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爱动物

来源 :大众摄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ltraUnAs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曾经有朋友对我说,要想拍摄野生动物,必须去非洲。我听了很感慨,非洲的确是以她独一无二的生态系统赢得了世界性的声誉,那里是野生动物的天堂,也因此成为野生动物摄影师的天堂,也许一个普通的摄影爱好者在那里也能拍到好的摄影作品。在我们所了解的动物知识中,有关非洲的电视节目和画册也似乎更多一些。但由此我也经常问自己,这难道是我们了解动物的唯一方式吗?作为城市人,尽管我们中的绝大部分人没有到野外亲自观察动物的机会,但我们对身边的动物了解吗?恰好那时我正在全身心地投入到北京动物园,拍摄园里的动物们,而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是拍摄本身还是对动物的更深入的了解,我都有了一个全新的感受。
  在野外拍摄动物,最大的困难是如何寻找及接近动物,这一点对中国的野生动物摄影师而言尤其如此,因为长期的忽视生态建设已使我们的生态系统十分脆弱,原本丰富的动植物资源遭到严重破坏,许多动物早已难得一见。但野外摄影的优点是可以拍到真实的、自然状态下的动物。相对而言,动物园的优点是在固定的空间内汇集了品种丰富的珍稀动物,你可以近距离的观察它们,免去奔波之苦。但因为空间有限,客观限制很多,在构图及用光等方面给拍摄造成很大困难,要想拍到好的作品也十分不易。
  对于初次拍摄的朋友而言,动物与人之间的护栏和铁网可能是最大的困扰,我在拍动物时也常有人问,隔着栏杆你拍得清楚吗?其实这个问题用长焦距配合大光圈就可以解决,但在实际应用中有一些情况仍须注意。
  一是镜头距栏网的距离,有条件最好是紧贴栏网,这样的虚化效果最好。但在拍摄危险动物时,出于安全考虑应保持一定距离,这时就应根据自己手中镜头的最近对焦距离来调整拍摄位置。一般情况下,最近对焦距离越远的镜头对近景的虚化能力越强,而长焦距镜头通常具有这一特性。举例来说,我有一支70—210mm1∶4-5.6的变焦镜头,它在210毫米端的最近对焦距离是1.2米,如果此时护栏与我的距离是1米的话,那么虚化效果会很差。而如果我用一支400mm,最近对焦距离为3.3米的长焦距镜头拍摄,那虚化效果会好得多。另一个需要考虑的是,被摄动物与栏网之间的距离,通常规律是,动物离栏网越近则虚化栏网的效果越差,反之则越好。
  第二个问题是选择多大的光圈合适?一般来说,我感觉F5.6应该算是一个界限。实际拍摄时,即使你用镜头紧贴住铁网或护栏,用景深预测观察一下,光圈F8时已经可以看到栏网的影子,F11时则更加明显,严重影响拍摄,而且是镜头焦距越短越明显,所以,如果你对影像的质量有很高的要求,就选择大口径镜头,因为此类镜头在F2.8或F4光圈时,仍然具有相对优秀的影像素质,而收至F5.6时,则可以达至极佳的影像素质。具体拍摄中,可根据栏杆间隙及网眼大小,结合自己手中镜头的焦距和光圈作出选择。


  拍摄这幅照片时有些侧逆光,镜头里灰蒙蒙的,我横移了一米躲到树荫里,为了虚化铁网与背景,镜头焦距选择200mm,光圈优先F4,1/125秒,相机为尼康F90X。
  三是要考虑眩光对拍摄的影响。很多时候,我们已经把镜头牢固地贴在了栏网上,但眼前仍然一片模糊,给人感觉灰蒙蒙的,用遮光罩也难以消除。这其实是阳光照在铁网上的反光,消除的方法是用手或其它物体进行遮挡,或者避免在逆光或侧光下拍摄,阻止反光对镜头的影响。
  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希望拍到更自然的动物照片,那么在构图时就应该排除人为痕迹的影响。因此,对前景与背景的选择与控制就显得尤为重要,比如应该尽量选择草木、水面或天空为背景,实在无法选择的话,应该利用大光圈、浅景深的工作原理来虚化背景,使之简洁、自然。
  但是,作为构图而言,也不能一概而论,如果我们想表达被囚禁动物的郁闷情感,那么象铁栏杆这样的东西是可以作为构图的一部分的。
  在动物园拍动物,最常用的镜头是80—200mm焦距段的镜头,300或400mm镜头也经常用,微距镜头在拍近景及小动物时可发挥作用,而广角镜头除非有特殊需要,一般不太常用。相对而言,变焦镜头用途更广一些,更便于构图,尤其是拍摄反转片,能最大限度地利用胶片面积。镜头的对焦方式最好是内对焦,前镜组不应旋转伸缩,有利于镜头贴近栏网拍摄,否则一旦紧贴护栏,易使镜头及相机内部调焦机构损坏。


  《绿晰蜴》,采用SC-17闪光灯连线连接尼康F90X与SB-26闪光灯,离机闪光拍摄。
  而对于自动与手动相机的使用,我的体会是二者平分秋色。在比较开阔的场景,或沿一定轨迹运动的动物,用自动对焦相机十分方便,尤其是追踪对焦结合快速连拍,对拍摄动物运动过程的瞬间十分有利。
  但自动对焦也不是万能的,在透过栏网或玻璃拍摄时,它对焦点的选择往往会犹豫不决,栏网的影子或玻璃上的反光与污迹都有可能成为它的目标,有些时候,即使你锁定了焦点,但在释放快门后,相机会自动重新对焦,会合焦在反光与污迹上,对连续捕捉镜头不利。当然,我们可以腾出一根手指来控制锁定焦点按钮,但时间长了恐怕就不太方便了,对持机的稳定性及横、竖画幅转换都会造成影响。在这种情况下,手动的优势就明显了,一切尽在你的掌握之中。还有另一种情况也是非手动不可的,就是极近距离内的调焦,即微距摄影。自动相机通常会束手无策,再加上栏网的影响,快速准确的对焦几乎不可能,只有手动。


  拍摄这张《夜色下的小熊猫》时,天已全黑,用眼睛对焦已不太可能,只能用尼康SB-26闪光灯发出的辅助光配合尼康 F90X自动对焦,但小熊猫的棕色皮毛把SB-26的红外辅助光吸收得无影无踪,无奈之下,我只能选择树干为对焦点,但反光依然很弱。虽然F90X在低照度下的对焦能力十分出色,但这次我一点儿谱都没有,因为那个树干上的光斑太微弱了。很显然,F90X也遇到了困难,镜头不停地在转,找不到焦点,但我坚持着没有放弃。恰在此时,镜头定住了,我有些不相信,为保险起见再试一次,结果还是如此,于是马上把相机对焦模式调整为手控,防止焦点偏移,拍下这只回眸一视的小熊猫。拍摄数据:尼康F90X相机、80-200mmF2.8D ED镜头、SB-26闪光灯、F5.6光圈优先、柯达EB-2反转片。
  当然,手动并不一定非要手动相机,用自动相机的手动功能即可,还能自动过卷与曝光,十分便利。如果用纯手控相机,又以拍摄动物题材为主,建议使用马达或卷片器,否则,当你托着沉重的长焦镜头,又要控制曝光与焦点,又要忙着卷片,五、六个回合下来,手也软了,气也粗了,肯定影响效果。
  动物园拍动物的另一个重点是对闪光灯的合理使用。可能有些朋友反对使用闪光灯,理由一是习惯用自然光,二是怕对动物造成影响。其实,对于用光而言,理想的自然光当然最好,但这在动物园中却几乎成为一种奢求。墙壁、栏杆、树木的阴影,甚至是我们自己的影子都可能成为障碍,此时,闪光灯应该是一种选择。而且,通过长期观察,我感觉大部分动物对闪光灯没有特别的反应,可能是长期与人类接触早已适应了吧。另外,像国际上一些著名的野生动物摄影大师,如弗兰斯·兰廷、阿特·沃尔夫等,经常利用闪光灯拍摄一些精彩瞬间,令人惊叹不已。当然,重要的是,使用闪光灯与否应由摄影师根据现场具体情况决定,当我们面对一只情绪反常或是生病的动物时,直觉就会告诉你不要用闪光灯。
  使用闪光灯时切记几点,一是当人与动物之间有栏网时,必须将镜头紧贴在栏网上,否则片子出来后绝对跟你当时从取景器里看到的不一样,最抢眼的不是动物,而是被闪光灯照亮的铁栏网。二是隔着玻璃拍摄时,最好避免与玻璃表面垂直,用斜角拍摄,这样才不会产生反光。


  象《共筑爱巢》这张片子,描画的是两只相亲相爱的宝石姬地鸠。当时的拍摄难点有两个,一是拍摄距离只有半米左右,用长焦镜头则最近对焦距离不够,用广角或标头则主体在画面中比例嫌小;二是上午11时的强烈阳光正好处于逆光的位置,主体在阴影中不利于刻画细节。于是我装上105mm中焦微距镜头,取得了最适宜的构图,并为相机配好闪光灯,直接用尼康的3D矩阵均衡闪光控制系统,并打开广角扩散片柔化光质,捕捉到这个温馨的画面。拍摄数据:尼康F90X、105mm1∶2.8D镜头、SB-26闪光灯、F11光圈优先、富士VILVIA反转片。
  
  如只能直对玻璃拍摄,必须把镜头贴在玻璃上,能消除或减弱反光;有条件的话,离机闪光不失为一种好方法,但在游人如织的动物园中会有一定困难。合理的运用闪光摄影,你会拍到清晰度相当棒的照片,而且我发现,由于动物们的皮毛大多具有吸收光线的作用,你不必担心影调生硬,通常会很自然。如果你喜欢拍反转片,自动相机的闪光控制更为精确,尤其是在全黑的情况下,相机或闪光灯上的自动对焦辅助灯能使你更为精确地调焦。
  关于闪光摄影的另一个重点是日光下的补光,使用得当的话,它可以使我们在光比很强的情况下拍到十分自然的作品。
  对于动物摄影,我的体会是,相对于技术而言,耐心与爱心更为重要。动物不会为了你的存在而表现什么,你无法预知它的下一步行动,耐心地等待是唯一的选择,否则你将一无所获。从某种意义上说,有些好的动物照片是等出来的。而在这之中,对动物的爱心是拍到好照片的前提,只有你真正的热爱动物,尊重生命,用平等的心去看待它们,你才会忘记疲劳,有耐心连续数个小时去观察、去等待,而通常,幸运的机会与瞬间会在此时出现在你面前。
  野生动物摄影是一个很苦的工作,在动物园拍动物也不例外。背着沉重的器材,往返于不同种类动物区域,一天要走无数趟,腿都走木了,汗衫上布满了汗碱。如果你想少走冤枉路,就必须尽可能地了解、掌握各种动物的活动规律与作息时间,所以,具备一定的动物学知识对动物摄影是很重要的。
  近几年,国内不少地区相继建起了野生动物公园,为喜爱拍摄动物的朋友提供了机会。而象北京动物园这样历史悠久的公园,在扩建与发展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向更加人性化、更加自然化贴近,就摄影而言,真实而艺术的再现动物世界,并努力表达它们的情感,是我所追求的境界。记得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编辑对弗兰斯·兰汀的评价:学者的头脑,猎人的眼睛,诗人的心。这三句话我深以为许,并且也把它当作我今后动物摄影的努力方向。
  相对于国外,中国的动物摄影还处在一个初级阶段,与此相连的是,我们的环境保护建设同样急待加强,而在这一领域,摄影以其最真实的现实性和记录性成为保护环境、保护动物的有力支持者与宣扬者。在拍摄动物的过程中,我深感我的同胞中的很多人对自然知识的贫乏,2000年发生的黑熊与棕熊被浓硫酸烧伤事件,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反响,在这里我们不去分析肇事者的动机。到过动物园的朋友都知道,熊山是投喂现象最集中的地方,节假日经常人满为患。很多人把可乐和矿泉水轮流倒给熊,但熊很精,只喝可乐,矿泉水一口不沾,应该说这是长期的与人接触中熊对水及可乐颜色的条件反射,大多数人看个笑话。但偏有心智不健全者,起了试试熊嗅觉的“好奇心”,用硫酸造成熊重伤。凡此种种,心痛之余,更坚定了我拍好动物作品,唤起人们关注自然、关爱生命的信念。也希望中国众多的摄影人中,有越来越多的朋友投入自然与野生摄影领域,为了整个社会都能关注与爱护动物,奉献更多好的作品,我想,这也是摄影者最根本的责任。
其他文献
由于我任教有关摄影的课程,时常有同学会与我就相关问题展开探讨,这次我们就专门聊一聊摄影教育的事。说实在的,在大学工作了20多年之后,我对高等教育的认识也在逐步加深,就摄影教育而言,国内近年已就此召开了几次专门的讨论会,解决了什么问题呢?似乎什么也没有解决。再者说,无论学者还是教师、学生,虽说他们对教育的问题有很大的发言权,可是却对教育的改革几乎产生不了什么作用。尽管如此,我们还是不能不来讨论摄影教
期刊
广告公司需要的广告片无非是两类,一类叫形象代言人,另一类是产品。我喜欢拍代言人那类的,即使拍产品也希望拍出有人味的。我不愿意拍四平八稳的、解读式的那种广告片。  这次耐克公司找我拍运动鞋就是拍代言人。请的是几位体育明星,篮球的王治郅、姚明、胡卫东,女足的刘英。拍摄时间正好是2000年奥运会前半年。耐克公司的计划就是在奥运会期间向中国市场推出这款新鞋。  广告公司提供的拍摄方案非常详细,未来的广告招
期刊
奥斯卡·巴纳克(Oskar Barnack 1879—1936)是上个世纪德国著名的照相机设计师,他青年时代曾在德国的光学工业基地之一耶那(JENA)的光学仪器工厂做学徒。1911年,奥斯卡·巴纳克来到了位于韦茨拉尔(Wetzlar)的徕茨公司(徕卡公司的前身)从事精密光学仪器的制造工作,1914年,他在这里用手工制造了徕卡的第一种使用35mm电影胶片的小型照相机-Leica UR,从此开创了这
期刊
前几天一个同事急需证件照,到照相馆一打听,普通的要三天后方可取像,快照一小时可取,但需45元。听她这样一说,我想起我这里刚好有一台HiTi热升华数码印相机,可以打印证件照,而且数码相机也是现成的。于是我们几个编辑各负其责,有的照相,有的修图,有的打印,一条简单的证件照流水线形成了,不到十分钟,8张2寸照片一次完成,效果还不错,与照相馆做的差不多。在打印1英寸或2英寸证件照时,其操作非常简单,界面的
期刊
节省银钱  使用数码相机可以拍摄更多的照片而没有顾虑,原因是你完全不必考虑购买胶卷的开销。若使用胶片,为杜绝废片,节省银钱,右手食指的动作频率必要降至最低。    边拍边看  使用数码相机可以在拍摄完毕的几秒钟之内看到自己的拍摄成果,其速度已经超过了银盐体系中的一次成像摄影方法。如果手边的设备齐全,打印成照片也已是非常简单并且快捷的事。    品质不差  随着技术的发展,数码相机所拍摄出来照片的影
期刊
我第一次航拍应该是1988年在河南省新乡市某陆航团,原因是该团须做一个电视专题片。我们把直升飞机门卸了,系上安全带坐在门口,拍营区、拍市区、拍黄河、拍油田井架,我记忆最深的就是把镜头对准我的一双脚,黄河在脚下移动。  1995年我调回成都军区,春天的成都郊区油菜花开得非常漂亮,军区某部的摄影干事陈吉中和我是一个办公室,相邀去拍油菜花,大片大片的油菜花线条非常美,在地面上总拍不出那种黄闪闪的气势,要
期刊
6月19日的上海下着滂沱大雨,笔者应邀前往NORITSU(诺日士)的中国生产基地——诺日士(上海)电子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该公司担任着诺日士中国总部的角色,设立于2001年1月9日,于2001年11月2日建立于上海嘉定工业区,投资额12亿日元,两层的厂房(含办公楼)占地21000平方米。在获特许彻底参观生产车间及拍照之前,我首先与公司最高领导人大西正一董事长作了专访。  问:这么多年来,NORITS
期刊
在摄影界最被轻视的可能就是滤色镜了,人们可以花上万块钱购买顶级徕卡相机,花上万块钱购买徕卡APO和ASPH镜头,也不愿花几百元购置必要的滤色镜,因为很少有人能说清使用滤色镜的必要性和显著作用。  以下几张图对照显示出使用滤色镜前后的效果区别,不知哪位影友能猜出所使用的滤色镜名称。  在文章的结尾有谜底的答案。但得知结果似乎并不重要,关键是我们从三个小问题中得到什么样的启示?首先,滤色镜为什么能产生
期刊
终于禁不住数码摄影的诱惑,疯狂地购置了柯达DC290、佳能D30、索尼707和笔记本电脑。数码图像的潜在艺术创作空间之巨大,着实让我这个二十余年“烧龄”的老影迷兴奋了一阵。  修改数码图像常用的Photoshop软件功能强大,在图像设计创意方面几乎无所不能,是与传统暗房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但是,滤镜、效果、技巧的使用应本着“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为内容服务”的艺术法则,根据题材内容和主体形象特点,合理
期刊
2000年5月,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摄影师付兴应世界著名建筑师法理博·萨巴(Fariborz Sahba)邀请赴以色列拍摄卡梅尔山梯田花园。  1999年,萨巴来北京参加世界建筑师大会时,我们相识的。他参观了我的工作室,看到我拍摄的照片后,跟我说:“我在海法有一个进行了15年的建筑,卡梅尔山梯田花园,很快就要完工,到时候请你拍摄。”我听后认为这只是客气,便微微一笑。他却用手捂着自己的胸口说:“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