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螺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v_lov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香螺一生缠绕着我童年的梦,总在生命的拐角处为我留个父爱的口。
  那时候,我们一家四口挤在外婆的老房子里。我是计划生育外的一员,亲戚们叫我“千金”。我一出生,父母被罚款三千元,父亲在单位里班长的职务泡汤,单位宿舍遥遥无期。母亲为了照顾我们两个小孩儿辞职在家。有时候父亲一下班就背上一个大包往外跑。我五岁那年的一个台风夜,母亲不停往巷子口看,不久又哆嗦着回来。来来回回不知道多少趟,嘴里都念叨着:“风越来越大,赶船赶到这个点还没回。”长大了我才知道,父亲并不是跑船,而是趁珠海船靠岸,上船卖玉器去了。
  在物资尚不丰盈的年代,工人出身的父亲就开始晓得首饰的经济价值。多年后我问起他,为什么选择这门生意,他扯了一下我的卷发:“生活可以缺钱,但不能不体面。”他售卖玉器的对象是疍家渔民,疍家人在海上讨生活,却爱玉器,尤其钟情翡翠。
  那一夜,过了12 点,父亲终于回来了。他身上披了两件破烂的雨衣,戴了顶疍家帽。身体的疲惫使他步子踉踉跄跄。睡眼蒙眬的我,看到父亲拿起一个大袋子,里面装着一个个看起来圆鼓鼓的东西。
  “阿兰,赶紧煮了吃。”
  那个年代没有冰箱,有什么菜都不能浪费,只能当天吃完。妈妈拿出一个,这东西像极了我的玩具小螺号。但眼前的“螺号”比我玩儿的要真实。我见到“玩具”也跟着兴奋起来,在床上又唱又跳。
  当时我们住在外婆家,房子像个四合院,厨房就在外头院子里。母亲把螺拿出去之后,锅碗瓢盆叮叮当当地唱着歌,我搞不懂是风吹的还是母亲把弄的乐曲。这螺的做法容易,汆熟即可。母亲很快就上菜了。在我童年的印象中,螺有我拳头那么大。母亲用个簸箕装着,螺比山还高。我感觉自己也像是跟船的娃娃,啥时上货,啥时开餐。父亲忙了一天,但还是找了一个最好的细细地用牙签往螺口一插,用“内功”把螺肉一搅,螺的“心肝宝贝”都被揪了出来。
  “最小的,你先尝。”他说着,把螺放到了我的碗里。
  媽妈在一旁嫉妒得很:“偏心,大的又不给。”
  姐姐会拌嘴:“我才不稀罕。我也要给这个小不点儿吃的。”
  每次开饭,我的碗永远都是满满的。这螺,一尝,满嘴都是香味。我大叫一声:“真香!”
  姐姐说:“这螺就叫香螺,能不香吗?”
  2020年跨年的夜晚,没有了多年前的狂风。这一夜,我没吃饱,但父亲的碗是满满的螺肉。他像小时候的我,没有多少牙齿。我用自带的剪刀细细给他剪碎螺肉,他细细品味着。
  我看着他,闻着螺的香,脑海里全是那一夜,父亲身披两件雨衣,哆嗦着提着香螺,那张满是丰收喜悦的脸庞,挂满了湿漉漉的、幸福的雨珠。
其他文献
说来大家可能不信,我在18 岁当兵之前,竟没有见过粽子,更没有品尝过粽子。  1983 年10 月,我入伍到武警河南某部服役。到了第二年4 月底,老兵们在执勤训练之余,就开始议论过端午节的事了,说端午节会餐,可以放开地吃粽子、油条、煮鸡蛋等等。这对我们这些因训练强度大,吃馒头都是四五个起步的新兵来说,无疑充满极大的诱惑,一个个表面看起來像没事人一样,其实内心却无比在意过端午节,怕是早已盼得口水涟涟
期刊
两只酒杯,  在餐桌前碰一碰,  你就走远了。  留给我的,  只有两只空酒杯。  它们在黑夜中,  像死鱼眼,  且有眼无珠。  花花世界  为什么有石榴裙,  就得败下阵来。  绵软的松针和刀枪,  同样有力。  在你面前,我是個  负荆请罪的人。  一朵花开,又是一朵花开。  你流浪,你们流浪,成了花花世界。
期刊
1991年,我第一次去武汉开会。会后,参会的几个人相邀去归元寺。记得归元寺的酒酿汤圆很好吃,那时免费,一勺盛五六个实心糯米小团子,半碗酸酸甜甜、不稀不稠的汤。原本我就喜欢吃黏食,因此对糯米食物更加青睐。  哈尔滨的春天年年姗姗来迟,阴晴不定,说翻脸就翻脸,但属于春天的食物却抢先登场,一拨刚来一拨又到,比如春茶、春笋,当然还有青团。这些都是南方的春季食物,拜网购和迅捷的物流所赐,现在可以在飘着春雪的
期刊
清明应该有三重涵义:一是天地自然的“清明”,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二是心灵境界的清明,人们通过祭扫,获得的是心灵的净化与“清明”。第三,也是人们最易忘却的,却是“政治清明”。春秋战国之时,晋文公重耳当政前曾被迫害流亡,是介子推在他饥饿濒亡之时,割股肉救了重耳,晋文公希望报恩,试图让归隐山林中的介子推入朝为臣之时,这位舍命救主者却与母亲坚辞不受其报,晋文公
期刊
也许,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他乡。  你在一个地方已经住了三代、五代,以为就是这里人了。十代、二十代、三十代以前呢?你的家族来自哪里?历史上由于战乱、灾荒、谋生等各种原因,人类一直在迁徙、流动,终于在一个地方安顿下来,权把他乡作故乡。开始几辈人还记得来自何方,后辈就渐渐淡忘了。好在中国人有修谱建祠的传统,记载故乡,供奉先祖,把繁衍世代记录入册。家谱上还会记载一些有意义的事情,也是为了教育后人。  我家
期刊
上个世纪70 年代,在乡村是煤油灯唱主角。村民们一家人居一个山坳,或三代人守一个湖汊、一口塘。世世代代的煤油灯,让他们习惯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模式。  大集体时代,最繁重的农事就是抢收抢种。村民白天收割、耕田、插秧,夜晚拖着疲惫的身体赶向晒场。脱粒机轰隆隆地唱响,把收割堆垒的稻穗捋出来,第二天赶上太阳曝晒稻谷,储存到仓库,作为国库的征粮。夜间脱粒少不了照明,能够照亮晒场四周的唯有气灯。  父
期刊
小时候,我曾临摹过一段时日帖子,也临习过一阵子钢笔字,不谦逊地讲,我的字还算拿得出手,上得了台面。  清晰记得四年级时,我就得过全县小学生书法比赛第二名,当初写的那几个工整的楷书,虽略显稚嫩拙朴,但骨架端庄稳重,笔画神韵有致,颇得评委好感。入职国企后三年,我由机修工转身为文书,一做就是十多个年头,从我手下流出的文字,无以计数,一手字不敢说写得有多么清逸隽秀,至少还是人见人夸、出类拔萃的。那时打字机
期刊
去镇雄上班的第一天,因为离家较远,家人陪我一起去。父亲说第一次去上班,要从堂屋里的大门跨出去,知道哪里是起点,才不会忘本。我左脚一出门,八十多岁的祖母就像背书一样,说:“今天是个出门的好日子,愿我孙子在外恶人远离,好人相逢,工作上像竹笋一样节节高升。”  我回头谢祖母时,一眼瞥见她被岁月吸干了脂肪的脸,千沟万壑。她双手拄着拐杖,青筋贴在松树皮一样的手上,似乎可以听见血液在血管里流淌的声音。白发从帽
期刊
小时候,总有去仰山文塔探望的强烈愿望,虽然离家也就3 公里的路途,但由于年少时学业忙,看牛、扯猪草等家务事多,始终未能实现。  那天,正值正月十五,我带着女儿来到古塔脚下,在古塔旁竖立着两块石碑:一块是省政府、省文化厅2006 年立的“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一块是仰山文塔的简介。从简介中得知,古塔始建于明万历十三年(1585 年),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 年)曾修葺过。2014 年,省文化厅拨专
期刊
在办公室坐下,有朋友打来电话,说有人要来请我帮忙,她女儿大四了,想到融媒体中心实习。我一时诧然,并不认识她们。对方却说,你认识的,十多年前她丈夫不幸车祸去世后,你帮助过她们的。  我恍然有了印象,似乎有这件事。急忙打开电脑,在我的QQ 空间里,找到了2010 年8 月写的一篇题为《一个鲜活生命的逝去》的日志:  “这几天,心情很是沉重,一个熟人遭遇了车祸,车毁人亡。  他是一个单位的驾驶员,平时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