速6.1%要高出3.7个百分点,年均增速提高了60%。2008年上半年经济增速为10.4%。据国外有的学者计算,上世纪50年代以来,有11个国家和地区在长达25年的时间内,年均经济增速达到7%以上。而我国自改革开放至2009年,已有29年实现了年均增速9.8%。虽然近几年我国经济增长的速度放缓,但增长率也始终高于7%。所以,我国经济长期持续增长,在中外经济发展历史上都是绝无仅有的。第二,在国际收支方面,实现了飞跃式的增长。在经济改革以前,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部分地由于实行封闭、半封闭政策的影响,部分地由于当时国际形势的限制,我国国际收支不仅规模很小,增长速度也很慢。1952年末,国际收支顺差只有2.94亿美元,到1978年也只有8.68亿美元;按美元当年价格计算,26年间只增长了1.95倍,年均增长4.2%。改革以来,在经济迅速增长的条件下,由于开放型经济的发展,国际收支顺差呈现出飞跃式的增长。由1982年的62.91亿美元增长到2014年的11780亿美元;按当年美元价格计算,32年增长了187.25倍。第三,居民收入水平的迅速提高。这是居民消费水平提高的来源。1978年——2014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由343.4元增长到28844元,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由133.6元增长到9892元;二者分别增长了84和74倍。概括上述,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国际地位提升、居民生活水平改善,是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取得的辉煌成绩。
中国之所以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是因为国家领导班子适时的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推动经济的持续高速的发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实现工业化。自建国以后,我国就确定了工业化的道路,改革开放以前,当时政治和国际需要,领导人实施计划经济的资源配置方式,为我国工业化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特色的工业化道路实现了中国基本经济国情从农业大国向工业大国转变(陈佳贵、黄慧群,2005)。
第二,三大需求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即消费、投资、出口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2008年以前,消费和投资对经济的贡献率相差不大。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国际经济环境动荡,出口锐减,国家为了保持经济的增长,采取了4万亿的财政政策。2010年以后,国际经济疲软,出口形势依旧严峻。但用投资刺激政策是有限的,因此国家又采取措施来扩大内需,以缓解产能过剩等问题。在这次金融危机中,全球大部分国家经济受到严重冲击,中国是唯一一个保持稳定增长的国家。这也是中国发展的模式受到国际普遍关注和学习的节点。 第三,鼓励创新,加大科研投入。在经济发展初期,中国采取“引进来”的技术战略,吸取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我国开始鼓励自主创新,并加大了科研经费的投入。从2005年——2013年,研究与试验发展支出总额从513.1亿元增加到1781.4亿元,增加了3.5倍。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十八大报告也强调了,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协同创新。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经济的发展需要多方面的协调,经济是一国发展的基础和核心,为了维持经济的发展我国一直在努力的适应环境的变化,不断地采取适时的手段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为此,我国政府领导人带领我国人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使我国GDP总量占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确立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大国地位。特别是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后,我国的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越发的明显。但是,任何事物都具有二重性,我国经济发展也面临着诸多困难和问题。
(二)中国经济发展与东亚模式的比较
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与东亚模式既有相似又有差别。首先,东亚各国和中国的经济发展都有属于赶超式,都具有跨越性的特点。东亚各国在经济初期也是采取“引进来”的手段发展经济,通过吸收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和大量资金来促进经济的增长。东亚国家以外资导入作为发展战略使经济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发展起来,但却忽略了引进外资的结构——从期限上,短期外债不宜过多;从结构上,直接投资应占较大比例。所以,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使东亚经济在经历了高速增长之后又陷入了低迷。而我国引进的主要是长期资本,而且直接投资占主要部分,短期投资的比重很小。这也是我国在金融危机中能“一枝独秀”的原因之一。其次,东亚各国及地区和中国都坚持“市场机制与政府干预”相结合的经济发展模式,在政府主导下选择出口导向的发展战略。由于大多数东亚国家本国市场相对较小,国内的消费需求非常有限,为了保持高速的经济增长,不得不依靠出口拉动经济,但这会导致本国经济对外国经济的依赖,增强对世界经济的敏感程度,经济自主权丧失,而且一旦发生金融危机,本国经济就可能受到巨大的冲击,甚至导致一国经济体系的崩溃。与这些国家相比,我国有着广阔的国内市场,且区域经济差别大,有扩大内需的潜力。这一点,在2008年已经得到了很好的验证。
三、东亚模式的经验与教训——基于“新常态”下我国应注意的问题
随着全球经济权利的转移,发达国家的消费趋于正常化,新兴市场国家高速增长回归到常态,均衡、可持续和包容性增长的理念成为全球共识,全球经济增长格局普遍步入“新常态”。(陈文玲,2014)迈向“新常态”,我们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与竞争,经济增长率出现下降。因此,很多学者认为,中国要重复日本经济的道路了,虽然这种说法太过偏执,但也有一点道理。中国经济现存的问题有很多是当年东亚各国或地区经历过的,例如:房价过高导致经济泡沫、股票市场动荡频繁。因此通过分析东亚经济的发展历史,找出问题的解决办法,将影响减少到最小甚至是避免问题的出现。为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一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提高经济活力和企业竞争力。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向时期,要着力克服体制机制的瓶颈问题,为经济的稳定增长提供保障。制度创新是新兴经济体有效应对新的产业革命、增强产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所以要加快制度的确立和完善。同时要加快国有企业改革,积极探索新的、有效的公司治理模式,提高企业的活力和竞争力。调整和改革财税体制,削弱企业与政府之间的依存关系,推动企业在市场经济下的自主发展。二是推进全方位创新,为产业升级转型提供强大的动力。首先是要构建有效的技术创新环境,打通资金链、产业链与创新链的阻碍,形成三者之间协同、配套和不断优化升级的新形式,着力构建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体系。坚持企业创新主体地位,通过政府引导、扶持激励,加强企业研究开发新产品的积极性。着重培养高端生产,特别是强化自主创新,提升技术和管理水平,增强国际竞争力。另外,根据产业结构特征与转型升级要求,创新高层次人才引进、使用、激励的保障机制,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充足的人才保障。三是着力扩大内需,减少世界经济我国经济的影响。扩大内需的关键所在是增加居民收入。通过提高收入来提高工薪阶层的消费能力以及农村消费,以扩大消费需求,从而推动经济增长。还有就是通过深化税收、收入分配、社会保障、教育、医疗、住房等方面的改革,提升居民的消费能力,为增加内需、实现经济稳定增长提供需求市场基础。
参考文献:
[1]李炜.东亚模式的经验与教训[J].开发研究,2012(6).
[2]董敏杰.论日本的赶超经济发展模式[J].日本研究,2007(1).
[3]潘滢、潘昱行.日本经济衰退的原因解析[J].大众商务,2010-6(114).
[4]贾玉荣.东亚模式与中国模式的比较[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13(3).
[5]关雪凌,关春柱.日本经济10年衰退的症状、原因及现状与前景分析[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2007-8(4).
[6]陈峰君.东亚模式的正义与我见[J].教学与研究,2001(2).
[7]安德烈·卡尔涅耶夫.东亚模式与中国模式[J].国外理论动态,2013(5).
[8]贾楠.日本经济衰退成因及对我国的启示[J].现代商贸工业,2010(22).
[9]黄根喜.日本经济衰退的现状、原因及思考[J].市场周刊·财经论坛,2004-3.
[10]黄慧群.中国的工业化进程:阶段、特征与前景[J].经济与管理,2013-7,27(7).
[11]刘英基,杜传忠,刘忠京.走向新常态的新兴经济体产业转型升级路径分析[J].经济体 制改革,2015(1).
[12]闫波.东亚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原因探讨[J].国际经贸论坛,2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