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志愿行为在大学生的生活中已经成为一种潮流和趋向。目前关于大学生志愿行为方面的研究虽然涉及理论分析、现状描述、作用评价等,但还缺乏对大学生的志愿服务从意向到行为的整体研究。因此,本研究以计划行为理论为支撑点,对大学生的志愿行为进行整体研究。
关键词:计划行为理论;大学生;志愿行为
1文献综述
1.1计划行为理论
计划行为理论的前身是理性行为理论,理性行为理论假设行为完全由行为意向决定,显然,这并不能很全面的研究解释某一行为,而计划行为理论则在此基础上有所延伸。计划行为理论作为解释、分析某一行为的模型一共分为三个阶段,首先,作为理性行为理论的延伸,其不变的观点是:行为由个体行为意向决定,这也是计划行为理论的第一阶段;第二阶段,行为意向由行为的倾向态度、主观规范和行为控制认知三方面决定;第三阶段,行为倾向态度、主观规范和认知行为控制由外生变量决定。因此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行为研究可以获得框架的支撑,进而使研究内容和结果更具系统性、全面性。
1.2关于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研究
关于志愿服务相关研究比较多,主要的研究内容集中于对志愿服务意向、志愿服务行为的态度、志愿服务的主观规范、志愿服务的知觉行为控制等方面进行研究。在志愿服务意向方面,研究者们发现:促使个体形成志愿服务意向的原因有很多,但是如果个体具有积极地志愿服务意向,那么他就更有可能做出志愿服务行为。在志愿服务行为的态度方面,研究者们发现。
个体对行为的不同态度会导致个体对行为做出不同的评价,这个评价又会直接影响个体的行为意向,即态度对个人的行为意向具有很重要的影响。在志愿服务的主观规范方面,研究者们发现:个体易于感知到有关志愿服务的主观规范主要来自以下两个方面。第一,道德准则的影响。道德准则是个体对外界事物做出道德判断的准绳,包括个体自身信奉的道德标准以及感知到的来自外部的道德约束。对于志愿服务行为,每个人都会根据自己所持的道德准则对该行为做出道德判断,如果得出肯定答案,那么个体就具备了志愿服务的意向。第二,他人的影响。个体的行为意向往往还会受到其他人的影响。己有研究表明,父母、朋友、同事、周围人、以及榜样对个体的志愿服务意向影响作用比较显著。在志愿服务的知觉行为控制方面:以往的研究显示,个体在考虑是否参与志愿服务时,首先会将自身的客观能力列入考量范围。
关于计划行为理论的研究还不算太多,使用范围也不算广。国内较早的以TPB为理论框架的研究是李京诚(1999)关于身体锻炼的研究。此后,我国社会心理学研究者开始了对TPB的关注和实证研究。社会心理学领域在TPB的引进和研究上进展的比较早,不仅有大量的实证研究,还有基于这些实证研究门类的系统综述,包括如针对HIV风险行为(刘慧君,蔡艳芝,2008)、旅游者行为(沈苏彦,2011)、志愿服务行为(徐祎飞,李彩香,姜香美,2012)等的系统综述。营销和管理类研究包括如网银使用行为(戴卓,李再跃,2010)、信用卡使用意向(王大海,姚飞,郑玉香,2011)、绿色消费行为(劳可夫,吴佳,2013)等。这类研究与我国的实践相结合,运用TPB来指导和预测中国语境下消费者、患者或受众的行为。但是,这类实证研究往往以验证式研究为主,缺乏对理论模式的深化探讨以及在中国语境下新的变量探索和建模分析。
2研究过程
通过对江苏省内各高校学生的调查分析进行研究,正式研究的被试来自六所高校的本科生,共发放问卷1200份,实际回收问卷1097份,回收率为91.42%,其中有效问卷1051份,有效回收率为87.59%。
3研究结果
3.1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与行为意向之间的关系讨论
本研究结果发现计划行为理论模型能够解释和预测大学生的志愿行为意向。首先,志愿服務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均与志愿服务行为意向存在显著正相关的关系。其中志愿服务态度能够解释59.6%的志愿行为意向变异量,主观规范能够解释34.8%的志愿行为变异量,知觉行为控制能够解释6.9%的志愿行为变异量。虽然这三者共同作用,共同影响着大学生志愿服务意向,但是在这三种因素当中,大学生对志愿服务的态度对志愿服务意向的影响最大,即大学生是否愿意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大部分取决于个人对志愿服务的看法和评价。此外,主观规范也对大学生的志愿服务意向有着重要的影响,而知觉行为控制的影响就稍薄弱了一些。这样的结果和前人的研究结果一致。
首先,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结果与大学生的身心特征密不可分。当代大学生追求独立性与个性,凡事要自己拿主意。因此,大学生们在对待一个行为时,很多时候个人对某行为的看法和评价,即态度,就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当然,有的时候积极的态度也并不能代表一切,但是積极的态度会使人更有某种行为的倾向,积极的态度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也是克服其他困难的催化剂,是实现某种行为的动力。因此,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意向大部分取决于志愿服务态度是可以理解的。其次,主观规范对学生产生的影响也是可以理解的。即使是在校大学生,同伴的认可、老师的认可、家长的认可对于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在一定环境之下,这些“认可”就构成了大学生的“环境压力”。不可否认,有的时候这种压力的作用比积极的态度的作用更大。第三,知觉行为控制对服务意向的影响较小,但还是存在一定的影响的。当一个人觉得某志愿服务对他而言是存在困难的,他会选择不去执行,而当他觉得某项志愿服务对他而言是很容易的,很容易成功的,那他就会选择去做。
3.2志愿服务意向与志愿服务行为之间的关系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大学生志愿行为认为大学生的志愿服务由大学生志愿服务意向决定。根据本研究的数据分析结果显示:Wiks’Lambda数值为0.990,F检验值为10.449,差异性水平为0.001,小于0.05,这说明大学生是否参与过志愿服务活动在大学生的志愿服务意向上有显著差异,即志愿服务意向对志愿服务行为有显著的影响,这一研究结果与本文所引用的理论相一致,一方面证明了计划行为理论在大学生志愿行为研究的可用性,另一方面给予研究者、高校领导者一个启示:如何增加大学生的志愿行为,可以从增强大学生志愿服务意向上寻找突破口。而如何增强大学生的志愿服务意向,则可从改善学生志愿服务态度,充分利用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对大学生的影响,从而达到大学生志愿服务意向的增强。 3.3人口统计变量对各研究变量的差异性讨论
3.3.1年级对各研究变量的差异影响
本研究结果显示,年级对大学生志愿服务知觉行为控制无显著影响,年级对大学生志愿服务态度、主观规范、服务意向有显著影响。在态度维度中,大一的学生最积极,年级越高,态度的积极性就逐渐降低。在主观规范维度中,大一的学生更易受主观规范的影响,年级越高受影响的程度越小。在服务意向中,大一的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意向最强烈,年级越高意向越弱。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差异可能是大一的学生初入大学的校园,充满激情,小心谨慎,对志愿服务充满期待和热情,而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说,可能由于时间的因素,对已有的志愿活动的失望,不再那么看重他人的看法等因素而产生了一些变化。而王昱(2014)在研究中发现年级对态度维度没有显著的影响,这与本研究的研究结果不一致,可能因为本样本的差异性导致了结果有所不同。
3.3.2性别对各研究变量的差异影响
性别只对志愿服务态度有着显著的影响,对其他维度不存在影响,而且男生在各维度的数值都比女生高,这一研究结果与以往的研究结果不一致,王昱(2014)的研究结果中发现性别对态度和知觉行为控制没有显著的影响,对主观规范和行为意向有显著影响。这一差异的结果可能来源于专业比例的差异、地域的差异等样本的差异而导致的。
3.3.3专业对各研究变量的差异影响
专业对大学生志愿服务知觉行为控制、服务意向无显著影响,对态度、主观规范有显著影响。这一研究结果与以往的研究结果一致,文科学生的各维度的分数均略高于理工科学生。
3.3.4经济状况对各研究变量的差异影响
经济状况对大学生志愿服务态度、服务意向无显著影响,对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有显著影响。从主观规范维度来看,家庭富裕的学生更易受到主观规范的影响,从知觉行为控制维度来看,家庭富裕的学生更易受到知觉行为控制的影响。这一研究结果与以往不同的是,在以往的研究中经济状况对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态度和服务意向是有显著影响的,而且均是贫困家庭的学生的分数值高于富裕、一般家庭的学生,而在本研究中恰恰相反。这可能是样本的地域性差异或者地域的文化差异,还有待进一步考究。
3.3.5家庭住址对各研究变量的差异影响
家庭住址对大學生志愿服务态度、服务意向无显著影响,对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有显著影响。从主观规范维度来看,城市的学生更容易受主观规范影响,从知觉行为控制来看,城市的学生更容易受主观规范影响。这一研究结果在主观规范方面与以往的研究结果不一致,对于江苏的大学生而言,家庭住址对于学生的主观规范是有一定影响的。这一差异可能来源于地域文化的差异。
3.3.6政治面貌对各研究变量的差异影响
政治面貌对所有变量均有显著影响。而且共青团员的分数值普遍高于其他政治面貌的学生。这一现象可能源自于共青团员中大多数人想入党,而志愿服务也许就成了他们的“工具”,所以他们表现出更多的积极性,而党员也许存在“已经入党了,志愿服务不在重要”的想法。江苏的高校对于学生的入党通常从学生的各个方面的积极性来考察,这一要素从某一方面激发了共青团员志愿服务的积极性,但是作为辅导者一方面要消除学生们的功利心,一方面也要肯定他们的努力。对于党员,学校则需要采取相关措施,激发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增强党员的责任意识。
4结论
根据以上结果讨论发现,计划行为理论可以用来解释大学生的志愿行为。因此,如何加强大学生的志愿行为,有赖于增强大学生的志愿服务意向,而服务意向又与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有着联系。所以,对于增强大学生的志愿服务行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第一,引导大学生对志愿服务行为的态度。为了激发大学生们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首先规范志愿活动,严格考勤制度,将志愿活动的组织、效用进行落实,让志愿者们感受到自己的服务产生了实际的效用,而不是“作秀”;其次,合理安排志愿活动的时间,使志愿服务的时间得到最大化的利用;再者,加大宣传力度,增强社会、学校、同学对志愿服务的认可程度;最后,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从团队的组织到团队的活动、宣传等,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给足学生机会去探索、发现、创造。
第二,发挥同学、家长、老师、环境对大学生志愿服务行为的引导作用。首先,增强大学生、社会、家庭成员、老师对志愿服务的认可程度;其次,在各大小团体中营造一种志愿服务的文化氛围;最后,建立健全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规章制度,用规章制度对学生进行约束,增强志愿服务的普及性。
第三,利用人口变量因素,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发挥党员的带头作用,带动共青团员这个庞大的群体进行支援服务活动。利用群体的动力作用,鼓励同学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第四,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开展丰富的技能学习课程,鼓励学生学习多项实践技能,此外,开展丰富的志愿服务活动,而不是大众的服务活动,将学到的实践技能与实践活动相联系,从而做到理论联系实践与学以致用。
参考文献:
[1]胡俊.框架效应和自我效能感:大学生志愿服务行为意向研究[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4):21-25.
[2]牛佳欣.陕西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现状及对策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5.
[3]张福进.大学生志愿服务供给行为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5.
[4]王高洁.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大学生志愿服务行为意向研究——以福建省高校学生为例[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02):144-146.
[5]林琳,白新文.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大学生学业拖延行为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學杂志,2014,(05):855-859,863.
作者简介:
戴菁秋(1993.11—),汉族,江苏如皋人,学历:研究生;研究方向:心理健康教育。
关键词:计划行为理论;大学生;志愿行为
1文献综述
1.1计划行为理论
计划行为理论的前身是理性行为理论,理性行为理论假设行为完全由行为意向决定,显然,这并不能很全面的研究解释某一行为,而计划行为理论则在此基础上有所延伸。计划行为理论作为解释、分析某一行为的模型一共分为三个阶段,首先,作为理性行为理论的延伸,其不变的观点是:行为由个体行为意向决定,这也是计划行为理论的第一阶段;第二阶段,行为意向由行为的倾向态度、主观规范和行为控制认知三方面决定;第三阶段,行为倾向态度、主观规范和认知行为控制由外生变量决定。因此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行为研究可以获得框架的支撑,进而使研究内容和结果更具系统性、全面性。
1.2关于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研究
关于志愿服务相关研究比较多,主要的研究内容集中于对志愿服务意向、志愿服务行为的态度、志愿服务的主观规范、志愿服务的知觉行为控制等方面进行研究。在志愿服务意向方面,研究者们发现:促使个体形成志愿服务意向的原因有很多,但是如果个体具有积极地志愿服务意向,那么他就更有可能做出志愿服务行为。在志愿服务行为的态度方面,研究者们发现。
个体对行为的不同态度会导致个体对行为做出不同的评价,这个评价又会直接影响个体的行为意向,即态度对个人的行为意向具有很重要的影响。在志愿服务的主观规范方面,研究者们发现:个体易于感知到有关志愿服务的主观规范主要来自以下两个方面。第一,道德准则的影响。道德准则是个体对外界事物做出道德判断的准绳,包括个体自身信奉的道德标准以及感知到的来自外部的道德约束。对于志愿服务行为,每个人都会根据自己所持的道德准则对该行为做出道德判断,如果得出肯定答案,那么个体就具备了志愿服务的意向。第二,他人的影响。个体的行为意向往往还会受到其他人的影响。己有研究表明,父母、朋友、同事、周围人、以及榜样对个体的志愿服务意向影响作用比较显著。在志愿服务的知觉行为控制方面:以往的研究显示,个体在考虑是否参与志愿服务时,首先会将自身的客观能力列入考量范围。
关于计划行为理论的研究还不算太多,使用范围也不算广。国内较早的以TPB为理论框架的研究是李京诚(1999)关于身体锻炼的研究。此后,我国社会心理学研究者开始了对TPB的关注和实证研究。社会心理学领域在TPB的引进和研究上进展的比较早,不仅有大量的实证研究,还有基于这些实证研究门类的系统综述,包括如针对HIV风险行为(刘慧君,蔡艳芝,2008)、旅游者行为(沈苏彦,2011)、志愿服务行为(徐祎飞,李彩香,姜香美,2012)等的系统综述。营销和管理类研究包括如网银使用行为(戴卓,李再跃,2010)、信用卡使用意向(王大海,姚飞,郑玉香,2011)、绿色消费行为(劳可夫,吴佳,2013)等。这类研究与我国的实践相结合,运用TPB来指导和预测中国语境下消费者、患者或受众的行为。但是,这类实证研究往往以验证式研究为主,缺乏对理论模式的深化探讨以及在中国语境下新的变量探索和建模分析。
2研究过程
通过对江苏省内各高校学生的调查分析进行研究,正式研究的被试来自六所高校的本科生,共发放问卷1200份,实际回收问卷1097份,回收率为91.42%,其中有效问卷1051份,有效回收率为87.59%。
3研究结果
3.1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与行为意向之间的关系讨论
本研究结果发现计划行为理论模型能够解释和预测大学生的志愿行为意向。首先,志愿服務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均与志愿服务行为意向存在显著正相关的关系。其中志愿服务态度能够解释59.6%的志愿行为意向变异量,主观规范能够解释34.8%的志愿行为变异量,知觉行为控制能够解释6.9%的志愿行为变异量。虽然这三者共同作用,共同影响着大学生志愿服务意向,但是在这三种因素当中,大学生对志愿服务的态度对志愿服务意向的影响最大,即大学生是否愿意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大部分取决于个人对志愿服务的看法和评价。此外,主观规范也对大学生的志愿服务意向有着重要的影响,而知觉行为控制的影响就稍薄弱了一些。这样的结果和前人的研究结果一致。
首先,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结果与大学生的身心特征密不可分。当代大学生追求独立性与个性,凡事要自己拿主意。因此,大学生们在对待一个行为时,很多时候个人对某行为的看法和评价,即态度,就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当然,有的时候积极的态度也并不能代表一切,但是積极的态度会使人更有某种行为的倾向,积极的态度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也是克服其他困难的催化剂,是实现某种行为的动力。因此,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意向大部分取决于志愿服务态度是可以理解的。其次,主观规范对学生产生的影响也是可以理解的。即使是在校大学生,同伴的认可、老师的认可、家长的认可对于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在一定环境之下,这些“认可”就构成了大学生的“环境压力”。不可否认,有的时候这种压力的作用比积极的态度的作用更大。第三,知觉行为控制对服务意向的影响较小,但还是存在一定的影响的。当一个人觉得某志愿服务对他而言是存在困难的,他会选择不去执行,而当他觉得某项志愿服务对他而言是很容易的,很容易成功的,那他就会选择去做。
3.2志愿服务意向与志愿服务行为之间的关系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大学生志愿行为认为大学生的志愿服务由大学生志愿服务意向决定。根据本研究的数据分析结果显示:Wiks’Lambda数值为0.990,F检验值为10.449,差异性水平为0.001,小于0.05,这说明大学生是否参与过志愿服务活动在大学生的志愿服务意向上有显著差异,即志愿服务意向对志愿服务行为有显著的影响,这一研究结果与本文所引用的理论相一致,一方面证明了计划行为理论在大学生志愿行为研究的可用性,另一方面给予研究者、高校领导者一个启示:如何增加大学生的志愿行为,可以从增强大学生志愿服务意向上寻找突破口。而如何增强大学生的志愿服务意向,则可从改善学生志愿服务态度,充分利用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对大学生的影响,从而达到大学生志愿服务意向的增强。 3.3人口统计变量对各研究变量的差异性讨论
3.3.1年级对各研究变量的差异影响
本研究结果显示,年级对大学生志愿服务知觉行为控制无显著影响,年级对大学生志愿服务态度、主观规范、服务意向有显著影响。在态度维度中,大一的学生最积极,年级越高,态度的积极性就逐渐降低。在主观规范维度中,大一的学生更易受主观规范的影响,年级越高受影响的程度越小。在服务意向中,大一的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意向最强烈,年级越高意向越弱。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差异可能是大一的学生初入大学的校园,充满激情,小心谨慎,对志愿服务充满期待和热情,而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说,可能由于时间的因素,对已有的志愿活动的失望,不再那么看重他人的看法等因素而产生了一些变化。而王昱(2014)在研究中发现年级对态度维度没有显著的影响,这与本研究的研究结果不一致,可能因为本样本的差异性导致了结果有所不同。
3.3.2性别对各研究变量的差异影响
性别只对志愿服务态度有着显著的影响,对其他维度不存在影响,而且男生在各维度的数值都比女生高,这一研究结果与以往的研究结果不一致,王昱(2014)的研究结果中发现性别对态度和知觉行为控制没有显著的影响,对主观规范和行为意向有显著影响。这一差异的结果可能来源于专业比例的差异、地域的差异等样本的差异而导致的。
3.3.3专业对各研究变量的差异影响
专业对大学生志愿服务知觉行为控制、服务意向无显著影响,对态度、主观规范有显著影响。这一研究结果与以往的研究结果一致,文科学生的各维度的分数均略高于理工科学生。
3.3.4经济状况对各研究变量的差异影响
经济状况对大学生志愿服务态度、服务意向无显著影响,对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有显著影响。从主观规范维度来看,家庭富裕的学生更易受到主观规范的影响,从知觉行为控制维度来看,家庭富裕的学生更易受到知觉行为控制的影响。这一研究结果与以往不同的是,在以往的研究中经济状况对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态度和服务意向是有显著影响的,而且均是贫困家庭的学生的分数值高于富裕、一般家庭的学生,而在本研究中恰恰相反。这可能是样本的地域性差异或者地域的文化差异,还有待进一步考究。
3.3.5家庭住址对各研究变量的差异影响
家庭住址对大學生志愿服务态度、服务意向无显著影响,对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有显著影响。从主观规范维度来看,城市的学生更容易受主观规范影响,从知觉行为控制来看,城市的学生更容易受主观规范影响。这一研究结果在主观规范方面与以往的研究结果不一致,对于江苏的大学生而言,家庭住址对于学生的主观规范是有一定影响的。这一差异可能来源于地域文化的差异。
3.3.6政治面貌对各研究变量的差异影响
政治面貌对所有变量均有显著影响。而且共青团员的分数值普遍高于其他政治面貌的学生。这一现象可能源自于共青团员中大多数人想入党,而志愿服务也许就成了他们的“工具”,所以他们表现出更多的积极性,而党员也许存在“已经入党了,志愿服务不在重要”的想法。江苏的高校对于学生的入党通常从学生的各个方面的积极性来考察,这一要素从某一方面激发了共青团员志愿服务的积极性,但是作为辅导者一方面要消除学生们的功利心,一方面也要肯定他们的努力。对于党员,学校则需要采取相关措施,激发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增强党员的责任意识。
4结论
根据以上结果讨论发现,计划行为理论可以用来解释大学生的志愿行为。因此,如何加强大学生的志愿行为,有赖于增强大学生的志愿服务意向,而服务意向又与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有着联系。所以,对于增强大学生的志愿服务行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第一,引导大学生对志愿服务行为的态度。为了激发大学生们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首先规范志愿活动,严格考勤制度,将志愿活动的组织、效用进行落实,让志愿者们感受到自己的服务产生了实际的效用,而不是“作秀”;其次,合理安排志愿活动的时间,使志愿服务的时间得到最大化的利用;再者,加大宣传力度,增强社会、学校、同学对志愿服务的认可程度;最后,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从团队的组织到团队的活动、宣传等,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给足学生机会去探索、发现、创造。
第二,发挥同学、家长、老师、环境对大学生志愿服务行为的引导作用。首先,增强大学生、社会、家庭成员、老师对志愿服务的认可程度;其次,在各大小团体中营造一种志愿服务的文化氛围;最后,建立健全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规章制度,用规章制度对学生进行约束,增强志愿服务的普及性。
第三,利用人口变量因素,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发挥党员的带头作用,带动共青团员这个庞大的群体进行支援服务活动。利用群体的动力作用,鼓励同学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第四,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开展丰富的技能学习课程,鼓励学生学习多项实践技能,此外,开展丰富的志愿服务活动,而不是大众的服务活动,将学到的实践技能与实践活动相联系,从而做到理论联系实践与学以致用。
参考文献:
[1]胡俊.框架效应和自我效能感:大学生志愿服务行为意向研究[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4):21-25.
[2]牛佳欣.陕西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现状及对策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5.
[3]张福进.大学生志愿服务供给行为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5.
[4]王高洁.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大学生志愿服务行为意向研究——以福建省高校学生为例[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02):144-146.
[5]林琳,白新文.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大学生学业拖延行为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學杂志,2014,(05):855-859,863.
作者简介:
戴菁秋(1993.11—),汉族,江苏如皋人,学历:研究生;研究方向:心理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