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末日情结的电影描绘了太多生态崩裂的情景:地震洪水、火山爆发、极端天气、物种灭绝……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想象中的场景在现实有了存在的可能,生态文明建设也被提上了议程。
诚然,近年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取得很多成就,但也积攒了不少问题,生态破坏、环境污染问题依然存在。因此,“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不只是一句简单的口号。作为人们赖以生存的共同家园,当生态环境出现问题需要及时治理,不然就会影响到整个国家的“肌体”健康。
2015年5月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中央就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专题部署的第一个文件,继生态文明建设作出顶层设计后,中央对生态文明建设的一次全面部署。《意见》围绕实现“五位一体”,明确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发展路径,一根“红线”贯穿到底。
五个坚持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经济社会转型、工业化进程加快、资源环境约束加大等多重背景下,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意识形态进步、社会价值观变革、发展理念革新的必然选择。”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室主任吴平接受《经济》记者采访时这样表示。
《意见》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原则:一是坚持把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作为基本方针;二是坚持把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作为基本途径;三是坚持把深化改革和创新驱动作为基本动力;四是坚持把培育生态文化作为重要支撑;五是坚持把重点突破和整体推进作为工作方式。
早在2013年,我国便第一个提出了生态文明理念,体现了国家对生态环境治理的坚定态度,并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第27次会议上,通过决议,颁布了联合国文件,认可并支持中国生态文明理念。国家发改委环资司司长何炳光曾表示,“通过各地区、各部门的探索努力,我们必将在国际上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绿色发展、生态文明之路,也可以为全球的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安全做出积极贡献”。
吴平告诉《经济》记者,自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高位引领的要求对于生态文明体制建设起到了鼓励和督促作用,体制机制的创新与完善必然会带来绿色发展方式的转变、环境治理领域的深化,同时加深社会各界对绿色发展的理解,环境治理力度将前所未有的加大。“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将平稳快速向前发展。”
五项任务
目前我国资源环境状况,一方面是资源环境瓶颈制约加剧,特别是环境承载能力已达到或接近上限;另一方面,生态文明建设总体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
对此,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五项主要目标,分别是:强化主体功能定位,优化国土空間开发格局;推动技术创新和结构调整,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循环高效使用,推动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切实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环保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环境战略部主任俞海对《经济》记者表示,“五位一体”中的生态文明建设为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是我们党创造性地回答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关系问题所取得的最新理论成果,积极主动顺应广大人民群众新期待进行的重大部署,进一步丰富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内涵,是深刻把握当今世界发展新趋向作出的战略抉择,将为推进人类文明进步作出重大贡献。
“在人、社会、经济与自然的发展过程中,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是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教授李岩告诉《经济》记者,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高速的发展,可是我们走得太快,还没有准备好如何应对环境问题。
有时候,慢下来是为了更好的前行。治理生态环境不是一朝一夕的工作,需要有耐心、恒心和信心,社会共建生态文明体系,一副画卷似乎已经缓缓展开。我们不禁感慨,生态文明建设的号角已经吹响,迈向绿色发展的脚步愈加坚定,美丽家园离我们还会远吗?
诚然,近年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取得很多成就,但也积攒了不少问题,生态破坏、环境污染问题依然存在。因此,“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不只是一句简单的口号。作为人们赖以生存的共同家园,当生态环境出现问题需要及时治理,不然就会影响到整个国家的“肌体”健康。
2015年5月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中央就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专题部署的第一个文件,继生态文明建设作出顶层设计后,中央对生态文明建设的一次全面部署。《意见》围绕实现“五位一体”,明确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发展路径,一根“红线”贯穿到底。
五个坚持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经济社会转型、工业化进程加快、资源环境约束加大等多重背景下,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意识形态进步、社会价值观变革、发展理念革新的必然选择。”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室主任吴平接受《经济》记者采访时这样表示。
《意见》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原则:一是坚持把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作为基本方针;二是坚持把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作为基本途径;三是坚持把深化改革和创新驱动作为基本动力;四是坚持把培育生态文化作为重要支撑;五是坚持把重点突破和整体推进作为工作方式。
早在2013年,我国便第一个提出了生态文明理念,体现了国家对生态环境治理的坚定态度,并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第27次会议上,通过决议,颁布了联合国文件,认可并支持中国生态文明理念。国家发改委环资司司长何炳光曾表示,“通过各地区、各部门的探索努力,我们必将在国际上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绿色发展、生态文明之路,也可以为全球的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安全做出积极贡献”。
吴平告诉《经济》记者,自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高位引领的要求对于生态文明体制建设起到了鼓励和督促作用,体制机制的创新与完善必然会带来绿色发展方式的转变、环境治理领域的深化,同时加深社会各界对绿色发展的理解,环境治理力度将前所未有的加大。“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将平稳快速向前发展。”
五项任务
目前我国资源环境状况,一方面是资源环境瓶颈制约加剧,特别是环境承载能力已达到或接近上限;另一方面,生态文明建设总体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
对此,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五项主要目标,分别是:强化主体功能定位,优化国土空間开发格局;推动技术创新和结构调整,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循环高效使用,推动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切实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环保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环境战略部主任俞海对《经济》记者表示,“五位一体”中的生态文明建设为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是我们党创造性地回答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关系问题所取得的最新理论成果,积极主动顺应广大人民群众新期待进行的重大部署,进一步丰富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内涵,是深刻把握当今世界发展新趋向作出的战略抉择,将为推进人类文明进步作出重大贡献。
“在人、社会、经济与自然的发展过程中,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是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教授李岩告诉《经济》记者,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高速的发展,可是我们走得太快,还没有准备好如何应对环境问题。
有时候,慢下来是为了更好的前行。治理生态环境不是一朝一夕的工作,需要有耐心、恒心和信心,社会共建生态文明体系,一副画卷似乎已经缓缓展开。我们不禁感慨,生态文明建设的号角已经吹响,迈向绿色发展的脚步愈加坚定,美丽家园离我们还会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