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瑞芬的文学评论,在当今文坛,独树一帜,其文笔活泼清丽,带有抒情风味而不失严谨,从阅读者角度出发且浸淫于阅读情境的美好感觉,从字里行间穿透出来,让人不禁想把评介到的所有作品集(主要是台湾出版的散文集)全部找来拜读,读过的则想重新细品。一本文学评论集能做到这样,已经算很成功了。
《春风梦田:台湾当代文学评论集》,尔雅出版,出版社负责人亲自作序。隐地谈到文学出版现况,依例以惯常的哀叹为始,他叹道,文学出版市场式微,副刊缩水,书评或文学评论不受欢迎。然而隐地书序之论,并非新亭对泣,发发牢骚便罢,这些感叹句,适以映衬张瑞芬用功之勤与为学态度之好。
文学式微,不只反映在书籍销售上,年轻朋友流连的网络,固然以文学社群形成小众市场,相濡以沫,互相打气,但毕竟小众。严肃的文学作品,点阅率低,回应少,书评园地更贫瘠,偶有书评书介的人气部落格,细察大都是奇幻书友齐聚。并非奇幻、推理等类型作品不好,而是一枝独秀,不如百花齐放,而文学作品的书评总如晚春花谢,令人怅然。
文学评论少,台湾文学评论更少,至于台湾文学里的散文评论,则是少之又少。究其原因,散文本来就比较缺乏评介,大概相较于诗与小说,散文看起来简单多了,感觉写作起来也较为闲散轻松,不必费力阅读,遑论研究,此观点众口有论,不再置喙。然张瑞芬却选择此僻静的路,这条路,虽人迹不多实繁花缤纷,走着走着,“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般,竟也开出一条路来了。许多著作,如《春风梦田》以及之前《狩猎月光》、《鸢尾盛开》,都以台湾散文创作为主题。和早期着力于散文评论的郑明俐不同,张瑞芬不谈理论,只解析作品,评论作家。也和许多评论者迥异,张瑞芬喜欢一本书,则以好东西与好朋友共享的心情,下笔推介,不但欣赏,也传导这份美好。在她笔下,看不到某些评者喜欢排名次的恶习,或者老师改作文似的,批判兼指导的杀气。
此外,作为台湾散文创作的知音,张瑞芬但作好评介工作,不必苦口婆心,大声疾呼,要爱台湾啊多读本土创作。就如台湾电影,一位导演说得好,请影迷捧场观看,不是因为它是台湾影片,而是因为好片。张瑞芬似乎并未呼吁过什么,但只要你看了她的书评,很难不被吸引。套一个流行到有点俗滥的词,这叫“悦读”。看得出来,张瑞芬真的喜欢阅读,有所得则写之评之,其作法以作家近期写作成绩与一贯风格下手,继而切至所要评介的书,或比较同一作者的旧作,或参照同主题同性质的他家著作。这样用功而切实的评论,不多。有时候我们会在报刊杂志看到,即使名家,评介甲书,便介绍此书作家的风格成就,末了几行扣回此书,寥寥几句便交代完毕,那么评者究竟读了这本书没有?存疑。
虽云张瑞芬以抒情笔调写书评,文采灿然,但她同时善于合音,长于协奏,评什么人的作品,她往往会以那人的语气说话。这绝活到了评陈浩《女儿父亲》时,尤其明显,从婉约小令忽然变成台语词令,微微有小S或陈浩或他的一对女儿上身的错觉。是的,这篇标题叫做《徐佳莹的妹妹们》,你没看错,张瑞芬笔下,不少以看似不相干的某人某事为题目,如《郭采洁和她的一页台北》、《罗莉塔妹妹宅书写》、《少年荷顿和他的地质学家父亲》、《玫瑰花和她的小王子》,以及《鸢尾盛开》中《贝多芬的后山童年》,分别写王文娟、周芬伶、亮轩、李炜、周志文的文集。光从题目无以猜测是谈哪一本书,但标题不是逞一时文艺腔之快,不是纯粹浪漫无边的发抒,而是藉以切入其作品内涵。读者读过张瑞芬文章后,不妨回头检视目录,从标题回想各篇重点是什么,若印象模糊,表示尚未读进去。这也算是某种有趣的阅读法。
书评文章,若所评之书未曾过眼,读起来不免隔阂,张瑞芬的书评文字,就算当散文读,也好。才气纵横、文笔酣畅的张式评文,叙述的、抒情的、评论的,成分饱满,却能配置得恰如其分。即使谈论作者外貌身形,亦能画龙点睛,烘托其人其文的风格。例如这一篇说杨牧:“我第一次觉得男人发际带点星霜并不难看,是看刘大任在《晚风细雨》的封底小照,第二次就是看杨牧……”。当你质疑作家本人形象和作品印象往往颇有落差,何况容貌举止,这有何可说的?且慢,读下去当可发现,作家显影其实也和其文字风格相迭,重心还是落在评书,而非交代和作者的交情史,更非八卦。
《春风梦田》除了书评,另收年度散文现象观察,这是张瑞芬的独门武器。某一年副刊请来几位作家、学者,撰写年度文类观察报告。文章摊开,高下立判,下焉者满纸教训,谓现在年轻作家都如何如何,然则这现象岂是这一年独有?年度出版品却一字未提,这种报告,一小时不到即可交卷了。张瑞芬负责散文类,用功甚深,扎扎实实,细细交代。她长期回顾整理年度散文,以单年且不过瘾,时以十年为期。不,十年仍不足,要玩就玩大的,《五十年来台湾女性散文·评论篇》一书让人惊艳,据云男性篇还在努力中。两性合观,不啻一部微形台湾文学史。
读张瑞芬,随其沉浸于阅读的美好情境,想起郝明义一句话:“迷恋一个人都不需要理由了,何况是书?”恋恋书海,或许其中的幸福是很难言传的。在张瑞芬文字里,我们感受到这份迷恋的“小确幸”。
《春风梦田:台湾当代文学评论集》,尔雅出版,出版社负责人亲自作序。隐地谈到文学出版现况,依例以惯常的哀叹为始,他叹道,文学出版市场式微,副刊缩水,书评或文学评论不受欢迎。然而隐地书序之论,并非新亭对泣,发发牢骚便罢,这些感叹句,适以映衬张瑞芬用功之勤与为学态度之好。
文学式微,不只反映在书籍销售上,年轻朋友流连的网络,固然以文学社群形成小众市场,相濡以沫,互相打气,但毕竟小众。严肃的文学作品,点阅率低,回应少,书评园地更贫瘠,偶有书评书介的人气部落格,细察大都是奇幻书友齐聚。并非奇幻、推理等类型作品不好,而是一枝独秀,不如百花齐放,而文学作品的书评总如晚春花谢,令人怅然。
文学评论少,台湾文学评论更少,至于台湾文学里的散文评论,则是少之又少。究其原因,散文本来就比较缺乏评介,大概相较于诗与小说,散文看起来简单多了,感觉写作起来也较为闲散轻松,不必费力阅读,遑论研究,此观点众口有论,不再置喙。然张瑞芬却选择此僻静的路,这条路,虽人迹不多实繁花缤纷,走着走着,“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般,竟也开出一条路来了。许多著作,如《春风梦田》以及之前《狩猎月光》、《鸢尾盛开》,都以台湾散文创作为主题。和早期着力于散文评论的郑明俐不同,张瑞芬不谈理论,只解析作品,评论作家。也和许多评论者迥异,张瑞芬喜欢一本书,则以好东西与好朋友共享的心情,下笔推介,不但欣赏,也传导这份美好。在她笔下,看不到某些评者喜欢排名次的恶习,或者老师改作文似的,批判兼指导的杀气。
此外,作为台湾散文创作的知音,张瑞芬但作好评介工作,不必苦口婆心,大声疾呼,要爱台湾啊多读本土创作。就如台湾电影,一位导演说得好,请影迷捧场观看,不是因为它是台湾影片,而是因为好片。张瑞芬似乎并未呼吁过什么,但只要你看了她的书评,很难不被吸引。套一个流行到有点俗滥的词,这叫“悦读”。看得出来,张瑞芬真的喜欢阅读,有所得则写之评之,其作法以作家近期写作成绩与一贯风格下手,继而切至所要评介的书,或比较同一作者的旧作,或参照同主题同性质的他家著作。这样用功而切实的评论,不多。有时候我们会在报刊杂志看到,即使名家,评介甲书,便介绍此书作家的风格成就,末了几行扣回此书,寥寥几句便交代完毕,那么评者究竟读了这本书没有?存疑。
虽云张瑞芬以抒情笔调写书评,文采灿然,但她同时善于合音,长于协奏,评什么人的作品,她往往会以那人的语气说话。这绝活到了评陈浩《女儿父亲》时,尤其明显,从婉约小令忽然变成台语词令,微微有小S或陈浩或他的一对女儿上身的错觉。是的,这篇标题叫做《徐佳莹的妹妹们》,你没看错,张瑞芬笔下,不少以看似不相干的某人某事为题目,如《郭采洁和她的一页台北》、《罗莉塔妹妹宅书写》、《少年荷顿和他的地质学家父亲》、《玫瑰花和她的小王子》,以及《鸢尾盛开》中《贝多芬的后山童年》,分别写王文娟、周芬伶、亮轩、李炜、周志文的文集。光从题目无以猜测是谈哪一本书,但标题不是逞一时文艺腔之快,不是纯粹浪漫无边的发抒,而是藉以切入其作品内涵。读者读过张瑞芬文章后,不妨回头检视目录,从标题回想各篇重点是什么,若印象模糊,表示尚未读进去。这也算是某种有趣的阅读法。
书评文章,若所评之书未曾过眼,读起来不免隔阂,张瑞芬的书评文字,就算当散文读,也好。才气纵横、文笔酣畅的张式评文,叙述的、抒情的、评论的,成分饱满,却能配置得恰如其分。即使谈论作者外貌身形,亦能画龙点睛,烘托其人其文的风格。例如这一篇说杨牧:“我第一次觉得男人发际带点星霜并不难看,是看刘大任在《晚风细雨》的封底小照,第二次就是看杨牧……”。当你质疑作家本人形象和作品印象往往颇有落差,何况容貌举止,这有何可说的?且慢,读下去当可发现,作家显影其实也和其文字风格相迭,重心还是落在评书,而非交代和作者的交情史,更非八卦。
《春风梦田》除了书评,另收年度散文现象观察,这是张瑞芬的独门武器。某一年副刊请来几位作家、学者,撰写年度文类观察报告。文章摊开,高下立判,下焉者满纸教训,谓现在年轻作家都如何如何,然则这现象岂是这一年独有?年度出版品却一字未提,这种报告,一小时不到即可交卷了。张瑞芬负责散文类,用功甚深,扎扎实实,细细交代。她长期回顾整理年度散文,以单年且不过瘾,时以十年为期。不,十年仍不足,要玩就玩大的,《五十年来台湾女性散文·评论篇》一书让人惊艳,据云男性篇还在努力中。两性合观,不啻一部微形台湾文学史。
读张瑞芬,随其沉浸于阅读的美好情境,想起郝明义一句话:“迷恋一个人都不需要理由了,何况是书?”恋恋书海,或许其中的幸福是很难言传的。在张瑞芬文字里,我们感受到这份迷恋的“小确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