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效果。方法:以回顾性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间确认并进行治疗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2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应用硫酸氢氯吡格雷进行治疗,比较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8.3%,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心绞痛疗效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应用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常规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症状。
【关键词】硫酸氢氯吡格雷;稳定性;心绞痛;诊断;治疗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6)04-0061-02
不稳定型心绞痛,多因冠状动脉粥样化硬化斑块破裂造成,其结果是表面血栓的形成,病情进一步发展,会形成远端血管不完全闭塞,从而造成急性缺血性综合征。其主要的引发因素集中于情绪急剧变化与过量运动相关[1]。在本组研究中选取12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进行分组比较研究,探讨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效果。现将具体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回顾性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间进行治疗的患者120例,所有患者均经病史问询、病例分析及相关检查确诊为不稳定型心绞痛。其中,对照组60例患者,男性31例,女性29例,年龄在38岁到66岁,平均年龄为(46.8±3.4)岁,病程为3月至2.5年,平均病程为(7.3±1.2)月;观察组60例患者,男性33例,女性27例,年龄在38岁到66岁,平均年龄为(46.8±3.4)岁,病程为3月至2.5年,平均病程为(7.3±1.2)月。
1.2方法
1.2.1诊断方法[2]
从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方面检查并进行问询,选用X线胸部照射检查,心电图检查,病史、体格、生化检查,若诊断不明显者,针对其进行超声心动图、冠状动脉心室造影检查。其中,需对患者疼痛的部位、发作时的具体情况、性质、发病后的持续时常、频率等进行仔细分辨,并对其诱发因素进行进一步的深入了解。遇到诊断方法无效时,就应该对心脏功能加以鉴别,并对心肌缺血的程度、范围,确定出正确的诊断方法。
1.2.2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卧床休息、抗凝,抗血小板,扩冠,调脂,无禁忌症给予β-受体阻滞剂。应用硝酸酯类、阿司匹林、波立维、立普妥、倍他乐克。2周为1疗程,疗程结束后进行疗效评估。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应用硫酸氢氯吡格雷进行治疗,75mg/次,1次/d,2周为1个疗程,两组均进行观察记录,包括心绞痛的发作时间、频率、程度、恢复时间等,在治疗两个疗程后,进行比较。
1.3判定标准[3]
若患者在1疗程治疗后无心绞痛发作,为显效;若症状改善,仍有心绞痛发作,但胸痛程度、持续时间及发作次数明显减少,则为有效;若症状未改善甚至加重则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3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9.0软件操作系统进行数据统计,计量资料用X±S表示,计数资料用X2检验,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治疗,观察组显效28例(46.7%)、有效30例(50.0%)、无效2例(3.3%),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显效23例(38.3%)、有效30例(50.0%)、无效7例(11.7%),总有效率为88.3%,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心绞痛疗效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不稳定型心绞痛与稳定型心绞痛相比,它的疼痛程度大、持续时间较长、硝酸酯类药物的治疗效果不甚理想,而且恶化的趋势非常明显,易造成恶性心肌梗死或引发猝死,严重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安全[4]。
通常的西医治疗中采用血通道重建的办法,给予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血供、抗血小板聚焦等,从而提升患者的血液流通恢复到正常范围;通常所采用的西药如方法所述,此类药物由于会降低心肌耗氧量往往引发血栓机制参与到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改善过程中,极易对治疗效果产生阻碍作用,从而会大大减低治疗效果[5]。
硫酸氢氯吡咯雷属于噻吩吡啶类衍生物,能够给血小析的聚集提供抑制作用,并且不会对磷酸二酯酶活性产生影响,所以,效果较好,通常的临床应用中还可以与阿司匹林等药物联用,副作用较小,在本次治疗中,通过对该药物的应用显著提高了治疗效果[6]。
综上所述,对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应用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常规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症状,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因而,值得进一步在临床积极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陈红梅,徐开联,付延导. 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研究[J]. 当代医学. 2012, 18(16): 151-152.
[2]李海成,易董,潘俊泰. 硫酸氢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老年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J]. 实用临床医学. 2012, 13(2): 24-26.
[3]钱福东. 硫酸氢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60例临床分析[J]. 安徽医学. 2010, 31(6): 659-660.
[4]王锋雷,郭颖慧. 硫酸氢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120例[J]. 中国药业. 2011, 20(13): 60-61.
[5]杨和平,金艳. 丹红注射液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78例[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2, 10(3): 267.
[6]张春,米忠友,田维君. 硫酸氢氯吡格雷片联合阿托伐他汀钙胶囊、养心氏片治疗冠心病 PCI术后心绞痛39例临床疗效观察[J].世界中医药. 2014(10): 1299-1301.
【关键词】硫酸氢氯吡格雷;稳定性;心绞痛;诊断;治疗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6)04-0061-02
不稳定型心绞痛,多因冠状动脉粥样化硬化斑块破裂造成,其结果是表面血栓的形成,病情进一步发展,会形成远端血管不完全闭塞,从而造成急性缺血性综合征。其主要的引发因素集中于情绪急剧变化与过量运动相关[1]。在本组研究中选取12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进行分组比较研究,探讨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效果。现将具体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回顾性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间进行治疗的患者120例,所有患者均经病史问询、病例分析及相关检查确诊为不稳定型心绞痛。其中,对照组60例患者,男性31例,女性29例,年龄在38岁到66岁,平均年龄为(46.8±3.4)岁,病程为3月至2.5年,平均病程为(7.3±1.2)月;观察组60例患者,男性33例,女性27例,年龄在38岁到66岁,平均年龄为(46.8±3.4)岁,病程为3月至2.5年,平均病程为(7.3±1.2)月。
1.2方法
1.2.1诊断方法[2]
从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方面检查并进行问询,选用X线胸部照射检查,心电图检查,病史、体格、生化检查,若诊断不明显者,针对其进行超声心动图、冠状动脉心室造影检查。其中,需对患者疼痛的部位、发作时的具体情况、性质、发病后的持续时常、频率等进行仔细分辨,并对其诱发因素进行进一步的深入了解。遇到诊断方法无效时,就应该对心脏功能加以鉴别,并对心肌缺血的程度、范围,确定出正确的诊断方法。
1.2.2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卧床休息、抗凝,抗血小板,扩冠,调脂,无禁忌症给予β-受体阻滞剂。应用硝酸酯类、阿司匹林、波立维、立普妥、倍他乐克。2周为1疗程,疗程结束后进行疗效评估。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应用硫酸氢氯吡格雷进行治疗,75mg/次,1次/d,2周为1个疗程,两组均进行观察记录,包括心绞痛的发作时间、频率、程度、恢复时间等,在治疗两个疗程后,进行比较。
1.3判定标准[3]
若患者在1疗程治疗后无心绞痛发作,为显效;若症状改善,仍有心绞痛发作,但胸痛程度、持续时间及发作次数明显减少,则为有效;若症状未改善甚至加重则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3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9.0软件操作系统进行数据统计,计量资料用X±S表示,计数资料用X2检验,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治疗,观察组显效28例(46.7%)、有效30例(50.0%)、无效2例(3.3%),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显效23例(38.3%)、有效30例(50.0%)、无效7例(11.7%),总有效率为88.3%,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心绞痛疗效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不稳定型心绞痛与稳定型心绞痛相比,它的疼痛程度大、持续时间较长、硝酸酯类药物的治疗效果不甚理想,而且恶化的趋势非常明显,易造成恶性心肌梗死或引发猝死,严重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安全[4]。
通常的西医治疗中采用血通道重建的办法,给予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血供、抗血小板聚焦等,从而提升患者的血液流通恢复到正常范围;通常所采用的西药如方法所述,此类药物由于会降低心肌耗氧量往往引发血栓机制参与到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改善过程中,极易对治疗效果产生阻碍作用,从而会大大减低治疗效果[5]。
硫酸氢氯吡咯雷属于噻吩吡啶类衍生物,能够给血小析的聚集提供抑制作用,并且不会对磷酸二酯酶活性产生影响,所以,效果较好,通常的临床应用中还可以与阿司匹林等药物联用,副作用较小,在本次治疗中,通过对该药物的应用显著提高了治疗效果[6]。
综上所述,对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应用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常规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症状,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因而,值得进一步在临床积极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陈红梅,徐开联,付延导. 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研究[J]. 当代医学. 2012, 18(16): 151-152.
[2]李海成,易董,潘俊泰. 硫酸氢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老年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J]. 实用临床医学. 2012, 13(2): 24-26.
[3]钱福东. 硫酸氢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60例临床分析[J]. 安徽医学. 2010, 31(6): 659-660.
[4]王锋雷,郭颖慧. 硫酸氢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120例[J]. 中国药业. 2011, 20(13): 60-61.
[5]杨和平,金艳. 丹红注射液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78例[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2, 10(3): 267.
[6]张春,米忠友,田维君. 硫酸氢氯吡格雷片联合阿托伐他汀钙胶囊、养心氏片治疗冠心病 PCI术后心绞痛39例临床疗效观察[J].世界中医药. 2014(10): 1299-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