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灵璧奇石的收藏与保养

来源 :收藏与投资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ncy1230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收藏,是一种属于全人类的文化。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奇石收藏者与日俱增,特别是对“天下第一石”——中国灵璧奇石的收藏更是积极踊跃。
  谈到灵璧奇石的收藏就要谈到它的保养,二者不可分家。以下重点阐述灵璧奇石的收藏和保养问题。
  一、中国灵璧奇石的收藏
  奇石收藏是一件雅事,也是一种发现美、继承美、弘扬美的活动,是科技、知识、资财、劳务综合型的事业,必须要付出一定的劳动和心血。
  (一)灵璧奇石的收藏价值
  灵璧奇石为什么值得人们收藏呢?这主要是由灵璧奇石自身的特殊价值决定的。
  1.灵璧奇石具有美学价值
  奇石不仅以奇取胜,归根到底还是有美才有奇,因为美是奇石的灵魂。灵璧奇石的美博大精深,除了人们常说的形、色、质、纹以外,还表现为艺术美和抽象美。灵璧奇石的美大致可分为形态美、色彩美、神韵美、音质美和装饰美五种。
  形态美。灵璧石形态以瘦、透、漏、皱、丑为典范。以三维空间的欣赏角度、立体的表现形式来表现其美感,具有较强的直观效果和立体感受,或曲、或直、或旋、或圆,变化无穷,惟妙惟肖,奇巧天成。灵璧石的形态意境隽永、形神兼备,使人赏心悦目、浮想联翩、美妙难言。
  色彩美。灵璧石色彩斑斓,多姿多彩,有单色、双色和多色之分。黑色犹如墨玉,白色则泽润如玉脂,黄色如蒸栗,红色是红中透紫,彩色石红、黄、青、蓝搭配,色彩艳丽,五彩缤纷,赏心悦目,美不胜收。灵璧石色彩之丰富,是其他奇石无法比拟的。
  神韵美。灵璧石浑然天成,意境深远,大有一石在手、万目灵通之恢弘神韵。晶莹处,灵光溢馨;浑涵处,孕玉怀金;开怀处,循才赋性;醒人处,净化天元。
  音质美。灵璧石的石质细腻,坚贞如玉,有“玉振金声”之美称。古有“八音石”之称,从不同角度叩其不同部位,会有不同声音,磐乐演奏,似铜钟混响,似金铁交鸣,清脆悦耳。美妙的乐曲,美的享受。据说还可以奏出“福”“禄”“寿”“喜”等音,美不可言。
  装饰美。灵璧石已属于艺术品的范畴,纯天然的灵璧石放置于居室、几案,利于美化环境,有益身心健康。喜爱灵璧石的蒲松龄曾用许多灵璧石美化居室和庭院。
  2.灵璧奇石具有经济价值
  收藏品或多或少会产生经济价值。奇石为何具有经济价值,在我看来是因其有三性:天然性、艺术性、稀有性。这三性也不是所有的收藏品都具备的。奇石的经济价值,有些典型的个案给大家列举一下:2000年底,宿州市组团在香港举办“中国首届靈璧石展览会”,4天成交236万港币。本人收藏的一块灵璧旧坑石“睡狐”,有韩国朋友看后当场出价9万元要收藏。目前,国内已出现了不少奇石交易市场,其中也不乏经济价值高的奇石,而且一些好石、古石也在回流。
  3.灵璧奇石具有附加价值
  收藏品除了它本身的价值,还会因人而异形成不同大小的附加值,这就是收藏品的人文价值,奇石收藏也不例外。奇石是自然物,它的存在及其形态没有人为的成分,人们只是发现了它。但从发现之时起,奇石就渗入了人的因素,从价值形态上讲,就有了附加值。之后,它会因把玩者(或收藏者)的差异和时间的推移而增添大小不一的人文价值。若得“名人效应”,则会极大地提高该奇石的人文价值,这是为收藏的法则所决定的。
  (二)灵璧奇石收藏的方法
  收藏也是一个量的积累,对于那么多的石品,必须进行认真、科学的管理,要建立石品资料档案。
  1.造册制卡
  对每一件收藏品进行科学的编号,按品类、名称、主要物质成分、来源、产地、名称、采集者、收藏者、时间、备注(收藏的价值、是否参展)等栏目,制表登记,然后在造册登记的基础上,再为有代表性的、准备长期收藏的石品制卡,就像商场内的价格卡一样,一一对应,注明编号、类别、品名、产地、收藏时间等内容,也可将石品的题名卡和资料卡合二为一。
  2.整理资料
  对于一些灵璧奇石珍品,人人都想一饱眼福,而珍品只有一件又不能复制。所以,对一些石品要进行拍照或录像,制作图像资料,用于宣传和交友。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于收藏石品的管理也可以积极地运用现代技术,进行微机管理,制作多媒体影像资料,使石品收藏走上科学化、现代化的轨道。
  3.形成系列
  石品收藏也不一定是多多益善,收藏者的精力和财力有限,何况石海茫茫。“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人的生命、精力、知识、爱好、生活范围、审美意识等都是有限的,所以收藏者要有自己的特点和风格,也就是说要有自己的收藏方向和个性,致力于灵璧奇石的某一类或某一种石品的收藏,使其形成系列,形成特色和风格。
  4.保证质量
  收藏石品还要注重质量,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增加石品的数量。数量也要根据自己的经济条件和爱好而定,几枚不算少,百枚不算多,不可多而不精,应具有特色,宁缺毋滥,自成一家。古往今来的大收藏家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个性,收藏的每件石品都显示了自己独特的个性美。
  为了突出收藏的特点,可以采取以石换石的办法,用自己的一些石品与其他石友交换,换回自己所需的石品,还可以将一些不能体现自己收藏特色的石品出售,或者用于举办、参加石展,以此收益再买回自己所需之石品。这样的吐故纳新使自己有机会、有条件、有能力更好地突出收藏特点。
  (三)灵璧奇石收藏的要求
  1.要有收藏的兴趣
  常言道:兴趣和爱好是最好的老师。对收藏灵璧石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自觉地坚持下去,就会有意识地去收藏。石头是大自然的客观物体,它的纹理和形态不是按照人的意志形成的,它蕴涵着丰富的美质、神秘的美魂,这些天工之美,要挖掘发现它美的神韵,需要人们去发现、去认识,然后才能进入收藏领域。   2.要有良好的心态
  石品收藏是一项历史悠久的文化活动,今天已广泛地被人们接受,并吸引了众多的同道中人参与这一活动,石玩艺术能让人欣赏自然、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广交朋友。“石小乾坤大,天然灵气多”,藏石赏石给人的生活带来了无穷乐趣。“自古爱石多君子,世间贪心少故人。”收藏灵璧石意在修身养性、弘扬石艺、广泛交友。俗话说:黄金有价石无价。石是一种艺术品,自然也就是一种商品,但收藏家与石商不同,不能将获取利益作为唯一目的,这样可能会亵渎这门文化艺术,不利于石艺术的广泛交流。石文化艺术不同于书画艺术,它的美来自于自然,是大自然的杰作,始终毫无保留地展现着自己固有的风采。“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相遇不相识。”石品既不能复制,又不可能有赝品,失而不可复得,纯系天成。它不是收藏者的创造,收藏者只是美的发现者,所以灵璧石收藏者应具有不贪、不浮躁的良好心态,能健康愉快地收藏石品,玩得科学,玩出智慧,玩出真情,玩出石德。以石美化环境、丰富文化、增长知识,创建文明,不为一时的金钱名利所动,将自己的珍品石高价卖出而悔恨一生;更不能固步自封,不交友,不交流,使灵璧石艺术缺乏活力;应和其他艺术一样,提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让灵璧石这个石苑奇葩更加光彩夺目。
  3.要讲究藏石质量
  灵璧石收藏同书画艺术品收藏一样,也有质量问题,所以收藏灵璧石时不可滥竽充数,应注重收藏高品位的石头,不断提高收藏质量。
  4.要有科学的态度
  灵璧石的化学成分比较稳定,但是不同类型的石头是有差异的。为了长期收藏,确保其不发生化学反应,或者减缓其变化,收藏者要根据石头的地质成因和出产的条件等,对收藏的石品进行科学的描述。这项工作对一般收藏者而言,可能有一定的困難,可以请教地质工作者对收藏的石品进行一一的鉴定和判断。对于重要的石品可以主动送到地质科研部门,请专家进行鉴定,为改善收藏品的存放环境和长久保质提供科学的依据。
  二、中国灵璧奇石的保养
  灵璧奇石的保养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保养的目的是使石品能尽显其魅力,能长久处于最佳观赏状态。
  “求一石易,养一石难”,收藏灵璧石一定要走出石头不需要保养的认识误区,既要赏石也要养石。专家和资深藏友建议收藏灵璧奇石要“敬石为友,与石为亲”。首先,经常用手抚摸把玩藏石,使人气和体润渗入石肤石体,时间长了即可形成包浆,包浆越凝重赏玩价值越高。其次要定期进行清洁和水养,尤其是定期用净水浸润,这不仅有利于保持石头的生气,还有利于保持灵璧奇石独特的金玉之音。最后,保养灵璧奇石还要特别注意不能损坏石体,不能用油蜡之物涂抹,否则其观赏价值会大打折扣。
  (一)灵璧奇石保养的重要性
  灵璧奇石,无论是自己捡采回来的山石,还是从石农手中买回的原石,或者从奇石馆购买的观赏石,为了表现灵璧奇石潜在的原始自然雅趣,或维护其原始美感,而长时间给予灵璧奇石适当处理,这便称为“养石”(狭义的养石)。
  或许有人会问石头硬梆梆的,为什么要养?它既不会吃,也不会长,从何养起?乍听之下,似乎言之有理,而仔细深思,却不以为然。灵璧奇石一般都是挖土而得,主要开采处是山前田地土层里,属于潜藏式山石,所以山石刚开采出来时,无论是石体或是石皮都显得比较粗糙、杂乱,都需要经过一番整理,才能展露出迷人的姿态。
  (二)灵璧奇石的保养方法
  根据一些灵璧奇石收藏家多年来的养石经验,将灵璧奇石的保养方法分成室外养石与室内养石两种。
  1.户外养石
  收藏新采集来的灵璧奇石,先在室外进行清洗和整饰,使石呈现自然雅气,然后在户外放置一段时间,通常为半个月到一个月,而且要经常浇水,使石头的表面色感均匀,并且每隔月余将石头阴阳面翻转一次,待石品色感老成后,方可配座收藏。
  2.室内养石
  灵璧奇石在户外进行一段时间的养护后,一般应该配座收藏。对室内收藏的灵璧奇石进行保养的方法有:
  擦养,即擦拭养护。平时欣赏灵璧奇石时,一面欣赏一面用干布擦拭养护。擦拭需前后左右擦,方可达到欣赏整块灵璧奇石之美的目的。
  摸养,即抚摸养护。将质优肤细之灵璧奇石安置于茶桌或办公桌上,于喝茶聊天或办公空档时,以双手抚摸,使手气、手润渗透石肤,赏玩者的灵气会借“毛细管”之作用进入石心,长期抚摸可使石发出“人石合融”之光辉。石上的这层物质用行话说叫作“包浆”。“包浆”是石品与人长期辗转接触而形成的,主要是人双手抚摸,使手气、手润通过“毛细管”作用渗入石肤,使石头愈显光亮老气。包浆使石品色泽更加古朴,石体会发出成熟的幽光。
  油养,即油蜡养护。一些收藏家认为油养可以保持石品的光泽,避免或减少石品表面风化。常使用的保养油有山茶油、婴儿油、蛤蜊油,也可用凡士林、油蜡等。用绒布蘸油、蜡轻抹轻擦,也可将蜡加热变成液体后涂抹在石品上。油养有利有弊,油、蜡涂抹在石品上可在短期内取得较好的效果,但是不宜长期保养石品。因为油蜡使石表面与空气隔绝,妨碍了石头的“呼吸”,会使石品表面光泽不自然。
  水养,即清水养护。对一些适宜放置在水盘(座)中的灵璧奇石,应经常浇水保护,保持石品温润有生气。同时也应定期用干布擦拭,保持石品清洁,避免有青苔和杂质侵蚀。
  另外,还可以借鉴古人的方法来保养石品。据明人所著《志雅堂杂钞》记载:“以煮酒脚涂灵璧石,其黑如漆,洗之不脱,极妙。”不妨一试。
  (三)灵璧奇石保养注意事项
  在收藏灵璧奇石的过程中一定要特别注意保养问题,并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注意保持原始美   石品在长期收藏过程中,难免发生碰撞现象,可能会损伤石品的石肤或石肌。对于这类有价值的石头,应给予关注和养护。如石伤较明显,可先用水砂纸进行打磨,再将原石置于露天的石架上,最好不要用钢铁、塑料材料制作石架,以水泥制品为宜。石在露天经受日晒雨淋,再加上定时浇水,一段时间后,石头损伤处会自然风化、自然变色,直到整个石品在质感、色感方面完全调和,再收藏陈列。
  2.注意保持古朴美
  中国人崇尚雅石之原始古朴,若原石取得时颜色较鲜艳或经人工不当清洗,或经人为修雕,或经机械喷砂等因素,丧失古朴味,则应采取露天方式养石。将雅石安置于露天石架上(架以水泥制为佳),早晚浇“料水”。所谓料水即以和原石石肤同色之有机土混入水中搅拌成的水剂,再借太阳暴晒,使石肤自然风化染色,至呈现完整古朴气色,再移入室内陈列欣赏。在保养灵璧奇石的过程中为保持其原始美,通常半年以水冲洗或以吸尘器清洁一次即可。
  3.防止人为把石头养“古”
  在长期收藏保养灵璧奇石的过程中,由于人们有怀念过去、珍惜古物的情结,一些人无形中会产生一种错误的观念,以为东西“愈古老愈好、愈旧价值愈高”,并且把这种观念带进了藏石界,于是乎古奇石无不身价百倍、一物难求。“古就是好”的风气在不知不觉中渗入了赏石界,于是少数玩石者便想尽各种办法,利用各种材料,只希望加速石头“老化”的脚步,好早日养出“古石”,给自己带来财富。
  这样的养石方法,真叫人不敢苟同。如果是一位真正的爱石者,真正懂得欣赏灵璧奇石,应知道这个道理,在收藏者眼里,灵璧奇石同样是有生命的,它的生命雖是无形的,但只要倾注爱心、毅力与时间,你就能真正体会得到灵璧奇石的生命力。一切非自然的手段和方法,虽可在短时间内让爱石产生古感,却会让灵璧奇石浑朴柔静的自然美丧失殆尽。
  前面所谈的只是灵璧奇石保养的一般注意事项,只要方法得当,不出数年,每个奇石收藏者都可以把自己收藏的灵璧奇石养护出难以言喻的质感与魅力来。
  张训彩
  号石父,1949年12月生,安徽灵璧人。作家、藏石家、赏石文化研究者。现为中国观赏石协会高级顾问、中国灵璧石研究院名誉院长、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江苏省观赏石协会名誉会长、河南省观赏石协会名誉会长、宿州市赏石协会顾问等。
其他文献
摘要:艺术是相通的,无论是建筑、雕塑还是绘画都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文物也是这样,不同的器物可以折射出不同的历史时期以及不同民族的发展历史、宗教信仰、民俗风情、经济状态、生产生活方式和审美取向等。本文从一件北周时期的绿釉扁壶上的乐舞图案出发,探寻丝绸之路上的乐舞文化之美。  关键词:北周绿釉扁壶;胡腾舞;胡旋舞;乐舞文化  在古丝绸之路东段北道上的重镇——宁夏固原的西北农耕博物馆里陈列着一件北周时期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传统文化及传统艺术越来越受到重视,金银器作为最受人们欢迎的器物种类,有着极高的艺术价值。辽代金银器作为中国古代金银器历史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有其突出的特点,并以其精美的纹饰著称于世。深入挖掘辽代金银器的特征、装饰手法、制作工艺以及纹饰题材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有利于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辽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宗教等内容。  关键词:辽代金银
期刊
青釉是中国最古老的单色釉之一,包含很多颜色,有月白、天青、粉青、梅子青、豆青、豆绿、翠青等,古人习惯将青、绿、蓝这三种颜色统称为“青色”。民国许之衡先生所著《饮流斋说瓷》有载:“古瓷尚青,凡绿也、蓝也,皆以青括之。”民国刘子芬先生所著《竹园陶说》也有载:“青色一种,常与蓝色相混。雨过天晴,钧窑、元窑之青,皆近蓝色。”“惟千峰翠色、梅子青、豆青,乃为纯青耳。天色本蓝,有时为青。”青釉瓷器色若碧玉,与
期刊
摘要:位于福建省北部的建窑建盏,在宋代进入鼎盛时期,受到了海外各个国家地区的欢迎。近年来,当地政府高度重视对建窑建盏的传承,主要采用了发掘和保护措施。本文着重于研究建盏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关键词:建盏艺术;传承;发展  建盏在宋代文化载体中占有特殊的地位,特别是“曜变天目”“油滴建盏”都是珍品,在日本被看作国宝,享有盛誉。但是,由于南宋国势的衰落,“斗茶”的风尚逐渐减弱。此外,建安地区废弃了许多
期刊
摘要:画家常常陷于理想与现实矛盾的尴尬处境,我认为画家卖画是通过脑力劳动换取生活资料,合情合理,与雅俗无关,没必要扭捏作态。画家的格局决定其如何把控绘画与生活的关系,画画不能只是为了谋取利润,也要在自己热爱的领域中不断求索,可用过程中所结成的智慧结晶换取相应的报酬,但不能为了报酬而忘记艰苦求道的初衷。  关键词:中国画;字画交易;文人画家;职业画家  在对中国画艺术感兴趣的人群中,依然有一批人保留
期刊
摘要:中医药文化是我国优秀文化的代表,凝结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蕴含丰富的人文科学和哲学思想,彰显了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作为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学院,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基础理论课程中进行中医药文化的教育,对于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以及增强民族自信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非遗保护;中医药文化;教育实践;传统文化  一、中医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中医药是由我国汉族和
期刊
摘要: 《金刚经》和金刚经变的含义及内容不是完全相匹配的,金刚经变是以《金刚经》为理论基础产生的,但是没有完全表达出《金刚经》的义理。唐代敦煌壁画中的金刚经变大致可分为:经变的矩形画面中整体绘制的法会图以及法会图占据整个矩形变相图的中央部分(在其两边和下部绘有《金刚经》部分内容)的其他变相图这两种类型。笔者对其中非常值得探究的主体人物主尊形象与菩萨形象作了简要分析,发现外来吐蕃文化与敦煌本土汉文化
期刊
摘要:灰塑俗称“灰批”“泥塑”,是闽南传统建筑上利用灰泥進行装饰的一种表现形式,属于传统雕塑艺术的一种。文章从灰塑的制作步骤、造型表现形式、常见的装饰位置和题材、实用价值、审美价值和精神指向价值几个方面进行简要的介绍和研究。  关键词:闽南传统建筑;灰塑;装饰艺术  据记载,灰塑在唐代已经出现,在宋代得到普遍应用,明清时期,宗祠、寺庙和规模较大的民居住宅建筑盛行用灰塑进行装饰。灰塑以灰泥、纸筋、稻
期刊
我们在开展“板桥书画艺术赏析校本化实践研究”这一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一个原则,就是“节上生枝”,这就要求深入美术学科教学的课堂。节上生枝是我们多年以来在美术教学研究中得出的结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节上生枝之一,围绕美术主线  “节”就是关节,围绕主要关节,就是围绕课题。赏析课不能离开教学研究的课题,否则,再精彩的环节也要毫不犹豫地删除。课堂上的分分秒秒都不能浪費,教学的每一个环
期刊
摘要:湖北民间吹打乐种类繁多,笔者以襄阳市谷城县石花镇的什样锦班社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民族音乐学的方法对其班社的人员组成、乐器使用、演奏形式、曲目与应用等现状进行调查。  关键词:襄阳市;石花镇;什样锦;吹打乐;调查报告;中国传统音乐;民族音乐学  什样锦又名十样锦、十翻、十不闲,《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湖北卷》[1](以下简称“集成”)将其划分在鄂北打调、襄河吹打、牌子锣三大乐种中。目前,国内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