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减负增效的不断深入,初中取消早晚自习已近三年,学生有了更多自己可以支配的时间,但学生的数学课外作业的设计和完成情况令人担憂。盲目的数学课外作业给学生带来太多的压力,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遭到学生的抵制,造成数学整体成绩的滑坡。肖川博士说:“作业是教师精心准备的送给孩子的一个礼物。”要想发挥数学课外作业的功能,需要每个数学教师和全体学生全心投入。
一、依托学校丰富的教学资源,设计数学课外作业。
近几年政府对学校的投入不断加大,除了校舍的翻修和重建之外,还为学校配备了图书室、微机室、电子阅览室、多媒体教室等,学校自己每学期也订阅了大量的报纸杂志。这些都为教师能力的提升和学生的发展提供了可能。长期以来,我们只注重教学任务的完成,机械地布置了大量数学课外作业,忽视了对国内外数学课外作业情况的全面了解和借鉴。只有得到学校的支持,教师才会放开手脚,充分利用这些教学资源制订出一份详细的数学课外作业的计划,从数量要求、设计角度、完成时间、检查落实制度、反馈形式等方面做出详细规定。校图书室和电子阅览室对教师、学生开放,可以帮助教师比较各种形式的课外作业,借鉴已有成果,从中优选,实现资源共享,也可以帮助学生开阔视野,提升学生个人能力。
二、依据数学课程标准,设计数学课外作业。
初中数学课程标准对中学生应具备的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做出了明确的规定,标准中所列出的目标是全体学生都应达到的基本要求。在设计数学课外作业时必须明确这些基本要求,不要随意拔高以确保基本要求的实现。例如,在学习《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时,只需要学生掌握四种解法,在设计数学课外作业时重点是巩固和落实四种解法,对于作为课外“读一读”的《根与系数的关系》不作要求,不要在课外作业中体现。当然,对于那些学有余力的学生应当鼓励他们去探究,并提供相关的材料,以满足他们的要求,发展他们的数学才能。
三、紧密围绕教材,尊重学生个性差异,设计数学课外作业。
数学教材是教与学的依据,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应该以教材为本,数学课外作业是对所学内容的巩固和提升,只有紧密围绕教材才能不偏离主题,目的性才会更强,学生才会更容易接受。脱离了教材,学生就失去了方向,就像在战场上丢了武器而感到无从下手,数学课外作业也就失去了它的意义。
数学教材的编写层层推进,知识点呈螺旋式上升,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但是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认知能力总会存在差异,因此在设计数学课外作业时不能一刀切,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尽可能地让所有学生都能主动参与到数学课外作业的探究中来,完成不同层次要求的作业,积累相应的经验,使每个学生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四、贴近学生生活,设计数学课外作业。
心理学研究表明,课外作业的设计与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学生自觉完成课外作业的积极性就越高。数学来源于生活,又为生活服务,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因此数学课外作业的设计应尽可能生活化。如学习过《概率帮你做估计》内容后,设计了这样一道课外作业:请你设计一个方案估计某池塘内鱼的尾数。此道题涉及课本所学的概率知识,要求建立合作小组共同完成。不仅巩固了课本知识,而且联系了现实生活,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及探究问题的愿望,学会了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调动学生参与,设计数学课外作业。
学生是数学课外作业的实践者,数学课外作业的设计目的能否达到,关键是看学生完成得怎么样?学生是否愿意完成,是否能完成?不是学校、老师说了算,而是要看学生本身。只有学生主动参与到作业的设计中来,才能使作业更具有针对性,才更符合学生本身的需求,更利于学生自身的发展。在学习了《圆锥的侧面积和全面积》之后,学生较好地掌握了计算公式,但考虑到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是扇形,而扇形也可以做成一个圆锥的侧面,在这个变化过程存在的不变数量关系,引导学生去探究,去交流,设计出了这样一道题:“用半径为30,圆心角为120°的扇形制作成一个圆锥,则它的底面半径是多少?”不仅将书本知识很好融入其中,而且提高了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只要每一位数学教师都能重视数学课外作业的设计并且行动起来,那些经过精心设计的数学课外作业就会像一份份精美的礼物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也会在快乐、成功的体验中轻松完成课外作业,数学课外作业的功能得以体现,也将课堂教学成功延伸到课外,实现了数学课外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促进了教与学的良性发展,使学生更加主动地学习数学,在数学的世界里更加快乐地成长。
一、依托学校丰富的教学资源,设计数学课外作业。
近几年政府对学校的投入不断加大,除了校舍的翻修和重建之外,还为学校配备了图书室、微机室、电子阅览室、多媒体教室等,学校自己每学期也订阅了大量的报纸杂志。这些都为教师能力的提升和学生的发展提供了可能。长期以来,我们只注重教学任务的完成,机械地布置了大量数学课外作业,忽视了对国内外数学课外作业情况的全面了解和借鉴。只有得到学校的支持,教师才会放开手脚,充分利用这些教学资源制订出一份详细的数学课外作业的计划,从数量要求、设计角度、完成时间、检查落实制度、反馈形式等方面做出详细规定。校图书室和电子阅览室对教师、学生开放,可以帮助教师比较各种形式的课外作业,借鉴已有成果,从中优选,实现资源共享,也可以帮助学生开阔视野,提升学生个人能力。
二、依据数学课程标准,设计数学课外作业。
初中数学课程标准对中学生应具备的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做出了明确的规定,标准中所列出的目标是全体学生都应达到的基本要求。在设计数学课外作业时必须明确这些基本要求,不要随意拔高以确保基本要求的实现。例如,在学习《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时,只需要学生掌握四种解法,在设计数学课外作业时重点是巩固和落实四种解法,对于作为课外“读一读”的《根与系数的关系》不作要求,不要在课外作业中体现。当然,对于那些学有余力的学生应当鼓励他们去探究,并提供相关的材料,以满足他们的要求,发展他们的数学才能。
三、紧密围绕教材,尊重学生个性差异,设计数学课外作业。
数学教材是教与学的依据,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应该以教材为本,数学课外作业是对所学内容的巩固和提升,只有紧密围绕教材才能不偏离主题,目的性才会更强,学生才会更容易接受。脱离了教材,学生就失去了方向,就像在战场上丢了武器而感到无从下手,数学课外作业也就失去了它的意义。
数学教材的编写层层推进,知识点呈螺旋式上升,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但是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认知能力总会存在差异,因此在设计数学课外作业时不能一刀切,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尽可能地让所有学生都能主动参与到数学课外作业的探究中来,完成不同层次要求的作业,积累相应的经验,使每个学生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四、贴近学生生活,设计数学课外作业。
心理学研究表明,课外作业的设计与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学生自觉完成课外作业的积极性就越高。数学来源于生活,又为生活服务,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因此数学课外作业的设计应尽可能生活化。如学习过《概率帮你做估计》内容后,设计了这样一道课外作业:请你设计一个方案估计某池塘内鱼的尾数。此道题涉及课本所学的概率知识,要求建立合作小组共同完成。不仅巩固了课本知识,而且联系了现实生活,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及探究问题的愿望,学会了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调动学生参与,设计数学课外作业。
学生是数学课外作业的实践者,数学课外作业的设计目的能否达到,关键是看学生完成得怎么样?学生是否愿意完成,是否能完成?不是学校、老师说了算,而是要看学生本身。只有学生主动参与到作业的设计中来,才能使作业更具有针对性,才更符合学生本身的需求,更利于学生自身的发展。在学习了《圆锥的侧面积和全面积》之后,学生较好地掌握了计算公式,但考虑到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是扇形,而扇形也可以做成一个圆锥的侧面,在这个变化过程存在的不变数量关系,引导学生去探究,去交流,设计出了这样一道题:“用半径为30,圆心角为120°的扇形制作成一个圆锥,则它的底面半径是多少?”不仅将书本知识很好融入其中,而且提高了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只要每一位数学教师都能重视数学课外作业的设计并且行动起来,那些经过精心设计的数学课外作业就会像一份份精美的礼物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也会在快乐、成功的体验中轻松完成课外作业,数学课外作业的功能得以体现,也将课堂教学成功延伸到课外,实现了数学课外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促进了教与学的良性发展,使学生更加主动地学习数学,在数学的世界里更加快乐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