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4)10-000-01
摘 要 以国家振兴赣南苏区的发展目标为契机,推动红色旅游与民俗体育的融合开发,突显其丰富内涵与商业价值,打造出提升苏区精神、乐心康体、发展经济建设与传承民俗文化并重的新型旅游目的地。
关键词 红色旅游 民俗体育 商业开发 赣南苏区
2012年6月28日,《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正式批复,这标志着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已进入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随着国家扶持力度的进一步加大,赣南苏区必须紧紧抓住历史机遇,利用自身得天独厚的红色资源,将红色旅游发展成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支柱产业,从而振兴全区乃至全省经济。红色旅游与民俗体育融合发展,是一种新型旅游形式,也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是具有政治、经济、文化、健身、娱乐等多重含义的一项创新举措,对构建和谐社会、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发展革命老区经济、调整产业结构都具有深刻意义。
一、赣南苏区红色旅游与民俗体育商业开发的可行性分析
(一)红色旅游的商业开发
自2005年开始,江西省已连续举办8届“中国(江西)红色旅游博览会”,2010年,江西红色旅游接待人数达到4326万人次,红色旅游综合收入327亿元人民币,占全省旅游收入的40%,相当于全省GDP的3.47%;红色旅游直接吸纳就业人数18万人,间接就业90万人。虽然已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距离国家提出的发展目标和与兄弟省份的比较还有较大差距。江西省是在全国范围内率先提出红色旅游概念的省份,可从总体收入到实际盈利项目比重都可以看出,我省在挖掘自身潜力、拓展旅游项目资源等方面已经落后了。
(二)民俗体育的商业开发
赣南客家民俗文化以其历史悠久和内容丰富而为世人所瞩目,它包括历史、姓氏宗族、民居、饮食、服饰、民间文艺等诸多民风民俗,其中群众参与性极强的民俗传统体育在当地十分活跃。民俗体育活动一年四季均有举行,春节期间有龙灯、蛇灯、鲤鱼灯、马灯、狮灯等各种彩灯表演;端午节有龙舟竞赛;中秋节有“放孔明灯”“请月光姑娘”等,还有竹马、踩高桥、大刀舞、踩马灯、抢花炮、射礼、傩舞、肩膀戏、舞草龙、舞狮、竹竿舞等民俗活动。
(三)红色旅游与民俗体育融合的商业开发
在赣南苏区实地走访调查中发现,70%的游客是自费旅游,其中60%以上是40岁以下的年轻人,更有“70后、80后、90后”,他们已经成为红色旅游的生力军,对红色文化的认识角度及对红色旅游的要求明显不同。许多年轻游客表示,除参观游览革命遗址外,更愿意体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战争时期的生产劳动、生活和战斗经历[1]。而且,只要旅游项目更具趣味性、更有新意,游客愿意承担相关费用;78%的中老年人也表示想要观看红色表演和参与适当的体育活动。由此可见,红色旅游与民俗体育互动发展已势在必行,并作为红色文化的亮点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
二、赣南苏区红色旅游和民俗体育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有点无面,未能形成区域优势
在调查中得知,游客对“赣南苏区”的了解远不如井冈山、庐山等这些成名已久的老牌景区,江西省内游客只有61%曾经到过瑞金、兴国等二、三处景点,而且各处游览时间不超过1天,这主要是因为赣南红色旅游一直未能形成“大赣南”旅游格局,没有统一的旅游品牌。
(二)有市场无产业,运营模式无法形成规模效益
任何一种资源的保护和开发都必须建立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对于不可再生性资源尤其如此。在景区实地调查走访获悉,赣南苏区的大多数红色旅游资源位于革命老区、经济基础薄弱、旅游基础设施欠佳,革命遗址年久失修。尚属开发初期的景点盲目开发,不仅造成自然环境和生态的破坏,而且低水平重复建设,造成专项资金的巨大浪费,还大大影响了红色旅游的发展。
(三)民俗体育活动宣传和推广力度不足,参与形式单一,收费不合理,且存在卫生状况和器材安全、专项服务人才缺乏等问题
景区内游客参与的民俗体育项目收费过高,表演类节目亦单独收费,严重影响游客参与和观赏积极性;景区内导游和工作人员多为旅游专业毕业生及当地农民,介绍景区情况及维持日常工作可以胜任,但涉及到民俗文化推广、体育运动专业知识、紧急救护常识等专业性较强的专项技能,就显得力不从心,知识、能力储备明显不足。
三、赣南苏区红色民俗体育旅游商业开发对策
(一)突破行政区域的限制,打破地区经济壁垒,消除区域障碍,为实现旅游资源和市场信息共享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要从各县市独自发展,提高到由省里统一规划,全市甚至全省一盘棋发展,把每一个点都做大做强,形成一批赣南苏区精品红色旅游区,打造整体规划的赣南红色旅游区,只有这样,才能使游客在旅游中有整体观念,景区内的每处景点都不想遗漏错过[2]。
(二)实施政府主导战略,加强宣传促销
扩大客源和拓宽消费层,不仅要加强全国范围内的媒体宣传力度,更重要的是利用游客的良好口碑。
(三)规范统筹景区内民俗体育收费,加强工作人员专业化培训
红色旅游与民俗体育的融合发展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既具有科学训练能力又具备旅游服务能力的人才,这是两大产业能融合的重要条件。
★基金项目:江西省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振兴赣南苏区视野下的红色旅游与民俗体育互动发展研究”(项目编号:13TY18)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 以国家振兴赣南苏区的发展目标为契机,推动红色旅游与民俗体育的融合开发,突显其丰富内涵与商业价值,打造出提升苏区精神、乐心康体、发展经济建设与传承民俗文化并重的新型旅游目的地。
关键词 红色旅游 民俗体育 商业开发 赣南苏区
2012年6月28日,《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正式批复,这标志着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已进入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随着国家扶持力度的进一步加大,赣南苏区必须紧紧抓住历史机遇,利用自身得天独厚的红色资源,将红色旅游发展成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支柱产业,从而振兴全区乃至全省经济。红色旅游与民俗体育融合发展,是一种新型旅游形式,也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是具有政治、经济、文化、健身、娱乐等多重含义的一项创新举措,对构建和谐社会、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发展革命老区经济、调整产业结构都具有深刻意义。
一、赣南苏区红色旅游与民俗体育商业开发的可行性分析
(一)红色旅游的商业开发
自2005年开始,江西省已连续举办8届“中国(江西)红色旅游博览会”,2010年,江西红色旅游接待人数达到4326万人次,红色旅游综合收入327亿元人民币,占全省旅游收入的40%,相当于全省GDP的3.47%;红色旅游直接吸纳就业人数18万人,间接就业90万人。虽然已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距离国家提出的发展目标和与兄弟省份的比较还有较大差距。江西省是在全国范围内率先提出红色旅游概念的省份,可从总体收入到实际盈利项目比重都可以看出,我省在挖掘自身潜力、拓展旅游项目资源等方面已经落后了。
(二)民俗体育的商业开发
赣南客家民俗文化以其历史悠久和内容丰富而为世人所瞩目,它包括历史、姓氏宗族、民居、饮食、服饰、民间文艺等诸多民风民俗,其中群众参与性极强的民俗传统体育在当地十分活跃。民俗体育活动一年四季均有举行,春节期间有龙灯、蛇灯、鲤鱼灯、马灯、狮灯等各种彩灯表演;端午节有龙舟竞赛;中秋节有“放孔明灯”“请月光姑娘”等,还有竹马、踩高桥、大刀舞、踩马灯、抢花炮、射礼、傩舞、肩膀戏、舞草龙、舞狮、竹竿舞等民俗活动。
(三)红色旅游与民俗体育融合的商业开发
在赣南苏区实地走访调查中发现,70%的游客是自费旅游,其中60%以上是40岁以下的年轻人,更有“70后、80后、90后”,他们已经成为红色旅游的生力军,对红色文化的认识角度及对红色旅游的要求明显不同。许多年轻游客表示,除参观游览革命遗址外,更愿意体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战争时期的生产劳动、生活和战斗经历[1]。而且,只要旅游项目更具趣味性、更有新意,游客愿意承担相关费用;78%的中老年人也表示想要观看红色表演和参与适当的体育活动。由此可见,红色旅游与民俗体育互动发展已势在必行,并作为红色文化的亮点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
二、赣南苏区红色旅游和民俗体育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有点无面,未能形成区域优势
在调查中得知,游客对“赣南苏区”的了解远不如井冈山、庐山等这些成名已久的老牌景区,江西省内游客只有61%曾经到过瑞金、兴国等二、三处景点,而且各处游览时间不超过1天,这主要是因为赣南红色旅游一直未能形成“大赣南”旅游格局,没有统一的旅游品牌。
(二)有市场无产业,运营模式无法形成规模效益
任何一种资源的保护和开发都必须建立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对于不可再生性资源尤其如此。在景区实地调查走访获悉,赣南苏区的大多数红色旅游资源位于革命老区、经济基础薄弱、旅游基础设施欠佳,革命遗址年久失修。尚属开发初期的景点盲目开发,不仅造成自然环境和生态的破坏,而且低水平重复建设,造成专项资金的巨大浪费,还大大影响了红色旅游的发展。
(三)民俗体育活动宣传和推广力度不足,参与形式单一,收费不合理,且存在卫生状况和器材安全、专项服务人才缺乏等问题
景区内游客参与的民俗体育项目收费过高,表演类节目亦单独收费,严重影响游客参与和观赏积极性;景区内导游和工作人员多为旅游专业毕业生及当地农民,介绍景区情况及维持日常工作可以胜任,但涉及到民俗文化推广、体育运动专业知识、紧急救护常识等专业性较强的专项技能,就显得力不从心,知识、能力储备明显不足。
三、赣南苏区红色民俗体育旅游商业开发对策
(一)突破行政区域的限制,打破地区经济壁垒,消除区域障碍,为实现旅游资源和市场信息共享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要从各县市独自发展,提高到由省里统一规划,全市甚至全省一盘棋发展,把每一个点都做大做强,形成一批赣南苏区精品红色旅游区,打造整体规划的赣南红色旅游区,只有这样,才能使游客在旅游中有整体观念,景区内的每处景点都不想遗漏错过[2]。
(二)实施政府主导战略,加强宣传促销
扩大客源和拓宽消费层,不仅要加强全国范围内的媒体宣传力度,更重要的是利用游客的良好口碑。
(三)规范统筹景区内民俗体育收费,加强工作人员专业化培训
红色旅游与民俗体育的融合发展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既具有科学训练能力又具备旅游服务能力的人才,这是两大产业能融合的重要条件。
★基金项目:江西省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振兴赣南苏区视野下的红色旅游与民俗体育互动发展研究”(项目编号:13TY18)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