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以译语读者关照的角度探讨科普翻译,以英文科普作品《失控》为研究对象,从关照译语读者的知识背景、思维逻辑和审美习惯三个方面,对原有译本进行分析并重译,以期提高科普翻译作品的整体质量。
关键词: 科普翻译 译语读者 关照
1.科普翻译现状和译语读者关照
与文学翻译相比,翻译界对科普翻译的研究较少,从译语读者角度探讨的文章更是少之又少。由于理论研究不够和理论与实践脱节等原因,市面上的科普翻译质量良莠不齐。翻译目的论认为翻译的目的决定了翻译的过程,而在决定翻译目的的种种因素中,译语读者这一因素最重要,科普作品的作用是向大众普及科学知识,因此预期读者是有一定文化程度的普通读者,翻译时应按照普通读者可以接受的方式选择语言形式。本文以近几年备受推崇的英文科普作品《失控》及其原译本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原有译本中的问题,并进行重译,以期提高科普翻译作品的整体质量。
2.译语读者关照下的翻译与分析
下面笔者将从关照读者的文化知识背景、思维逻辑和审美习惯三个方面,对原译文进行分析和重译。
2.1关照译语读者的知识背景
科普作品中常会涉及一些非专业人士难以理解的科学现象,按部就班地直译,不加处理,会给读者理解造成很大障碍,这时应适当解释,深入浅出。
例1:
The dethronement of learning is one of the most exciting intellectual frontiers we are now crossing. In a virtual cyclotron,learning is being smashed into its primitives.
原译:将学习行为拉下神坛,是我们正在跨越的最激动人心的知识前沿之一。在一个虚拟的回旋加速器里,学习正被撞裂成为基本粒子。
分析:回旋加速器“virtual cyclotron”是物理学上分解粒子的一种设备,这里作者只是打了个比方。因为全书中充满了各种令人不可思议的实验,若这里不加以解释,会让读者误以为这是另外一个奇特的实验,所以应在后面加个括号进行解释。
重译:把学习能力降级为一种容易获得的能力,是我们正在突破的一个激动人心的智力挑战。在虚拟的回旋加速器里,学习被冲撞分解为许多原始的组成部分(这里是作者用物理实验打的一个比喻)。
例2:
The particles for learning lie everywhere in all inert media,waiting to be assembled(and often self-assembled)into something that surges and quivers.
原译:学习所需的各种粒子藏身于所有迟钝的介质当中,等待着被组装(并往往自行组装)成奔涌灵动的事物。
分析:笔者在查阅了有关专业词典后,发现“surges and quivers”是物理中的喘振现象,简单地说,就是泵与风机的流量和能头在瞬间内发生不稳定的周期性反复变化的现象。因为作者认为无生命的东西自身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自维持系统,而喘振现象中的泵与风机与之相似,也具有自我控制的能力,所以作者用了这个隐喻。为了能方便读者理解,笔者决定深入浅出,将自己消化后的理解用读者能够接受的表达来翻译,将“something that surges and quivers”译为“动态稳定的自我管理系统”。
重译:学习的能力粒子存在于所有无生命的东西之中,这些粒子等待着某时某刻能够组成起来(通常是自我组合),形成动态稳定的自我管理系统。
2.2关照译语读者的思维逻辑
英语是形合的语言,不按时间和事理顺序进行;汉语是意合的语言,注重时间和事理顺序,翻译时应据汉语的思维逻辑,适当调整语序。
例:
One of the first to articulate the transcendent view that life directly shaped the physicality of this planet was the Russian geologist Vladimir Vernadsky,writing in 1926.Vernadsky tallied up the billions of organisms on Earth and considered their collective impact upon the material resources of the planet. He called this grand system of resources the“biosphere,”(although Eduard Suess had coined the term a few years earlier)and set out to measure it quantitatively in his book The Biosphere,a volume only recently translated into English.
原译:俄罗斯地质学家弗拉基米尔·沃尔纳德斯基第一个明确提出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观点——生命直接塑造了地球的肉身。他将地球上亿万生命体加以总结,并思考它们对地球的物质资源产生的群体影响。1926年,他出了一本书,把这个宏大的资源系统称为“生物圈”(其实爱德华·苏斯在早几年也曾创造了这个术语),书中着手对生物圈进行了量化评估。这本名为《生物圈》的著作直到最近才被译成英语。
分析:
通读全段,我们能够发现,弗拉迪米尔·沃尔纳德斯基在1926年写了这本名为《生物圈》的书,这段中间部分是他书中的阐释内容,而原译中书的名字最后才出现,不符合汉语叙事逻辑。 重译:
生命直接塑造了地球物理面貌这一超凡观点最先是由苏联地理学家弗拉基米尔·沃尔纳德斯基于1926年进行阐释的。他将阐释过程写在了他的书——《生物圈》中。在书中,沃尔纳德斯基将亿万生物体看做一个整体,研究这一整体对地球上的物质系统产生的影响。他把这地球的这一庞大物质系统称作“生物圈”(其实爱德华·苏斯几年前就提出了这个术语),并在书中计算了这一影响。这本书直到最近才被译成英语。
2.3关照译语读者的审美习惯
英语和汉语是两种不同的语言,具有不同的语言美,翻译时要照顾汉语的审美习惯,激发读者的兴趣。
例:
They could only be opposite sides of a single coin.The two sides of this equation cannot be mathematically unraveled
原译:它们构成了一枚硬币的正反两面。等式的两端并不能精确地开解。
分析:原文是两句话,原译亦步亦趋,也翻译成两句话,读起来佶屈聱牙。笔者将两个相似比喻合成了一句,这样译文的节奏感更强、更具可读性。
重译:生命和岩石是硬币的两面,等式的两端,无法分开。
3.结语
科普翻译作品的作用是向广大译语读者传授科学知识,因此其内容的可接受性和语言的可读性尤为重要,时刻将译语读者放在心中,将会大大提高译文的可接受性和可读性。希望以后译者能够强化译语读者意识,翻译出更好的科普作品。
参考文献:
[1]Laura Wright,Jonathan Hope.Stylistics:A Practical Course book[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关键词: 科普翻译 译语读者 关照
1.科普翻译现状和译语读者关照
与文学翻译相比,翻译界对科普翻译的研究较少,从译语读者角度探讨的文章更是少之又少。由于理论研究不够和理论与实践脱节等原因,市面上的科普翻译质量良莠不齐。翻译目的论认为翻译的目的决定了翻译的过程,而在决定翻译目的的种种因素中,译语读者这一因素最重要,科普作品的作用是向大众普及科学知识,因此预期读者是有一定文化程度的普通读者,翻译时应按照普通读者可以接受的方式选择语言形式。本文以近几年备受推崇的英文科普作品《失控》及其原译本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原有译本中的问题,并进行重译,以期提高科普翻译作品的整体质量。
2.译语读者关照下的翻译与分析
下面笔者将从关照读者的文化知识背景、思维逻辑和审美习惯三个方面,对原译文进行分析和重译。
2.1关照译语读者的知识背景
科普作品中常会涉及一些非专业人士难以理解的科学现象,按部就班地直译,不加处理,会给读者理解造成很大障碍,这时应适当解释,深入浅出。
例1:
The dethronement of learning is one of the most exciting intellectual frontiers we are now crossing. In a virtual cyclotron,learning is being smashed into its primitives.
原译:将学习行为拉下神坛,是我们正在跨越的最激动人心的知识前沿之一。在一个虚拟的回旋加速器里,学习正被撞裂成为基本粒子。
分析:回旋加速器“virtual cyclotron”是物理学上分解粒子的一种设备,这里作者只是打了个比方。因为全书中充满了各种令人不可思议的实验,若这里不加以解释,会让读者误以为这是另外一个奇特的实验,所以应在后面加个括号进行解释。
重译:把学习能力降级为一种容易获得的能力,是我们正在突破的一个激动人心的智力挑战。在虚拟的回旋加速器里,学习被冲撞分解为许多原始的组成部分(这里是作者用物理实验打的一个比喻)。
例2:
The particles for learning lie everywhere in all inert media,waiting to be assembled(and often self-assembled)into something that surges and quivers.
原译:学习所需的各种粒子藏身于所有迟钝的介质当中,等待着被组装(并往往自行组装)成奔涌灵动的事物。
分析:笔者在查阅了有关专业词典后,发现“surges and quivers”是物理中的喘振现象,简单地说,就是泵与风机的流量和能头在瞬间内发生不稳定的周期性反复变化的现象。因为作者认为无生命的东西自身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自维持系统,而喘振现象中的泵与风机与之相似,也具有自我控制的能力,所以作者用了这个隐喻。为了能方便读者理解,笔者决定深入浅出,将自己消化后的理解用读者能够接受的表达来翻译,将“something that surges and quivers”译为“动态稳定的自我管理系统”。
重译:学习的能力粒子存在于所有无生命的东西之中,这些粒子等待着某时某刻能够组成起来(通常是自我组合),形成动态稳定的自我管理系统。
2.2关照译语读者的思维逻辑
英语是形合的语言,不按时间和事理顺序进行;汉语是意合的语言,注重时间和事理顺序,翻译时应据汉语的思维逻辑,适当调整语序。
例:
One of the first to articulate the transcendent view that life directly shaped the physicality of this planet was the Russian geologist Vladimir Vernadsky,writing in 1926.Vernadsky tallied up the billions of organisms on Earth and considered their collective impact upon the material resources of the planet. He called this grand system of resources the“biosphere,”(although Eduard Suess had coined the term a few years earlier)and set out to measure it quantitatively in his book The Biosphere,a volume only recently translated into English.
原译:俄罗斯地质学家弗拉基米尔·沃尔纳德斯基第一个明确提出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观点——生命直接塑造了地球的肉身。他将地球上亿万生命体加以总结,并思考它们对地球的物质资源产生的群体影响。1926年,他出了一本书,把这个宏大的资源系统称为“生物圈”(其实爱德华·苏斯在早几年也曾创造了这个术语),书中着手对生物圈进行了量化评估。这本名为《生物圈》的著作直到最近才被译成英语。
分析:
通读全段,我们能够发现,弗拉迪米尔·沃尔纳德斯基在1926年写了这本名为《生物圈》的书,这段中间部分是他书中的阐释内容,而原译中书的名字最后才出现,不符合汉语叙事逻辑。 重译:
生命直接塑造了地球物理面貌这一超凡观点最先是由苏联地理学家弗拉基米尔·沃尔纳德斯基于1926年进行阐释的。他将阐释过程写在了他的书——《生物圈》中。在书中,沃尔纳德斯基将亿万生物体看做一个整体,研究这一整体对地球上的物质系统产生的影响。他把这地球的这一庞大物质系统称作“生物圈”(其实爱德华·苏斯几年前就提出了这个术语),并在书中计算了这一影响。这本书直到最近才被译成英语。
2.3关照译语读者的审美习惯
英语和汉语是两种不同的语言,具有不同的语言美,翻译时要照顾汉语的审美习惯,激发读者的兴趣。
例:
They could only be opposite sides of a single coin.The two sides of this equation cannot be mathematically unraveled
原译:它们构成了一枚硬币的正反两面。等式的两端并不能精确地开解。
分析:原文是两句话,原译亦步亦趋,也翻译成两句话,读起来佶屈聱牙。笔者将两个相似比喻合成了一句,这样译文的节奏感更强、更具可读性。
重译:生命和岩石是硬币的两面,等式的两端,无法分开。
3.结语
科普翻译作品的作用是向广大译语读者传授科学知识,因此其内容的可接受性和语言的可读性尤为重要,时刻将译语读者放在心中,将会大大提高译文的可接受性和可读性。希望以后译者能够强化译语读者意识,翻译出更好的科普作品。
参考文献:
[1]Laura Wright,Jonathan Hope.Stylistics:A Practical Course book[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