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的培养是高中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听是语言输入的一种重要途径,先听后说,先理解后表达是人们言语学习的一条基本规律。笔者所在学校位于福建省西部经济欠发达山区,听力仍是听说读写技能中比较薄弱的一环。因此如何通过有效的听力训练来提高听力成为一个紧迫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英语听力测试的内容和形式、造成听力反应及理解困难的因素,探讨听力训练实效性和措施,力求提高学生听力成绩。
关键词:高中英语;听力训练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提出:要以培养语感,培养听策略和获取、处理信息的能力为教学目的,训练学生排除口音、背景音等因素的干扰;抓关键词,听大意和主题;预测下文内容;理解说话人的意图和态度等基本听力技能。高考听力测试以语篇(对话或独白)为测试载体,在语言使用的场景中测试学生使用语音、语法、词汇知识的能力,主要是考查考生对所听信息的正确理解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听力试题在呈现方式上,设问全部是特殊疑问句,几乎涵盖了所有的疑问句型:在听力部分的两节中,第一节的材料内容较短,但速度快,关键信息易漏过。第二节内容较多,难度稍大;且听力材料的选择非常重视语言的真实性原则,一般来源于实际生活,涉及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根据大纲要求和这些特点,我们可以看出,听力题单一的靠“听”是不够的,要给予一定的方法指导和进行实效性的训练.
听力理解题是我校得分率较低的题型之一,多数学生对此题型存在苦恼甚至畏惧的心理,失分严重,无从下手,无法可循。因此,我们可以从哪些细节入手提高学生的听力成绩?通过实践和分析,笔者认为可从四个“细”入手:即研究细、指导细、安排细、选材细。
一、研究细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如果高考是一场战役,教师的对手应该就是考试和学生。因此,我们的研究:一是研究考试,二是研究学生。
(一)研究考试
对考试的研究,要从《考试说明》、高考试卷入手。
1.《考试说明》
在《考试说明》中列出24个语音项目、24个话题项目、4项能力。
在语音项目方面,现阶段比较需要重视的是语调、连读和弱读。例如,今年3月龙岩市质检听力第1题:
(1)How does the woman feel?
A.Excited. B.Calm. C. Scared.
Text 1
W: Alex,I can’t believe you talked me into skiing into the Rocky Mountains! I’m gonna die! Look! Mountains! If I fall,I’m gonna die!
M: You’ll be fine. It’s not that difficult,just like ice-skating.
本题考查说话者的态度。从文稿中,学生无法直接听到scared这个单词,而且,这是开篇第一题,学生也很可能因为紧张听不清楚对话内容,但是,只要学生注意到语调就不难得出正确答案。
在13、12年的(福建)高考中,听力的话题、情景都是学生所熟悉的。最常考查的话题是日常活动、计划与愿望;经常以学校、餐馆等为情景。这符合《考试说明》中在听力方面对学生的要求——“听懂有关日常生活中所熟悉的简短独白和对话。”
另外,《考试说明》还要求“考生应能:(1)理解主旨和要义(2)获取具体的、事实性的信息(3)对所听内容做出简单推断(4)理解说话者的意图、观点和态度。”
考查的重点仍然是获取具体信息,但是13年,12年的试卷中推断题、主旨归纳题、意图观点题等需要较高层次思维的题目有所增加。
2.高考试卷
对高考试卷的研究,除了研究话题之外,还要研究听力题的题干设置、干扰设置等。
题干设置上,听力题干经常以what,who,which,where,when,why,how等设问。具体信息题的题干以what,who,which,where,when等为主。例如2013年听力中的:
1.What does the man want to do?
3.Where is the man now?
4.What will Celia do?
6.What is Sara going to do?
9.What does Diana want Peter to do?
11.Who needs a new flat?
12.Where is the woman now?
14.When did Jan begin to write for a magazine?
18.When do parents and children like going to the Plaza Leon?
19.Which street is known for its food shops and markets?
推断题的题干常出现why,how等词,当使用what,where等提问时经常会出现may,probably,know,learn等暗示推断的词。例如2013年听力中的:
5.What day is it when the conversation takes place?
8.Why does Diana say sorry to Peter?
10.Why does the man call the woman? 13.What does Jan consider most important when he judges a restaurant?
15.What may Jan do to find a good restaurant?
16.What do we know about Jan?
17.What do we know about the Plaza Leon?
20.Why does the speaker like Horatio Street best?
主旨题需要学生去归纳、概括材料的主旨要义。题干经常为What are the (two) speakers talking about?
例如2013年听力第2题;2012年第3题
2.What are the speakers talking about? (2013)
3.What are the two speakers mainly talking about? (2012)
说话者的观点意图有时是明确表达出来的,有时则隐含在对话的字里行间,需要学生去揣摩、推断。这类题型的题干经常是What does the man(woman) think of…;What is one’s opinion about…? 例如2013年第7题;2012年第8题:
7.What does the man think of Sara's plan? (2013)
8.What did the man think of the meal? (2012)
另外,还要注意题目对听力原文的改造(paraphrase)。这样的题目要求学生真正听懂文本,而不是去攫取文本中的片段。例如:
19.When did Sir Hugh's first book of records appear? (2012)
A. In 1875. B.In 1950. C.In 1955.
Text 10
W: So the idea for a book of records was born. And when did the first book come out?
本题用appear代替come out。
听力题的干扰一是通过干扰项来体现,一是通过听力材料来体现。在选项设置上,一般要规避“无中生有”。也就是每个选项都与听力材料有一定的联系,这种联系可能是内容上的、意义上的、也可能是语音上的。例如:
3.Where is the man now? (2013)
A.On his way. B.In a restaurant. C.At home.
Text 3
M:Hi,Maggie,I’m coming,but it’s snowing and the traffic is moving slowly.
W:OK,David,take your time. We’ll wait for you,so we can have dinner together.
本题的A选项与“the traffic is moving slowly”相关;B、C选项与“have diner together”相关。
因此学生做题时应该强调整体的理解,而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一听到选项就匆忙做出选择。
听力材料的干扰经常通过虚拟、一词多义等方法来实现。例如:
5.What day is it when the conversation takes place? (2013)
A Saturday. B.Sunday. C.Monday.
Text 5
W:I won’t have anything to wear to work on Monday,unless I pick up my clothes at the dry cleaner’s.
M:Then,you’d better hurry. It closes at noon on Sundays.
W:Oh,I should have gone there Saturday.
本题就是通过虚拟语气should have done提示星期六已经过去了。如果没有听出这里的虚拟,就很难判断出正确的时间。
(二)研究学生
学生的听力整体成绩如何、出错率高的题目是哪些、学生出错原因……这些都是我们要进行分析的。例如,在今年3月龙岩市质检中,我班学生听力均分21.24分,得分率低于70%的题目为第1、16、17、20题。其中第1、16题考查说话者的意图和态度;17题考查主旨和要义;20题是推断题。从这次考试中反映出学生在推理判断、归纳概括方面比较薄弱。再从学生角度分析,我们不难发现一些问题:1.心理。听力前五题只有一遍,容易造成紧张,尤其是第一题,所以第一题失分较多。2.审题不够细心。17题的选项B学生仅看到cold weather而忽略了forecasts,因而造成误选。3.知识缺漏。例如16题原文中的no way表示“不是吧”的意思;20题题目Which one is preferred to do in cold weather?的意思理解错误。在这份听力中,我班的第1、16题较其他班级得分率低。
另外,针对个体学生,我们还会发现有的学生口语差,听到的内容无法与学过的知识迅速有效地对应起来,导致听力成绩低;有的学生容易紧张,听到不懂的题目时当断不断,造成一题错,题题错的结局;有的学生缺乏词块意识,似乎每个词都听懂了,合在一起的意思却不明白;有的学生基础知识不够杂实,生词(词组)太多,因此不能理解材料;有的学生做题时习惯带着选项听而不是带着问题听,听到什么选什么;有的学生甚至在看题时就已经预测了答案,听只是印证的过程…… 学生的情况是因人而异的。我们只有真正了解他们,才能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指导。
二、指导细
听力的指导主要在这几个时间段进行:年级统一听力后、试卷讲评时、听力课上、课外辅导时。
(一)年级统一听力后
我们年级每周二、四傍晚统一听力。以前,我们都是让学生一套题听一遍。这样安排,学生听力效果不佳。后来,我们备课组是这么做的:备课组老师在听力前挑选出听力题中比较难的题目(一般是前五题和最后一段独白),改造成填空题,印出来。学生听完第一遍听力后,给学生时间校对答案、找出错误原因、朗读原材料。最后发放填空题纲,再播放相应段落让学生进行填空。这样做下来学生听力效果改善了很多。
(二)试卷讲评时
讲评试卷时很多老师经常因为时间紧就省略了听力的讲评。我个人认为试卷讲评是听力指导的一个绝佳的机会。考试后正是很多学生最有切身之痛的时候,最愿意接受老师的意见的时候,所以我会利用每次讲评试卷时,或多或少地做出点评,引导学生关注命题原则(例如干扰项的设置)和正确的解题方法(例如合理的预测、综合考虑),还会给学生时间,让学生回到听力材料,去发现自己知识上的缺漏,并进行摘抄、记忆,引导他们去填补知识的空缺。
(三)听力课上
听力课上主要是进行一些听力的微技能训练和专项训练。高三的听力课,我们的重点放在各种话题听力的专项训练,有时也可以做一些压力训练。
专项训练不难理解,就是针对各种场景、话题进行系列辅导。例如对关系身份题的训练。先展示例题。接着让学生总结常见的提问形式(What'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speakers? Who is …?等)、指出题型特点(选项一般为表示职业或身份的名词或表示人物关系的并列词组。对话中不会直接提到职业或关系,只会用一些相关词作暗示。)。然后教师点拨解题技巧(仔细辨认对话中的职业相关词,抓住其相关的关键词进行答题;分析选项,预测可能出现的词汇,短语,句子。细听,捕捉关键消息判断人物的职业等)、提供场景词汇,最后再进行巩固练习。
压力训练是指模拟考场上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进行训练,培养学生稳定的临场心理。例如在训练中把较难的题目与正常难度的题目交叉放置,再让学生听,锻炼学生果断放弃的能力。或者连续听一系列材料的第一题。让学生读前五题,播放时从“请看听力部分第一节……”开始,第一题结束时停止。通过这种训练引导学生在听力试音的过程中适应听力考试的语音语调语速同时浏览试题。当广播说“请看听力部分第一节”时,要听从提示,无论20题题目都读完与否都回到听力部分第一节,重新看前5题。当广播说“现在你有5秒钟的时间阅读第一小题的有关内容”时再次阅读第1小题。这样,在充分的准备之下,第1题与其他题其实是没有太大的差别的,甚至因为是第1题,设题往往还更简单。
(四)课外辅导时
课外辅导时的指导主要是针对个人进行的个性化辅导。教师要乐于倾听学生的做题感受和解题思路、过程,善于发现学生听力的问题所在,针对性地做出指导,并进行一阶段的跟踪。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对考试容易紧张的学生进行心理疏导或者“哄骗”。例如,我有时会对学生说“考前吃一颗糖,就比较不会紧张。”
三、安排细
要在有限的时间里取得最高成绩一定要精打细算。所以我们听力的安排也要精细化。在此我介绍一下我们学校的做法:
(一)1+1+3+1
这是一周的听力安排。第一个1是指周一年级统一听力;第二个1指周二听力课;3指学生周三到周五课后三次听力作业;最后是周末如果有考试统一听力,如果没有就是听力作业。要保证学生每天都有听力练习。
(二)20+10
这是听力练习的量。20是指20分钟,一套完整的听力题。周二、周末一定是要完成完整的一套题。10指10分钟。学生的时间有限,听力作业要求他们一天完成2篇长对话的量即可。听力的提高不一定要每天大量的听,重要的是每天都要听一点。
(三)听了再听、听了再读
听力材料有限,所以老师们一定要把材料充分用起来。要求学生听了再听。用过的听力,一定要布置学生进行诵读。在诵读听力材料的过程中学生才会把学过的话题词汇与话题有机地结合起来,真正做到熟悉话题;另外布置学生进行复述或者听写,这有助于提高学生对连读、弱读的敏感度。
四、选材细
听力材料的选择要遵循《考试说明》的要求,话题与日常生活相关、词汇不超纲。朗读者尽量选择高考主播,适当兼顾各种语音。语速应与高考听力语速持平或者略快。
材料要根据不同的目的进行选择、重组。例如:常规的练习题使用比较稳定的题目,一般就是使用同一订的听力材料。考试后的练习题可以根据考试数据反映的问题,选取相关材料进行补偿性训练。课堂练习也可以选取其他广播、视频材料,偶尔换换口味激发学生兴趣。
总之,听力水平的提高是一个反复实践的过程,需要长期艰苦的训练才能见成效。要得到好的成绩,一定要依靠教师与学生对细节的不断追求。当然个人的力量终究是薄弱的,一还要依靠备课组甚至是教研组集体的力量,把听力训练做出体系,做出个性,从而引导学生逐步走出听力难的困境,提高听力成绩。
参考文献:
[1]樊永仙.英语教学理论探讨与实践[M].北京: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9.
[2]教育部.2003.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3]王月琴.英语听力与应式技巧,《中小学外语教学》2001年第5期.
(作者单位:福建长汀县第一中学)
关键词:高中英语;听力训练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提出:要以培养语感,培养听策略和获取、处理信息的能力为教学目的,训练学生排除口音、背景音等因素的干扰;抓关键词,听大意和主题;预测下文内容;理解说话人的意图和态度等基本听力技能。高考听力测试以语篇(对话或独白)为测试载体,在语言使用的场景中测试学生使用语音、语法、词汇知识的能力,主要是考查考生对所听信息的正确理解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听力试题在呈现方式上,设问全部是特殊疑问句,几乎涵盖了所有的疑问句型:在听力部分的两节中,第一节的材料内容较短,但速度快,关键信息易漏过。第二节内容较多,难度稍大;且听力材料的选择非常重视语言的真实性原则,一般来源于实际生活,涉及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根据大纲要求和这些特点,我们可以看出,听力题单一的靠“听”是不够的,要给予一定的方法指导和进行实效性的训练.
听力理解题是我校得分率较低的题型之一,多数学生对此题型存在苦恼甚至畏惧的心理,失分严重,无从下手,无法可循。因此,我们可以从哪些细节入手提高学生的听力成绩?通过实践和分析,笔者认为可从四个“细”入手:即研究细、指导细、安排细、选材细。
一、研究细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如果高考是一场战役,教师的对手应该就是考试和学生。因此,我们的研究:一是研究考试,二是研究学生。
(一)研究考试
对考试的研究,要从《考试说明》、高考试卷入手。
1.《考试说明》
在《考试说明》中列出24个语音项目、24个话题项目、4项能力。
在语音项目方面,现阶段比较需要重视的是语调、连读和弱读。例如,今年3月龙岩市质检听力第1题:
(1)How does the woman feel?
A.Excited. B.Calm. C. Scared.
Text 1
W: Alex,I can’t believe you talked me into skiing into the Rocky Mountains! I’m gonna die! Look! Mountains! If I fall,I’m gonna die!
M: You’ll be fine. It’s not that difficult,just like ice-skating.
本题考查说话者的态度。从文稿中,学生无法直接听到scared这个单词,而且,这是开篇第一题,学生也很可能因为紧张听不清楚对话内容,但是,只要学生注意到语调就不难得出正确答案。
在13、12年的(福建)高考中,听力的话题、情景都是学生所熟悉的。最常考查的话题是日常活动、计划与愿望;经常以学校、餐馆等为情景。这符合《考试说明》中在听力方面对学生的要求——“听懂有关日常生活中所熟悉的简短独白和对话。”
另外,《考试说明》还要求“考生应能:(1)理解主旨和要义(2)获取具体的、事实性的信息(3)对所听内容做出简单推断(4)理解说话者的意图、观点和态度。”
考查的重点仍然是获取具体信息,但是13年,12年的试卷中推断题、主旨归纳题、意图观点题等需要较高层次思维的题目有所增加。
2.高考试卷
对高考试卷的研究,除了研究话题之外,还要研究听力题的题干设置、干扰设置等。
题干设置上,听力题干经常以what,who,which,where,when,why,how等设问。具体信息题的题干以what,who,which,where,when等为主。例如2013年听力中的:
1.What does the man want to do?
3.Where is the man now?
4.What will Celia do?
6.What is Sara going to do?
9.What does Diana want Peter to do?
11.Who needs a new flat?
12.Where is the woman now?
14.When did Jan begin to write for a magazine?
18.When do parents and children like going to the Plaza Leon?
19.Which street is known for its food shops and markets?
推断题的题干常出现why,how等词,当使用what,where等提问时经常会出现may,probably,know,learn等暗示推断的词。例如2013年听力中的:
5.What day is it when the conversation takes place?
8.Why does Diana say sorry to Peter?
10.Why does the man call the woman? 13.What does Jan consider most important when he judges a restaurant?
15.What may Jan do to find a good restaurant?
16.What do we know about Jan?
17.What do we know about the Plaza Leon?
20.Why does the speaker like Horatio Street best?
主旨题需要学生去归纳、概括材料的主旨要义。题干经常为What are the (two) speakers talking about?
例如2013年听力第2题;2012年第3题
2.What are the speakers talking about? (2013)
3.What are the two speakers mainly talking about? (2012)
说话者的观点意图有时是明确表达出来的,有时则隐含在对话的字里行间,需要学生去揣摩、推断。这类题型的题干经常是What does the man(woman) think of…;What is one’s opinion about…? 例如2013年第7题;2012年第8题:
7.What does the man think of Sara's plan? (2013)
8.What did the man think of the meal? (2012)
另外,还要注意题目对听力原文的改造(paraphrase)。这样的题目要求学生真正听懂文本,而不是去攫取文本中的片段。例如:
19.When did Sir Hugh's first book of records appear? (2012)
A. In 1875. B.In 1950. C.In 1955.
Text 10
W: So the idea for a book of records was born. And when did the first book come out?
本题用appear代替come out。
听力题的干扰一是通过干扰项来体现,一是通过听力材料来体现。在选项设置上,一般要规避“无中生有”。也就是每个选项都与听力材料有一定的联系,这种联系可能是内容上的、意义上的、也可能是语音上的。例如:
3.Where is the man now? (2013)
A.On his way. B.In a restaurant. C.At home.
Text 3
M:Hi,Maggie,I’m coming,but it’s snowing and the traffic is moving slowly.
W:OK,David,take your time. We’ll wait for you,so we can have dinner together.
本题的A选项与“the traffic is moving slowly”相关;B、C选项与“have diner together”相关。
因此学生做题时应该强调整体的理解,而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一听到选项就匆忙做出选择。
听力材料的干扰经常通过虚拟、一词多义等方法来实现。例如:
5.What day is it when the conversation takes place? (2013)
A Saturday. B.Sunday. C.Monday.
Text 5
W:I won’t have anything to wear to work on Monday,unless I pick up my clothes at the dry cleaner’s.
M:Then,you’d better hurry. It closes at noon on Sundays.
W:Oh,I should have gone there Saturday.
本题就是通过虚拟语气should have done提示星期六已经过去了。如果没有听出这里的虚拟,就很难判断出正确的时间。
(二)研究学生
学生的听力整体成绩如何、出错率高的题目是哪些、学生出错原因……这些都是我们要进行分析的。例如,在今年3月龙岩市质检中,我班学生听力均分21.24分,得分率低于70%的题目为第1、16、17、20题。其中第1、16题考查说话者的意图和态度;17题考查主旨和要义;20题是推断题。从这次考试中反映出学生在推理判断、归纳概括方面比较薄弱。再从学生角度分析,我们不难发现一些问题:1.心理。听力前五题只有一遍,容易造成紧张,尤其是第一题,所以第一题失分较多。2.审题不够细心。17题的选项B学生仅看到cold weather而忽略了forecasts,因而造成误选。3.知识缺漏。例如16题原文中的no way表示“不是吧”的意思;20题题目Which one is preferred to do in cold weather?的意思理解错误。在这份听力中,我班的第1、16题较其他班级得分率低。
另外,针对个体学生,我们还会发现有的学生口语差,听到的内容无法与学过的知识迅速有效地对应起来,导致听力成绩低;有的学生容易紧张,听到不懂的题目时当断不断,造成一题错,题题错的结局;有的学生缺乏词块意识,似乎每个词都听懂了,合在一起的意思却不明白;有的学生基础知识不够杂实,生词(词组)太多,因此不能理解材料;有的学生做题时习惯带着选项听而不是带着问题听,听到什么选什么;有的学生甚至在看题时就已经预测了答案,听只是印证的过程…… 学生的情况是因人而异的。我们只有真正了解他们,才能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指导。
二、指导细
听力的指导主要在这几个时间段进行:年级统一听力后、试卷讲评时、听力课上、课外辅导时。
(一)年级统一听力后
我们年级每周二、四傍晚统一听力。以前,我们都是让学生一套题听一遍。这样安排,学生听力效果不佳。后来,我们备课组是这么做的:备课组老师在听力前挑选出听力题中比较难的题目(一般是前五题和最后一段独白),改造成填空题,印出来。学生听完第一遍听力后,给学生时间校对答案、找出错误原因、朗读原材料。最后发放填空题纲,再播放相应段落让学生进行填空。这样做下来学生听力效果改善了很多。
(二)试卷讲评时
讲评试卷时很多老师经常因为时间紧就省略了听力的讲评。我个人认为试卷讲评是听力指导的一个绝佳的机会。考试后正是很多学生最有切身之痛的时候,最愿意接受老师的意见的时候,所以我会利用每次讲评试卷时,或多或少地做出点评,引导学生关注命题原则(例如干扰项的设置)和正确的解题方法(例如合理的预测、综合考虑),还会给学生时间,让学生回到听力材料,去发现自己知识上的缺漏,并进行摘抄、记忆,引导他们去填补知识的空缺。
(三)听力课上
听力课上主要是进行一些听力的微技能训练和专项训练。高三的听力课,我们的重点放在各种话题听力的专项训练,有时也可以做一些压力训练。
专项训练不难理解,就是针对各种场景、话题进行系列辅导。例如对关系身份题的训练。先展示例题。接着让学生总结常见的提问形式(What'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speakers? Who is …?等)、指出题型特点(选项一般为表示职业或身份的名词或表示人物关系的并列词组。对话中不会直接提到职业或关系,只会用一些相关词作暗示。)。然后教师点拨解题技巧(仔细辨认对话中的职业相关词,抓住其相关的关键词进行答题;分析选项,预测可能出现的词汇,短语,句子。细听,捕捉关键消息判断人物的职业等)、提供场景词汇,最后再进行巩固练习。
压力训练是指模拟考场上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进行训练,培养学生稳定的临场心理。例如在训练中把较难的题目与正常难度的题目交叉放置,再让学生听,锻炼学生果断放弃的能力。或者连续听一系列材料的第一题。让学生读前五题,播放时从“请看听力部分第一节……”开始,第一题结束时停止。通过这种训练引导学生在听力试音的过程中适应听力考试的语音语调语速同时浏览试题。当广播说“请看听力部分第一节”时,要听从提示,无论20题题目都读完与否都回到听力部分第一节,重新看前5题。当广播说“现在你有5秒钟的时间阅读第一小题的有关内容”时再次阅读第1小题。这样,在充分的准备之下,第1题与其他题其实是没有太大的差别的,甚至因为是第1题,设题往往还更简单。
(四)课外辅导时
课外辅导时的指导主要是针对个人进行的个性化辅导。教师要乐于倾听学生的做题感受和解题思路、过程,善于发现学生听力的问题所在,针对性地做出指导,并进行一阶段的跟踪。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对考试容易紧张的学生进行心理疏导或者“哄骗”。例如,我有时会对学生说“考前吃一颗糖,就比较不会紧张。”
三、安排细
要在有限的时间里取得最高成绩一定要精打细算。所以我们听力的安排也要精细化。在此我介绍一下我们学校的做法:
(一)1+1+3+1
这是一周的听力安排。第一个1是指周一年级统一听力;第二个1指周二听力课;3指学生周三到周五课后三次听力作业;最后是周末如果有考试统一听力,如果没有就是听力作业。要保证学生每天都有听力练习。
(二)20+10
这是听力练习的量。20是指20分钟,一套完整的听力题。周二、周末一定是要完成完整的一套题。10指10分钟。学生的时间有限,听力作业要求他们一天完成2篇长对话的量即可。听力的提高不一定要每天大量的听,重要的是每天都要听一点。
(三)听了再听、听了再读
听力材料有限,所以老师们一定要把材料充分用起来。要求学生听了再听。用过的听力,一定要布置学生进行诵读。在诵读听力材料的过程中学生才会把学过的话题词汇与话题有机地结合起来,真正做到熟悉话题;另外布置学生进行复述或者听写,这有助于提高学生对连读、弱读的敏感度。
四、选材细
听力材料的选择要遵循《考试说明》的要求,话题与日常生活相关、词汇不超纲。朗读者尽量选择高考主播,适当兼顾各种语音。语速应与高考听力语速持平或者略快。
材料要根据不同的目的进行选择、重组。例如:常规的练习题使用比较稳定的题目,一般就是使用同一订的听力材料。考试后的练习题可以根据考试数据反映的问题,选取相关材料进行补偿性训练。课堂练习也可以选取其他广播、视频材料,偶尔换换口味激发学生兴趣。
总之,听力水平的提高是一个反复实践的过程,需要长期艰苦的训练才能见成效。要得到好的成绩,一定要依靠教师与学生对细节的不断追求。当然个人的力量终究是薄弱的,一还要依靠备课组甚至是教研组集体的力量,把听力训练做出体系,做出个性,从而引导学生逐步走出听力难的困境,提高听力成绩。
参考文献:
[1]樊永仙.英语教学理论探讨与实践[M].北京: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9.
[2]教育部.2003.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3]王月琴.英语听力与应式技巧,《中小学外语教学》2001年第5期.
(作者单位:福建长汀县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