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说《青衣》中的戏与人生

来源 :作文成功之路·作文交响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jzaf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说《青衣》中的主人公筱燕秋的演艺生涯由“嫦娥”拉开帷幕,也定格在了她演的“嫦娥”身上。文章中的一个细节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筱燕秋仰起脸说:“我就是嫦娥。”
  作者是这么形容舞台上筱燕秋的运眼、行腔、吐字的——“青山隐隐,此恨悠悠”。舞台上的筱燕秋浅吟低唱,水袖曼舞。舞台下,筱燕秋的悲剧命运,正一步步与她饰演的角色在交织重合。
  年轻气盛的筱燕秋因《奔月》中嫦娥一角出名,但一个错误的行为,葬送了筱燕秋戏曲演艺生涯的最佳时光,只能去做戏校的老师,没了上台的机会。成在《奔月》,毁亦在《奔月》。
  20年的光阴,一晃而过,《奔月》成了筱燕秋心头上一块干了血的结痂。当筱燕秋重新获得机会可以上台时,殊不知,岁月无情地改变了筱燕秋的容颜身形。幸运的是,筱燕秋保留了那副好嗓音。
  如果说当年的筱燕秋是因为贪心想独霸“嫦娥”这个角色才浇了热水,20年仍然没有改变筱燕秋的“贪婪”。筱燕秋,还是那个“野心家”,像极了她饰演的《奔月》中的嫦娥,因为想要成仙偷吃了长生不老药。为了能找回当年的身材,用来配她一直保护着的嗓音,她发了疯似的减肥,拼命限制自己的饮食和睡眠时间,发誓一定要从自己身上“抠”去10公斤的肉,重拾当年婀娜、娉婷的身段。她为了能把握住机会如期登台,瞒着其他人,自己偷偷摸摸去医院做了人流。
  结尾处让人鼻头一酸,筱燕秋似乎是“疯”了,筱燕秋在风雪里开始唱,从身上滴落在雪地里的血斑,变成了一个又一个“黑色窟窿”。这一个个黑色窟窿,是筱燕秋“嫦娥”梦戛然破碎后留下的空白印记,是属于她的时代终结的符号,是那撕心裂肺的恨与痛。旧人哭,新人笑,更加把筱燕秋最后的背影衬得失意悲凉。
  同样都是女性的悲剧,对比毕飞宇的中篇三部曲《玉米》《玉秀》《玉秧》中所刻画的三位女性,她们三姐妹所处的环境是乡村,涉及的是乡村的社会结構,文章从一开始就奠定了世俗的基调,人物性格也自然有原始野性的张力。
  与之产生对比的,背景是城镇的《青衣》,开头渲染的是主人公筱燕秋的孤傲,像一块晶莹剔透的冰,一尘不染,难以让人亲近。弥散在故事背景中的高雅艺术气息,让人觉得有点像空中楼阁般的遥不可及、脱离现实。筱燕秋似乎真是嫦娥般的仙人了,但是筱燕秋是凡人。凡人都有喜怒哀乐、七情六欲,不可能完美无瑕。耐读的文学作品不能违背真实的人性,作者毕飞宇敏锐地捕捉到了女性的心理。
  毕飞宇对小说人物形象的塑造做到了恰到好处的中和,符合人的心理与认知发展规律。就拿一个“天道的轮回”来说,文中有个类似的情节出现两次,只是涉及的人物不同(第一次是李雪芬和筱燕秋,第二次是筱燕秋和春来),筱燕秋前后行为的变化,彰显出对于筱燕秋刻画的“接地气”。
  19岁的筱燕秋心气高,会嫉妒,行事莽撞,那时的她会随着自己的性子,用直接往看不惯的人脸上泼热水的方式,来纾解自己不满的情绪。
  39岁的筱燕秋,面对自己的徒弟春来,春来论相貌、唱戏的底子条件,都与年轻时的自己旗鼓相当。但这时的她会把“妒”压在内心的犄角旮旯,不会让嫉妒心像脱缰的野马一样挣脱出来。20年在无声无息之中,于不经意间游走,物非,人也非。
  固然,我们看到除了对筱燕秋个人命运的叙写,还写了筱燕秋在戏校做指导老师,悉心培养春来这棵好苗子,以及师生同台让底下的团长很感动。这些一笔带过的文字,似有似无地暗示着“艺术的传承”。但是,这几抹“亮色”仍然抵不过那噬人的黑暗,“戏曲的市场化与产业化”“戏剧如此的不景气,喜欢青衣的也就剩下那么几个离休老干部了”“许多当红青衣都走下舞台了,穿上漆黑的皮夹克站在麦克风前面乱了头发嘶吼”“好歹能到晚报的文化版上文化那么一下子”。作者毕飞宇的语言极力压制着他的情感,看似漫不经心,当你放下手去触摸一番,你必然会感到像刺到玻璃渣一般的疼痛。
  中国传统文化的失落感就藏在其中,作者对此的隐忧也寄托于此。作者借此发问:属于筱燕秋的时代结束了,属于戏剧的时代呢?传统文化的未来将何去何从?
  亮嗓唱戏时的筱燕秋,作者用来描绘的语言很美,随着筱燕秋命运一次次大起大落的转折,愈发觉得,这是种含着泪、滴着血的零落之美,渐渐化开在人们内心最柔软的那个部分。
其他文献
语文教学中,作文是能够给学生带来较多语文知识的学习模块,亦是一个较难提升的模块。在小学教学中,虽然主要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打好学科基础,但是教师不能忽视对学生学科思想的培养,因为只有具备了语文学科思想,学生才能够更好地运用语言文字。在写作教学当中,教师可以采用分段训练模式来引导学生逐步提升写作能力,形成语文思想。  对于不同的学生而言,写作的难度是不同的;对于写作而言,提升的途径也是不同的。因此,教
期刊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已经进入每家每户的生活,对人们的工作和生活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计算机在教育事业中同样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通过计算机技术,教师能把抽象的知识变得具象,把枯燥的文字变得趣味立体,将单一的知识拓展延伸,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利用计算机这一教学利器。本文将重点研究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应如何将多媒体技术与作文教学融合,提升作文教學水平的问题。  一、在作文教学中通过多媒体技术改
期刊
小学作文教学不仅承载着基础的教学任务,在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思维能力以及文学素养上也有深远的影响。“造屋式”写作对于学生而言是掌握写作技巧理清思写作思路的好方法,也是培养情感认知能力,提升思维能力的好办法。下面我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以及日常的研究思考,提出一些有关“造屋式”写作指导的策略。  一、理清学生思路,打造写作框架  一代国学大师王国维说:“为文如造屋。”为什么会这样说呢?我们可以试着想一想
期刊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文字,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写日记就是学生积累、运用语言的重要途径,是体现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形式。  这就要求我们关注每一个学生,让不所有学生获得不同的发展。因此我们尝试以日记为载体,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指导策略和评价标准,让他们的写作能力获得不同程度的
期刊
教师要引领学生观察自然、体验生活、感悟生活,要顺应童心,激发学生的活力。教师要设计多样的游戏活动,减轻学生的写作负担,增加学生的写作兴趣。教师要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供趣味性的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作文教学中活跃思维,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  一、满足成长需求,提供快乐环境  在快乐的环境中,学生能流畅地叙事。教师要满足学生的学习与成长需求,让他们在课堂学习中体会到写作带来
期刊
描写能力是小学生必不可少的一项能力,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基于此,本文分别从强化描写意识,发掘核心价值、加强日常积累,养成良好习惯、注重描写训练,锻炼写作能力以及加强教师指导,突出刻画重点等方面,提出在小学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描写能力的策略。  一、强化描写意识,发掘核心价值  当前小学生习作中普遍存在语言能力薄弱、语言表现力缺失等现象,学生平时在学习过程中接触的阅读材料大部分是比较基础的文章,
期刊
小学作文教学应从培养学生兴趣出发,走出误区,强调打造完善的作文教学体系,创新作文教学实践方法,在尊重学生主体需要的基础上开展作文实践,提高作文教学的整体质量。  1.小学作文教学的主要问题  1.1缺乏有效的阅读教学。小学作文教学的主要问题在于一味地强调学生写作实践,没能激发学生参与写作活动的兴趣和热情,不能组织一系列情景性、直观性和游戏性强的阅读活动。首先,有些寫作教学过于强调让孩子多读书,读书
期刊
《课程标准》对第一学段提出“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明确地把“对写话有兴趣”摆在首位,而且第一学段写作方面主要评价的就是学生写话兴趣。 即使到了第二学段,课程标准也是首先强调学生对写作的态度——“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由此可见,培养学生写话、写作的兴趣是非常重要的。而事实上,大部分学生对写话、写作真的是敬而远之,能躲就躲,
期刊
可以说,我们一出生就开始学习语文了,而阅读和写作则是语文学习的重中之重。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重视阅读和写作,学生也要重点学习阅读和写作。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写作训练的实效性如何?怎样更好地将阅读和写作结合?这都是需要语文教育工作者思考和探究的问题。  1.小学语文的教学现状  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比较差,对老师课堂的语言不能准确理解,再加上小学阶段的学生对学习还没有明确的概念,缺乏学习积极性,这给语
期刊
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背景下,“浅阅读”日益普及。“浅阅读”可长期应用于语文教学领域,然而如果缺乏合理的阅读方法,学生在阅读名著时会面对很多问题。因此,教师应认真对待“浅阅读”,以“浅阅读”为切入点,开展多样化的主题阅读活动,使浅阅读在名著阅读中发挥重要作用。  一、“浅阅读”的相关介绍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的阅读方法也出现巨大的变化。从传统单一的纸质阅读过渡到现如今的网上下载阅读、手机阅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