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律方法”习得英语研究述略

来源 :疯狂英语·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pple419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近年二语习得理论的研究和英语教学规律的探索,音乐歌曲作为一种教学手段越来越多地运用于英语课堂。本文将回顾该教学法研究的发展及现状,思考其研究存在的问题并预测该研究未来发展将呈现的趋势。
  关键词:旋律方法;英语习得;问题;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06) 12-0031-3
  
  Abstract: With recent researches on SL acquisition theory and English teaching techniques, singing is being more and more widely used in the English classroom. This paper probes into its development and certain problems that exit in contemporary researches and predicts its tendency of development.
  Key words: melody singing, English acquisition, problem, tendency of development
  
  1.引言
  
  “旋律方法”习得英语是借助暗示教学法(Suggestopeadia)的基本原理,在英语教学过程中使用音乐歌曲,从而促进人脑左右半球的共同协作,提高英语学习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使学习成为一种愉悦的体验。本文拟通过回顾该教学法研究的发展及现状思考其研究存在的问题并预测该研究未来发展的趋势。
  
  2.“旋律方法”习得英语的历史和现状
  
  Fonseca Mora曾指出:语言的音乐性会影响学生的英语发音甚至整个英语习得过程,因而推广在英语教学过程中使用“旋律方法”。这种方法对英语教学研究一直产生着影响。
  
  2.1“旋律方法”的研究阶段(1983以前)
  音乐与语言是两个密切相关的系统,这一思想由来已久,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腊时代,到18世纪启蒙运动时期,该思想有了更深入的发展。从语言学的观点来看,音乐适用语言研究是音乐理论的一个重要成果,音乐是另一个可以用于Chromsky(1975)生成语法研究的学科。音乐有助于我们从另一领域探索语言的普遍规律。
  Jackendoff的《生成调性音乐理论》(A Generative Theory of Tonal Music, GTTM)继而探讨了语言与歌唱内在联系。他认为:人对音乐的感知是与生俱有的,人们对音乐的感知并行于人们对语言的感知。鉴于人们对音乐和感知的相似性,音乐感知会对语言的处理起到有力的支持作用。
  
  2.2“旋律方法”的成果应用与修正阶段(1984-1995)
  在国外,Murphey(1992)选出Music & Media流行歌曲的前五十首进行分析,指出流行歌曲具备简单、极富情感、指向模糊和对话般的特征,使听者容易记忆。
  不久,Cranmer(1993)和Nunes(1993)推出了以音乐片段为材料的教学模式,介绍了课堂的实际运用过程。
  国内较早将音乐歌曲运用在英语课堂的是华东师大外语系张民伦等,他们编写的英语专业听力教材《英语听力入门》的练习形式主要为跟着歌词唱、选压韵词等。这一阶段,歌曲进行课堂教学的运用只局限于听力课或口语课,而且形式单一,缺乏深度和广度。音乐更是无所作为,仅在一些外语听力录音带上作背景音乐而已。
  
  2.3“旋律方法”的成熟和推广阶段(1996年-现在)
  在英语课堂上作为教学计划的一部分、用音乐歌曲进行严肃的语言教学是在这一阶段才出现的。
  美国ESL专家Millie Grenough在1996年编写了六册系列教材(配磁带),书名为《Sing it! Learning English Through Song》。该套有声系列教材有每首歌曲的歌词、词作者及演唱者的生平简介,影视歌曲的原唱画面以及该歌曲所流行的时代背景。它的问世立即受到英语教学界的关注,成为可供任何类型英语课的选用的教材之一,也为英语课主干教材提供了必要调剂和补充。
  国内应惠兰1994年主编的《New College English》(《新编大学英语》)也融入了音乐歌曲,其练习形式是以歌词填空和跟着唱为主。近年,研究者把音乐歌曲用来操练某一语言项目,如 :语音、语法和词学等,以进一步掌握和巩固语言知识,还有运用音乐歌曲对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进行综合训练,以提高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例如,音乐歌曲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技巧就有:课前欣赏——课前播放音乐片段,使学生减轻学习疲劳,减少学习压力;课文教学——根据课文内容,选择适合课文内容的音乐片段,增加教学的艺术效果,使音乐暗示的意境与语言材料提供的意境达成统一,促进学生理解和消化语言材料。课间运用——在学生进行笔头练习和小组活动时,增设背景音乐;挖掘内容——通过音乐提升教学主题 ;拓展教学——适时设置音乐,以形成教学高潮。
  另外,有一些研究者使音乐歌曲的运用研究有了更广的教育学意义。例如,李群艳(2002)把学唱英文歌曲的目的定格在培养学生语言美和心灵美等美的情操,让他们了解更多的英美文化知识,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培养新世纪素质型英语人才。王琴琴(2006)根据理工农医类大学生严重缺乏文史艺术类知识以及英语学习中存在的只会应试的特点,研究将《英文歌曲欣赏》作为一门独立的文化素质选修课来陶冶学生的情操,丰富他们关于英美国家历史、文化、语言的知识以及口语交谈的语料。
  在研究音乐歌曲的运用时,研究者还探索了其运用的原则 :(1)音乐的选择以英文歌曲为主 ;(2)基本做到教师和学生一起选择音乐歌曲 ;(3)音乐歌曲的思想内容体现积极、健康、向上的精神 ;(4)音乐歌曲的内容是语言教学材料内容的扩展和延伸 ;(5)音乐可能暗示的情景与语言教学材料的背景基本一致 ;(6)音乐歌曲的设置应恰到好处,形成教学高潮 ;(7)教师围绕音乐歌曲展开的各项活动把构思合理的设计与具体的教学目的有机地结合,并与课程大纲和教学总目标融为一体。
  
  3.“旋律方法”习得英语研究存在的问题
  
  “旋律方法”习得英语研究虽然已广泛运用于英语课堂,并且有些研究成果具有相当的实效性,但是,其研究仍存在一些不足。
  
  3.1 实证性研究比例偏低
  从国内近年发表的有关音乐歌曲英语教学论文来看,大多是个人经验总结或一般性看法交流,实证性研究寥寥无几。仅邵玲(2005)通过一学期英语教学中穿插英文歌曲教学的准实验研究,分析了英语歌曲教学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裴正薇(2003)研究了音乐智力与英语听说成绩呈现正相关关系。
  但是,从国内外应用语言学的研究趋势来看,在过去二十年中,实证性研究的比重一直在不断上升,近年来,国内学者也一直呼吁采用实证性研究方法,尤其是在验证某种教学法的效果时,该研究方法显得更加重要。
  
  3.2 对学习主体影响的研究相对薄弱
  已有相关论文以教师如何教、如何运用为主,其对象是教学的主体(教师),而与学习主体(学生)的相关研究(如从学生的角度了解某方法的可行性)所占的比例则相当低。然而,当代外语教学理论研究的重要趋势之一是把重点放到研究学习者个人差异和学习过程的研究。这一问题值得我们反思。
  
  3.3 存在重复研究现象
  “旋律方法”习得英语研究重复研究现象严重。例如,介绍“英文歌曲在英语教学中的辅助作用”的文章已在1997年和1998年出现三次,但是在2000年仍然有相同主题的文章,且内容和研究方法大同小异。又如,关于“英文歌曲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的运用”在2003年已经出现,但是2004年又有相同主题的文章,内容基本相同,只是表述上稍有不同。
  该现象反映出研究者对国内“旋律方法”习得英语的研究进展情况了解不够,在论文选题上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当然,缺少对前人研究文献的了解也是导致重复研究的主要原因。
  
  3.4 缺乏开发学生音乐智力的研究
  国外有关音乐智力及音乐教育对英语教学影响的研究并不缺乏,在英语教学领域内的研究也证实了音乐对英语技能发展的有效性。但是,国内这方面的研究凤毛麟角,仅段瑞玲(1997)提及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对其外语的语音语调有积极影响。裴正薇(2003)的研究指出音乐智力与英语听说成绩呈现正相关关系,学生的音乐智力能预测其英语听说成绩。
  由此看来,教师或家长是否应该考虑通过各种音乐活动发展学生的音乐智力,培养音乐节奏感,并进而促进他们英语听说技能包括读写等技能的提高。
  
  4.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用音乐歌曲习得英语的研究正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如何加强该研究的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切实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将仍是未来英语教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基于上述分析,尤其是对目前研究中存在问题的分析,可以预料,这方面的研究将呈现以下趋势:
  (1)在研究方法上,研究将更多地使用实证研究。材料和数据的系统收集与分析将逐步取代个人经验介绍和思辨性讨论,研究方法将出现多种方法结合并用的局面。
  (2)在研究对象上,研究重点将从教学的主体(教师)如何教、如何运用为主转向对学习者个人差异和学习过程影响的研究。
  (3)在研究内容上,涉及的范围将越来越广。研究将不局限针对音乐智力对英语听说技能包括读写技能的影响,对操练某一语言项目的运用,研究将用于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的综合训练以及更广的范围。加之,随着跨学科和多学科综合知识的研究趋势日趋明显,研究者将会更多地利用心理语言学、语言习得、认知语言学等学科的新发展来指导研究。
  运用音乐歌曲不是一种随意的行为,而是一种有准备、有计划、有目的的辅助教学手段。通过音乐歌曲习得英语,需要教师根据不同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并与课程大纲和教学总目标有机地结合。借鉴已有研究、不断丰富和发展其研究成果才会使英语教学更有成效。
  
  参考文献
  Fonseca Mora,C. Foreign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Melody Singing[J]. ELTJournal,2000(54/2).
  Grenough, Millie. Sing it! Learning English Through Song[M]. Random House. New York, 1996.
  Lerdahl & Jackendoff.. A Generative Theory of Tonal Music [M]. Cambridge, Mass, MIT Press 1983a.
  李群艳、蒋苏琴. 论英文歌曲在培养素质型英语人才中的作用[J].零陵学院学报,2002(6).
  裴正薇. 音乐智力对英语听说的影响[J]. 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9).
  邵玲. 英语教学中实施教唱英文歌曲的实验研究[J]. 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5(4).
  王琴琴. 文化素质课《英文歌曲欣赏》与英语教学[J]. 大学时代(B版),2006(6).
  曾欣悦. 运用音乐配合英语教学技巧[J]. 职业技术教育(教研版),2003(24).
其他文献
摘 要:形成性评价作为教学评价手段的一种正受到国内越来越多教育工作者的重视。本文从商务英语教学评价的角度,以中英合作教学活动中形成性评价的应用为切入点,探讨了实施形成性评价的策略,分析了该评价方式在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对存在的问题作了思考,并提出了初步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形成性评价;商务英语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08)08-0067
期刊
摘 要:阿甘是混乱的词汇和句法中诞生的经典白痴形象。蹩脚的语法,非常规的双重否定和结构单一的表达构成了他句法层面的显著特色。这一切在真实再现他白痴语言的同时,更是把他痴傻率真的性格和独特深刻的思维展现得淋漓尽致。因此,分析探究这些句法特征将有助于准确把握阿甘的性格和心理,进而更好地欣赏这本经典反智小说的恒久之美。  关键词:语法特征;双重否定;特色表达;白痴  [中图分类号]H030  [文献标识
期刊
摘 要:在翻译界,时有学者认为,归化是翻译的歧路,并呼吁翻译中应采取异化翻译或直译。事实上,直译与意译、异化与归化,都是翻译的策略和方法。不存在哪个是正道哪个是歧路的问题,只存在何时用何法更为妥当的问题。翻译的首要目的应该是让译文(目标文本)读者看懂译文、了解原文(源文本)的真正含义。在译文中保留或体现原文的语义信息之外的信息应在保证读者能看懂译文、理解原文的语义信息的前提之下;保留了原文的文化信
期刊
摘 要:外来词是任何一个民族适应对外交往,丰富本民族词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皮尔斯的三元符号学理论认为符号、对象、解释项是不可分割的。这为我们视外来词为符号,其所代表的事物为对象,以及立足某一民族为解释项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  关键词:外来词;符号学;皮尔斯;解释项;认知  [中图分类号]H3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08)08-0101-5  Abst
期刊
摘 要:罗伯特·弗罗斯特(Robert Frost)是一位充满智慧诗人。他的诗清新自然,寓含哲理。文章试图从言浅意深、矛盾的思考、修辞的高超运用这三方面分析他的诗作风格。  关键词:写作风格;言浅意深;矛盾的思考;修辞的高超运用  [中图分类号]I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08)08-0153-3  Abstract: Robert Frost is a wi
期刊
摘 要:随着英语教学改革的深入和双语教学的开展,关于英语教学与双语教学整体规划教学体系的构建便被提到了教育改革的日程上来。本文对通过对《双语教学论》一书的评论,并通过对于英语教学与双语教学整体规划的教学新理念和模式的探讨,讨论了英语教学与双语教学整体规划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提出英语教学与双语教学整体规划的新理念与模式教学体系的构思与实施设想,并对有关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关键词:新教学理念与模式;整
期刊
摘 要:打断现象是会话交际中的一种自然现象,也是会话结构分析的一个重要课题。它反映了交际者试图控制和争话轮的意图,体现了话轮转换规则的特殊性。此文基于英语电视谈话节目《dialogue》的语料,将打断现象从目的原则和合作原则角度进行解释。文章根据目的原则将打断分为合作型的和非合作型行为,并进一步根据功能的不同,将冲突不合作性打断分为话题转换型、抢夺发言权型和不认同型三种,将合作性打断分为帮助型、认
期刊
摘要:长期以来,广大英语教师积极参与教学研究,旨在提高教学效率。但很多教师只是关注课堂教学、课前备课和教学后记,事实上教师通过给予学生高质量的语言实践更能切实提高教学效率。本文着重讨论教师通过培养命题意识,提升学生语言实践的有效度,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命题意识;教学效率;新课标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07)02-0026-3  
期刊
我的教师故事说特别也不特别。关键词是“时间”:当好时间的主人,时间的管理者,时间的“吝啬鬼”。我相信谁的时间都是一样的,就看你善不善于“挤海绵”。我常常自己把自己忙得不亦乐乎,把自己比作“多功能杂耍人”:左边肩膀扛着教学担子,右边肩膀挑着科研任务,背上顶着领导事务,左手提着家务,右手拎着对儿子的教养工作,头上悬着社交活动,肚皮上还托着赚外快的活,双脚踏着进修的航船,总之浑身上下没一处闲着。真是典型
期刊
2006年12月15日—12月17日全国高校外语学刊研究会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召开了2006年年会。今年的会议由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负责人王初明教授主持。全国高校40余家外语类期刊主编及知名教授桂诗春、何自然等出席了会议。会议主要就我国外语学术期刊的现状、挑战与对策;如何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在审稿用稿过程中更好地为读者和作者服务;如何利用期刊不断提升我国外国语言文学的学术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