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一体优化策略初探

来源 :语文世界(小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wchy36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与写作犹如语文的双翼,相互依存,缺一不可。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写作是阅读的反馈。遗憾的是,出于应试教育的需要,不少教师却人为分割阅读与写作。统编教材的编者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在编撰过程中,围绕单元要素,从讲读到自读,再到巩固训练,充分体现了语文教学读写一体的理念。本文结合实际,以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燕子》一课为例,浅析读写一体优化策略在教学中的运用。

一、教材解读,推进读写一体


  教材解读、读写一体,通俗地说,就是教师在解读教材的过程中,不仅要着眼于阅读要素的落实,也要充分考虑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毕竟对于学生来说,教材是最好的例子,是习作运用的典范。教师在课文解读的过程中,在落实阅读要素、挖掘阅读内涵的同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写作实际,尽可能从中探寻读写一体的结合点与生成点,尽可能让教材中的每一个词语、每一句话,都能助力学生习作能力的提升。教师要做到与作者、编者对话,了解作者的写作缘由,站在学生习作借鉴的角度进行解读,做到读中有写,读写合一。
  比如,《燕子》一课,作者是郑振铎,按照传统教材的解讀方法来看,这篇课文是一篇描写动物的散文,不仅语言清新活泼,用词准确,而且在其情感上还流露出对燕子以及春天的一种喜爱与赞美。因而在传统教学中,自然也以读为主,通过教师范读、配乐读、集体读、个人读、分男女读等方式,引导学生边读边结合生活体验想象燕子的画面,体会作者流露的情感。
  但是,按照读写一体理念进行解读,在注重品读文本情感的同时,还要在更深层次与作者进行对话,立足文本表达技巧进行解读。一方面,从描写部位来看,作者紧扣燕子“羽毛”“翅膀”与“尾巴”,采用抓住几个点描写具体事物这一表现手法,将燕子的外在形象直接呈现在读者面前;另一方面,作者采用的描写手法主要是动静结合的方法,能更形象地表现出燕子的特征。
  与此同时,作者还注重将所描写的燕子与春天的景色融为一体。比如课文第二小节,一共4句话,但前面三句却是描写春天的美景,最后一句才是描写燕子。表面上看,好像有点与题目不符,实际上却为描写燕子做好了铺垫,渲染了情感。另外,作者还采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尤其是比喻,拟人等,都值得学生借鉴。教师在文本解读中,要重点考虑这些因素。

二、学习目标,体现读写一体


  何谓课堂学习目标?通俗地说,就是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所要达到的目的。这种目标具有明确的导向功能,不仅决定着课堂教学内容的剪裁,还决定着教学环节的设计,以及针对学生课堂反馈的评价。
  比如,《燕子》一课,传统阅读教学的课堂教学目标一般设计为:要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1自然段;学习本课生字、新词,运用图文结合的方法,抓住重点词、句、段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燕子的活泼可爱和光彩夺目的春天景色,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但是,对照该课所在的单元要素“试着把观察到的事物写清楚”这一条还有点欠缺,未能考虑单元要素、学生的语文素养,真正发挥教材例子的作用。
  根据读写一体理念,教师在目标设计的过程中,不仅要充分考虑到语文人文性特点,还要充分考虑到工具性,尤其是要与编者进行互动,真正把握单元要素,在语文讲读中,让学生掌握这一技巧,并在其后的习作训练中加以巩固。针对《燕子》这一课,教师在目标设计上还要增加有关写作的要求,可以结合单元要素进行设计,即“学会按一定的顺序,抓住特点观察事物的方法”;也可以分课时对目标进行细化,比如,学会通过描写几个部位描述事物,学会动静结合的写作技巧等。
  相比传统的教学目标,新目标的增设不仅充分体现了读写一体的理念,而且还考虑到课堂实际,考虑到三年级学生初学作文的实际,尽可能从段落开始,从仿写开始,一句一句地学着写,落实单元要素,体现读写一体理念,为学生语文素养提升奠定基础。

三、课堂教学,贯彻读写一体


  践行读写一体,最主要的是读写相融,读中有写。针对课堂阅读教学,最好的策略就是随文练笔。从仿到写,从读到写,对于学生来说,也是一种提升作文表达技巧的主要途径。教师需要注意的是,读写一体,首要的是读,是要让学生从中感悟作者的表达技巧,为其以后的“写”创造条件。
  比如,《燕子》的第一小节,如果教师直接讲解,学生也许能够理解,却无法从中理解表达之妙。对此,教师可以通过对比品读,让学生分别读一读文中的两个句子,让他们在读中感知描写方式的不同,为接下来的仿写做好铺垫。一句是——一身乌黑的羽毛,一双剪刀似的尾巴,一对轻快有力的翅膀,凑成了那样可爱的活泼的小燕子;另一句是——小燕子飞回来了,羽毛乌黑发亮,翅膀轻快有力,尾巴像个剪刀似的。经过品读比较,学生很快从中发现,还是课文作者表达到位。比如,抓住部位主要特征进行呈现,接着点明描写对象;比如借助数量词修饰描写部位,等等。
  通过品读,学生初步理解了文本表达的技巧,那么在随文练笔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读写迁移,将文本涉及的表达技巧,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进行迁移仿写。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按照文本中的例子,修改习作片段——“它的头有一个大拇指那么大,尖尖的鼻子下长着一张三角形的嘴巴,圆圆的眼睛就像两颗黑珍珠。”教师可以适当点拨,帮助学生打开思维,进行训练。最后,教师还要对学生仿写的内容进行点评,指导他们修改,帮助他们掌握文本的表达技巧。
  读写一体,在教学中,其核心是“一体”,读不能与写脱离,写的内容更不能游离于写之外。在教学《燕子》一课时,教师让学生根据第一小节开展随文练笔活动,充分体现了读写一体这一理念。在课堂教学中,写不是一步到位的,而是从修改到仿写,内容也是从课文例子,到学生习作修改,再到学生自由仿写,经历了从易到难,从讲到扶,再到写,步步深入,步步推进。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读写一体,不仅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充分演绎了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而且还能助力学生理解单元要素,提升写作能力。
  总之,针对读写一体,教师要站在落实单元要素的高度分析教材,研读教材,并在教材解读、目标设计,乃至课堂教学中将读写相融,在推进课堂教学精彩生成的同时,也为学生语文素养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其他文献
摘要:《大学语文》是以母语为基础,以优秀文化为精髓,全面提升大学生人文素质的一门课程,其在培养学生家国情怀、健全人格、人文底蕴、文化自信等方面具有潜移默化的优势功能。但是,仅仅依靠课堂解读文本的方式显然无法实现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从“知人论世”的教学方法研究入手,以“立德树人”的品德养成为研究核心,探讨思政教育视野下本课程核心素养的培养方式,探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大学语文;
乡村振兴人才振兴是基础是关键。云南原深度贫困地区属于条件型贫困、资源型贫困和素质型贫困的叠加区,受各种因素影响,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面临严重的人才瓶颈制约。本文从云南原深度贫困地区教育、产业、文化等多个角度分析,认为该地长期以来面临产不出人才、引不来人才、留不住人才、难觅乡村精英和劳力资源减少的困境,并就突破云南原深度贫困地区乡村振兴人才瓶颈提出相关思考,以期为乡村振兴的推进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现提供坚实人才基础。
摘要:提高初中生的阅读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阅读能力是综合素质的组成部分,对学生语文学习能力、语言组织能力、沟通交流能力的提高都具有积极作用。结合阅读教学实践,探讨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能力;有效方法  新课改背景下,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成为教学的重要目标,其中阅读能力越来越受到重视。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单方面注重学生成绩的提高,通常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学生被动
摘要:阅读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通过阅读典型性文本指导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多材料写人叙事文本的阅读路径可尝试着眼关键词句,把握文本大意;聚焦材料细处,领会人物特征;理清材料关系,探究写作意图。以此推进教学,深入理解文本,最大限度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升其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多材料;教学路径;材料关联  写人叙事类文本一直是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重点,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收录的《我的伯父鲁
摘要:“比较还原法”是一种文本细读的方法,运用此方法解读《故都的秋》,在对文本意象、背景、情感的还原与比较中发现矛盾、分析矛盾,挖掘文本更深层次的内涵。  关键词:比较还原法;矛盾;意象  《故都的秋》是现代写景散文中的经典之作,怎样品味该文的经典之处一直是困惑广大语文教师的难题。“比较还原法”是孙绍振教授提出的一种从微观上解读文本的方法,这种方法可操作性强、鉴赏视角广。拟尝试运用“比较还原法”解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离不开职业教育的积极参与,以人才为“基”科技为“要”,以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开展乡村振兴、社会服务的典型模式、成功范例、工作成效及实践经验为例,为职业
古诗词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是高考语文试卷中的必考内容.古诗词以高度凝练的语言创设意境,表达情感.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依其特点,引导学生学会重构,披文入情,逐步
摘要:思维训练在语文学习中占据重要地位。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注重通过教材文本培养学生“审问、慎思、明辨”的思维能力,从而让学生在阅读中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结合初中语文部编版教材,探讨从文本内容、语言、艺术手法等方面入手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品质的有效途径,最终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关键词:文本资源;思维品质;有效途径  部编版语文教材在编写的体例上注重单元主题的整合,采用了“人文主题”和“语文素
河流径流动态监测是流域水文学的重要研究内容。本文利用累积距平曲线法、极差曲线法、方差比较法,对2016~2018年宝鸡市渭河拦河闸上游渭河干流及支流拓石、林家村、益门镇三个水文站径流量的月变化及年际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三个水文站的径流量年变率、月变率很大,年径流量变化最大超过8.5倍;每年的1~2月、12月是径流量最小的季节,6~10月是径流量最大的月份,三个水文站集水区间的产流量各不相同,其中清姜河流域的单位面积产流量远远超过其他地区。
小学古诗教学是为学生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打基础的工程,主要体现在学生通过欣赏古诗的语言美、韵律美来认识古诗的意境美,初步把握古诗的意象,走进诗人的心灵。在古诗教学中,教师善于引领学生进入诗人所营造的意境,感悟诗人的情感和胸襟,让学生在古诗所代表的中华传统文化的宝库之中流连忘返。一、体会古诗语言美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传播面最广、最深入人心的是古诗,达到了家喻户晓的地步,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古诗具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