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风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路线而没有激情的旅程。”这是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叶澜女士说过的一句话。我时刻牢记在心,也深有体会,在对普通高中思想政治教材的研读和课堂教学中,我真地发现了“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风景”,那就是思想政治教材中的“辅助文”。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于2004年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初审通过,共分为四本必修教材和3本选修教材,四本必修教材中内容皆分为单元、课题、框题、目题四个层次。教材中每课皆分为正文与辅助文,辅助文又分为:“专家点评”、“相关链接”、“名词点击”等相关栏目。
“专家点评”是对疑难问题的解析和拓展性的说明。“相关链接”是对事例、资料、数据的引证和阐述。“名词点击”是对相关概念、术语的介绍或解释。
学习策略是伴随着学习者的学习过程而发生的一种心理活动,这种心理活动是一种对学习过程的安排,这种安排不是僵死的固定的程序,而是根据影响学习过程的各种因素及时生成的一种不稳定的认知图式,这种图式可以被学习者接受而成为经验,也可以因学习者的忽略而消失。
在平常教学中辅助文往往不被教师所重视,或是一带而过,或是干脆不理不问,还是没有走出教学的老路——重知识轻能力,只是着力对教材知识点的讲解。这样不但违背了新教材编写者的意图,而且扼杀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我充分运用了“辅助文”,时刻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重复阅读,实现精细加工策略
精细加工策略是一种将新学材料与头脑中已有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我在对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必修一《经济生活》关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内容的教学中,充分运用教材中p87【专家点评】中有关内容:“单纯追求经济增长速度、GDP的增加,甚至把GDP作为衡量建设成就大小的唯一指标,而忽视社会的全面进步,是片面的。片面追求经济快速增长,往往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甚至出现‘没有发展的增长’,导致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对这部分内容先让学生对其自行阅读,然后提出问题。针对同学提出的问题,大家重新阅读教材来回答。比如有人提出什么是GDP?社会的全面进步包含哪些?没有发展的增长主要表现是什么?举例说明:从我们身边的人和事来看环境的变化,说明环境污染的影响,等等。这些问题的提出,增强了学生对科学发展的理解,培养了学生的精细加工策略。
二、小组合作交流展示,彰显协作、竞争策略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的知识是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如人与人之间的协作、交流、利用必要的信息等,通过意义的建构而获得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积极创设各种情境,引导学生对教学情境加以体验,并且在体验中学会避免、战胜和转变消极情感和错误认识,发展、享受和利用积极情感与正确认识,使学生在充分感觉蕴藏于这种教学活动中的欢乐与满足的同时,达到促进其主体性充分、自由发展的目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尽可能地创设适合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情绪。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辅助文,能很好落实这一教学目标,既完成教学任务,又促进学生体验式教学策略的培养。
例如:必修一《经济生活》第二课关于供求影响价格,其中有关卖方市场、买方市场知识点,教材这样表述:当供不应求,商品短缺,购买者争相购买,销售者趁机提价,买方不得不接受较高价格以满足自身需要,于是出现“物以稀为贵”的现象。这就是所谓的卖方市场。当供过于求,商品过剩,销售者竞相出售,购买者持币待购,卖方不得不以较低的价格处理他们过剩的存货,于是出现“货多不值钱“的现象,这就是所谓的买方市场。在传统的教学中,有的教师通过提问来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然后划出重点词语“供不应求”、“物以稀为贵”、“供过于求”、“货多不值钱”等关键词语,还有的教师用幻灯来展示相关题目,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对照书本得到答案,但时间一长,学生很难分清楚,往往成为知识的盲点。我在教学中很好地利用了辅助文:【名词点击】中有关卖方市场、买方市场的表述。
我认为辅助文中的【名词点击】对卖方市场和买方市场的表述更直接,更有利于学生直观理解双方的关系,学生读起来更通俗易懂,并且教材配备了两幅插图来描述卖方市场和买方市场。在这里我在教学中让学生小组探讨卖方与买方市场出现的原因,并提出解决的方法,以课堂为市场,以学生为顾客,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当堂演示卖方市场和买方市场,加深学生对卖方市场和买方市场的理解,不再死记硬背。
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辅助文,引导小组间的合作与探究,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善于合作、乐于探究的团队精神,让原本“安静”的课堂一下子就“热闹”起来。教师从讲台上走了下来,不再“居高临下”,师生之间的距离拉近了,学生也动了起来。
课堂展示给学生提供了体味成功的平台,学生在展示中获得成功的喜悦,激发了潜能,小组内合作交流,小组间激烈争论,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三、生活体验,显示体验式策略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促进学习有效的方式之一是让学生直接体验面临的实际问题、社会问题、个人问题和研究的问题等。他强调,要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活动,就必须让学生解决对他们个人有意义或有关的问题。这一点不论是在备课时还是在课堂教学中,都被一线教师所忽视。其实新教材在编写时已经关注这一点,特别是在“辅助文”中有所体现。例如:必修一《经济生活》第六课投资理财的选择,关于便捷的投资——储蓄存款,对于利息这个知识点是这样表述的:存款利息是银行因为使用储户存款而支付的报酬,是存款本金的增值部分。存款利息取决于三个因素:本金、存期和利息率水平。存款利息的计算公式为:存款利息=本金?鄢利息率?鄢存款期限,一定时期还要交利息税,学生一看就懂了。
我又出了这样一道题给他们:张某有1万元人民币,定期一年,当前年利率是3%,问一年以后张某能拿到多少利息?学生很快就算出来。我又问,假如张某存款是三个月那怎么办?也有学生在嘀咕,假如张某是存款20天那又怎么算利息?还有学生说,我们平时没有想那么多,只是银行的工作人员给多少就多少,少了也不知道……课堂一下子闹起来,大家都感兴趣了。这时我就让他们看教材p46【名词点击】对利率的描述:利率,是利息率的简称,是一定期限内利息与本金的比率、利率有三种表示方法:年利率、月利率和日利率。年利率通常用百分数表示,月利率通常用千分数表示,日利率用万分数表示。它们的关系为:年利率=月利率?鄢12月=日利率?鄢360天……学生看了以后恍然大悟,但还有学生问,那每月的天数不同怎么办,我没有直接告诉他们,而是选派两名同学到就近的银行向工作人员询问相关事宜,回来后接受大家的询问。“告诉我,我会忘记;分析给我听,我可能记住;如果让我参与,我就会真正理解”。通过亲身体验,学生解决了存款储蓄相关的问题,并且留意身边的事,增强了解决事实问题的能力。
构建高效课堂,是每一个思想政治教师不断探索的重要课题,而学习策略被看做是教会学生学会学习、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途径。因此,培养学生学习策略显得尤为重要,一线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习策略是一项义不容辞的责任。我通过这三个教学案例,在课堂教学中巧用“辅助文”,在润物细无声中教给了学生体验策略与合作策略,激发了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多一个感悟与体验的机会、多一些激情与动力、多一次心灵的对话与碰撞、多一点创新的热情与信心,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实现课堂教学质的飞跃。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于2004年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初审通过,共分为四本必修教材和3本选修教材,四本必修教材中内容皆分为单元、课题、框题、目题四个层次。教材中每课皆分为正文与辅助文,辅助文又分为:“专家点评”、“相关链接”、“名词点击”等相关栏目。
“专家点评”是对疑难问题的解析和拓展性的说明。“相关链接”是对事例、资料、数据的引证和阐述。“名词点击”是对相关概念、术语的介绍或解释。
学习策略是伴随着学习者的学习过程而发生的一种心理活动,这种心理活动是一种对学习过程的安排,这种安排不是僵死的固定的程序,而是根据影响学习过程的各种因素及时生成的一种不稳定的认知图式,这种图式可以被学习者接受而成为经验,也可以因学习者的忽略而消失。
在平常教学中辅助文往往不被教师所重视,或是一带而过,或是干脆不理不问,还是没有走出教学的老路——重知识轻能力,只是着力对教材知识点的讲解。这样不但违背了新教材编写者的意图,而且扼杀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我充分运用了“辅助文”,时刻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重复阅读,实现精细加工策略
精细加工策略是一种将新学材料与头脑中已有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我在对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必修一《经济生活》关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内容的教学中,充分运用教材中p87【专家点评】中有关内容:“单纯追求经济增长速度、GDP的增加,甚至把GDP作为衡量建设成就大小的唯一指标,而忽视社会的全面进步,是片面的。片面追求经济快速增长,往往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甚至出现‘没有发展的增长’,导致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对这部分内容先让学生对其自行阅读,然后提出问题。针对同学提出的问题,大家重新阅读教材来回答。比如有人提出什么是GDP?社会的全面进步包含哪些?没有发展的增长主要表现是什么?举例说明:从我们身边的人和事来看环境的变化,说明环境污染的影响,等等。这些问题的提出,增强了学生对科学发展的理解,培养了学生的精细加工策略。
二、小组合作交流展示,彰显协作、竞争策略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的知识是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如人与人之间的协作、交流、利用必要的信息等,通过意义的建构而获得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积极创设各种情境,引导学生对教学情境加以体验,并且在体验中学会避免、战胜和转变消极情感和错误认识,发展、享受和利用积极情感与正确认识,使学生在充分感觉蕴藏于这种教学活动中的欢乐与满足的同时,达到促进其主体性充分、自由发展的目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尽可能地创设适合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情绪。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辅助文,能很好落实这一教学目标,既完成教学任务,又促进学生体验式教学策略的培养。
例如:必修一《经济生活》第二课关于供求影响价格,其中有关卖方市场、买方市场知识点,教材这样表述:当供不应求,商品短缺,购买者争相购买,销售者趁机提价,买方不得不接受较高价格以满足自身需要,于是出现“物以稀为贵”的现象。这就是所谓的卖方市场。当供过于求,商品过剩,销售者竞相出售,购买者持币待购,卖方不得不以较低的价格处理他们过剩的存货,于是出现“货多不值钱“的现象,这就是所谓的买方市场。在传统的教学中,有的教师通过提问来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然后划出重点词语“供不应求”、“物以稀为贵”、“供过于求”、“货多不值钱”等关键词语,还有的教师用幻灯来展示相关题目,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对照书本得到答案,但时间一长,学生很难分清楚,往往成为知识的盲点。我在教学中很好地利用了辅助文:【名词点击】中有关卖方市场、买方市场的表述。
我认为辅助文中的【名词点击】对卖方市场和买方市场的表述更直接,更有利于学生直观理解双方的关系,学生读起来更通俗易懂,并且教材配备了两幅插图来描述卖方市场和买方市场。在这里我在教学中让学生小组探讨卖方与买方市场出现的原因,并提出解决的方法,以课堂为市场,以学生为顾客,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当堂演示卖方市场和买方市场,加深学生对卖方市场和买方市场的理解,不再死记硬背。
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辅助文,引导小组间的合作与探究,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善于合作、乐于探究的团队精神,让原本“安静”的课堂一下子就“热闹”起来。教师从讲台上走了下来,不再“居高临下”,师生之间的距离拉近了,学生也动了起来。
课堂展示给学生提供了体味成功的平台,学生在展示中获得成功的喜悦,激发了潜能,小组内合作交流,小组间激烈争论,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三、生活体验,显示体验式策略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促进学习有效的方式之一是让学生直接体验面临的实际问题、社会问题、个人问题和研究的问题等。他强调,要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活动,就必须让学生解决对他们个人有意义或有关的问题。这一点不论是在备课时还是在课堂教学中,都被一线教师所忽视。其实新教材在编写时已经关注这一点,特别是在“辅助文”中有所体现。例如:必修一《经济生活》第六课投资理财的选择,关于便捷的投资——储蓄存款,对于利息这个知识点是这样表述的:存款利息是银行因为使用储户存款而支付的报酬,是存款本金的增值部分。存款利息取决于三个因素:本金、存期和利息率水平。存款利息的计算公式为:存款利息=本金?鄢利息率?鄢存款期限,一定时期还要交利息税,学生一看就懂了。
我又出了这样一道题给他们:张某有1万元人民币,定期一年,当前年利率是3%,问一年以后张某能拿到多少利息?学生很快就算出来。我又问,假如张某存款是三个月那怎么办?也有学生在嘀咕,假如张某是存款20天那又怎么算利息?还有学生说,我们平时没有想那么多,只是银行的工作人员给多少就多少,少了也不知道……课堂一下子闹起来,大家都感兴趣了。这时我就让他们看教材p46【名词点击】对利率的描述:利率,是利息率的简称,是一定期限内利息与本金的比率、利率有三种表示方法:年利率、月利率和日利率。年利率通常用百分数表示,月利率通常用千分数表示,日利率用万分数表示。它们的关系为:年利率=月利率?鄢12月=日利率?鄢360天……学生看了以后恍然大悟,但还有学生问,那每月的天数不同怎么办,我没有直接告诉他们,而是选派两名同学到就近的银行向工作人员询问相关事宜,回来后接受大家的询问。“告诉我,我会忘记;分析给我听,我可能记住;如果让我参与,我就会真正理解”。通过亲身体验,学生解决了存款储蓄相关的问题,并且留意身边的事,增强了解决事实问题的能力。
构建高效课堂,是每一个思想政治教师不断探索的重要课题,而学习策略被看做是教会学生学会学习、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途径。因此,培养学生学习策略显得尤为重要,一线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习策略是一项义不容辞的责任。我通过这三个教学案例,在课堂教学中巧用“辅助文”,在润物细无声中教给了学生体验策略与合作策略,激发了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多一个感悟与体验的机会、多一些激情与动力、多一次心灵的对话与碰撞、多一点创新的热情与信心,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实现课堂教学质的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