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职院校是开展精准扶贫工作的一个重要载体,主要是因为高职院校的特殊性。通过对高职院校贫困生的精准认定能够保障家庭困难的学生都能够满足资助政策所规定的的条件,在最大程度上保证社会的公平和和谐。本文主要从精准扶贫视域下论述下高职院校贫困生精准认定的实践与探索,文章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论述高职贫困生精准扶贫的重要性;第二部分论述当前对于高职贫困生精准认定存在的问题;第三部分论述具体路径的实践研究。
关键词:精准扶贫;高职院校;贫困生;精准认定;路径探索
党和政府对于高职院校的贫困家庭补助一直持有十分重视的态度。自我国十八大召开以来,精准扶贫已经成为我国社会建设的重要战略思想。作为教育扶贫的主要对象,高职院校的学生资助工作可以说是我国“精准扶贫”战略思想与高校教育的一个衔接点[1]。因此在资助的过程中对于资助对象的认定是此项工作中最为重要的一环,对于资助对象的精准认定能够维持高职院校校园环境的公平与和谐,还能够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思想、经济以及学习等方面有一定的参考性认知,进而切实提升资助工作的精确度,推动高职院校学生资助制度的完善与健全。
一、高职贫困生精准扶贫的必要性
对于高职院校中家庭贫困的学生进行资助不仅仅体现的是人道主义精神,同时也是充分展现我国教育水平的一个层面,另外对于高职贫困生的认定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塑造公平、和谐的校园环境。相较于普通本科院校来说,高职院校的学生大多来自农村和城市普通工人家庭,因此家庭环境较为拮据,据相关数据的统计,高职院校的贫困生比例明显高于普通高校,且贫困的原因也较为复杂[2]。如果家庭困难的学生因为经济而难以完成学业,那么就教育的层面来说,也就不具备公平性的特点了。高职院校应该要充分明确家庭困难的学生的特殊性,并根据贫困类型、生源地信息等情况采取精准帮扶、精准管理、精准识别等举措保证家庭困难学生也能够上得起学并完成学业,充分发挥高职院校育人的作用,并培养学生们独立自主自强的性格与品质。高职院校实行精准扶贫不仅是当前时代的主流思想,同时也是能够保障国家资源的以合理利用和完善的基础,对于推进我国国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健康运行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二、高职贫困生精准认定存在的问题
当前随着高职院校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因此为了满足家庭困难学生的经济补助,国家制定了各项奖学金、助学金以及助学贷款等资助体系,在精准扶贫的视域下已经在高职院校内部开展了许多项目。但由于高职院校内部的贫困生数量较为庞大,因此开展精准认定工作显得较为艰难。当前高职院校所采用的的认定方式主要是生源地信息与高职院校自身认定二者结合的方法,但就具体的实际情况而言,目前的精准认定工作还存在一定的问题[3]。
(一)认定精确度不足
当前高职院校对于贫困生的认定主要是根据学生的生源地民政部门所开具的证明作为基本材料,同时对学生的在校期间的表现以及生活方式进行评估,从而确定学生的贫困状态。但由于现行条件下,整个社会的信用体系还不够完善与健全,因此即便是由民政部门所开具的材料也存在一定的质疑性。在对家庭情况调查的过程中,由于利益之间的往来或者是出于个人利益的目的,就会导致非贫困生也能接受到高职院校和国家的资助,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学校公平性的失范以及国家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由于一部分学生的诚信缺失,会运用社会关系伪造贫困证明,这也破坏了学校的公平性。同时在认定的依据层面还未制定可以量化的标准与细则,进而难以提升贫困认定的精确度[4]。
(二)认定方式不够完善
当前高职院校的认定方式主要申请人陈述家庭情况或是提交相关材料,学校组织班级内部人员进行评定和打分。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获取补助,有一部分同学会对自身的家庭情况进行夸张的描述,从而形成了一种“比惨”的氛围。另一方面由于评议小组大多是由班级内部的学生进行组建,因此在评定过程中受制于人情与社会关系可能难以保证评定结果的公正性。另外有一些学生为了自尊心可能会拒绝学校资助,对这类学生还没有完善的认定评价方式。
三、告知贫困生精准认定的实践对策
(一)促进大数据平台的构建,推动认定的精确化
高职院校要想充分了解学生们的情况,就需要紧贴时代发展的趋势,构建大数据平台,通过对贫困生认定指标体系的建设,提升精准资助的水平和效率。常规标准包括家庭情况、生源信息、重大变故,其次追加指标一般为在校表现、月消费记录以及工作生活表现等[5]。高职院校可以构建包含上述所有指标的数据系统,通过对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从而不断整合各项信息与数据,精准判断学生的家庭情况,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提升精准扶贫工作的水平以及效率。
(二)创新工作方式,注重隐形发展
高职院校的资助人员需要根据学生的需求来开展这些工作,并对其情况进行大致的了解后,详细记录学生的情况,并在掌握其特性信息的基础之上,不断完善贫困生档案信息。高职院校的资助人员要常与贫困学生谈心,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从而促进贫困生的心理健康以及与班级的尽快融入,让他们感受到温暖与安慰,进一步促使高职院校的精准认定工作得以圓满完成。
结语:
精准扶贫工作是新形势下扶贫工作的新方式。高职院校的工作人员在进行此项工作过程中要明确精准认定的地位,采取多项措施以提升贫困认定的效率和质量以及精确性,从而使得真正的贫困生能够得以帮助。另外,高职院校还需要在资助的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自立自强,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精准扶贫。
参考文献
[1]张明星.精准扶贫背景下职业学校农业类人才培养模式定位及实践——以湘西地区为例[J].农家参谋,2020(13):284.
[2]樊姣姣.医学高职院校在地方精准扶贫中的作用分析——以河南护理职业学院为例[J].中国校外教育,2020(15):18-19.
[3]郑盼盼,梁旭楷.民族地区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对接精准扶贫探究——以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科技创业月刊,2020,33(02):5-7.
[4]汪毅刚,苗军,赵炜.精准扶贫视域下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大学生的就业特点及帮扶对策——以甘肃省高校为例[J].西部素质教育,2020,6(04):11-14.
[5]罗春桃.精准扶贫背景下大学生资助政策实施效果、问题与对策——以湖南民族职业学院为例[J].焦作大学学报,2019,33(04):114-118.
关键词:精准扶贫;高职院校;贫困生;精准认定;路径探索
党和政府对于高职院校的贫困家庭补助一直持有十分重视的态度。自我国十八大召开以来,精准扶贫已经成为我国社会建设的重要战略思想。作为教育扶贫的主要对象,高职院校的学生资助工作可以说是我国“精准扶贫”战略思想与高校教育的一个衔接点[1]。因此在资助的过程中对于资助对象的认定是此项工作中最为重要的一环,对于资助对象的精准认定能够维持高职院校校园环境的公平与和谐,还能够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思想、经济以及学习等方面有一定的参考性认知,进而切实提升资助工作的精确度,推动高职院校学生资助制度的完善与健全。
一、高职贫困生精准扶贫的必要性
对于高职院校中家庭贫困的学生进行资助不仅仅体现的是人道主义精神,同时也是充分展现我国教育水平的一个层面,另外对于高职贫困生的认定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塑造公平、和谐的校园环境。相较于普通本科院校来说,高职院校的学生大多来自农村和城市普通工人家庭,因此家庭环境较为拮据,据相关数据的统计,高职院校的贫困生比例明显高于普通高校,且贫困的原因也较为复杂[2]。如果家庭困难的学生因为经济而难以完成学业,那么就教育的层面来说,也就不具备公平性的特点了。高职院校应该要充分明确家庭困难的学生的特殊性,并根据贫困类型、生源地信息等情况采取精准帮扶、精准管理、精准识别等举措保证家庭困难学生也能够上得起学并完成学业,充分发挥高职院校育人的作用,并培养学生们独立自主自强的性格与品质。高职院校实行精准扶贫不仅是当前时代的主流思想,同时也是能够保障国家资源的以合理利用和完善的基础,对于推进我国国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健康运行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二、高职贫困生精准认定存在的问题
当前随着高职院校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因此为了满足家庭困难学生的经济补助,国家制定了各项奖学金、助学金以及助学贷款等资助体系,在精准扶贫的视域下已经在高职院校内部开展了许多项目。但由于高职院校内部的贫困生数量较为庞大,因此开展精准认定工作显得较为艰难。当前高职院校所采用的的认定方式主要是生源地信息与高职院校自身认定二者结合的方法,但就具体的实际情况而言,目前的精准认定工作还存在一定的问题[3]。
(一)认定精确度不足
当前高职院校对于贫困生的认定主要是根据学生的生源地民政部门所开具的证明作为基本材料,同时对学生的在校期间的表现以及生活方式进行评估,从而确定学生的贫困状态。但由于现行条件下,整个社会的信用体系还不够完善与健全,因此即便是由民政部门所开具的材料也存在一定的质疑性。在对家庭情况调查的过程中,由于利益之间的往来或者是出于个人利益的目的,就会导致非贫困生也能接受到高职院校和国家的资助,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学校公平性的失范以及国家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由于一部分学生的诚信缺失,会运用社会关系伪造贫困证明,这也破坏了学校的公平性。同时在认定的依据层面还未制定可以量化的标准与细则,进而难以提升贫困认定的精确度[4]。
(二)认定方式不够完善
当前高职院校的认定方式主要申请人陈述家庭情况或是提交相关材料,学校组织班级内部人员进行评定和打分。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获取补助,有一部分同学会对自身的家庭情况进行夸张的描述,从而形成了一种“比惨”的氛围。另一方面由于评议小组大多是由班级内部的学生进行组建,因此在评定过程中受制于人情与社会关系可能难以保证评定结果的公正性。另外有一些学生为了自尊心可能会拒绝学校资助,对这类学生还没有完善的认定评价方式。
三、告知贫困生精准认定的实践对策
(一)促进大数据平台的构建,推动认定的精确化
高职院校要想充分了解学生们的情况,就需要紧贴时代发展的趋势,构建大数据平台,通过对贫困生认定指标体系的建设,提升精准资助的水平和效率。常规标准包括家庭情况、生源信息、重大变故,其次追加指标一般为在校表现、月消费记录以及工作生活表现等[5]。高职院校可以构建包含上述所有指标的数据系统,通过对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从而不断整合各项信息与数据,精准判断学生的家庭情况,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提升精准扶贫工作的水平以及效率。
(二)创新工作方式,注重隐形发展
高职院校的资助人员需要根据学生的需求来开展这些工作,并对其情况进行大致的了解后,详细记录学生的情况,并在掌握其特性信息的基础之上,不断完善贫困生档案信息。高职院校的资助人员要常与贫困学生谈心,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从而促进贫困生的心理健康以及与班级的尽快融入,让他们感受到温暖与安慰,进一步促使高职院校的精准认定工作得以圓满完成。
结语:
精准扶贫工作是新形势下扶贫工作的新方式。高职院校的工作人员在进行此项工作过程中要明确精准认定的地位,采取多项措施以提升贫困认定的效率和质量以及精确性,从而使得真正的贫困生能够得以帮助。另外,高职院校还需要在资助的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自立自强,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精准扶贫。
参考文献
[1]张明星.精准扶贫背景下职业学校农业类人才培养模式定位及实践——以湘西地区为例[J].农家参谋,2020(13):284.
[2]樊姣姣.医学高职院校在地方精准扶贫中的作用分析——以河南护理职业学院为例[J].中国校外教育,2020(15):18-19.
[3]郑盼盼,梁旭楷.民族地区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对接精准扶贫探究——以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科技创业月刊,2020,33(02):5-7.
[4]汪毅刚,苗军,赵炜.精准扶贫视域下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大学生的就业特点及帮扶对策——以甘肃省高校为例[J].西部素质教育,2020,6(04):11-14.
[5]罗春桃.精准扶贫背景下大学生资助政策实施效果、问题与对策——以湖南民族职业学院为例[J].焦作大学学报,2019,33(04):114-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