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润生命培育素养

来源 :广东教育·高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yai3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8年高考文综政治全国Ⅰ卷的试题具有明显时代性、引领性和方向性等学科特征,体现了高考命题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强化育人功能,考查学生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批判精神,培育学科核心素养、浸润生命,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生存的鲜明导向。
  一、聚焦立德树人,明确教育改革方向(命题特点分析)
  2018年高考文综政治全国Ⅰ卷的高考命题以十九大精神、党的领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等热点中的真实事件进行情境创建,
  不仅牢牢落实“立德树人,服务选拔,导向教学”的核心功能,而且严格遵循考试大纲,通过聚焦学科的必备知识,重点突出核心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的考核,完成以德育人的学科使命。
  1. 紧扣时代主题,凸显方向引领。
  今年政治全国Ⅰ卷高考命题紧扣十九大的时代主题,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将党的十九大精神等时政热点、现实生活的真实事件等内容作为试题的情境创设背景,围绕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党的依法治国方略三大内容,通过命题设计、答案编写等与学科知识自然融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体现鲜明育人导向,引导学生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支持党建设法治中国,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增强“四个自信”。如第21题,选取党的十九大报告关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的论述作为材料背景,考查学生对党的最新理论的形成和创立历史条件的认识,让学生懂得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创新是科学品格的道理,引导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中国共产党是个与时俱进、不断提高执政能力、能领导中国走向富强、民主的执政党,增强学生的政治认同感。又如39题选取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的时政热点,以党领导修订宪法的全过程的真实事件进行情境创设,设问“结合材料,说明宪法修改是如何体现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则从《政治生活》模块的关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主干知识和必备知识进行考查,引导学生树立制度自信、培育法治意识;又如第40题,以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的時政热点,选取敢为天下先的小岗村的改革事件,通过设问“小岗村的改革发展实践证明,唯改革才有出路,改革要常讲常新,运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原理加以说明;请就新时代青年学生如何发扬小岗村“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提出三条建议”,引导学生思考我国40年改革开放取得成就的原因,更好理解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引导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和批判精神,增强社会主义道路自信。
  2. 突出核心价值,彰显价值导向。
  今年政治全国Ⅰ卷高考命题突出学科核心素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学生的精神塑造与理想追求,以培育学科核心素养引领教与学的转变,彰显学科以德育人、引导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价值导向。如第39题就是通过引导学生对宪法修改过程的分析,领悟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通过坚持依法治国方略、发挥人民当家作主的优势广泛凝聚力量,理性思考在当今国际形势下加强党的领导地位的重要性,提高学生对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伟大实践的正确认识和把握,以此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宪法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意义,助力学生增强宪法意识,突出考查了学生的政治认同、法治意识、科学精神的学科核心素养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等价值取向。又如第40题就如何发扬小岗村的创新精神提出建议等问题设计,将改革开放敢于创新、不断进取的时代精神无缝融入到试题中,突出考查了学生的政治认同、科学精神和公共参与的学科核心素养,以及引导学生树立创新意识等价值取向。
  3. 增强人文浸润,关注生命教育。
  今年政治全国Ⅰ卷高考命题通过精心选取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热点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素材进行情境设计,将人文关怀与价值导向紧密结合,增强人文浸润,关注生命教育,对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文化浸润,进而陶冶情操、涵养正气、升华人生境界,并激励他们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得到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如第40题第(2)小问以党中央自改革开放以来为发展农村生产力,满足广大农民摆脱贫困、过上富裕生活的期盼,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农业改革发展的文件作为材料背景,设计“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并结合材料二,分析先进文化在推动我国农村改革发展中的作用”的问题引导学生理解先进文化的作用,树立文化自信,并懂得在成长中自觉、主动学习与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精神动力。选择题第19、20题也致力于引导学生感悟民族精神,增进文化认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见今年的高考命题注重增强文化浸润和关注生命教育,回归到培养人的教育原点上来。
  4. 突出能力考查,导向培育素养。
  今年高考命题聚焦能力考查,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培养发展综合素质,为高校选拔基础扎实、具有创新潜质的学生,具体通过情境创设和问题设计、答案组织等方面表现出来。第一,情境创设注重时政热点和真实事件相结合。在全国Ⅰ卷中一共选取了11件重大时事热点背景下所发生的14件真实事件作为情境材料,不仅增强了试题的趣味性与可读性,而且还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同时也能引导学生学习应从课堂内拓展到课堂外,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学会关心国家大事、学会用心观察社会,提高自己的政治素养。第二,设问注重强调现象本质和辩证推理相结合。全国Ⅰ卷中的第12、13、21、22、23、39、40题(1)试题中的材料和设问都是从现象本质角度设计的,第14-18、20、38、40(2)(3)试题中的材料和设问则从因果联系角度设计,其共同特点就是通过探讨试题中所蕴涵的现象与本质、原因与结果的辩证关系考查学生的辩证分析和逻辑推理等关键能力。第三,答案组织注重学科专业术语和真实情境相结合。试题答案的组织要求语言精炼、逻辑性强,要求学生学会用时政、真实情境语言把教材中所学的观点表达出来,做到既会用学科专业术语又能与真实情境融会贯通,答案要求体现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由此可见高考命题更加突出能力的考查,导向培育素养的教育改革方向。   基于以上对今年全国Ⅰ卷的命题特点分析,可见传统的教学无法应对注重能力考查、培育学科核心素养的高考新要求,我们的教学应向落实课程标准,培育学科核心素养方向转变。
  二、落实课程标准,培育学科核心素养
  2018年1月教育部公布了已修订的国家课程标准,此次课标修订最大的特色是用学科核心素养统领课程标准即以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以学业质量水平标准为导向、以活动型课程为特色的课程标准,此课程标准下其课程内容、课程结构及课程评价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因此教育教学必须落实新课程标准,培育学科核心素养,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转变教学理念,构建素养课堂,在备考中转变备考策略,提高复习效率。
  1. 转变教学理念,构建素养课堂
  教师的教学理念是传统型还是先进型将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行为,因此要求教师转变教学理念,构建素养课堂,具体措施从如下三个方面的转变做起:
  第一,由追求唯分数论转向坚守立德树人。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成为更好的自己。传统教学由于过分追求分数而脱离了教育的本质,因此教学需要由追求唯分数论转向坚守立德树人,回到教育的原点即培养人格健全的人,坚守立德树人的教育使命。
  第二,由一味传授知识转向凸显素养导向。传统教学中一味传授知识的教学忽略了对学生学习过程中思维品质的养成及政治素养的培养,教学应改变原来只重结果评价而忽略过程评价的教学现状,转向以培养思维能力、提高思维品质和培育學科核心素养为重点的教学生态。在教学中以重大时政热点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各领域所发生的真实事件作为背景素材创设真实情境、设计既深度又有宽度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出新问题,如在必修2政治生活模块《中国共产党执政:历史与人民的选择》一课中以法治中国这个重大时政热点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修订宪法的真实整个事件为素材创设情境,设计“结合材料分析宪法修订过程中体现的政治生活道理”的问题引导学生从各主体在修订宪法过程中的作用及其主体之间的关系分析其行为的理论依据,分析党在修订宪法过程中是如何发挥领导核心作用的,进而思考党为什么要这样做,如何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等,培育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学科核心素养。
  第三,由单纯机械灌输转向强调活动参与。苏格拉底曾说:“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教师的真正本领,不在于他是否会讲述知识,而在于是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兴趣盎然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因此教学要由单纯机械灌输转向强调活动参与,通过搭建各种平台如时事开讲、时事评论、角色扮演、研究性学习等活动调动学生活动参与的积极性,在实践中学习、思考。如在必修3文化生活《《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一课中,让学生结合理论知识针对中兴芯片事件开展《“用此“心”换彼“芯”,“心芯”向荣》为主题的时事评论,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
  2. 转变备考策略,提高复习效率
  基于新课程标准下的高考复习备考策略也需从如下三方面进行调整:第一,重构教材内容,重新进行知识建模。由于全国卷命题都是从理论模块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而不是从零碎的知识片段去考查,因此在复习中首要的就是必须引导学生找到教材知识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重新进行知识建模。如商品含义理解的知识建模(详见图1)中以商品的含义引出商品的基本属性、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角度的问题,以培养学生多维度分析问题的能力。
  第二,研究高考试题,提高练习题的质量。要想让学生从题海中脱离出来教师必须先沉入到题海中,研究全国卷的命题规律与特点,加强团队合作,筛选高质量的练习题或原创高质量的练习题用于训练,避免低效的重复性训练和避免与全国卷命题导向不一致的训练。第三,加强学习诊断,提高学生学习效率。高三复习备考中加强对学生学习问题的诊断与分析有助于学生提高学习效率,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通过课堂教学、习题训练、问题讨论等方式发现学生的问题,准确诊断学生所存在的问题是属于基础不牢还是思维问题、审题不周还是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不足、语言不够精炼还是逻辑层次不清的问题,然后针对问题对症下药,以提高复习的效率。
  总之,无论在新课教学还是复习备考中,都要坚持落实课程标准,培育学科核心素养作为学科教学的指南针。
  责任编辑 李平安
其他文献
3月5日,中国恒大发布公告,2月实现合约销售447.3亿元,同比增长108%;销售面积513.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54%,两项指标均位居行业首位。  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各地售樓处纷纷关闭,房产销售进入冰封期,房企销售惨淡。克而瑞数据显示,前100家房企2月全口径销售金额同比下降38%。  寒冬突围,2月13日,恒大率先打响本轮线上售楼第一枪,引起整个行业的关注和跟进。  云办公、VR旅游、直播
【热点直击】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的理念,甚至在修改党章时,把“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中国”写入党的基本路线,首次把“美丽”两字加上去。建设美丽中国,就是要推进绿色发展,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就是要着力解决突出的环境问题,坚持全民共治、源头防治,持续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打赢蓝天保卫战;就是要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改
近年来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考查还是有一定变化的。从形式上讲,2016年以前几乎都是考查理解不正确或不符合原文意思的选项,三道选择题都是选择不正确的一项;2017 年、2018年的全国卷选择题包括1道“三非一是”和2道“三是一非”题,且2017年的答案顺序是选正确、不正确、不正确,2018年是选不正确、不正确、正确,这些细微变化其实是为了打破考生的思维惯性,考查考生认真审读题目要求。从内容上讲,从20
【热点材料】  2018年12月18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在讲话中强调,40年的实践充分证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是完全正确的,形成的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是完全正确的。40年的实践充分证明,中国发展为广大发展中国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英语科的完形填空题是在一篇约250字的短文中留出20个空白,要求考生从每题所给的4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使补全后的短文意思通顺,前后连贯,结构完整。完形填空题满分30分,在全卷所占分值大,也是最难突破的一道题,很多学生做题时主观随意性强,动辄失分,暴露出了语言能力的薄弱。  根据2017 年版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语言能力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之一,“语言能力的一个重
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卷较以往变化甚多,其变化的焦点即取消了现代文阅读中的选考,整卷阅读量也由四篇上升到了五篇。尤其是文学类文本阅读,也由过往考题中的配角走上了前台,是考生不得不啃的硬骨头,其对学生高考语文成绩的影响不言而喻。下面我就文学类文本阅读的复习备考说点自己的意见。  一、强化整体思维,凸显文体意识  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考查的对象非常明确,就是“小说和散文文本的阅读”。正因如此,我们一定要
高考是国家教育部组织的大型考试,为国选才育人,多渠道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方位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高考的核心立场;立德树人、服务选拔、导向教学是高考的核心功能;“一体四层(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四翼(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是高考的评价体系。近年来,在党的十九大精神指引下,高考命题工作紧紧抓住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牛鼻子,依托《课程标准》和《学科素养》,坚持
近年来有一句火爆的流行语:得语文者得高考,得作文者得语文。的确,60分的高考作文,堪称高考语文的半壁江山。而成就一篇精品佳作,就犹如建造一栋楼房,精巧的结构决定样式,彰显外形之美;楼房内在品位的高低,则取决于钢筋、水泥的材质。为文亦如为人,外表的光鮮固然不可忽视,但尤为重要的则是内在的丰盈之美。具体说来,高考作文要素材充盈,新颖别致,凸显“猪肚”般的厚实,“凤头”般的华美。所以,2021年高考作文
教学设计是课堂教学的起点,也是教学目标能否落地生根的关键第一步。以“历史学科逻辑”为指引,贴合初中学情与学科规律的教学设计可以实现层层递进的三重境界,在教学过程中真正落实学科核心素养。本文以部编教材八年级上册《洋务运动》为例,对“历史学科逻辑”在初中历史教学设计中的应用进行初步探究,以期得到一些切实有效的对策与方法。  一、历史学科逻辑的概念  对于一线教师而言,“教学的有效性在于逻辑性”。教学逻
一、引言  根据2017年新课标的要求,高中生在必修阶段应“了解词汇的词根、词缀,掌握词性变化规律,并用于理解和表达有关主题的信息和观点”;在选择性必修阶段,应“在语境中,理解具体词语的功能、词义的内涵和外延以及使用者的意图和态度等”;在选修阶段,应“运用构词法知识,扩大词汇量,结合各种主题语境,积累词块,深度学习词语,在表达各种信息时提高词语使用的准确性和丰富性”。在2019年高考英语全国Ⅰ卷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