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中医医德教育关注人性之本、重在师教传承、贵在价值引领,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长春中医药大学通过整体规划、制度引领、打通壁垒,构建“三位一体”特色课程体系,培育骨干育人力量,营造良好医德文化教育环境等措施,开展了中医医德教育的创新实践探索。
关键词 中医药人才;医德教育;实践创新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8)17-0067-03
医德教育是对医务工作者职业理想、追求和操守的教育。学医者,必有医德,医生的道德水平直接关乎医疗活动的诸多方面,关乎治病救人、挽救生命的头等大事。长春中医药大学是吉林省唯一一所以中医药学科为主,医、理、工、管、文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重点大学。学校充分发挥中医专业类院校特色,深挖专业课程的职业规范和文化价值引领的功能,将医德教育寓于课程中,发挥专业课程的德育育人功能,从制度保证到具体措施等方面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医德教育体系,打造了具有传统中医药文化内涵的全新医德教育新模式。
一、中医医德教育的特殊性
(一)关注人性之本
与西医医德教育崇尚科学文化不同,中医医德教育中更加注重人文关怀,既是职业层面的规范引导,更是深及人性的品德塑造。其从关照生命的本源出发,提出医德即是人品,医德教育即做人的教育的理念。南宋的儿科著作《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医工论》中写到:“凡为医道,必先正己,然后正物。正己者,调明理以尽数也:正物者,谓能用药以对病也。”国医大师薛伯寿谈到医者品行时说:“医者乃性命攸关之事,切不可贪求私利,骄傲自矜。不思进取。”由此可见,“正己正物,尊重生命”是当时医者的行事准则和职业操守,是医德教育的最根本要求。
(二)重在师徒传承
师承是中医医学人才培养的有效方式。古来名医收徒,都将德性作为考察的首要因素,“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非聪明答理不可任也,非廉洁淳良不可信也”。师者通过言传身教,传授学生知识,塑造其人格品性,培养其职业道德,使学生真正成为“善艺仁心”的良医。中医师徒教育代表了我国历史文化传承的重要形式,師承不仅是授受精湛的医术,更伴生了高尚德性的濡染。
(三)贵在价值引领
价值观是人们思想认识的深层基础,直接影响和决定一个人的理想、信念、生活目标和追求方向的性质。每种职业都具有其特殊性,医者的职业是健康所系,性命相托,责任重大。唐代大医家孙思邈用“大医精诚”揭示真正的中医是高尚医德与精湛医术的高度统一,强调了中医的伦理追求[1]。医德教育正是要在医学理论学习和实践中塑造、培养医务工作者正确、稳定、持久的价值判断力。
二、长春中医药大学医德教育体系的构建
(一)制定总体规划,实施制度引领
医德教育是贯穿人才培养始终的大事、要事,学校在遵循教书育人规律、学生成长规律基础上,立足学科专业特色,系统设计,整体规划,打造了医德教育的“113435”模式:即医德教育可采取一种可操作的模式;在医德教育的具体实施时要把握好一种目的和理念;要完成医德教育与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日常生活的三个融入;教育的形式可进行仪式共鸣、体验践履、情景设计、自我感悟四种拓展;要有教师素养、制度和平台三个保证;要做好同行(专业课教师)、教学督导部门、专家、在校学生和毕业生五方的反馈。
(二)打通课程壁垒,实现功能融合
医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在育人目标上是一致的,医德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思想政治教育是医德教育的有力保障。二者在目标设定、实施路径上具有统一性。另外,中医学专业教育自带的生命平等、仁爱济世、慈善精诚的人文伦理精神与医德教育、思政教育具有天然的逻辑关联。因此,打通三类课程壁垒,实现功能融合,发挥育人合力是长春中医药大学在医德教育课程建设上的基本构想。
在教学实践中,通过精心的课程设计与开发形成了系列品牌特色课程。以基础医学院为例,在《药理学》课程中设计了“敬畏生命·感恩奉献”实验动物伦理教育课程,引导学生们尊重、珍惜为医学事业奉献生命的实验动物。课上,学生代表宣读“尊重生命,感恩奉献,珍惜实验动物”的伦理道德倡议书。课程力图将平等、尊重、关爱的医学人文素质教育贯穿到实验教学每个环节,帮助学生深刻领悟献身医学事业的崇高与伟大,增强对实验动物的尊重与关爱,敬畏生命,学会感恩。基础医学院要求教师课前带领学生集体诵读《大医精诚》,以诵读经典的方式,将医德医风教育有机融入课堂,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医学人文精神和职业道德素养。同时学校力求逐步将人文素质教育贯穿到实践教学中去,促使学生深刻领悟医学事业的内涵和意义,通过生命价值教育,引领学生树立“责任、义务、奉献和担当”的精神信念,从而实现医学教育、思想教育、人文教育的高度融合,持续提升课程育人质量。
(三)正已育人,培养医德教育骨干力量
医学院校的教师兼具师者和医者双重职业职责,更应以德为先、率先垂范,用自身的高尚品行感染熏陶学生成长。高素质的教师实施高品质的教学行为,不论是思想、知识、教学观念还是工作态度等方面,都能对医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2]。学校展开多层次培训、座谈、交流活动,先后邀请校外专家、校级教学名师等为教研室主任、教学管理人员、示范课负责人等开展讲座,各学院骨干教师结合专业教学岗位与教育培训经历作交流发言,主要围绕如何提高教师德育意识和德育功能的主体意识,以及如何将医德教育教学改革融入到教学大纲、教学计划、课堂教学、实验教学等教学环节中,探讨和提出改革理念、思路和建议。
学校还开展专题教研立项,引导教师将医德、思政、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融合,拓宽研究思路、创新研究思路。2017-2018年,学校获批此类省级教育科学规划专项课题25项;2018年,学校组织专家针对24项校级教学改革项目开展专项指导,确保课题研究的创新性与可操作性。通过各级各类课程改革研究课题的申报,极大调动了教师研究的积极性,促进了学校医德教育的正规化和系统化。 (四)感染熏陶,营造医德教育良好氛围
一是形成榜样文化。医德榜样像一把标尺,可以让师生时时进行比对,这种教育方式是最直接鲜活和具有感染力的。长春中医药大学在医德教育方面通过积极宣传,开展学习活动,形成榜样文化,引导师生做对比、找不足,努力朝榜样的方向前进。国医大师王烈是中医儿科的一代宗师,桃李满天下,其高尚的医德更是影响着新一代中医事业的接班人。长春中医药大学研究生沈瑞在海边抢救溺水者,发动、指导周围群众轮流为其做心肺复苏和按压足底穴位,经过坚持不懈的抢救,终将溺水者从死亡线上抢救回来。这些都是长春中医药大学榜样文化树立的典型案例。
二是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工程。长春中医药大学寓医德教育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中,开展文化滋养工程,通过邀请知名学者、文化名人、民族乐团等开展专题报告、举行专场演出等形式,构建高雅校园文化,引领师生提高审美修养,丰富师生精神文化生活,充分发挥文化的浸润功能,在师生中形成良好的教育效果。
三是坚持开展各类社会公益活动。公益讲座、义诊是学校医德教育延伸的重要表现。长春中医药大学发挥专业优势和特色,本着以人为本、治病救人、防治结合的初衷,以扶贫、济困、扶老、助孤、恤病、助残、救灾、禁毒等为发力点,组织学生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坚持进行百余场公益讲座。学校举办的“中医高校行”活动,内容包括健康养生讲座、大型义诊和经验交流,旨在传播中医药文化,交流工作经验,增进校际友谊,从而增强中医药文化的美誉度,促进教育教学发展。
长春中医药大学在医德教育实践中,始终注重统筹人文社科、自然科学、学科基础和专业教育四类课程的育人作用,结合学校实际和专业特色开展工作,将特色创新贯穿改革全过程。医德教育体系的建构体现了思想性和教育性的统一,教学方式的改革使学生思想上受到了教育,心灵上受到了洗礼,素养上得到了提升。
三、深化中医医德教育改革的三个维度
2017年7月,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印发《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中医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2018年2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关于深化中医药师承教育的指导意见》。两份文件在理念和方法等维度对进一步深化医德教育改革提出了要求,指明了方向。
第一,深入开发中华医学的文化育人功能。《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中医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坚持传承创新能力和人文精神的同步提升。中医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明阳学说、五行生克、身心统一等理论和思想是对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貢献,道家思想和儒家思想与中医文化关联密切,相生相长。中医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我们今天对中华医学文化育人功能的应用仅是冰山一角,更多更有价值的德育文化有待深入和系统的开发。深化中医类高校医德教育改革,要探索推进中医药课程内容整合与优化,构建以中医药传统文化与经典课程为根基的课程体系,促进中医药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结合,推出一批符合中医药教育规律、适应中医药教育改革发展要求的优秀教材。
第二,形成师承与院校教育的双向合力。学校医德教育的特点是具有系统性、规范性和标准性,中医师承教育中更讲究师者行医品德的示范、感染,具有个性化和鲜活性。两种教育模式各有其利弊,需要加以融合,互为补充。随着我国“院校 师承”教育模式在中医药人才培养中的广泛推行,医德教育应系统规划两种教育方式在医学生职业道德和品行方面的教育侧重,形成双向合力,实现中医药经典理论教学与临床(实践)相融合,国医大师、名医专家、中医代表性传承人学术思想传授和临床(实践)经验传递相融合。
第三,育人重点逐步向医德思维养成转变。《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中医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要着力加强中医药思维培养与实践能力。思维是人思考问题的根本方式,是看待事物的角度和方法,对人们的言行起决定性作用。德育教育的最终目的是由他律转向自觉,系统的医德教育更应注重学生医德思维的养成。从认识层面养成学生的品德判断能力和抵御有害思想侵蚀的能力,学会尊重并不盲信别人的观点,在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中积累更多处理问题的经验,养成多角度思维的方式[3]。
参 考 文 献
[1]赵亭,张宗明.加强医德教育,提高中医大学生职业道德素质[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6(2):84-86.
[2]胡静娴,李卓.医教协同背景下医学生医德教育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25):3205-3207.
[3]韦妍.医教协同背景下加强医学生医德教育的思考[J].决策探索,2015(9):52-53.
On Innovative Practice of Medical Ethics Education in TCM Talents
——A Case Study of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Zhao Shuming
Abstract
关键词 中医药人才;医德教育;实践创新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8)17-0067-03
医德教育是对医务工作者职业理想、追求和操守的教育。学医者,必有医德,医生的道德水平直接关乎医疗活动的诸多方面,关乎治病救人、挽救生命的头等大事。长春中医药大学是吉林省唯一一所以中医药学科为主,医、理、工、管、文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重点大学。学校充分发挥中医专业类院校特色,深挖专业课程的职业规范和文化价值引领的功能,将医德教育寓于课程中,发挥专业课程的德育育人功能,从制度保证到具体措施等方面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医德教育体系,打造了具有传统中医药文化内涵的全新医德教育新模式。
一、中医医德教育的特殊性
(一)关注人性之本
与西医医德教育崇尚科学文化不同,中医医德教育中更加注重人文关怀,既是职业层面的规范引导,更是深及人性的品德塑造。其从关照生命的本源出发,提出医德即是人品,医德教育即做人的教育的理念。南宋的儿科著作《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医工论》中写到:“凡为医道,必先正己,然后正物。正己者,调明理以尽数也:正物者,谓能用药以对病也。”国医大师薛伯寿谈到医者品行时说:“医者乃性命攸关之事,切不可贪求私利,骄傲自矜。不思进取。”由此可见,“正己正物,尊重生命”是当时医者的行事准则和职业操守,是医德教育的最根本要求。
(二)重在师徒传承
师承是中医医学人才培养的有效方式。古来名医收徒,都将德性作为考察的首要因素,“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非聪明答理不可任也,非廉洁淳良不可信也”。师者通过言传身教,传授学生知识,塑造其人格品性,培养其职业道德,使学生真正成为“善艺仁心”的良医。中医师徒教育代表了我国历史文化传承的重要形式,師承不仅是授受精湛的医术,更伴生了高尚德性的濡染。
(三)贵在价值引领
价值观是人们思想认识的深层基础,直接影响和决定一个人的理想、信念、生活目标和追求方向的性质。每种职业都具有其特殊性,医者的职业是健康所系,性命相托,责任重大。唐代大医家孙思邈用“大医精诚”揭示真正的中医是高尚医德与精湛医术的高度统一,强调了中医的伦理追求[1]。医德教育正是要在医学理论学习和实践中塑造、培养医务工作者正确、稳定、持久的价值判断力。
二、长春中医药大学医德教育体系的构建
(一)制定总体规划,实施制度引领
医德教育是贯穿人才培养始终的大事、要事,学校在遵循教书育人规律、学生成长规律基础上,立足学科专业特色,系统设计,整体规划,打造了医德教育的“113435”模式:即医德教育可采取一种可操作的模式;在医德教育的具体实施时要把握好一种目的和理念;要完成医德教育与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日常生活的三个融入;教育的形式可进行仪式共鸣、体验践履、情景设计、自我感悟四种拓展;要有教师素养、制度和平台三个保证;要做好同行(专业课教师)、教学督导部门、专家、在校学生和毕业生五方的反馈。
(二)打通课程壁垒,实现功能融合
医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在育人目标上是一致的,医德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思想政治教育是医德教育的有力保障。二者在目标设定、实施路径上具有统一性。另外,中医学专业教育自带的生命平等、仁爱济世、慈善精诚的人文伦理精神与医德教育、思政教育具有天然的逻辑关联。因此,打通三类课程壁垒,实现功能融合,发挥育人合力是长春中医药大学在医德教育课程建设上的基本构想。
在教学实践中,通过精心的课程设计与开发形成了系列品牌特色课程。以基础医学院为例,在《药理学》课程中设计了“敬畏生命·感恩奉献”实验动物伦理教育课程,引导学生们尊重、珍惜为医学事业奉献生命的实验动物。课上,学生代表宣读“尊重生命,感恩奉献,珍惜实验动物”的伦理道德倡议书。课程力图将平等、尊重、关爱的医学人文素质教育贯穿到实验教学每个环节,帮助学生深刻领悟献身医学事业的崇高与伟大,增强对实验动物的尊重与关爱,敬畏生命,学会感恩。基础医学院要求教师课前带领学生集体诵读《大医精诚》,以诵读经典的方式,将医德医风教育有机融入课堂,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医学人文精神和职业道德素养。同时学校力求逐步将人文素质教育贯穿到实践教学中去,促使学生深刻领悟医学事业的内涵和意义,通过生命价值教育,引领学生树立“责任、义务、奉献和担当”的精神信念,从而实现医学教育、思想教育、人文教育的高度融合,持续提升课程育人质量。
(三)正已育人,培养医德教育骨干力量
医学院校的教师兼具师者和医者双重职业职责,更应以德为先、率先垂范,用自身的高尚品行感染熏陶学生成长。高素质的教师实施高品质的教学行为,不论是思想、知识、教学观念还是工作态度等方面,都能对医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2]。学校展开多层次培训、座谈、交流活动,先后邀请校外专家、校级教学名师等为教研室主任、教学管理人员、示范课负责人等开展讲座,各学院骨干教师结合专业教学岗位与教育培训经历作交流发言,主要围绕如何提高教师德育意识和德育功能的主体意识,以及如何将医德教育教学改革融入到教学大纲、教学计划、课堂教学、实验教学等教学环节中,探讨和提出改革理念、思路和建议。
学校还开展专题教研立项,引导教师将医德、思政、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融合,拓宽研究思路、创新研究思路。2017-2018年,学校获批此类省级教育科学规划专项课题25项;2018年,学校组织专家针对24项校级教学改革项目开展专项指导,确保课题研究的创新性与可操作性。通过各级各类课程改革研究课题的申报,极大调动了教师研究的积极性,促进了学校医德教育的正规化和系统化。 (四)感染熏陶,营造医德教育良好氛围
一是形成榜样文化。医德榜样像一把标尺,可以让师生时时进行比对,这种教育方式是最直接鲜活和具有感染力的。长春中医药大学在医德教育方面通过积极宣传,开展学习活动,形成榜样文化,引导师生做对比、找不足,努力朝榜样的方向前进。国医大师王烈是中医儿科的一代宗师,桃李满天下,其高尚的医德更是影响着新一代中医事业的接班人。长春中医药大学研究生沈瑞在海边抢救溺水者,发动、指导周围群众轮流为其做心肺复苏和按压足底穴位,经过坚持不懈的抢救,终将溺水者从死亡线上抢救回来。这些都是长春中医药大学榜样文化树立的典型案例。
二是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工程。长春中医药大学寓医德教育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中,开展文化滋养工程,通过邀请知名学者、文化名人、民族乐团等开展专题报告、举行专场演出等形式,构建高雅校园文化,引领师生提高审美修养,丰富师生精神文化生活,充分发挥文化的浸润功能,在师生中形成良好的教育效果。
三是坚持开展各类社会公益活动。公益讲座、义诊是学校医德教育延伸的重要表现。长春中医药大学发挥专业优势和特色,本着以人为本、治病救人、防治结合的初衷,以扶贫、济困、扶老、助孤、恤病、助残、救灾、禁毒等为发力点,组织学生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坚持进行百余场公益讲座。学校举办的“中医高校行”活动,内容包括健康养生讲座、大型义诊和经验交流,旨在传播中医药文化,交流工作经验,增进校际友谊,从而增强中医药文化的美誉度,促进教育教学发展。
长春中医药大学在医德教育实践中,始终注重统筹人文社科、自然科学、学科基础和专业教育四类课程的育人作用,结合学校实际和专业特色开展工作,将特色创新贯穿改革全过程。医德教育体系的建构体现了思想性和教育性的统一,教学方式的改革使学生思想上受到了教育,心灵上受到了洗礼,素养上得到了提升。
三、深化中医医德教育改革的三个维度
2017年7月,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印发《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中医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2018年2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关于深化中医药师承教育的指导意见》。两份文件在理念和方法等维度对进一步深化医德教育改革提出了要求,指明了方向。
第一,深入开发中华医学的文化育人功能。《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中医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坚持传承创新能力和人文精神的同步提升。中医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明阳学说、五行生克、身心统一等理论和思想是对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貢献,道家思想和儒家思想与中医文化关联密切,相生相长。中医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我们今天对中华医学文化育人功能的应用仅是冰山一角,更多更有价值的德育文化有待深入和系统的开发。深化中医类高校医德教育改革,要探索推进中医药课程内容整合与优化,构建以中医药传统文化与经典课程为根基的课程体系,促进中医药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结合,推出一批符合中医药教育规律、适应中医药教育改革发展要求的优秀教材。
第二,形成师承与院校教育的双向合力。学校医德教育的特点是具有系统性、规范性和标准性,中医师承教育中更讲究师者行医品德的示范、感染,具有个性化和鲜活性。两种教育模式各有其利弊,需要加以融合,互为补充。随着我国“院校 师承”教育模式在中医药人才培养中的广泛推行,医德教育应系统规划两种教育方式在医学生职业道德和品行方面的教育侧重,形成双向合力,实现中医药经典理论教学与临床(实践)相融合,国医大师、名医专家、中医代表性传承人学术思想传授和临床(实践)经验传递相融合。
第三,育人重点逐步向医德思维养成转变。《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中医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要着力加强中医药思维培养与实践能力。思维是人思考问题的根本方式,是看待事物的角度和方法,对人们的言行起决定性作用。德育教育的最终目的是由他律转向自觉,系统的医德教育更应注重学生医德思维的养成。从认识层面养成学生的品德判断能力和抵御有害思想侵蚀的能力,学会尊重并不盲信别人的观点,在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中积累更多处理问题的经验,养成多角度思维的方式[3]。
参 考 文 献
[1]赵亭,张宗明.加强医德教育,提高中医大学生职业道德素质[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6(2):84-86.
[2]胡静娴,李卓.医教协同背景下医学生医德教育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25):3205-3207.
[3]韦妍.医教协同背景下加强医学生医德教育的思考[J].决策探索,2015(9):52-53.
On Innovative Practice of Medical Ethics Education in TCM Talents
——A Case Study of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Zhao Shuming
Abstr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