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调查了解到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利用微视频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针对笔者所在学校为例,探索了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低、中、高各学段利用微视频辅助学生学习的方式,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作业的完成率和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均得到了显著地提高,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学习有了明显的增多,特别是教师对学生的辅导时间也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关键词】微视频 信息技术 实践研究
【基金项目】本文系陕西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2017)“基于微视频资源的无缝式学习模式实践研究——以西安经开第一小学为例”(课题编号:GZZ2017045);陕西省基础教育“十三五”教育技术研究规划課题“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层次融合研究”(课题编号:1350222)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45-0153-02
一、基于微视频下的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意义
微视频(又称视频分享类短片)是指个体通过多种视频终端摄录、上传互联网进而播放共享的内容广泛,视频形态多样的视频短片的统称。播放时间短,内容设计精简,涉及范围广,资源共享性强是微视频的最大特点。
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微视频的使用,极大的精简了教师讲解时间,为学生自主操作展示提供更多的时间,直观的视频展示也更能吸引学生兴趣。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自由选择学习速度,在解决个体差异的同时,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更重要的,微视频的使用,配合独立学习、小组合作等教学策略使用,让信息技术教师真正从技术的讲授者这一角色中走出来,逐步走向学习的引导者,切实做到把课堂交给学生,让每堂课都能充分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二、基于微视频下的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策略
(一)学校低段教学以吸引兴趣,直观学习
在小学一二年级的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学内容主要以初识计算机、基本的指法练习以及Word基础。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在低段学生初识计算机时,主要以培养兴趣为主。围绕这一思想,笔者利用微视频以声像结合、图文并茂,能让学生在学习中保持浓厚兴趣和注意力的特性,在一年级的信息技术课堂,加入微视频的使用,吸引学生兴趣的同时,也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计算机的基础知识与操作,为学生后期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对低段学生进行指法的练习时,学生对于基准键可以很快掌握,但对手指的摆放姿势以及相应手指如何去点击键位问题很多,任课教师无法在课上对每一位孩子的指法都进行及时的纠正,学生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自创指法”。所以在这部分教学时,教师提前录制微视频,将手指的分区编成简单的数字歌,并配合打字指法示范,直观的视频,精简上口的打字口诀,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快捷地进行指法学习。
低段学生的微视频学习,不仅帮助学生直观、快捷的进行信息技术的学习,同时也为后期中段学生通过微视频来进行自主学习打下基础。
(二)小学中段教学以培养能力,自主学习
如果说低段学生的微视频学习是为了消除学习中的问题,那么中段学生信息技术课堂的微视频学习就是为了提升能力。
在三四年级的信息技术课堂主要以项目式教学为主,学生围绕本学期项目,自主分小组,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并以小组为单位在学期末汇报小组成果,老师在这一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习的引导者这一角色的作用。
此时,微视频在该学段主要有两大应用:一是确立小组前的个人基础知识突破,二是在小组合作后的团队重难点突破。
以PPT的项目式学习为例,在分组前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师将每节课的PPT操作基础知识微视频,课上学生自学视频,独立思考制作,根据自己操作情况调节学习进度,反复学习,并进行作品的交流展示。每节课学生的自学能力、思考能力、操作能力都在不断的提升,为后期团队合作打下扎实的基础。分小组后,微视频的内容主要用在PPT操作的难点以及创新设计上,教师建立微视频知识目录树,并不断根据不同小组提出的问题完善目录树,各组可根据自己小组遇到的问题,选择相应的讲解视频进行学习,切实解决小组问题。
(三)小学高段教学以转变角色,无缝学习
对于五六年级的学生,信息技术教学中微视频的使用,贯穿课前、课中以及课后,目的在于在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同时,也把更多展示的机会留给孩子,让学生不仅仅能够制作出优秀的作品,更把讲台留给他们,让他们会做也会讲,更能评。在该阶段主要从以下几个阶段进行:
(1)课前。教师将录制好的微视频发送给学生,学生根据教师所提供的任务单课前提前学习教学微视频,并完成课前的自主学习任务单,将有问题的地方标记。
(2)课中。教师展示评价学生的课前作品,并总结学生作品中的优点以及存在的问题,学生代表当“老师”为同学存疑之处答疑解惑,并展示自己作品中的优势所在,大家取长补短,同伴互相评价。
(3)课后。学生还可根据老师提供的微视频进行反复学习,对自己的弱项进行重点突击,也可以将自己对作品的讲解录制成视频,与同学交流分享。
以创意编程课程内容为例,教师将每次教学内容提前录制成微视频,发送到班级群中,学生根据每节微视频不同的要求,进行学习并制作创意编程作品,记录自己在场景搭建、积木使用或是逻辑分析等方面的问题。课上通过学生作品的展示,大家交流评价,每个人习得的不仅仅再只是自己作品中存在问题的解决方式,更是不同学生的设计思想以及作品的创意所在,学生在不断交流中提升自身的逻辑思维以及创意设计能力。
三、基于微视频下的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实践研究后期设想
在进行基于微视频下的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实践研究时,通过不同微视频的学习,学生的自主学习、团队合作能力不断得到了提升。
但在实践中,大量的微视频也占用了很多存贮空间,后期我校将建立网络平台,将不同的微视频以目录树的形式存贮在云空间中,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选择相应的微视频内容来进行学习,逐步建立学校信息技术微视频课堂教学内容体系,为学生的课前、课中、课后的无缝式学习提供大量学习资源。
四、结语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时代对教育、对教育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科技的不断创新为我们教育教学提供着诸多便利的同时,也需要每一位教师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转变教师角色,改变教育方法,切实寻找新时代下有效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教育教学方式。
参考文献:
[1]廖桂萍.新课程教学改革下信息技术教师的角色定位[J].中小学电教,2018,(1):3.
[2]沈继伟.微课程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与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4,(11):79.
作者简介:
耿媛媛(1992-),女,二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学科融合教学。
【关键词】微视频 信息技术 实践研究
【基金项目】本文系陕西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2017)“基于微视频资源的无缝式学习模式实践研究——以西安经开第一小学为例”(课题编号:GZZ2017045);陕西省基础教育“十三五”教育技术研究规划課题“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层次融合研究”(课题编号:1350222)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45-0153-02
一、基于微视频下的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意义
微视频(又称视频分享类短片)是指个体通过多种视频终端摄录、上传互联网进而播放共享的内容广泛,视频形态多样的视频短片的统称。播放时间短,内容设计精简,涉及范围广,资源共享性强是微视频的最大特点。
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微视频的使用,极大的精简了教师讲解时间,为学生自主操作展示提供更多的时间,直观的视频展示也更能吸引学生兴趣。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自由选择学习速度,在解决个体差异的同时,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更重要的,微视频的使用,配合独立学习、小组合作等教学策略使用,让信息技术教师真正从技术的讲授者这一角色中走出来,逐步走向学习的引导者,切实做到把课堂交给学生,让每堂课都能充分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二、基于微视频下的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策略
(一)学校低段教学以吸引兴趣,直观学习
在小学一二年级的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学内容主要以初识计算机、基本的指法练习以及Word基础。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在低段学生初识计算机时,主要以培养兴趣为主。围绕这一思想,笔者利用微视频以声像结合、图文并茂,能让学生在学习中保持浓厚兴趣和注意力的特性,在一年级的信息技术课堂,加入微视频的使用,吸引学生兴趣的同时,也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计算机的基础知识与操作,为学生后期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对低段学生进行指法的练习时,学生对于基准键可以很快掌握,但对手指的摆放姿势以及相应手指如何去点击键位问题很多,任课教师无法在课上对每一位孩子的指法都进行及时的纠正,学生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自创指法”。所以在这部分教学时,教师提前录制微视频,将手指的分区编成简单的数字歌,并配合打字指法示范,直观的视频,精简上口的打字口诀,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快捷地进行指法学习。
低段学生的微视频学习,不仅帮助学生直观、快捷的进行信息技术的学习,同时也为后期中段学生通过微视频来进行自主学习打下基础。
(二)小学中段教学以培养能力,自主学习
如果说低段学生的微视频学习是为了消除学习中的问题,那么中段学生信息技术课堂的微视频学习就是为了提升能力。
在三四年级的信息技术课堂主要以项目式教学为主,学生围绕本学期项目,自主分小组,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并以小组为单位在学期末汇报小组成果,老师在这一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习的引导者这一角色的作用。
此时,微视频在该学段主要有两大应用:一是确立小组前的个人基础知识突破,二是在小组合作后的团队重难点突破。
以PPT的项目式学习为例,在分组前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师将每节课的PPT操作基础知识微视频,课上学生自学视频,独立思考制作,根据自己操作情况调节学习进度,反复学习,并进行作品的交流展示。每节课学生的自学能力、思考能力、操作能力都在不断的提升,为后期团队合作打下扎实的基础。分小组后,微视频的内容主要用在PPT操作的难点以及创新设计上,教师建立微视频知识目录树,并不断根据不同小组提出的问题完善目录树,各组可根据自己小组遇到的问题,选择相应的讲解视频进行学习,切实解决小组问题。
(三)小学高段教学以转变角色,无缝学习
对于五六年级的学生,信息技术教学中微视频的使用,贯穿课前、课中以及课后,目的在于在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同时,也把更多展示的机会留给孩子,让学生不仅仅能够制作出优秀的作品,更把讲台留给他们,让他们会做也会讲,更能评。在该阶段主要从以下几个阶段进行:
(1)课前。教师将录制好的微视频发送给学生,学生根据教师所提供的任务单课前提前学习教学微视频,并完成课前的自主学习任务单,将有问题的地方标记。
(2)课中。教师展示评价学生的课前作品,并总结学生作品中的优点以及存在的问题,学生代表当“老师”为同学存疑之处答疑解惑,并展示自己作品中的优势所在,大家取长补短,同伴互相评价。
(3)课后。学生还可根据老师提供的微视频进行反复学习,对自己的弱项进行重点突击,也可以将自己对作品的讲解录制成视频,与同学交流分享。
以创意编程课程内容为例,教师将每次教学内容提前录制成微视频,发送到班级群中,学生根据每节微视频不同的要求,进行学习并制作创意编程作品,记录自己在场景搭建、积木使用或是逻辑分析等方面的问题。课上通过学生作品的展示,大家交流评价,每个人习得的不仅仅再只是自己作品中存在问题的解决方式,更是不同学生的设计思想以及作品的创意所在,学生在不断交流中提升自身的逻辑思维以及创意设计能力。
三、基于微视频下的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实践研究后期设想
在进行基于微视频下的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实践研究时,通过不同微视频的学习,学生的自主学习、团队合作能力不断得到了提升。
但在实践中,大量的微视频也占用了很多存贮空间,后期我校将建立网络平台,将不同的微视频以目录树的形式存贮在云空间中,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选择相应的微视频内容来进行学习,逐步建立学校信息技术微视频课堂教学内容体系,为学生的课前、课中、课后的无缝式学习提供大量学习资源。
四、结语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时代对教育、对教育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科技的不断创新为我们教育教学提供着诸多便利的同时,也需要每一位教师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转变教师角色,改变教育方法,切实寻找新时代下有效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教育教学方式。
参考文献:
[1]廖桂萍.新课程教学改革下信息技术教师的角色定位[J].中小学电教,2018,(1):3.
[2]沈继伟.微课程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与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4,(11):79.
作者简介:
耿媛媛(1992-),女,二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学科融合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