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为课堂教学过程中的第一个环节,引入的设计和进行情况将直接影响整个课堂教学的效果。它可以激活学生已经掌握的相关知识,同时也可以对将要进行的教学的背景性知识加以补充,启发学生对课题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
关键词:初中物理 课堂 引入环节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课题引入的新颖、别致(且方法适当),能够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所要研究的课题上来,同时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又能刺激学生去主动思考问题,发展学生智力,并为本节教学的顺利进行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教师备课时,要从教材的内容、学生认知发展的水平、教师自身的教学风格等角度考虑问题,用一个恰当的方式引入课题,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培养他们的多元能力,同时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1]。
1、物理课堂引入的意义
1.1使学生注意力集中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与集中。注意本身不是一种独立的心理活动过程,而是一种心理特征或心理状态。人们的各种心理活动,特别是认识活动,只有处于一定的注意状态下才能得以进行。对于初中生来说,学习的目的性和自觉性还处在提高的过程中。因此,要想使学生的思维转到课堂上,首先就必须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1.2使学生产生兴趣并使兴趣持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人们对事物感兴趣时,就心向神往,把心理活动集中到该事物上来,学生对学习也是一样。它是人们想要认识、感知和探索世界,不断追求真理而带有个人情绪的思想活动。在物理教学过程中,要做到不间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想方设法让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不断增强。教师需要精心设计和引导,及时的抓住学生瞬间出现的认知欲求,掀起思维的波澜,使学生产生认识问题同时解决问题的渴望,但感到仅仅靠自己已有的知识又无法解决问题矛盾心理。这样就会使兴趣持续下去。当一个人对学习存在兴趣时,他就会高高兴兴、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对学习内容的思考与探索中[2]。
1.3牵动学生思维
在学生对现象、问题等产生浓厚的兴趣后,就要通过创设情境、刺激、奖励等手段活跃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大脑动起来。要教会少年展开复杂的思维过程,教师就得有高度的洞察力和灵活性,随时变换教学的方式。新课程理念下,学生已经占据了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教师在教学中所起的作用是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引导,课堂教学是提高学习质量的重要环节,如果能在课堂教学活动中采取恰当的引课方式,激活学生的思维,学生就会有持续学习物理的兴趣,那样就能取得极佳的效果。
2、初中物理课堂引入环节设计
2.1多媒体课件引入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学手段的进步,课堂教学早已不单纯是简单的黑板加粉笔。多媒体作为一种辅助手段在教学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多媒体教学生动、形象,变不可见的现象为可见,可以演示具有危险性的实验等。教师通过精心制作的幻灯片、动画、文字、声音文件,网上的一些素材等多媒体资源引入要学习的内容,可以节省时间,创设情境,增强趣味性,创造生动、活泼、愉快、高效的课堂氛围,从而优化教学,传承教学用资源。
初中电学知识占很大的比重,电学的特点抽象、难于理解就成了学生学习的障碍,比如说电流看不到也摸不着,学生就无法感知它的存在;电压听起来这个词对于感性认识总会多于理性认识的初中生来说就更难懂了;安全用电的知识,说起这个词学生就很害怕。对于这样难于理解,同时又无法用实验来说明白的事情,可以用计算机模拟的形式来帮助学生突破难点。例如在《欧姆定律与安全用电》这一节,涉及高压危险、短路的危害、雷电等,再有如九年级的托里拆利实验,由于在实验中用到了水银,水银的剧毒使这个实验已经不能在课堂上进行了,但单靠语言描述这个过程,对学生来说很难理解,利用视频可以把整个实验过程展现出来,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2.2利用类比方法引入
对于一些生涩、抽象的物理概念,如果用同学们熟悉的、生动形象的事物去加以类比,找出它们的相似或相近之处,达到认识该事物。选择适当的类比对象,抓住事物的本质联系作为推理的依据,同时在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加以类比。通过类比,学习新知识,复习旧知识,往往会产生“一语惊人”的作用,高速而又有效。
在电学中,电压对于初学者来说是非常抽象的概念,很难理解。如果此处没有突破这个难点,将对后续学习产生很大的障碍,并且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从而厌学。由于学生对于水流很熟悉,并且电流类比水流也已经学过,在这里利用水压结合画图加以解释,能化解难点。用软管将两个容器连通中,软管中间用夹子夹住,第一步:向两个容器中注入等高的水,移走夹子发现水不流动。第二步:向两个容器中注入不等高的水,移走夹子发现水从水位高的流向水位低的,形成水流。这里夹子好比开关,水位不等高即水压是使水流动的原因,类比了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
电阻对于初中学生也存在着认知上的困难,紧接着要搞清楚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就更难了,这里理解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也可以采用这个方法。可以类比成一辆汽车在路上行驶,两条路中路程长的难通过,阻碍大;路面的好坏,例如沙土路面,柏油路面等材料的不同会影响车的行驶,即阻碍不同;路面的宽窄也会影响,路面宽阻碍小,更畅通。路面窄总有让车的障碍,阻碍大不利于开车。通过这样的类比,使学生轻松地有了感性认识,也就不会那么惧怕电学知识了。并且此处如果处理得好,对于电阻的串并联的认识,学生自己就可以利用类比的方法进行分析,得出正确的结论。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能力,自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结论
总之,课堂导入技能是教师组织课堂教学基本技能之一,它用于上课的开始,是一堂课的首要环节,其主要功用是引起学生注意,并激发学生兴趣。再则,将教学过程各个环节处理好,使之成为一个紧凑的、有机的统一体,课堂教学才能取得最大的成功。在教学中要不断探索,寻找适合自己学生和自己风格的方式,形成自己的教学模式,使学生迅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以期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戈素贞,曹蒙生.研究教学设计理论,解决教学时空矛盾[J].高等农业教育,2006(06).
[2]董斌,尹黎萍.新课程理念下物理课堂教学的换位思考[J].物理教学探讨,2006(23).
关键词:初中物理 课堂 引入环节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课题引入的新颖、别致(且方法适当),能够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所要研究的课题上来,同时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又能刺激学生去主动思考问题,发展学生智力,并为本节教学的顺利进行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教师备课时,要从教材的内容、学生认知发展的水平、教师自身的教学风格等角度考虑问题,用一个恰当的方式引入课题,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培养他们的多元能力,同时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1]。
1、物理课堂引入的意义
1.1使学生注意力集中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与集中。注意本身不是一种独立的心理活动过程,而是一种心理特征或心理状态。人们的各种心理活动,特别是认识活动,只有处于一定的注意状态下才能得以进行。对于初中生来说,学习的目的性和自觉性还处在提高的过程中。因此,要想使学生的思维转到课堂上,首先就必须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1.2使学生产生兴趣并使兴趣持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人们对事物感兴趣时,就心向神往,把心理活动集中到该事物上来,学生对学习也是一样。它是人们想要认识、感知和探索世界,不断追求真理而带有个人情绪的思想活动。在物理教学过程中,要做到不间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想方设法让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不断增强。教师需要精心设计和引导,及时的抓住学生瞬间出现的认知欲求,掀起思维的波澜,使学生产生认识问题同时解决问题的渴望,但感到仅仅靠自己已有的知识又无法解决问题矛盾心理。这样就会使兴趣持续下去。当一个人对学习存在兴趣时,他就会高高兴兴、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对学习内容的思考与探索中[2]。
1.3牵动学生思维
在学生对现象、问题等产生浓厚的兴趣后,就要通过创设情境、刺激、奖励等手段活跃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大脑动起来。要教会少年展开复杂的思维过程,教师就得有高度的洞察力和灵活性,随时变换教学的方式。新课程理念下,学生已经占据了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教师在教学中所起的作用是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引导,课堂教学是提高学习质量的重要环节,如果能在课堂教学活动中采取恰当的引课方式,激活学生的思维,学生就会有持续学习物理的兴趣,那样就能取得极佳的效果。
2、初中物理课堂引入环节设计
2.1多媒体课件引入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学手段的进步,课堂教学早已不单纯是简单的黑板加粉笔。多媒体作为一种辅助手段在教学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多媒体教学生动、形象,变不可见的现象为可见,可以演示具有危险性的实验等。教师通过精心制作的幻灯片、动画、文字、声音文件,网上的一些素材等多媒体资源引入要学习的内容,可以节省时间,创设情境,增强趣味性,创造生动、活泼、愉快、高效的课堂氛围,从而优化教学,传承教学用资源。
初中电学知识占很大的比重,电学的特点抽象、难于理解就成了学生学习的障碍,比如说电流看不到也摸不着,学生就无法感知它的存在;电压听起来这个词对于感性认识总会多于理性认识的初中生来说就更难懂了;安全用电的知识,说起这个词学生就很害怕。对于这样难于理解,同时又无法用实验来说明白的事情,可以用计算机模拟的形式来帮助学生突破难点。例如在《欧姆定律与安全用电》这一节,涉及高压危险、短路的危害、雷电等,再有如九年级的托里拆利实验,由于在实验中用到了水银,水银的剧毒使这个实验已经不能在课堂上进行了,但单靠语言描述这个过程,对学生来说很难理解,利用视频可以把整个实验过程展现出来,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2.2利用类比方法引入
对于一些生涩、抽象的物理概念,如果用同学们熟悉的、生动形象的事物去加以类比,找出它们的相似或相近之处,达到认识该事物。选择适当的类比对象,抓住事物的本质联系作为推理的依据,同时在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加以类比。通过类比,学习新知识,复习旧知识,往往会产生“一语惊人”的作用,高速而又有效。
在电学中,电压对于初学者来说是非常抽象的概念,很难理解。如果此处没有突破这个难点,将对后续学习产生很大的障碍,并且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从而厌学。由于学生对于水流很熟悉,并且电流类比水流也已经学过,在这里利用水压结合画图加以解释,能化解难点。用软管将两个容器连通中,软管中间用夹子夹住,第一步:向两个容器中注入等高的水,移走夹子发现水不流动。第二步:向两个容器中注入不等高的水,移走夹子发现水从水位高的流向水位低的,形成水流。这里夹子好比开关,水位不等高即水压是使水流动的原因,类比了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
电阻对于初中学生也存在着认知上的困难,紧接着要搞清楚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就更难了,这里理解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也可以采用这个方法。可以类比成一辆汽车在路上行驶,两条路中路程长的难通过,阻碍大;路面的好坏,例如沙土路面,柏油路面等材料的不同会影响车的行驶,即阻碍不同;路面的宽窄也会影响,路面宽阻碍小,更畅通。路面窄总有让车的障碍,阻碍大不利于开车。通过这样的类比,使学生轻松地有了感性认识,也就不会那么惧怕电学知识了。并且此处如果处理得好,对于电阻的串并联的认识,学生自己就可以利用类比的方法进行分析,得出正确的结论。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能力,自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结论
总之,课堂导入技能是教师组织课堂教学基本技能之一,它用于上课的开始,是一堂课的首要环节,其主要功用是引起学生注意,并激发学生兴趣。再则,将教学过程各个环节处理好,使之成为一个紧凑的、有机的统一体,课堂教学才能取得最大的成功。在教学中要不断探索,寻找适合自己学生和自己风格的方式,形成自己的教学模式,使学生迅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以期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戈素贞,曹蒙生.研究教学设计理论,解决教学时空矛盾[J].高等农业教育,2006(06).
[2]董斌,尹黎萍.新课程理念下物理课堂教学的换位思考[J].物理教学探讨,20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