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问题导学 促进学生成长

来源 :中学物理·初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gcang_w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问题导学”是指在一定的问题情境下,学生通过对一系列问题或任务的主动发现、积极探索、实践体验、建构知识、解决问题、应用质疑,来实现从能力到人格的整体发展,进而成为优秀的问题解决者的一种教学模式.用该模式进行教学,“问题”是载体,“导学”是手段,“成长”是目的.该模式的实施策略主要分以下几步.
  1 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问题情景”是在教学过程中所创设的一种思维场景.创设问题情景的实质在于揭示物理现象的矛盾、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动摇学生已有认知结构的平衡,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使学生进入问题探究者的“角色”,促发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和探求动机.
  1.1 如何创设问题情景
  1.1.1 借助生活场景创设问题情景
  “从生活到物理”,突出生活、生产、科技与物理之间的密切联系,使学生感到学有所得、学有所用,体现学习的价值和意义.
  教学实例:苏科物理(初中)“12.1探究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情景创设:
  教师:2014巴西世界杯让我们大饱眼福,比赛中人体的哪些部位可以接传球和射门?
  演示:学生回答并推荐一足球爱好者演示.
  教师:飞来的足球,人可以用头去顶,那么飞来的铅球呢?
  学生:不能用头顶(气氛十分活跃).
  教师;为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引导学生评价)
  教师:请针对上述现象至少提出一个具有探究价值的问题.
  学生提问,教师组织学生评价并筛选问题,引入探究内容.
  1.1.2 借助实验创设问题情景
  实验以其直观性、形象性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感性材料,使其充满着趣味性、思维性、挑战性、探索性和创造性,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使他们主动探索.
  1.1.3 借助多媒体手段,创设问题情景
  利用多媒体手段创设问题情景,可以使说不清的看清楚,做不出的显出来,使稍纵即逝的定格永存.所以它可以深深吸引住学生,激发他们强烈的探究兴趣.例如,在上述教学实例中,可以播放发生海啸时的视频,质疑引入.
  创设问题情景的方式、方法是灵活多样的,限于篇幅,本文不一一赘述.但创设情景时,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情境素材要有针对性,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究欲望.
  1.2 如何提出问题
  创设问题情景的目的是通过情景产生问题,古人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有所疑,方能产生兴趣、形成动力,才会有所思、有所得.
  1.2.1 教师提出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提问引导是必不可少的,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教师提问的基本要求是:
  (1)问题的价值性.一方面,所提问题不能过于简单,必须具有思考的价值,不点就通、不讲就懂的问题不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另一方面,所提问题不能过于复杂、高深,不能超出学生认识结构的“最近发展区”,否则,学生将会由于问题的理解和解决过于困难而产生厌烦心理.
  (2)问题的启发性.问题要能引起学生认知结构的不平衡,造成一定的认知悬念,从而唤起求知欲望,激发学习兴趣,产生积极思考的需求.
  (3)问题的开放性.开放性问题能够调动学生尝试运用各种学习策略、对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迁移,能够促进学生的讨论和师生的交流,使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得出各种结论.
  1.2.2 学生提出问题
  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逐步养成好问问题的习惯.那么,在教学中可以怎么做呢?
  (1)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倡导敢问.师生心理相融、民主交往良好的课堂氛围是生成问题的最好催化剂.要想方设法使学生“不怕”,不怕老师,对老师的权威敢于提出质疑,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不怕教材,对教材的一些观点能够提出自己的看法;不怕同学和他(她)自己,很多学生担心:我的问题提出后,会不会遭到同学的耻笑?这种担心不是没有道理的.所以老师对提出问题的学生要加以肯定,要引导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和尊重别人的态度.
  (2)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习惯,激发思考,引导会问.要使学生善于提问,教师必须为学生就“如何提问”做好示范,教会学生发现问题的方法,指导学生到思考后不明白、不理解的地方去找问题.
  2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并不是一个被动吸收的过程,而是一个以学习者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的过程,是通过新旧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
  2.1 激活原有知识经验,有效引导分析问题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得知识,这是最高的技巧之所在.”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应针对分析问题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指导,指导学生从自身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分析当前问题的基本结构,洞察问题中所隐含的基本关系,进行辨别、分析、综合和推理,提出猜想或假设.例如,在初中物理“内能”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启发指导学生洞察问题中所隐含的基本关系——分子运动、分子间存在作用力,指导学生类比宏观物体的动能和势能,提出猜想——运动的分子具有能(分子动能)、存在引力和斥力的分子间具有能(分子势能).
  2.2 指导建构,解决问题
  知识建构需要讲究方法和策略,“授之以鱼,莫若授之以渔”.教师应指导学生对前面获得的各种不同的思维方法、途径或不同预设进行探究、比较、讨论、反思,以期和认知结构中的相关知识经验发生相互作用,实现新知的同化或顺应,建立新的认知结构.
  (1)独立建构.对于本身具有一定体系的较容易的物理知识,老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自读、自学来独立建构.例如,在 “内能”的教学中,当学生提出“运动的分子具有动能、存在引力和斥力的分子间具有势能”的猜想后,即可引导学生自己阅读课本、讨论交流来完成内能知识的建构.
  (2)合作建构.对于有一定难度、且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可以采用师生合作共同探究的方式完成对概念的建构.例如,苏科物理“物质的比热容”一节,对于“比热容”概念的建构就采用了这种方法,课本的编排甚为精当,在此不再赘述.对于一些无法用实验来进行科学探究的物理概念或规律,可以指导学生进行理论探究.例如,对于“并联电路总电阻”规律的得出,宜用理论探究进行建构.
  (3)感悟策略.要适时引导学生对解决问题的活动过程进行反思.反思的重点是提炼解决问题、获取新知的物理思想方法和有效策略,使学生对这些方法和策略有所感悟,以期在新情景中产生自觉的思维指向,实现物理思维方法的“再创造”.
  (4)指导建模.要重视解决物理问题思维模型的建立指导.在教学中要重视建立思维模型,使学生在解决新的问题或复杂的问题时,在思维上能够“有路”可走.学生在掌握了基本的思维方法后,其思维的广阔性、敏捷性、深刻性和独创性将会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3 应用质疑
  知识应用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建构的过程,不应是一个简单的模仿和用现成的模式解决问题的过程.那些结构良好、条件确定、答案唯一、只需重复所学知识即可解决问题的题目,往往会造成学生的思维定式,妨碍学生思维发展,对学生的发展显然无益.因此教师设计练习时,不仅要有利于帮助学生巩固、掌握知识,还要有利于学生物理应用意识及实践能力的培养;要重视题目新情景的设置,重视设计结构不全、条件不明和必须发挥创造性、结合有关经验才能解决的综合变式题,特别要重视开放性练习的设计,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及创新思维.
  笔者倡导基于“问题”实施教学,但并不提倡以解决问题为终点,在一个问题解决后,应当去质疑和发现新的更多的问题.要能在问题解决中寻找新问题的“生长点”.以便将问题引入到下一个循环的讨论.只有不断生成新的问题,学习者才会不断进取、不停探索、不断进步、持续发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成长”.在这一阶段,提出问题的目的,更多的是培养学生设问、发问、想问的习惯,发散学生的思维,激发内在求异、创新的意识,能否最终解决问题已不是最重要的了.
  “成长教育”界定了新的教育质量观,如何“基于学生成长,进行问题导学”和“基于问题导学,促进学生成长”,是值得我们去进一步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其他文献
在英语中,有时两个部分合在一起构成一个词,表达的是一种意思;两个部分分开,各成一个词时,表达另一种意思,有另外的用法。现将这类“分合有别、用法各异”的词语归纳分析如下:  1. away 与 a way  away用作副词时,意为“远”、“离开”、“远离”,通常作 be 的表语,也可以放在动词或副词之后,与动词一起构成短语动词; a way 是名词短语,是“一条路”、“一个方法”之意。例如:  W
期刊
新课程实施以来,各种新的教法层出不穷,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特征的学案导学的课堂教学模式逐步形成.使用导学稿教学模式倡导学生的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以教师的点拨引导为方法,把教学内容问题化、问题内容活动化.这种师生共用文本是教师“导”和学生“学”的脚本,它既是教师的备课,又是学生的书面作业和辅导资料.它的目的是把思维空间和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形成问题,在相互交流中解决问题.但一线
I.根据句意及首字母或汉语提示完成单词。(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rn1.Wes____athomeandwatchTVtoday.rn2.Let’ssingw___theteacher.rn3.Hecanl____alotaboutChinesehistory.rn4.Chi
【小引】rn在美国芝加哥,经常有穿着考究的父母带子女聆听流浪艺人的演唱。一曲终了,他们会让孩子对流浪艺人说“谢谢”,然后放下硬币离去。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因为他们知道,尊重
I.根据句意,首字母及汉语提示完成单词。(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rn1.1wanttoj____themusicclub.rn2.Pleasecomeands___meyourpictures.rn3.Maybeyoucanbeintheartc_____.rn4.“Cany
1. Do you sometimes talk with people you don’t know? 你有时跟陌生人交谈吗?   ⑴本句是一个定语从句,省略了引导词who/that, you don’t know修饰先行词people。  ⑵talk with sb.=talk to sb.,都表示“和某人交谈”,一般情况下两者可以互换。talk about sb./sth.表示“谈及某人或某
【设计思想】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一节《光的色彩 颜色》是对颜色之谜的揭秘,与前后知识点联系不太紧密,课标对本节内容的要求也不高.同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见过各种颜色,但对颜色成因知之甚少,有比较迫切的了解需求.因此,本节课的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白光色散知识点的基础上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用实验来探究物理的能力.这就导致本节课的实验较多,操作要求亦较高,需要有效开展实验.实验能做的就不用多媒体,能分
1教学模式中的概念界定  1.1“XX”串  多个“XX”, 连贯在一起.如,“问题串”等.  1.2情境  指情景、环境.教学情境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的情景、氛围.2000多年前,孔子曾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在肯定启发式教育的前提下,尤其强调了启发前学生进入学习情境的重要性.良好的教学情境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启发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智力.
【文题】rn题目:让我______的_________rn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第一个空可填“伤心”“想念”“脸红”“难忘”之类的词语;第二个空可填“人”“书”等事物名称。
句型一   such+名词性词组+that…  so+形容词/副词+that… 如此……以致…… 例如:  (1)She is such a good teacher that we all love her. 她是一个好老师,我们都爱她。  (2)It was such a hot day that they didn’t go out for a walk as usual.   这么热的天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