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趣参与创新可使教学高效

来源 :少儿科学周刊·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3432125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激发思维 参与 灵活性 创新性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老师最怕的是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失去兴趣,因为兴趣是发展学生思维的推动力。乌蝇斯基说过:“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兴趣是指人力求认识和趋向某种事物并与肯定情绪相联系的个性倾向。人的个性倾向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其中兴趣是人类参与活动、发展思维、提高认识的巨大动力。激趣就是激发学生自己乐意参与数学活动,在活动中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开阔思维、乐于创新。这便是数学思维训练的普遍的规律。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需要有一个长期的培养和训练过程 。数学教学的思维训练,是要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结合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实现的。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的主阵地,所以,要把思维训练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各个方面。我觉得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让学生从情境导入上激发思维的主动性。(2)让学生在参与教学的活动中培养思维的灵活性。(3)让学生掌握解题方法在解题思路上有所创新性。
  一、让学生从情境导入上激发思维的主动性
  主动性来源于人的心理动机。动机是人们因需要而产生的一种心理反映,它是人们行为活动的内动力。因此,激发学生思维的动机,是思维能力培养的关键因素。
  教师如何能激发学生思维动机呢?这就必须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根据学生心理特点,教师有意识地挖掘教材中的知识因素,从所学知识的不同内容、不同角度出发,创设不同的情境导入。例如数学中性质、规律等概念性的知识只重视结论而忽视过程的体验,那我就在教学中设计了悬念刺激体验法,算理运算教学设计了竞猜竞赛法,公式推导设计了操作实验法,计量单位的教学设计了生活实际法,解决问题设计了小组互助法等。下面我以悬念刺激体验法举例说明:在学习2、5、3的倍数时开始我就和学生们做游戏说老师新练了一个独门绝技那就是多大的数老师不用算就能看出它是否能被2、5、3整除,让学生随便说数,越大越好。这样,让学生产生好奇。当他们发现难住老师是件不容易的事,好奇心增大了求知的渴望也就高涨了,这时还以游戏的形式授予学生能被2、5、3整除的數的特征,充分地体验会使学生有水到渠成的感觉。学生的学习动机被激发起来了,自然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后面的数学活动之中。
  可见,创设思维情境,激发学生的思维动机,是对其进行思维训练的重要环节。
  二、让学生在参与教学的活动中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所谓思维灵活性是指:一是思维起点灵活,即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不同方向,用各种方法解决问题;二是思维过程灵活,全面灵活地分析,力争做到面面俱到;三是概括迁移能力,运用规律的自觉性提高,力争向外延伸;四是善于组合分析,看到问题的伸缩实质。在教学实践中,对优等生和差等生的解决问题过程作一个跟踪,经过观察分析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优等生对一道题能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应用各种方式进行分析思考,然后就每一种可能进行合理的思维推理,一旦思维受阻,能马上改变思维方式。而中,差生则不然,不但想法单一、缓慢,而且思维一旦受阻,思考就会停止。通过观察研究表明,上述学生的数学思维遵循这一规律。因此,要求教师要培养学生思维灵活性,在教学中合理地设计发散性问题。例如在学习三步计算的应用题时,可这样设计问题情境:我校举行春季运动会,三年级共4个班,每班有运动员10名,四年级有3个班,每班有运动员12名。根据所给条件你能提出三步计算的数学问题并解答出来吗?有的学生会提出“三年级和四年级一共有多少运动员?”“三年级运动员比四年级运动员多多少人?”等问题。这样一来,拉近了学生与数学的距离,易在学生的心里产生情感共鸣,学生的兴趣得到激发,思维活动得到强化。就这样通过反复大量地实践,做到一题多解,让学生寻求不同解法的共同本质,最终上升为多解归一,使学生逐步养成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数学教材中这样的问题很多,我们必须充分挖掘教材的内在联系,努力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能力。
  三、让学生掌握解题方法在解题思路上有所创新性
  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常常需要把面对的问题通过转化、分析、综合、假设等变化成已知的数学问题。在这个思维过程中,要依据具体情况恰当地运用分析与综合、具体与抽象、求同与求异、一般与特殊等思维方法。在掌握思维方法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分析与综合。总起来说,思维就是通过分析、综合来进行的。所谓分析就是把已经认识到的事物之间的联系在认识中分解开来。分析的方法应用在数学教学中,就是由问题入手,逐层确定解决问题的条件。所谓综合就是把原来还没有认识到的事物之间的联系,在认识中建立起来。综合的方法应用在数学教学中,就是由条件入手,逐层确定能够解决的问题。
  2、具体与抽象。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从具体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发展学生思维的“着眼点”应放在逐步过渡上。教学中,结合知识内容,精心组织操作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将抽象的事物具体化。例如:在教学“圆柱体侧面积”这一内容时,教师引导学生将准备好的圆柱模型侧面剪开,观察展开后圆柱侧面积是我们以前学过的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感知这个由圆柱的侧面展开后得到的四边形各个部分与圆柱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从而概括出圆柱体侧面积的计算公式。通过这一系列的操作、观察、思考、概括,不仅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了圆柱体侧面积公式,而且也增强了学生的操作意识 ,感知了知识的形成过程,获得了成功、创造的心理享受更培养了学生变抽象为具体的思维方法。
  3、求同与求异。有些数学知识之间既有差别又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恰当地运用求同与求异的思维方法,通过对相关知识的比较,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1)对同一知识进行变式比较,即求同。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认识”这一内容时,将平行四边形变换不同的位置进行观察比较,学生认识到几种图形尽管摆放的位置不同,但其本质属性是相同的,即“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因为它们都是平行四边形。
  (2)对易混知识不同点的比较,即求异。例如:解答“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经常要运用“已知整体求部分,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方法。但是,按比例分配和分数乘法这两类应用题又存在着一定的区别,即前者要通过总份数把比转化成各个部分量是总量的几分之几,再用乘法计算,而后者通常是直接或间接具备所求问题的分率。
  显然,通过运用求同与求异的思维方法,不但使学生构建了完整的知识体系,而且也发展了学生多极化的思维方法,有利于克服思维定势。思维有法而无定法才是创新思维的灵魂,我们教师要授之以渔而不授之以鱼才是传道的真谛。
其他文献
科学要揭示自然规律,就要以自然事物为对象,研究其客观存在的、真实的状态和变化,这种状态和变化就是通常所说的科学事实。教师步入化学课堂,首要任务就是向学生提供“靠事实说话的事实”。显然,实验是提供事实的有效方法。  化学实验是人类认识物质、改造和应用物质、推动化学科学发展的主要手段。课改在课程定位中明确提出“应用实验和观察手段进行探索与验证”增加学生对科学探究等活动感受和体验。其宗旨在于有效启发和影
近几年,我校牢牢抓住教育教学质量不放松,取得了可喜成绩。今学年,我们将以县二O O九年教学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牢固树立质量意识,认真落实县教研室《关于深入开展有效教学活动的意见》精神,以提升教师素质为根本,以提高教学实效性为保障,通过各种活动,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切实转变质量增长方式,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再次开创我校教育工作新局面。  一、牢固树立人本意识,努力提高教师素质  教师是教学工作的主体
行为习惯是指学生在一定情境下自动地去进行某些活动的特殊倾向。习惯实际上是指通过重复或练习而巩固下来并变为完成某种动作的一种需要,从生理机制上来说,习惯又是一种后天获得趋于稳定的动力定型。易言之,习惯形成的原因主要是在一定刺激情景与个体的某些动作在大脑皮层上形成了稳固的暂时神经联系——条件反射链索系统。这样,当个体在同样刺激情景作用下时,条件反射链索系统就会自动地出现,人就会自然而然地或自动地进行同
我校于2011年开始进行《小班型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实验课题工作,三年来,我们认真学习,制定方案,依据方案,积极探索,在实验中研究,在研究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有效地促进了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的形成,为学生终身學习奠定了基础,同时,有效促进了我校新课程的顺利实施,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小班化教育”在美国、日本、英国等十多个经济发达国家都已广泛实施,关于小班
身为一名合格的音乐教师来说,他能真正的感受到,音乐是美的艺术,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内心体验,心理学家经过大量研究表明:积极的情绪和情感是人的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内驱力。在教学活动中,情感具有引动、定向、激励和强化的作用,直接影响着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参与及内化。可以说,情感在教学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音乐教学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情感因素的重要。把情感因素运用到教学中,作用是无法估
一、基本情况  1、主持人姓名:汪丽  2、课题组主要成员名单:吕德奎、吴晓静、王杰、于丽丽、王敏、李东波、方宇、张路路、闵健、张迪、宋雪娇。  二、工作报告(不超过2000字)  内容提示:本课题主要的研究过程与活动(开题、中期研讨和结题论证以及学术活动等方面情况);本课题的研究计划执行与变更情况(课题主持人、课题名称、研究内容、成果形式、管理单位、完成时间等);研究计划与研究目标完成情况。(不
追求课堂的高效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而高效课堂是面向所有学生的课堂,是“老师讲得好、学生学得好、学生有热情、学生满意”的课堂。现在新课改如火如荼,以“自主、合作、探究”为核心的课堂教学备受青睐。如何在常规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引领和学生积极的主动思维过程,在单位时间内(一节课)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使学生获得高效发展,我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营造氛围,自主学习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