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大学生暴力事件频现,自残甚至杀害他人的恶性事件,给社会敲响了警钟。如今各方力量正积极部署心理健康咨询与干预机制,希望通过技术手段尽早尽快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笔者希望通过自己的研究提供多样化的方式帮助应对学生心理问题。
【关键词】压力;压力源;大学生
1 前言
压力一词,最早是一个物理学的概念,是指垂直作用于物体表面的力,或者外力作用下物体发生形变的状态,这时的压力也称为物理压力。1Cannon首先引用了“压力”这一概念,他认为压力就是外部因素影响下的一种体内平衡紊乱,在危险未减弱的情况下,机体处于持续的唤醒状态,最终会损坏健康。2
伴随着日益激烈的竞争、快步向前的社会节奏,大学生面临的压力已逐渐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特别是近年来,大学生因压力问题而严重影响身心健康,自杀甚至杀害他人事件频现。教育部的一份报告指出:对全国12.6万名大学生的抽样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因心理压力产生心理障碍的比例高达20.23%,全国大学生中因心理精神疾病退学的占退学总人数的54%。3
如何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压力并有效管理压力,提高大学生整体的压力管理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日益成为摆在我们面前需要关注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2 大学生压力源
2.1 学习压力
尽管教育的改革正大刀阔斧展开中,学生所要面临的压力并未减轻。期末考试、资格考试、学位考试依旧是大学生们最为头疼和“郁闷”的学业任务。重压之下,学生不得不重复中学时代的寝室、食堂、教室,三点一线的生活。客观原因社会进步致使功课重、难度大、要求高等,主观原因学生学习缺乏目标、动机和意志力等,加之父母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期盼,同学之间的激烈竞争等,都给学生背上了重重的包袱。令学习成为负担,学习压力导致学生不注重科学用脑、合理膳食及适度运动,这些状况又恶性循环地影响学习效率。
2.2 就业压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高校的扩招和毕业生分配制度的改革,大学生数量呈现爆发式的增长,大学生失去旱涝保收的“铁饭碗”,派遣证改成了报到证,彻底打破了高等教育是“户口”教育、“身份”教育的陈旧人才观念。就业门槛的不断提高,就业要求的日新月异都给大学生背上了沉重的包袱,加之中国人的传统心理就是一代更比一代强,所以中国父母往往比其他国家父母活的更加辛苦,希望通过孩子来实现自己的梦想,而父母大都不知如何同孩子交流沟通,仍秉承老一辈“棍棒出孝子”的思维模式,由于期望值过高而变得冷酷、严厉,子女也因无法达到父母的期望对自己失去信心。子女寄希望反抗来获得父母的关注,甚至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理。这样环境成长的孩子不仅肩负着实现自我人生理想的压力,同时肩负着现实父辈人生理想的重负。
对于高回报低付出的工作方向定位,出现的供不应求和无人可凭的招聘情况,各类高校有必要争对具体情况积极开展就业指导教育,帮助同学正确对待自我需求、实现人生价值。
2.3人际压力
人际交往压力是学生自身发展产生的压力源。从社会成长方面不难发现,学会交往对大学生成长而言意义非凡。但在学校大部分学生选择长时间停留寝室,导致交往实践少,缺乏人际交往技巧、经验,往往无法正确的对待人际间交往产生的摩擦。有的学生以自我为中心,只看到别人在损害、打扰自己;也有的学生则是丢失了自己,试图通过取悦、迎合他人,而期望别人重视自己的存在,不会拒绝他人的请求,反过来却也不会争取他人的支持、帮助。这些都不利于健康正常的人际交往,两个极端化的表现令学生产生了压力。在自我成长方面,学生追求个性化、独特化的如今,令其在自我各个方面都想要保持美好的形象、个性并较之他人显现优势。竞争和攀比的出现,必然导致学生承受高压,且难以承受来自失败产生的心理冲击。最后情感方面,正值青春年华的大学生大都期待一段刻骨铭心的爱,可饱受现实摧残没有抵抗之力的学生,沉浸痛苦中的他们有甚者试图通过暴力、强迫、自残的方式来达到目的。4
一个好的人际间交往能够及时缓解学生压力感,帮助学生从失败、朋友的关心中重新认识自己、建设自我、提高自我。有效提高心理承压能力,为日后自我调节压力源影响深刻。
3 压力应对措施
3.1 家长重塑观念,理解子女
大学生身心发展尚未完全成熟,自我调节控制能力不住,没有遭遇过多逆境,对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认知趋于片面、单纯,自我认知的缺乏客观认识和评价。在摆脱家长笼罩光环之后,当遇到压力时,21.77%的大学生会向家长求助,而52.49%的大学生认为家长对自己的期望“较高”,23.36%的大学生认为“非常高”。5家长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起着无法代替的作用,家长若能结合实际正确认识到自己子女的优劣,给予一个合适的期望值。在这个过程中,创造一个稳定和谐的家庭氛围,引导孩子与自己交流想法、感受,在孩子感受到压力时积极鼓励,增加他们的安全感。
3.2 学校积极改革,关爱学生
从面对压力只有1.25%的大学生选择求助“老师”和0.79%的大学生选择“专业人员”的现实来看,学校首先要使学生认识到挫折的必然性和普遍性,进一步健全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充分发挥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协会等心理力量,面向全校师生积极宣讲心理知识,鼓励学生主动参加心理咨询。要让学生认识到挫折的两重性,心理卫生学认为,真正能引起适应困难的,主要不是那些挫折、应激和冲突本身,而是当事人对于它们的看法以及应用方法。6万物皆有正有反,改变学生个人观念,化压力为内驱力。其次积极部署有着心理咨询资格的辅导员老师,主动深入学生生活,凭借其身份的优势照顾到不同学生个性的差异,在学生迷茫时给予积极、健康的引导,给学生战胜困难和挫折提供了帮助和支持。最后学校在需要积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在活动中来释放压抑的情绪,降低身体和生理的紧张度,为学生长久工作生活保驾护航。
3.3 社会努力进步,帮助学生
要充分重视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对于大学生应对压力所起的积极作用。一方面,通过营造积极健康的社会文化氛围,通过各种渠道给大学生树立各行各业不畏艰难敢于应对挑战的榜样形象,以此培养大学生顶住压力,奋步向前的品质。另一方面,建立健全大学生就业、学习、生活的各方面保障体系。在中国大步迈前的如今,紧随潮流积极鼓励大学生运用自己的知识创业,政府应拓宽大学生创业空间,提供创业扶持,完善制度;应对贫困学生提供勤工俭学机会和助学贷款机制,给予他们一个稳定的学习环境。7更为重要的是加大对于社会心理咨询机构、干预机制的建设,及时快速为大学生提供心理辅导和治疗服务。
参考文献:
[1]夏征农.辞海[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148
[2]Walter B.Cannon.Bodily Changes in Pain,Hunger,Fear and Rage:An Account of Recent Researches into the Function of Emotional Excitement,Appleton,New York,1915.311
[3]王红蛟.大学生压力源及压力应对方式研究综述[J].上海:思想理论教育,2007:80
[4]李江血,李北容.谈大学生压力源及影响压力感知与应对的因素[J].哈尔滨: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89
[5]王成德,康金艳,段晓娟.大学生心理压力状况及应对策略[J].甘肃:甘肃联合大学学报,2010:118
[6]梁秀芳.大学生压力应对方式压力源与心理健康的研究[J].天津:社会心理科学.2010:148
[7]陈宇红,舒琥.大学生心理压力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现状与思考[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5,25(5):170-173
【关键词】压力;压力源;大学生
1 前言
压力一词,最早是一个物理学的概念,是指垂直作用于物体表面的力,或者外力作用下物体发生形变的状态,这时的压力也称为物理压力。1Cannon首先引用了“压力”这一概念,他认为压力就是外部因素影响下的一种体内平衡紊乱,在危险未减弱的情况下,机体处于持续的唤醒状态,最终会损坏健康。2
伴随着日益激烈的竞争、快步向前的社会节奏,大学生面临的压力已逐渐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特别是近年来,大学生因压力问题而严重影响身心健康,自杀甚至杀害他人事件频现。教育部的一份报告指出:对全国12.6万名大学生的抽样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因心理压力产生心理障碍的比例高达20.23%,全国大学生中因心理精神疾病退学的占退学总人数的54%。3
如何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压力并有效管理压力,提高大学生整体的压力管理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日益成为摆在我们面前需要关注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2 大学生压力源
2.1 学习压力
尽管教育的改革正大刀阔斧展开中,学生所要面临的压力并未减轻。期末考试、资格考试、学位考试依旧是大学生们最为头疼和“郁闷”的学业任务。重压之下,学生不得不重复中学时代的寝室、食堂、教室,三点一线的生活。客观原因社会进步致使功课重、难度大、要求高等,主观原因学生学习缺乏目标、动机和意志力等,加之父母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期盼,同学之间的激烈竞争等,都给学生背上了重重的包袱。令学习成为负担,学习压力导致学生不注重科学用脑、合理膳食及适度运动,这些状况又恶性循环地影响学习效率。
2.2 就业压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高校的扩招和毕业生分配制度的改革,大学生数量呈现爆发式的增长,大学生失去旱涝保收的“铁饭碗”,派遣证改成了报到证,彻底打破了高等教育是“户口”教育、“身份”教育的陈旧人才观念。就业门槛的不断提高,就业要求的日新月异都给大学生背上了沉重的包袱,加之中国人的传统心理就是一代更比一代强,所以中国父母往往比其他国家父母活的更加辛苦,希望通过孩子来实现自己的梦想,而父母大都不知如何同孩子交流沟通,仍秉承老一辈“棍棒出孝子”的思维模式,由于期望值过高而变得冷酷、严厉,子女也因无法达到父母的期望对自己失去信心。子女寄希望反抗来获得父母的关注,甚至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理。这样环境成长的孩子不仅肩负着实现自我人生理想的压力,同时肩负着现实父辈人生理想的重负。
对于高回报低付出的工作方向定位,出现的供不应求和无人可凭的招聘情况,各类高校有必要争对具体情况积极开展就业指导教育,帮助同学正确对待自我需求、实现人生价值。
2.3人际压力
人际交往压力是学生自身发展产生的压力源。从社会成长方面不难发现,学会交往对大学生成长而言意义非凡。但在学校大部分学生选择长时间停留寝室,导致交往实践少,缺乏人际交往技巧、经验,往往无法正确的对待人际间交往产生的摩擦。有的学生以自我为中心,只看到别人在损害、打扰自己;也有的学生则是丢失了自己,试图通过取悦、迎合他人,而期望别人重视自己的存在,不会拒绝他人的请求,反过来却也不会争取他人的支持、帮助。这些都不利于健康正常的人际交往,两个极端化的表现令学生产生了压力。在自我成长方面,学生追求个性化、独特化的如今,令其在自我各个方面都想要保持美好的形象、个性并较之他人显现优势。竞争和攀比的出现,必然导致学生承受高压,且难以承受来自失败产生的心理冲击。最后情感方面,正值青春年华的大学生大都期待一段刻骨铭心的爱,可饱受现实摧残没有抵抗之力的学生,沉浸痛苦中的他们有甚者试图通过暴力、强迫、自残的方式来达到目的。4
一个好的人际间交往能够及时缓解学生压力感,帮助学生从失败、朋友的关心中重新认识自己、建设自我、提高自我。有效提高心理承压能力,为日后自我调节压力源影响深刻。
3 压力应对措施
3.1 家长重塑观念,理解子女
大学生身心发展尚未完全成熟,自我调节控制能力不住,没有遭遇过多逆境,对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认知趋于片面、单纯,自我认知的缺乏客观认识和评价。在摆脱家长笼罩光环之后,当遇到压力时,21.77%的大学生会向家长求助,而52.49%的大学生认为家长对自己的期望“较高”,23.36%的大学生认为“非常高”。5家长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起着无法代替的作用,家长若能结合实际正确认识到自己子女的优劣,给予一个合适的期望值。在这个过程中,创造一个稳定和谐的家庭氛围,引导孩子与自己交流想法、感受,在孩子感受到压力时积极鼓励,增加他们的安全感。
3.2 学校积极改革,关爱学生
从面对压力只有1.25%的大学生选择求助“老师”和0.79%的大学生选择“专业人员”的现实来看,学校首先要使学生认识到挫折的必然性和普遍性,进一步健全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充分发挥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协会等心理力量,面向全校师生积极宣讲心理知识,鼓励学生主动参加心理咨询。要让学生认识到挫折的两重性,心理卫生学认为,真正能引起适应困难的,主要不是那些挫折、应激和冲突本身,而是当事人对于它们的看法以及应用方法。6万物皆有正有反,改变学生个人观念,化压力为内驱力。其次积极部署有着心理咨询资格的辅导员老师,主动深入学生生活,凭借其身份的优势照顾到不同学生个性的差异,在学生迷茫时给予积极、健康的引导,给学生战胜困难和挫折提供了帮助和支持。最后学校在需要积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在活动中来释放压抑的情绪,降低身体和生理的紧张度,为学生长久工作生活保驾护航。
3.3 社会努力进步,帮助学生
要充分重视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对于大学生应对压力所起的积极作用。一方面,通过营造积极健康的社会文化氛围,通过各种渠道给大学生树立各行各业不畏艰难敢于应对挑战的榜样形象,以此培养大学生顶住压力,奋步向前的品质。另一方面,建立健全大学生就业、学习、生活的各方面保障体系。在中国大步迈前的如今,紧随潮流积极鼓励大学生运用自己的知识创业,政府应拓宽大学生创业空间,提供创业扶持,完善制度;应对贫困学生提供勤工俭学机会和助学贷款机制,给予他们一个稳定的学习环境。7更为重要的是加大对于社会心理咨询机构、干预机制的建设,及时快速为大学生提供心理辅导和治疗服务。
参考文献:
[1]夏征农.辞海[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148
[2]Walter B.Cannon.Bodily Changes in Pain,Hunger,Fear and Rage:An Account of Recent Researches into the Function of Emotional Excitement,Appleton,New York,1915.311
[3]王红蛟.大学生压力源及压力应对方式研究综述[J].上海:思想理论教育,2007:80
[4]李江血,李北容.谈大学生压力源及影响压力感知与应对的因素[J].哈尔滨: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89
[5]王成德,康金艳,段晓娟.大学生心理压力状况及应对策略[J].甘肃:甘肃联合大学学报,2010:118
[6]梁秀芳.大学生压力应对方式压力源与心理健康的研究[J].天津:社会心理科学.2010:148
[7]陈宇红,舒琥.大学生心理压力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现状与思考[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5,25(5):170-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