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的定位日益精确,现代旅游城市依靠自身独特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吸引着消费者,而城市中的公共艺术为城市品牌的塑造和城市形象的树立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为城市历史文化及精神内涵的宣传和城市竞争力的提升等方面推波助澜。本文以北海为例,研究地域文化元素如何体现在现代城市公共艺术设计当中。
关键词:旅游城市 公共艺术 地域文化
据统计,截至2016年底,中国的城市化率水平为57.4%,预计2020年将达到60%。与此同时,为数众多的旅游城市的重要地域特色,正在被快速的城市化发展进程和巨大的城市化浪潮逐渐淡化甚至消亡。打造个性独特的城市形象需要精准的城市定位,城市定位是在全面深刻分析有关城市发展的重大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复合效应的基础上,根据自身条件、竞争环境、需求趋势及其动态变化,科学筛选城市地位的基本组成要素,合理确定城市发展的基调、特色和策略的过程。其根本目的是通过分析定位城市的优势资源,打造个性化的城市形象,能够在现代城市化的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
公共艺术是城市的思想,是城市文化的物化形态。公共艺术作为彰显城市独特魅力的重要载体,是一个城市发展成熟与否的重要评价标准,它是该座城市精神的艺术化表现,能够准确地表达该城市的地域特征和文化价值观,并体现人与城市的互动,城市里人们生存状态和生活境况的优化,可以说,良好的公共艺术更能让人感受一座城市的文化底蕴和人文情怀。公共艺术是现代城市文化和城市生活形态的产物,它能够通过景观的设置、空间的布局彰显城市的独特个性,发挥其开放、公开、自由参与和认同的公共性空间优势,集中反映城市文化和城市生活理想与激情,唤醒公众内心的认同感。它具有一种深沉力量,能够无形地影响人们的思考过程,树立城市标志,在塑造城市形象方面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根据《北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部湾城市群发展规划北海实施方案的通知》(北政发〔2018〕34号)文件精神,北海市将配合构建“一湾双轴、一核两极”的广西北部湾城市群框架,建设生态宜居滨海城市和海上丝绸之路文化旅游名城。北海市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就是未来北海发展的新一级增长点,如何挖掘北海的城市文化内涵,合理开发北海的旅游资源,将成为北海未来发展的研究方向,就北海城市的公共艺术设计,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挖掘历史资源,打造城市名片。2010年11月9日,北海经国务院批复为历史文化名城。八年过去了,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北海的历史文化资源并没有真正意义上被挖掘、被运用于城市建设中,在城市公共艺术方面更鲜有体现。北海濒临我国南海,海洋本应当是首要考虑的公共艺术设计元素,然而与其他海滨城市相比,北海在海洋地域特征方面并没有特别与众不同的卖点,从这个角度而言,钦州——作为北海的近邻,都可以因为近海域有海豚这一独特之处而与其他海滨城市形成差异化,而北海城市所持有的海洋牌并不能够真正满足城市個性化定位追求。加之北海市政府将北海市定位为:海上丝绸之路文化旅游名城,所以我们的研究内容和方向应该从人文历史当中着手。
二、以文物为主题,展现北海历史底蕴。北海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海上丝路萌芽于商周,发展于春秋战国,形成于秦汉,兴于唐宋,转变于明清,是已知最为古老的海上航线。汉朝(前202年—220年)是继秦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是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华夏族自汉朝以后逐渐被称为汉族就能够看出汉朝在中国历史中的地位。北海合浦古汉墓发掘出的文物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和鉴赏价值,反映出两汉时期合浦一带的繁荣景象,是研究当时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工艺、生活和风俗的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料,也是北海文化底蕴的集中体现。
运用文物作为城市公共艺术主题也不乏先例,例如在西安市雁塔雕塑示范街上的48件雕塑作品是对陕西历史博物馆中珍贵文物的复制还原,展示了西安历史名城的特色风韵。所以在北海城市公共艺术中,“汉墓”为主题的艺术作品不仅具备独特的地域特征,也能够反映出北海这座城市的历史文化,是非常合适的公共艺术设计主题。北海园博园的正门处使用了“铜雀灯”的形象作为公共艺术作品,让观者耳目一新。在此基础上,北海的城市公共艺术应当继续挖掘汉墓文化,凸显北海的文化旅游名城特质。
三、延伸公共艺术,凸显人文关怀。2017年12月26日,北海入选“2017年度中国最具投资潜力城市50强”,加之打造生态宜居滨海城市的举措势必会吸引很多外部资源,他们在初入北海时面对一个完全陌生的城市,整个城市的人性化设施设计就能够体现这座城市的人文关怀。如果在这些设施中融入公共艺术,它们就成为公共艺术的的延展设计。将合浦汉墓的汉文化与城市规划和建筑导视系统相结合,通过城市整体形象的打造,使公共艺术与城市公共空间更亲密的融合,让城市的公共空间元素都能够成为传承北海历史与文化的载体。例如城市的系列化导视:公共交通系统、城市道路系统等等,这样所有居住在这座城市的人都能够时刻感受到北海汉文化的意韵,也是一次文化的感染。
四、公共设施艺术化,贴近日常生活。在城市公共设施设计中也可以与公共艺术设计相结合,将艺术融入生活,打造艺术化的公共空间,例如公共区域的陈设设计,都可以将汉文化融入其中,从文物中寻找灵感,发现设计方向,不失为一个明智之举。
综上所述,定位为旅游城市的北海,如果只聚焦于自然资源无疑是对北海汉文化资源的巨大浪费,仅仅展现自然资源的旅游城市是没有历史根基的,只有将北海的历史文化融入公共艺术设计当中才能够充实北海的历史文化根基,丰富北海的人文精神,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也只有只有将北海的历史文化融入公共艺术设计当中才能在与其他海滨城市比较的时候树立独特形象,拉开文化差距,展现城市魅力。
参考文献:
[1]周秀梅.城市文化视角下的公共艺术整体性设计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2013:1
作者简介:
刘长新(1974—),性别:男,籍贯:四川,单位: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海洋信息工程学院,职称:讲师;
李佩,单位:北海艺术设计学院,讲师。
关键词:旅游城市 公共艺术 地域文化
据统计,截至2016年底,中国的城市化率水平为57.4%,预计2020年将达到60%。与此同时,为数众多的旅游城市的重要地域特色,正在被快速的城市化发展进程和巨大的城市化浪潮逐渐淡化甚至消亡。打造个性独特的城市形象需要精准的城市定位,城市定位是在全面深刻分析有关城市发展的重大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复合效应的基础上,根据自身条件、竞争环境、需求趋势及其动态变化,科学筛选城市地位的基本组成要素,合理确定城市发展的基调、特色和策略的过程。其根本目的是通过分析定位城市的优势资源,打造个性化的城市形象,能够在现代城市化的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
公共艺术是城市的思想,是城市文化的物化形态。公共艺术作为彰显城市独特魅力的重要载体,是一个城市发展成熟与否的重要评价标准,它是该座城市精神的艺术化表现,能够准确地表达该城市的地域特征和文化价值观,并体现人与城市的互动,城市里人们生存状态和生活境况的优化,可以说,良好的公共艺术更能让人感受一座城市的文化底蕴和人文情怀。公共艺术是现代城市文化和城市生活形态的产物,它能够通过景观的设置、空间的布局彰显城市的独特个性,发挥其开放、公开、自由参与和认同的公共性空间优势,集中反映城市文化和城市生活理想与激情,唤醒公众内心的认同感。它具有一种深沉力量,能够无形地影响人们的思考过程,树立城市标志,在塑造城市形象方面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根据《北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部湾城市群发展规划北海实施方案的通知》(北政发〔2018〕34号)文件精神,北海市将配合构建“一湾双轴、一核两极”的广西北部湾城市群框架,建设生态宜居滨海城市和海上丝绸之路文化旅游名城。北海市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就是未来北海发展的新一级增长点,如何挖掘北海的城市文化内涵,合理开发北海的旅游资源,将成为北海未来发展的研究方向,就北海城市的公共艺术设计,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挖掘历史资源,打造城市名片。2010年11月9日,北海经国务院批复为历史文化名城。八年过去了,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北海的历史文化资源并没有真正意义上被挖掘、被运用于城市建设中,在城市公共艺术方面更鲜有体现。北海濒临我国南海,海洋本应当是首要考虑的公共艺术设计元素,然而与其他海滨城市相比,北海在海洋地域特征方面并没有特别与众不同的卖点,从这个角度而言,钦州——作为北海的近邻,都可以因为近海域有海豚这一独特之处而与其他海滨城市形成差异化,而北海城市所持有的海洋牌并不能够真正满足城市個性化定位追求。加之北海市政府将北海市定位为:海上丝绸之路文化旅游名城,所以我们的研究内容和方向应该从人文历史当中着手。
二、以文物为主题,展现北海历史底蕴。北海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海上丝路萌芽于商周,发展于春秋战国,形成于秦汉,兴于唐宋,转变于明清,是已知最为古老的海上航线。汉朝(前202年—220年)是继秦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是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华夏族自汉朝以后逐渐被称为汉族就能够看出汉朝在中国历史中的地位。北海合浦古汉墓发掘出的文物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和鉴赏价值,反映出两汉时期合浦一带的繁荣景象,是研究当时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工艺、生活和风俗的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料,也是北海文化底蕴的集中体现。
运用文物作为城市公共艺术主题也不乏先例,例如在西安市雁塔雕塑示范街上的48件雕塑作品是对陕西历史博物馆中珍贵文物的复制还原,展示了西安历史名城的特色风韵。所以在北海城市公共艺术中,“汉墓”为主题的艺术作品不仅具备独特的地域特征,也能够反映出北海这座城市的历史文化,是非常合适的公共艺术设计主题。北海园博园的正门处使用了“铜雀灯”的形象作为公共艺术作品,让观者耳目一新。在此基础上,北海的城市公共艺术应当继续挖掘汉墓文化,凸显北海的文化旅游名城特质。
三、延伸公共艺术,凸显人文关怀。2017年12月26日,北海入选“2017年度中国最具投资潜力城市50强”,加之打造生态宜居滨海城市的举措势必会吸引很多外部资源,他们在初入北海时面对一个完全陌生的城市,整个城市的人性化设施设计就能够体现这座城市的人文关怀。如果在这些设施中融入公共艺术,它们就成为公共艺术的的延展设计。将合浦汉墓的汉文化与城市规划和建筑导视系统相结合,通过城市整体形象的打造,使公共艺术与城市公共空间更亲密的融合,让城市的公共空间元素都能够成为传承北海历史与文化的载体。例如城市的系列化导视:公共交通系统、城市道路系统等等,这样所有居住在这座城市的人都能够时刻感受到北海汉文化的意韵,也是一次文化的感染。
四、公共设施艺术化,贴近日常生活。在城市公共设施设计中也可以与公共艺术设计相结合,将艺术融入生活,打造艺术化的公共空间,例如公共区域的陈设设计,都可以将汉文化融入其中,从文物中寻找灵感,发现设计方向,不失为一个明智之举。
综上所述,定位为旅游城市的北海,如果只聚焦于自然资源无疑是对北海汉文化资源的巨大浪费,仅仅展现自然资源的旅游城市是没有历史根基的,只有将北海的历史文化融入公共艺术设计当中才能够充实北海的历史文化根基,丰富北海的人文精神,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也只有只有将北海的历史文化融入公共艺术设计当中才能在与其他海滨城市比较的时候树立独特形象,拉开文化差距,展现城市魅力。
参考文献:
[1]周秀梅.城市文化视角下的公共艺术整体性设计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2013:1
作者简介:
刘长新(1974—),性别:男,籍贯:四川,单位: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海洋信息工程学院,职称:讲师;
李佩,单位:北海艺术设计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