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有效的课堂教学是新课程理念下完成初中历史教学的一项重要保障。教师过硬的自身素质和较强的人格魅力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和基础,提高课堂的有效性关键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离不开和谐的教学环境。本文从这三个方面探索初中历史有效课堂的途径。
【关键词】初中历史 有效课堂 课堂教学 教学环境 新课程教学理念
追求有效的课堂教学是每位教师经常思考的一个古老的问题。怎样做到有效课堂教学呢?所谓有效课堂教学,是指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采取恰当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参与学习过程,获取较大容量的真正理解的有效知识,同时,充分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形成良好的情感、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教学论专家余文森认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特征(或表现)可以列举很多,但最核心的一点是看学生是否愿意学、主动学以及怎么学、会不会学。”如何实施初中历史课的课堂教学有效性呢?
1.提高历史课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和基础是教师有过硬的自身素质和较强的人格魅力
1.1 新课程背景下实施的历史课有效教学必然要求教师在以下方面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①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理念是灵魂,教学理念是指教学行为的思想观念和精神追求,对于教师来说,具有明确的先进教学理念是基本的素质要求。在推行新课程教学中,教师必须以新观念来实施新课程。初中历史教师不是照本宣科,给学生读一遍课文就上完了,而是要通过学习历史,达到新课标要求。②丰富的个人知识储备。课堂上,如果教师对教材的理解缺乏深度和广度,那么教学就会肤浅,学生学习就无法深入。可见,作为新课程直接实施者的教师,一定要不断学习和探索,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内涵。知识的厚度增加了,课堂就能深入浅出,左右逢源。历史教师不仅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还要博览群书,古今中外,天文地理,历史人物等等各学科的知识,才能吸引学生,激发学生求知欲、探究欲。③做一个有反思力的教师。叶澜教授有一句著名的话:“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可能成为名师。教师应在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螺旋式上升中实现专业成长。”教无定法,一个优秀的历史教师,一定是一个善于反思的教师,在反思中积累灵活多样的教法,每教一遍,都有新的收获,选择最适合学生的教法,就能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1.2 历史教师的学识、能力、性情、品德修养等综合素质熔铸成的人格魅力是吸引学生的主要源泉。由赵国忠专家主编的《教师最需要什么》一书中阐述到:教师的魅力不仅仅来自得体的穿着、脱俗的谈吐、娴雅的举止、美好的姿态,更来自内在气质的自然流露,来自教师的优良人品,来自教师的善良与关爱,来自教师的宽容与公正,来自教师的敬业与正直……一位有魅力的教师,能以渊博的知识培养人,以科学的方法引导人,以完善的人格唤醒人,以优雅的气质影响人。一位有魅力的教师,能在生活、教学中追求美,创造美,更好地为教学服务,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提高学生成绩,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创造美的能力。一位有魅力的教师,能尊重学生,对学生有亲近感,走进学生心灵;他能学会洞察孩子的变化,懂得呵护孩子的自信,懂得用不同的尺子去衡量孩子,会发现孩子的亮点、长处和不足;能用宽容的心态去接纳孩子,去亲近孩子,以坦诚的胸怀去理解孩子。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恪守“身正为范”的信条,用自己对教育的忠诚、敬业,对学生的平等、真诚去塑造学生的纯洁,构筑学生的正直、换取学生的真诚,描绘学生人性的美好,培养学生高尚的品德。
可见,教师过硬的自身素质和较强的人格魅力是“学生是否愿意学”的一个潜在驱动力,也是提高历史课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和基础。
2.提高历史课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关键是精心设置课堂
2.1 教学目标要有效。教学目标要正确,教师在设计课前一定要熟悉文本,挖掘内在的思想意义,正确把握文本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同时还要对学生的现状也有准确的把握,设置的目标不仅要难易适中,还要有切实可行的可操作性。我在讲第一次世界大战时,设计的目标是,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知道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三条战线。了解凡尔登战役的惨烈,感悟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空前灾难,树立热爱和平的意识。通过讲述故事,观看插图,讨论分析,学生很容易把握。
2.2 问题的设置要有效。问题的设置既要有挑战性,还要能够起到发展学生思维、想象的目的,但也要难易适中,并且问题的设置要灵活,有些问题换一种问法,达到的目的是一样的,但学生的接受度就不一样了。在讲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我设置了这样的问题,如何正确认识萨拉热窝谋杀事件,说说反对战争的理由。学生一般都能回答。
2.3 教师的语言要有效。首先,语言要准确。教学中教师无论是解说,是引导,是总结,还是下指令,语言都一定要是精准的。如老师说了:“下面我们来做一个情景表演。”那你接下来的就一定要是真正意义上的有规则有要求的表演。而不能随口说了“表演”二字哄哄学生。其次,语言要有效。很多老师觉得课堂上时间总是不够用,其实老师太多的废话就是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拿鼓励学生来说吧,对学生精彩的发言,突出的表现,只要送上老师真诚的赞美、肯定的眼神或会心的微笑或同学们发自内心的掌声就足够了,但有的老师啰啰嗦嗦说了很多废话。这样的课堂浪费了学生不少时间,还谈何有效呢?
2.4 教师的教法有效,灵活恰当。精彩的导入能把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起来,兴致勃勃地投入新的学习情境中去。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实物器具的运用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历史知识的印象和了解,历史情景剧的表演可以让学生对历史人物,特定环境进行分析揣摩,还可以体验不同角色的情感,深刻理解相应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也在查找和分析资料中提高了能力。应用恰当的信息技术手段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潜心设置课堂小结和课后作业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精髓之所在。清代著名画家郑板桥曾有这样艺术感慨:“删繁就简三秋树,标新立异二月花”。如今有的公开课或部分新教师的课想做到完美无暇,冗长的结课千头万绪,“枝繁叶茂又不见树干”。我个人认为课堂小结应删繁就简,起到画龙点晴之效,才能尽显课堂的生气、灵气以及教师的才气,才能使课堂教学有的放矢,才能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由于学生学习的目的是“学以致用”,我个人认为即便是历史学科,新课结束后一定要或多或少由教师根据课堂实际、学生易错、考试实际等创造性地超越课本的习题而设计出一些练习题:比如我讲述“火烧圆明园”时,这几届学生我都设计一道“火烧圆明园的损失及对青少年有什么启示”的材料题和“火烧圆明园的根本原因”选择题。这样适当的练习设计来结束教学,既可巩固当堂知识,又可培养学生能力,还可减轻学生课后负担和方便教师查缺补漏以及使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升华,真可谓一举数得。可见课堂小结和课堂作业是教师对教材和学生的“把脉”,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精髓。
3.提高历史课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离不开构建和谐的教学环境
和谐的教学环境是教师与学生双方面的需求,也是新课程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谐的师生关系能为教师完成历史课程的教学任务、达成历史教学功能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同时也能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为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提供平台,提高课堂的有效性。这就要求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必须具备以下特点:关爱性、民主性、开放性。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爱会更加积极地学习,甚至从教师的言行举止中学会关爱他人,关爱集体,师生之间会产生共鸣。教师营造了积极的气氛,学生也会大胆猜想,踊跃发言,主动探求知识,主动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去。新型的教学观要求打破学科学习的封闭状态,把学生置于一种动态的、开放的学习环境中,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获取知识的方式和渠道。
当然以上是我对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粗浅认识。我深信:只要我们广大历史教师投入到教材中,把握教材内容,明确大纲要求,大胆探索,灵活教学,摒弃陈规陋习,追求不断创新,你的课堂会更加有效,甚至高效;你的学生会放飞希望,得到快乐,收获成功!
参考文献
[1] 赵国忠主编.《教师最需要什么》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3月第1版.
[2] 刘世斌主编.《名师讲述——如何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5月1版.
[3] 赵国忠主编.《中国著名教师课堂细节》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10月第1版.
【关键词】初中历史 有效课堂 课堂教学 教学环境 新课程教学理念
追求有效的课堂教学是每位教师经常思考的一个古老的问题。怎样做到有效课堂教学呢?所谓有效课堂教学,是指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采取恰当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参与学习过程,获取较大容量的真正理解的有效知识,同时,充分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形成良好的情感、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教学论专家余文森认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特征(或表现)可以列举很多,但最核心的一点是看学生是否愿意学、主动学以及怎么学、会不会学。”如何实施初中历史课的课堂教学有效性呢?
1.提高历史课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和基础是教师有过硬的自身素质和较强的人格魅力
1.1 新课程背景下实施的历史课有效教学必然要求教师在以下方面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①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理念是灵魂,教学理念是指教学行为的思想观念和精神追求,对于教师来说,具有明确的先进教学理念是基本的素质要求。在推行新课程教学中,教师必须以新观念来实施新课程。初中历史教师不是照本宣科,给学生读一遍课文就上完了,而是要通过学习历史,达到新课标要求。②丰富的个人知识储备。课堂上,如果教师对教材的理解缺乏深度和广度,那么教学就会肤浅,学生学习就无法深入。可见,作为新课程直接实施者的教师,一定要不断学习和探索,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内涵。知识的厚度增加了,课堂就能深入浅出,左右逢源。历史教师不仅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还要博览群书,古今中外,天文地理,历史人物等等各学科的知识,才能吸引学生,激发学生求知欲、探究欲。③做一个有反思力的教师。叶澜教授有一句著名的话:“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可能成为名师。教师应在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螺旋式上升中实现专业成长。”教无定法,一个优秀的历史教师,一定是一个善于反思的教师,在反思中积累灵活多样的教法,每教一遍,都有新的收获,选择最适合学生的教法,就能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1.2 历史教师的学识、能力、性情、品德修养等综合素质熔铸成的人格魅力是吸引学生的主要源泉。由赵国忠专家主编的《教师最需要什么》一书中阐述到:教师的魅力不仅仅来自得体的穿着、脱俗的谈吐、娴雅的举止、美好的姿态,更来自内在气质的自然流露,来自教师的优良人品,来自教师的善良与关爱,来自教师的宽容与公正,来自教师的敬业与正直……一位有魅力的教师,能以渊博的知识培养人,以科学的方法引导人,以完善的人格唤醒人,以优雅的气质影响人。一位有魅力的教师,能在生活、教学中追求美,创造美,更好地为教学服务,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提高学生成绩,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创造美的能力。一位有魅力的教师,能尊重学生,对学生有亲近感,走进学生心灵;他能学会洞察孩子的变化,懂得呵护孩子的自信,懂得用不同的尺子去衡量孩子,会发现孩子的亮点、长处和不足;能用宽容的心态去接纳孩子,去亲近孩子,以坦诚的胸怀去理解孩子。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恪守“身正为范”的信条,用自己对教育的忠诚、敬业,对学生的平等、真诚去塑造学生的纯洁,构筑学生的正直、换取学生的真诚,描绘学生人性的美好,培养学生高尚的品德。
可见,教师过硬的自身素质和较强的人格魅力是“学生是否愿意学”的一个潜在驱动力,也是提高历史课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和基础。
2.提高历史课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关键是精心设置课堂
2.1 教学目标要有效。教学目标要正确,教师在设计课前一定要熟悉文本,挖掘内在的思想意义,正确把握文本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同时还要对学生的现状也有准确的把握,设置的目标不仅要难易适中,还要有切实可行的可操作性。我在讲第一次世界大战时,设计的目标是,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知道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三条战线。了解凡尔登战役的惨烈,感悟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空前灾难,树立热爱和平的意识。通过讲述故事,观看插图,讨论分析,学生很容易把握。
2.2 问题的设置要有效。问题的设置既要有挑战性,还要能够起到发展学生思维、想象的目的,但也要难易适中,并且问题的设置要灵活,有些问题换一种问法,达到的目的是一样的,但学生的接受度就不一样了。在讲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我设置了这样的问题,如何正确认识萨拉热窝谋杀事件,说说反对战争的理由。学生一般都能回答。
2.3 教师的语言要有效。首先,语言要准确。教学中教师无论是解说,是引导,是总结,还是下指令,语言都一定要是精准的。如老师说了:“下面我们来做一个情景表演。”那你接下来的就一定要是真正意义上的有规则有要求的表演。而不能随口说了“表演”二字哄哄学生。其次,语言要有效。很多老师觉得课堂上时间总是不够用,其实老师太多的废话就是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拿鼓励学生来说吧,对学生精彩的发言,突出的表现,只要送上老师真诚的赞美、肯定的眼神或会心的微笑或同学们发自内心的掌声就足够了,但有的老师啰啰嗦嗦说了很多废话。这样的课堂浪费了学生不少时间,还谈何有效呢?
2.4 教师的教法有效,灵活恰当。精彩的导入能把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起来,兴致勃勃地投入新的学习情境中去。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实物器具的运用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历史知识的印象和了解,历史情景剧的表演可以让学生对历史人物,特定环境进行分析揣摩,还可以体验不同角色的情感,深刻理解相应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也在查找和分析资料中提高了能力。应用恰当的信息技术手段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潜心设置课堂小结和课后作业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精髓之所在。清代著名画家郑板桥曾有这样艺术感慨:“删繁就简三秋树,标新立异二月花”。如今有的公开课或部分新教师的课想做到完美无暇,冗长的结课千头万绪,“枝繁叶茂又不见树干”。我个人认为课堂小结应删繁就简,起到画龙点晴之效,才能尽显课堂的生气、灵气以及教师的才气,才能使课堂教学有的放矢,才能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由于学生学习的目的是“学以致用”,我个人认为即便是历史学科,新课结束后一定要或多或少由教师根据课堂实际、学生易错、考试实际等创造性地超越课本的习题而设计出一些练习题:比如我讲述“火烧圆明园”时,这几届学生我都设计一道“火烧圆明园的损失及对青少年有什么启示”的材料题和“火烧圆明园的根本原因”选择题。这样适当的练习设计来结束教学,既可巩固当堂知识,又可培养学生能力,还可减轻学生课后负担和方便教师查缺补漏以及使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升华,真可谓一举数得。可见课堂小结和课堂作业是教师对教材和学生的“把脉”,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精髓。
3.提高历史课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离不开构建和谐的教学环境
和谐的教学环境是教师与学生双方面的需求,也是新课程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谐的师生关系能为教师完成历史课程的教学任务、达成历史教学功能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同时也能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为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提供平台,提高课堂的有效性。这就要求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必须具备以下特点:关爱性、民主性、开放性。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爱会更加积极地学习,甚至从教师的言行举止中学会关爱他人,关爱集体,师生之间会产生共鸣。教师营造了积极的气氛,学生也会大胆猜想,踊跃发言,主动探求知识,主动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去。新型的教学观要求打破学科学习的封闭状态,把学生置于一种动态的、开放的学习环境中,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获取知识的方式和渠道。
当然以上是我对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粗浅认识。我深信:只要我们广大历史教师投入到教材中,把握教材内容,明确大纲要求,大胆探索,灵活教学,摒弃陈规陋习,追求不断创新,你的课堂会更加有效,甚至高效;你的学生会放飞希望,得到快乐,收获成功!
参考文献
[1] 赵国忠主编.《教师最需要什么》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3月第1版.
[2] 刘世斌主编.《名师讲述——如何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5月1版.
[3] 赵国忠主编.《中国著名教师课堂细节》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10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