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通过调查和分析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现状,认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要注重创新,提出构建高校体育的新体系和新体制,进而提出了发展高校体育的新策略,为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高校体育教学模式提供理论根据。
关键词: 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创新
体育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校体育改革只有与教育改革紧密相联才能获得深入发展,体育所具有的特殊作用和价值,以及表现出的积极功效是其他一些学科所不能比拟的。我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课题.:高校体育的改革如何深化。对此,我谈以下几点看法,与同行同事们共同商榷。
一、高校体育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
从现代人才观和教育观高度,审视我国以往的高校体育教学,就会发现一些方面的明显不足:在教学目标方面,《学校体育学》和《体育学》等一些教科书中,只是反复强调增强体质和传授“三基”的任务,使体育教学长期侧重于对学生进行生物学改造和单纯知识、技能的传授上,忽视了对学生品德、智力和心理的开发与发展;在教学方法方面,长期以来采用以运动技术结构为主线的“一讲解、二示范、三练习、四纠错、五巩固”的单一模式中,不仅限制了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同时也束缚了体育教学方法自身的进步与发展;在课程的结构方面,把人体生理机能活动能力的变化规律,作为任何一堂体育课都必须遵循的规律,以准备、基本、结束三个部分作为教学的唯一结构,限制了教学结构和教学形式多样化的发展;在教学评价方面,评价指标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的关联度太低,把运动和学生的负荷单纯地理解为生理负荷,甚至仅仅以学生课堂上心率变化的曲线作为评价一堂课优劣的参数指标,忽视了学生在课堂上和练习中智力与心理上所承受的负荷。
二、建立高校体育的新体系
揭示以往的高校体育教学中的一些缺陷,只是为了在继承和发展的基础上有所突破,以使其更加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人才培养的新需求,因此,高校体育教学改革要注重创新。
1、转变教育思想,树立全面的教育观。高校体育不仅要育体,而且要育心,有效地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和社会适应能力;学校体育应从片面的生物学评价和运动技术评价向综合性评价转变。
2、建立新的教材体系,教学内容不断延伸和拓展,从较单一的竞技项目向健康型、娱乐型、竞技型、社会型等多样化方向发展,建立起实施性强、体现多种功能、学生喜爱的、符合实际情况的教材体系。
3.改革教学模式,保留技术教学的合理内核,使技术教学与健康教育、素质教育、心理教育紧密结合,优化教学组织,形成良好的教学环境,注入式、被动式、传习式教学逐步被学导式教学方法所代替。
4.注重培养学生形成自己的优势运动项目。这样有利于学生掌握适合自己特点的锻炼方法和技能。
5.加强教学研究,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在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三、探索高校体育的新体制
我们所说的新体制就是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重新研究和确定高校的体育教学、体育活动和体育行为中,哪些要由学校管,哪些由教师管,哪些应当直接管,哪些间接管,哪些是主要任务,哪些是次要任务等,就是要确立一个符合其自身发展规律、协调有序的管理体制,外以适应高校教育改革的大环境,内以促进学校体育的有序发展。
不少学者和研究人员都认为,把单一的必修课结构调整为必修课、选修课和课外活动三大板块,并与学分制相结合的课程结构是目前最能适应社会需求的一种教学形式。这种体制的特征是教学内容有层次,教学形式多样化,教学活动范围大大拓展,使教学活动与全民健身活动统一起来;学生学习内容和训练时间既有一定的保证,又有一定的弹性。这种体制可以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导地位,学生可以选择教师、选学课程、选择专项,选择学习时间;可以更加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学生可以在一定限度内根据自身发展的进度进行自我的调整;可以依据学生对体育运动项目的兴趣、爱好程度及实际能力进行组织教学,这有利于提高体育教学的效率,有利于每个学生充分发展自己的才能,更有利于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
四.发展高校体育的新策略
1.注重近期目标与长期目标相结合
法国著名成人教育专家保罗•朗格朗的终身教育思想是国际上最重要的教育思想之一。在终身教育思想的影响下,终身体育的思想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美国70年代初期就提出,要培养学生终身进行体育活动的兴趣和能力。日本在1972年保健体育审议会上也强调“体育是贯穿人的一生的生活内容”。80年代中期,我国学者也提出终身体育的观点。今天,学校体育已经成为终身体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因为高校体育是学生在校接受体育的最后阶段,它不仅要求学生在校期间,而且要使学生毕业后在任何环境中都能独立自由地进行体育锻炼和接受体育知识,以适应社会生活的需要,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学校体育增强学生体质的目标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学生在校期间的体质的增强,二是学生毕业后终身体质的增强。前者只能是近期目标,后者则是长期目标。因此,高校体育必须从体育生理功能的长远效益出发,注重与长期目标的结合。在增强学生体质的同时,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健身习惯和健身技巧的养成教育,以便终身受益。
2.重视育体与育德相结合
学校体育教学自身的性质和任务不仅表现出育体的功能,还应蕴涵着鲜明的育德功能,它应该是学校德育工作的补充、延伸和具体化。体育的竞争性,能激发学生的好胜心、上进心,培养他们的奋力拼搏、勇往直前的优秀品质;体育的严格规范性,能加强学生组织纪律性,规范他们的思想和行为;共同的价值取向能培养他们团结协作的精神和群体意识;作为一个体育教师,应进一步提高对体育教学中德育功能的认识,自觉坚持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注意培养学生意志、毅力、信念,从而达到育人的目的。
3.重视健康教育
体育与卫生是构成学生体育教育的主体,前者侧重于对学生机体的培养,后者侧重于对学生机体的养护,体育教育应与健康教育相结合,已成为人们的共识。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学校体育卫生的体质与健康,……,逐步做到按教学计划上好体育与健康教育课”。体育与健康教育相结合,提高了学生科学锻炼身体的习惯,使学生增添了卫生的自觉性,有助于克服不良习惯,有利于增进学生体质。
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密切相关,针对目前学生心理问题日益突出的现实,健康教育也应关注心理健康教育,并探索把身心健康教育统一起来的途径和机制
4.要重视体育意识、体育行为的培养
意识是动机产生的基础,也是行为表现的先决条件。要使广大学生把参加锻炼转变为自覺自愿的行为,而不仅仅在于上体育课、修满学分,就必须注重对体育意识的培养。虽然我国高校学生的体育意识较以前有了明显的增强,对体育的作用、价值也有了比较全面深刻的认识,但是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多数学生的体育欲求动机还不甚强烈,“只说不干”、“仅限观赏”的现象比较普遍,间接体育学生数大大高于直接体育学生数。体育态度中的认知、情感成分也明显高于行为成分。态度、意识与行为之间存在着明显的背离现象。因此,学校体育要积极创造条件对学生加以正确引导,使其体育意识、体育行为共同增强。这也是“全民健身”在学校体育中的充分体现。
5.注重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学层次和教学质量
体育教师是体育课程系统的管理者,体育教师自身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起主导作用的发挥,是决定课程质量的关键。体育教师应该具备正确的政治方向、良好的道德品质,具备较高的文化素质和业务素质,具备敬业精神,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具备较强的组织才能。教师应实现由单纯教学型向教学科研型转化。
参考文献:
[1]金钦昌.《学校体育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M],1994
[2]文辅相.《我国本科教育目标应当作战略性调整》高等教育研究[J],1996(8)
[3]潘明东.《现代发展战略——理论与实践》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M],1989
[4]刘志敏.《学校体育理论与实践新论》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M],1996
(作者通讯地址:甘肃长庆油田公司石油学校甘肃745100)
关键词: 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创新
体育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校体育改革只有与教育改革紧密相联才能获得深入发展,体育所具有的特殊作用和价值,以及表现出的积极功效是其他一些学科所不能比拟的。我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课题.:高校体育的改革如何深化。对此,我谈以下几点看法,与同行同事们共同商榷。
一、高校体育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
从现代人才观和教育观高度,审视我国以往的高校体育教学,就会发现一些方面的明显不足:在教学目标方面,《学校体育学》和《体育学》等一些教科书中,只是反复强调增强体质和传授“三基”的任务,使体育教学长期侧重于对学生进行生物学改造和单纯知识、技能的传授上,忽视了对学生品德、智力和心理的开发与发展;在教学方法方面,长期以来采用以运动技术结构为主线的“一讲解、二示范、三练习、四纠错、五巩固”的单一模式中,不仅限制了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同时也束缚了体育教学方法自身的进步与发展;在课程的结构方面,把人体生理机能活动能力的变化规律,作为任何一堂体育课都必须遵循的规律,以准备、基本、结束三个部分作为教学的唯一结构,限制了教学结构和教学形式多样化的发展;在教学评价方面,评价指标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的关联度太低,把运动和学生的负荷单纯地理解为生理负荷,甚至仅仅以学生课堂上心率变化的曲线作为评价一堂课优劣的参数指标,忽视了学生在课堂上和练习中智力与心理上所承受的负荷。
二、建立高校体育的新体系
揭示以往的高校体育教学中的一些缺陷,只是为了在继承和发展的基础上有所突破,以使其更加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人才培养的新需求,因此,高校体育教学改革要注重创新。
1、转变教育思想,树立全面的教育观。高校体育不仅要育体,而且要育心,有效地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和社会适应能力;学校体育应从片面的生物学评价和运动技术评价向综合性评价转变。
2、建立新的教材体系,教学内容不断延伸和拓展,从较单一的竞技项目向健康型、娱乐型、竞技型、社会型等多样化方向发展,建立起实施性强、体现多种功能、学生喜爱的、符合实际情况的教材体系。
3.改革教学模式,保留技术教学的合理内核,使技术教学与健康教育、素质教育、心理教育紧密结合,优化教学组织,形成良好的教学环境,注入式、被动式、传习式教学逐步被学导式教学方法所代替。
4.注重培养学生形成自己的优势运动项目。这样有利于学生掌握适合自己特点的锻炼方法和技能。
5.加强教学研究,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在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三、探索高校体育的新体制
我们所说的新体制就是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重新研究和确定高校的体育教学、体育活动和体育行为中,哪些要由学校管,哪些由教师管,哪些应当直接管,哪些间接管,哪些是主要任务,哪些是次要任务等,就是要确立一个符合其自身发展规律、协调有序的管理体制,外以适应高校教育改革的大环境,内以促进学校体育的有序发展。
不少学者和研究人员都认为,把单一的必修课结构调整为必修课、选修课和课外活动三大板块,并与学分制相结合的课程结构是目前最能适应社会需求的一种教学形式。这种体制的特征是教学内容有层次,教学形式多样化,教学活动范围大大拓展,使教学活动与全民健身活动统一起来;学生学习内容和训练时间既有一定的保证,又有一定的弹性。这种体制可以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导地位,学生可以选择教师、选学课程、选择专项,选择学习时间;可以更加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学生可以在一定限度内根据自身发展的进度进行自我的调整;可以依据学生对体育运动项目的兴趣、爱好程度及实际能力进行组织教学,这有利于提高体育教学的效率,有利于每个学生充分发展自己的才能,更有利于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
四.发展高校体育的新策略
1.注重近期目标与长期目标相结合
法国著名成人教育专家保罗•朗格朗的终身教育思想是国际上最重要的教育思想之一。在终身教育思想的影响下,终身体育的思想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美国70年代初期就提出,要培养学生终身进行体育活动的兴趣和能力。日本在1972年保健体育审议会上也强调“体育是贯穿人的一生的生活内容”。80年代中期,我国学者也提出终身体育的观点。今天,学校体育已经成为终身体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因为高校体育是学生在校接受体育的最后阶段,它不仅要求学生在校期间,而且要使学生毕业后在任何环境中都能独立自由地进行体育锻炼和接受体育知识,以适应社会生活的需要,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学校体育增强学生体质的目标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学生在校期间的体质的增强,二是学生毕业后终身体质的增强。前者只能是近期目标,后者则是长期目标。因此,高校体育必须从体育生理功能的长远效益出发,注重与长期目标的结合。在增强学生体质的同时,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健身习惯和健身技巧的养成教育,以便终身受益。
2.重视育体与育德相结合
学校体育教学自身的性质和任务不仅表现出育体的功能,还应蕴涵着鲜明的育德功能,它应该是学校德育工作的补充、延伸和具体化。体育的竞争性,能激发学生的好胜心、上进心,培养他们的奋力拼搏、勇往直前的优秀品质;体育的严格规范性,能加强学生组织纪律性,规范他们的思想和行为;共同的价值取向能培养他们团结协作的精神和群体意识;作为一个体育教师,应进一步提高对体育教学中德育功能的认识,自觉坚持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注意培养学生意志、毅力、信念,从而达到育人的目的。
3.重视健康教育
体育与卫生是构成学生体育教育的主体,前者侧重于对学生机体的培养,后者侧重于对学生机体的养护,体育教育应与健康教育相结合,已成为人们的共识。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学校体育卫生的体质与健康,……,逐步做到按教学计划上好体育与健康教育课”。体育与健康教育相结合,提高了学生科学锻炼身体的习惯,使学生增添了卫生的自觉性,有助于克服不良习惯,有利于增进学生体质。
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密切相关,针对目前学生心理问题日益突出的现实,健康教育也应关注心理健康教育,并探索把身心健康教育统一起来的途径和机制
4.要重视体育意识、体育行为的培养
意识是动机产生的基础,也是行为表现的先决条件。要使广大学生把参加锻炼转变为自覺自愿的行为,而不仅仅在于上体育课、修满学分,就必须注重对体育意识的培养。虽然我国高校学生的体育意识较以前有了明显的增强,对体育的作用、价值也有了比较全面深刻的认识,但是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多数学生的体育欲求动机还不甚强烈,“只说不干”、“仅限观赏”的现象比较普遍,间接体育学生数大大高于直接体育学生数。体育态度中的认知、情感成分也明显高于行为成分。态度、意识与行为之间存在着明显的背离现象。因此,学校体育要积极创造条件对学生加以正确引导,使其体育意识、体育行为共同增强。这也是“全民健身”在学校体育中的充分体现。
5.注重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学层次和教学质量
体育教师是体育课程系统的管理者,体育教师自身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起主导作用的发挥,是决定课程质量的关键。体育教师应该具备正确的政治方向、良好的道德品质,具备较高的文化素质和业务素质,具备敬业精神,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具备较强的组织才能。教师应实现由单纯教学型向教学科研型转化。
参考文献:
[1]金钦昌.《学校体育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M],1994
[2]文辅相.《我国本科教育目标应当作战略性调整》高等教育研究[J],1996(8)
[3]潘明东.《现代发展战略——理论与实践》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M],1989
[4]刘志敏.《学校体育理论与实践新论》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M],1996
(作者通讯地址:甘肃长庆油田公司石油学校甘肃74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