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血压为常见病,多发病,是以持续性动脉血压增高为主要表现,续而产生复杂的内脏病变的全身性疾病。在祖国医学中虽无高血压病名,但据其临床表现,可概括于中医学中的“眩晕”“头痛”等病症范畴。
本病的原因病机在祖国医籍中早有记载,在治疗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如《素问·至真要大论》[1]说:“厥阴之胜,耳鸣头眩,愦愦欲吐”。又说“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灵枢?口问篇》说“故上气不足,脑为不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苦倾,目为之苦眩”。合观以上经文说明本病之发属肝,病因是由于情志与气血上迫,过度烦动而发。迨至金元时代刘完素,李泉,朱震享等,创立“火”“气”“痰”为本病的发病论点。李氏认为本病的发生,主要为“或心火暴甚,而肾水衰弱不能制之……”。李氏认为:“凡人年逾四旬,气衰之际,或因忧思,忿怒伤其气者,多有此证,壮岁之时无有也”。朱氏认为:“多是湿土生痰、痰生热、热生风”所致。明代张景岳认为:“凡此皆冲任气脱,形神俱败而然,故必于中年之后,乃有此证……。”总观以上诸家论述结合临床实践中的体会,认为本病之病因机理,多由于阴阳失调,气血失序,风、火、痰的动扰以及七情等刺激所引起。阴阳失调以“肝”和“肾”的阴阳不平衡为中心,以“肝阳上亢”或“肝肾阴虚”为本病的主要发病机制。而“心经”与“冲任”的阴阳失调也是发病的重要因素。本病为本虚标实,本虚者,可阴虚,可阳虚,可阴损及阳,阴阳两虚,然以阴虚为多见;标实者,或气滞,或血瘀,或痰浊阻络,或肝阳上亢然以肝阳挟火随气血上逆者为多。肝肾同源,肝阳上亢多由于肾阴亏虚,水不涵木,肝风内动,则眩晕,头痛,筋急,甚则晕厥等症随之出现。心肾为水火之脏,且心肝为母子之脏,肾水亏损则心肝阴亏阳热亢盛之症随之合并出现。肝肾与冲任有密切关系,肝肾之阴阳不平衡常可影响冲任失调,而冲任失调也可促进肝肾阴阳不平衡的加剧和发展。
本病的发病过程大多是由实而虚,最初表现为阳亢,续而是阴虚阳亢,再进则是阴虚,阴虚久而及阳,最后阴阳两虚。故在施治中必须本 此发病机制,辨别标本虚实,阴阳的偏盛偏衰,使其达到相对平衡。在辨证施治中,应当随病情之变化,灵活谴药立方。虽然证属定型,方无定方,但施治中则有一定得法则可循,只要能按症分清主次,掌握定法,则就可通常达变。
1治疗本病的常用诸法简述于下
1.1清上引下法
适用于肝火炽盛,上扰清窍者。症见:头晕、头痛、面赤口干、目赤、口苦、溲赤便秘、急躁易怒、舌质红、苔黄干糙、脉弦劲。常用药物:桑叶、菊花、丹皮、生地、白芍、黄芩、夏枯草、苦丁茶、磁石、石决明等。
1.2清上实下法
适用于肝肾阴虚,肝阳偏亢者。头晕目眩,耳鸣,目花,烦躁易怒,腰酸腿软,遗精萎泄,足跟痛,舌质红,苔净脉沉眩或细数。常用药物:桑叶、菊花、丹皮、山枝、夏枯草、桑寄生、杜仲、白芍、熟地、沙苑子等。
1.3清上填下法
适用于肾阴亏损,肝阳上越。症见:头晕目眩,言语不利,肢麻木,行路欲仆,腰酸腿软,神情呆滞,面鲜红,舌质淡红,苔薄黄,脉细眩。常用药物:熟地、白芍、何首乌、沙苑子、天竺黄、菊花、石决明、山枝、龟板等。
1.4育阴助阳法
适用于肾虚阴损及阳,阴阳两虚者。症见:眩晕欲仆,耳鸣吗,心悸,自汗腰酸腿软,肢体麻木,面色苍白或萎黄,畏风怯寒,溲频,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细或弦细。常用药物:熟地、山药、山萸、枸杞、杜仲、巴戟、龟板、附子、肉桂、牛夕等。
1.5豁痰熄风法
适用于阴虚阳亢,风痰壅盛者。症见:头晕,头痛,胸闷,心悸,食纳不馨,呕泛痰涎,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常用药物:法半夏、川贝、瓜蒌、桔红、茯苓等.。
1.6益气养血法
适用于阴血阳气虚亏,风阳浮越者。症见:眩晕目花,面色无华,心悸,气短,倦怠嗜卧,肢体麻木,舌质淡胖,苔薄白,脉细弦或沉弦涩滞。常用药物:人参、黄芪、当归、白芍、何首乌、石决明、杭菊、钩藤、龟板、女贞子、旱莲草等。
总之,本病的主要发病机理是阴阳失调,而肝肾阴虚,肝阳上亢是本病的主要发病机制,心经和奇经冲任因其生理情况与肝肾二经有密切关系,变与本病发病机制有关。以上所述仅为本病的基础病因,略举治疗六法,但很不够,未能治本病的全面,在临症时应依据病者具体情况“谨守病机,各司其属” [2]地进行辩证施治,灵活地选用方药,始能收到满意的效果。
2治疗也可选用针刺法
2.1常用穴位针刺法[3]:①曲池、太冲;②风池、足三里。
2.2备用穴针刺法:太阳、印堂、翳风、神门。
一般用常用穴,二方可轮流使用。宜中、强刺激。刺曲池穴应能使感应放散至前臂;刺三足里,感应放散至足背;刺风池穴,感应放散至头额。可不留针或留针10~15分钟。如伴有一侧头痛加太阳,前额痛加印堂,耳鸣加翳风,失眠加神门。每天或隔天针刺一次。
参考文献
[1] 清·张志聪《素问集注》《灵枢集注》.
[2]阎洪臣,高光振《内难经选释》.
[3] 中医针灸学.
本病的原因病机在祖国医籍中早有记载,在治疗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如《素问·至真要大论》[1]说:“厥阴之胜,耳鸣头眩,愦愦欲吐”。又说“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灵枢?口问篇》说“故上气不足,脑为不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苦倾,目为之苦眩”。合观以上经文说明本病之发属肝,病因是由于情志与气血上迫,过度烦动而发。迨至金元时代刘完素,李泉,朱震享等,创立“火”“气”“痰”为本病的发病论点。李氏认为本病的发生,主要为“或心火暴甚,而肾水衰弱不能制之……”。李氏认为:“凡人年逾四旬,气衰之际,或因忧思,忿怒伤其气者,多有此证,壮岁之时无有也”。朱氏认为:“多是湿土生痰、痰生热、热生风”所致。明代张景岳认为:“凡此皆冲任气脱,形神俱败而然,故必于中年之后,乃有此证……。”总观以上诸家论述结合临床实践中的体会,认为本病之病因机理,多由于阴阳失调,气血失序,风、火、痰的动扰以及七情等刺激所引起。阴阳失调以“肝”和“肾”的阴阳不平衡为中心,以“肝阳上亢”或“肝肾阴虚”为本病的主要发病机制。而“心经”与“冲任”的阴阳失调也是发病的重要因素。本病为本虚标实,本虚者,可阴虚,可阳虚,可阴损及阳,阴阳两虚,然以阴虚为多见;标实者,或气滞,或血瘀,或痰浊阻络,或肝阳上亢然以肝阳挟火随气血上逆者为多。肝肾同源,肝阳上亢多由于肾阴亏虚,水不涵木,肝风内动,则眩晕,头痛,筋急,甚则晕厥等症随之出现。心肾为水火之脏,且心肝为母子之脏,肾水亏损则心肝阴亏阳热亢盛之症随之合并出现。肝肾与冲任有密切关系,肝肾之阴阳不平衡常可影响冲任失调,而冲任失调也可促进肝肾阴阳不平衡的加剧和发展。
本病的发病过程大多是由实而虚,最初表现为阳亢,续而是阴虚阳亢,再进则是阴虚,阴虚久而及阳,最后阴阳两虚。故在施治中必须本 此发病机制,辨别标本虚实,阴阳的偏盛偏衰,使其达到相对平衡。在辨证施治中,应当随病情之变化,灵活谴药立方。虽然证属定型,方无定方,但施治中则有一定得法则可循,只要能按症分清主次,掌握定法,则就可通常达变。
1治疗本病的常用诸法简述于下
1.1清上引下法
适用于肝火炽盛,上扰清窍者。症见:头晕、头痛、面赤口干、目赤、口苦、溲赤便秘、急躁易怒、舌质红、苔黄干糙、脉弦劲。常用药物:桑叶、菊花、丹皮、生地、白芍、黄芩、夏枯草、苦丁茶、磁石、石决明等。
1.2清上实下法
适用于肝肾阴虚,肝阳偏亢者。头晕目眩,耳鸣,目花,烦躁易怒,腰酸腿软,遗精萎泄,足跟痛,舌质红,苔净脉沉眩或细数。常用药物:桑叶、菊花、丹皮、山枝、夏枯草、桑寄生、杜仲、白芍、熟地、沙苑子等。
1.3清上填下法
适用于肾阴亏损,肝阳上越。症见:头晕目眩,言语不利,肢麻木,行路欲仆,腰酸腿软,神情呆滞,面鲜红,舌质淡红,苔薄黄,脉细眩。常用药物:熟地、白芍、何首乌、沙苑子、天竺黄、菊花、石决明、山枝、龟板等。
1.4育阴助阳法
适用于肾虚阴损及阳,阴阳两虚者。症见:眩晕欲仆,耳鸣吗,心悸,自汗腰酸腿软,肢体麻木,面色苍白或萎黄,畏风怯寒,溲频,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细或弦细。常用药物:熟地、山药、山萸、枸杞、杜仲、巴戟、龟板、附子、肉桂、牛夕等。
1.5豁痰熄风法
适用于阴虚阳亢,风痰壅盛者。症见:头晕,头痛,胸闷,心悸,食纳不馨,呕泛痰涎,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常用药物:法半夏、川贝、瓜蒌、桔红、茯苓等.。
1.6益气养血法
适用于阴血阳气虚亏,风阳浮越者。症见:眩晕目花,面色无华,心悸,气短,倦怠嗜卧,肢体麻木,舌质淡胖,苔薄白,脉细弦或沉弦涩滞。常用药物:人参、黄芪、当归、白芍、何首乌、石决明、杭菊、钩藤、龟板、女贞子、旱莲草等。
总之,本病的主要发病机理是阴阳失调,而肝肾阴虚,肝阳上亢是本病的主要发病机制,心经和奇经冲任因其生理情况与肝肾二经有密切关系,变与本病发病机制有关。以上所述仅为本病的基础病因,略举治疗六法,但很不够,未能治本病的全面,在临症时应依据病者具体情况“谨守病机,各司其属” [2]地进行辩证施治,灵活地选用方药,始能收到满意的效果。
2治疗也可选用针刺法
2.1常用穴位针刺法[3]:①曲池、太冲;②风池、足三里。
2.2备用穴针刺法:太阳、印堂、翳风、神门。
一般用常用穴,二方可轮流使用。宜中、强刺激。刺曲池穴应能使感应放散至前臂;刺三足里,感应放散至足背;刺风池穴,感应放散至头额。可不留针或留针10~15分钟。如伴有一侧头痛加太阳,前额痛加印堂,耳鸣加翳风,失眠加神门。每天或隔天针刺一次。
参考文献
[1] 清·张志聪《素问集注》《灵枢集注》.
[2]阎洪臣,高光振《内难经选释》.
[3] 中医针灸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