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话式的小学语文课堂

来源 :当代教育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me00verg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学是思想与思想的碰撞,是心灵与心灵的交流,是生命与生命的对话。课堂对话是在教师、学生、文本之间进行和达成的,三者平等对话,互教互学,融合成一个 “学习共同体”。文章以小学语文课堂为载体,对对话教学的基本类型进行了探讨,具体阐述了师生对话、生本对话、生生对话、自我对话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运用,从而共同走进“对话”的小学语文课堂。
  关键词: 师生对话 生本对话 生生对话 自我对话
  传统的语文教学几乎是教师的讲解和灌输替代了学生的思考和发言,学生在学习中缺少主动性和自主性,教学成了传递知识的活动。《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对话式”的语文课堂,让教学成为一种生命活动,是学生在课堂上探究、活动、对话,完成一次又一次的生命历程;是师生共创人生体验、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材是知识的载体,教师是课程的实施者。教学中让学生自由地寻找对话对象(教师、学生、文本……),自由地选择对话形式——看、摸、演、想、说、比……通过对话使师生敞开心扉,获得更美妙的东西,从而能够在不经意之中涤荡灵魂,提高素养。
  一、师生对话,营造生态和谐、真爱洋溢的课堂
  1.真诚投入,在倾听中对话
  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会真诚投入地去倾听。教师要认真倾听学生发表的独特见解,通过营造一个自由、轻松的学习环境,让他们如痴如醉地探究、体验、交流,或发表自己的见解,或补充同学的发言……教师要把真实的情感投入到师生对话中,做一次话题的主持,当一回忠实的听众。
  在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学中,倾听是真诚的谦虚,是热情的期待,是无言的鼓励。倾听让学生思潮卷涌,激情四溢:“假如我是邱少云,我会疼得大哭,满地打滚。” “如果我是狼,我看见羊马上扑过去把它吃掉,不会与羊争论” ……这些都是学生真实的想法、真切的感受、真情的流露。这些想法可能毫无根据,可能是突发奇想,但这正是与学生对话的良机。让每一位孩子都微笑着站在你的面前滔滔不绝,又带着微笑满足地坐下。
  面对课堂中的知识,教师只属于“先知”,教师应该等待“后知”们对知识进行大胆地质疑,猜想,尝试,总结……面对文本的情感,学生和教师一样,同样拥有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和独特的表达方式。学生回答地或快,或慢,或直接,或婉转,或肤浅,或深刻,都是我们应该倾听的。
  2.抛砖引玉,在点拨中对话
  师生人格的平等是对话的前提,而学识上的差异则是对话的动力,师生对话正是差异的调整、发展的过程。对话教学不能排斥教师的作用,学生的成长需要教师的引导、点拨和真诚帮助。教师的点拨可以由浅入深自成一个系列,也可以在学生探究问题发生偏差时,通过点拨引导学生的思路转回正轨,但不能剥夺学生的主体地位。如教学片段《挑山工》
  师:“不解之谜”的“谜”是什么意思?
  生:“谜”指难以理解或没有弄明白的事物。
  师:文中的“谜”指的是什么?
  生:文中的“谜”指的是挑山工肩负重物走得慢却常常领先游人的原因。
  师:围绕这个谜,文章分几步来写的?
  生:分三步。第一步写产生谜,第二步写解开谜,第三步写解谜受到的启示。
  师:对。作者就是按照这三步一环套一环地写这个“谜”的。
  这是富有个性的对话,也是真正“研究”的对话。这种画龙点睛、抛砖引玉的点拨,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
  3.尊重个性,在接纳中对话
  课堂上与学生对话的关键是尊重。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在课堂中,对学生的创见要充分鼓励,对学生的异见要尊重理解,对学生的误见要宽容引导。只有尊重才会有平等的沟通,只有建立在尊重前提下的爱,才会变得宽容,才可能有学生主体意识和健全人格的生成。
  读了《龟兔赛跑》后,教师问:你们对这场比赛有什么想法?学生纷纷表示“小白兔跑得比乌龟快,乌龟早到终点,是因为小白兔睡了一觉,这样的比赛不公平。”“乌龟都能爬到终点,小白兔肯定几分钟就能跑到了,它干吗要睡觉呢?这不太可能。”“我觉得我们做事不能骄傲,骄傲一定会失败。”
  这都是学生阅读文本的独特感受,再现了学生的心灵世界。我们不能仅把第四个学生的回答作为标准答案。当然,我们更不能以“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为理由,对学生学习中出现明显错误也不予纠正。教师要牢牢把握和注意文本的价值取向,充分落实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二、生本对话,创造自由飞翔的乐园
  1.与作者的思想对话
  文本往往是作者思想意识、艺术品位和文化视野的浓缩。结合背景,与作者对话,是解读作品形象的必经之路。如果对话只止于文本,我们只能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因此,我们必须具备与作者思想对话的意识。在教学中实现与作者思想的对话,文本才会变得丰厚起来,才会真正形成对读者的一种召唤。
  如教学《别了,我爱的中国》一文,教师先介绍时代背景和作者出国的一段史实,然后引领学生与作者对话:“作者不是罪人,为什么说自己是罪人?”“作者不忍离开中国为什么又要离开中国?”“作者在文中为什么三次写‘别了,我爱的中国’?”学生在老师的引领下,走进文本,与作者的感情在交流,与作者的思想在对话,使学生正真感悟到作者的爱国之心,报国之情。
  让学生自主地走进文本深处,“倾听”作者的声音,“体念”作者的情感,“触摸”作者的心灵,让情感去感染情感,让心灵去感动生命。
  2.与作品人物对话
  文本中的人物在作者的笔下是有血、有肉、有思想的。新课程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引领学生潜心会文、多元解读,让学生穿越时空的隧道,与作品中的人物进行对话,或完成角色互换,直白内心。与他们同悲欢,从而使思想受到震撼,精神得到洗涤,灵魂得到提升。   如教学《夏明翰英勇就义》一文,对于夏明翰视死如归的行为,教师有意识地设计了三次侧重点不同的对话。当夏明翰被敌人关进监狱,劝他投降时,老师问:“此时,你会对夏明翰说些什么?” 当夏明翰被敌人折磨得遍体鳞伤时,师又问:“此时,你会对夏明翰说些什么?” 当夏明翰被敌人押到刑场时,老师动情地说:“此时,你又会对夏明翰说些什么?”
  与作品中的人物对话,学生与人物之间的时间和空间距离感消失了,对话就会更直接、更深入,体验也会更深刻,同时,学生可以从多个角度与人物对话,更能体现学生阅读的个性化和创新意识。
  3.与生活文本对话
  注重文本的解读,有利于把握作品的本质,但对学生的现实生活也许太遥远,不利于学生体验作品的内在情感。因此,阅读要走进文本,又要跳出文本,与鲜活的现实生活对话。教师要有意识地以语文课堂为轴心,把学生的语文学习向相关的生活领域拓展,做到课内学习与课外生活紧密结合,使语文教学形成一个辐射型的整体网络结构。
  如教《菜园里》一文时,课前,教师在教室的四周摆上许多新鲜蔬菜。上课时,教师让学生去看看、摸摸这些蔬菜,再读一读身边的卡片,试着记住它们的名字。然后进行反馈交流(教师拿出一种蔬菜让学生赶快找出它的小卡片举起来,大声读)。
  本课中,教师通过创设生活化的情景,引领学生走入认知的园地。此时课文中的生词不再是一个个陌生的、生硬的方块字的组合。而是一个个他们急于认识的朋友。学生通过生活获得了知识,又通过进一步的认识,明确了更多的生活中的事例,语言也在对话中得到发展。
  三、生生对话,构建交流互动的平台
  1.竞争合作式对话
  竞争式对话,是在战胜对方的活动中,进行自我探索的一种学习活动。合作式对话,是以小组的形式,为求证某一个具体的问题,从搜集、梳理资料,到演绎归纳、形成观点,再到观点表述的一种学习活动。在课堂对话中,我们提倡合作,鼓励竞争。在竞争中使学生学会竞争的方法,培养竞争意识。在合作中,来自他人的信息为自己所吸收,自己已有的知识被他人的视点唤醒和激活,可以真正达到“以文会友”。
  如教《景阳冈》一文时,有位学生提出:“武松不该把老虎打死,老虎是一级保护动物。”这样的疑问应该说颇有分量,教师相继诱导,让学生相互切磋、分析,分组辩论,使学生形成共识:我们要学习武松的精神,学习作者的文采,而老虎在那个时代还不是保护动物,当人的生命受到威胁的时候,我们应该保护自己。
  竞争合作式对话架设了学生与学生互动的平台,形成了人人参与、自由对话、真诚沟通的学习氛围。主动积极,无拘无束,竞而相益,争而相容。交流彼此的见解,分享彼此的得失,达到心灵的感应,思维的共振,从而实现个体的超越。
  2.表演式对话
  “实践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对学生来说,听到的容易忘记,看到的记忆不深,只有亲身体验的才刻骨铭心,终身难忘。从课堂实践看,学生的表现欲极强,他们喜欢表演,把表演当作一种游戏。“演一演”、“说一说”、“唱一唱”,课堂上组织表演,把学生带进生活情境。这样,为师生、生生进行对话搭建了舞台。
  如教《欢乐的泼水节》一课,有位教师精心设计了表演过程,通过欢快的音乐、模拟“泼水”,把学生带进傣族人民泼水节那种欢乐的气氛中,启发学生边“泼水”、边想象:他们会祝福老人、小朋友、姑娘、小伙子什么呢?教师也参与其中,边“泼水”边作示范。课堂闹而不乱,学生的兴奋之情溢于言表,个个畅所欲言,好不快乐。又如《坐井观天》是二年级的一篇课文,让学生分小组扮演小鸟、小青蛙,进入课文的意境之中,通过表演,让孩子将课文所蕴含的道理“抽象”出来。
  课堂表演是一种形式,其根本目的在于活化阅读内容,动化阅读过程,趣化阅读形式,让学生在充满情趣、充满形象、充满情感的活动中,获得语言情景的深切感受,得到语言情感的深刻感悟,从而让他们得到情感的熏陶、语言的发展。
  四、自我对话,捕捉灵性涌动的瞬间
  在师生对话、生本对话、生生对话中,学生会产生许多语言表达方式,这些语言表达方式加以恰当的支撑,就会使学生形成内部语言,这种内部语言最终导致个人的内部对话即自我对话。学生通过自我对话,丰富并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和语感,更新自己的认识。
  如教学《了不起的女孩》一文后让学生“说说你所认识的李欢,你从李欢身上学到了些什么?”有的说:“我太惭愧了,还不如一个残疾人?”这就是最深切的体验。有的说:“我今后在学习上、生活上要向李欢学习。”这是来自学生心灵深处的呼声,这就是最高层次的解读——读出了自己。
  学生的阅读不仅要读出现实生活,最重要的是能从文本中读出自己的影子,这样才能获得最深的体验、最深的感悟、最大的收获。让他们在对话中吐露心声,在对话中说出困惑,在对话中释放真情。
  对话式的语文课堂是民主、平等、沟通、合作、互动、交往、以人为目的的课堂教学。它不仅改变了传统的教学目的、教学方式,更使教学理论和教学思维发生了的变化。在整个语文课堂中,上述四种对话状态,是相互联系,相互交织,不断地循环往复。这样构成了语文教学的整个对话状态。
  参考文献:
  [1] 杨九俊.小学语文课堂诊断[M].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11
  [2] 邢秀凤著.语文课堂教学对话艺术[M].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5
  [3] 靳玉乐.对话教学[M].四川教育出版社.2006.12
  [4] 杨章宏.课程改革与学习主题构建[M]. 科学出版社,2004
其他文献
作为文赋的代表作品《阿房宫赋》不仅语言精美,而且感情充沛,语势连贯,确为一篇美文。  然而,讽谕美,也是比赋的重要的美感特征,而且是主要的。讽喻的魅力使人们涵咏其间,欲罢不能,《阿房宫赋》也因此成为千古绝唱。  讽谕,借用寓言故事来说明道理,达到启蒙教育或者讽刺谴责的目的(注1),杜牧在《上知己文章启》中写道:“宝力大起宫室,广声色,故作《阿房宫赋》。”可见讥讽时弊,诫劝皇帝是此赋的写作目的,作者
期刊
自1877年在日本的文献中出现“图书室”一词以来,图书室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进入教育领域,承担着重要的使命。充分利用学校图书室功能发挥图书室作用,应是提高教学水平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
期刊
英语阅读教学既是重点也是难点,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阅读课,通过各种方法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同时由于英语听说读写的能力是相辅相成的,所以我们必须有效地开发、利用阅读课的资源。那么在实际的教学当中,我们应该如何操作,才能达到课程标准的既定目标?如何恰当地利用各种不同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英语综合能力?在此,我想结合我的教学经验和理论学习谈谈自己在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方面的几点感受。  一、
期刊
大家知道,孩子是很喜欢听故事的。他们常常缠着老师、家长听各种各样的新奇故事。当学习了一些常用汉字,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之后,他们就要寻找一些课外书籍来看。对于许多人来说,书籍要陪伴着他们度过整个一生,成为终身的亲密朋友。所以,引导学生多读课外书,读好课外书,实在是非常重要的事。  有人说,学校里的课本那么多,还读课外书干什么?其实,读不读课外书,结果可大不一样啊!有两个学生,一个不读课外书,另一个
期刊
语文教学的主阵地在课堂,课堂教学可以说是教学的主要形式如何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是每个教育工作者都十分重视的问题。保证课堂教学的质量,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自觉、主动的学习,其关键的一点就是如何体现课堂的艺术性。  所谓课堂教学的艺术性,就是要求教师用创造性的方式、方法,向学生传授知识,从而达到教与学的有效结合、有机统一,下面从常规教学的几个方面,谈谈课堂教学的艺术
期刊
摘 要: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部分对中年级的习作明确提出了以下阶段性目标: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像,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这些目标对于三年级的作文教学来说,可以归结为一句话: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和写作愿望,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写作文。  关键词:激发
期刊
摘 要:体育教学是以身体活动为主的,教学中如稍有不周,就易发生事故,所以在体育教学中的安全问题显得尤为重要。目前有的学校和教师为了尽量避免事故的发生,在体育课中采取一些消极预防办法,如降低教材难度及减负减量,对稍有难度的教材干脆就去掉,更有甚者仅做一些简单的活动或采取“软禁”的手段敷衍了事,这样既影响了体育教学大纲的贯彻,阻碍了体育教学发展,也极大影响了学生身体机能的提高。  关键词:体育,事故,
期刊
牛顿第三定律是自然界最重要、最普遍的规律之一,是力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物理教学中的一个突出的难点。在教学中,我采用学生实验、分析讲解、巩固练习的教学模式,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具体做法如下:  一、学生实验  为了能让学生更好的认识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消除生活经验带来的误解,在此设计学生实验,让他们能通过自己的思考、实验,认识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特点与关系。同时,为了能让学生充分开动脑筋,设计实验,更好
期刊
在小学的语文教学中,尤其要重视的是培育小学生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这是新课改所强调的主要的教学目标。如何培养学生学好这一工具学科,也是处在小学阶段语文启蒙老师的主要教学任务之一。  在识字教学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是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起步是体现在培养学生的语感教学上。也就是说:教师在授课时要注重情感的投入,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情感。那么,就要求语文教师在备课
期刊
摘 要:微型课题研究是在现实课程改革的背景上开展起来的,以中小学教师为研究主体,以直接解决教育活动中迫切需要解决的教育现实问题为目的的,教师通过教学实践的反思活动,提高教学的技艺。也只有这样,教师才能真正从“职业化”走向“专业化”。  关键词:课题研究 教师 专业化发展 基点  微型课题研究指的是运用一定的科学方法,遵循一定的科学研究程序,通过对教育现象的解释、预测和控制,探索教育规律的一种认识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