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视唱练耳课程是高职院校表演艺术专业的基础课程,在专业学习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视唱作为视唱练耳课程的重要环节,是听觉训练、听觉分析的基础。本文以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音乐表演专业五年制学生为例,结合自身教学经验,从音准、节奏、唱名、单声部、多声部五个方面的探索阐述如何提高学生的视唱训练。
[关键词]视唱;音准;节奏;唱名;声部
[中图分类号]G613.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2233(2017)12-0023-02
视唱练耳课程是高职院校表演艺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听辨记忆和识谱视唱的能力。初步理解音乐各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掌握音乐表现的常规,积累音乐语言,加强与其他学科课程的横向联系,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培养和发展音乐审美能力。视唱练耳课程将为专业学习、艺术实践和以后的社会工作打下良好的音乐素质基础。
视唱练耳通常分为视唱训练、听觉训练、听觉分析。“视唱,就是通过大量地研读音乐的书面表达方式(即乐谱),形成快速、准确、合乎规范地解读音乐的书面表达形式能力的学习。”[1]视唱训练与听觉训练、听觉分析相辅相成,可以说视唱是听觉的基础。
高职院校由于生源和培养目标的原因,视唱练耳教学也有别于本科专业音乐院校或是高师类院校。广东省外语艺术学院五年制表演艺术专业的学生是初中毕业通过本校的自主招生招考进来,具有一定的音乐素养,但是专业基础较为薄弱,特别是专业理论知识匮乏。但是五年制学生由于年纪小、接受速度快、可塑性强,故而在学习音乐方面也存在一定的优势。而高职院校表演艺术专业培养目标是:“培養社会需求的掌握音乐技术的应用型音乐人才,具体地说是具有一定音乐理论基础知识、良好的职业技术素质,能够从事群众文化艺术普及、音乐文化场所所需工作的技能型专门人才。毕业生的就业方向主要为社会音乐培训市场和群众文化艺术市场。”[2]所以,高职表演艺术学生应当更加注重基础课程和实践类课程的学习,视唱训练就是视唱练耳这门基础课程中不可或缺的实践内容。
下面本人将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以广东省外语艺术学院五年制表演艺术专业学生为例,阐述本人对大专院校学生视唱训练的五点探索。
一、音准感的建立
音准是音的标准高度,即歌唱或是乐器演奏中所发出的音高与一定律制的音高相符称为音准。音准是音乐最基本和重要的要素之一。在视唱教学中,音准是首要解决的问题,但也是最难解决的问题。
刚入校的五年制学生的视唱练耳水平存在很大的差异,比如:不同的专业,有些同学的专业是钢琴,有些同学的专业是器乐,有些同学的专业是声乐,所学专业的律制有一定的差别,并且学习专业的时间长短也不一,导致学生的音准感水平也参差不齐。而由于一些客观条件,高职院校采用的教学方式多为大班教学,所以对教学产生了一定的难度。
五年制的学生的音准感较弱,没有建立完善的音准体系。所以首先在教学中运用柯达伊的音高手势,帮助学生从抽象的音高,到具体的不同的手势表示不同的音高,从手势的高低表现音阶走向,而且每个音级间的稳定性与倾向性也有很好的体现。可以将一些简单的视唱曲与柯达伊的音高手势相结合,边唱边做,使抽象的旋律线条变成直观的高低不同的手势,这样的训练使学生在熟悉视唱曲的同时也能清楚感知每个不同音高的位置和音级与音级之间的关系。
其次,反复进行不同调性的音阶训练,建立调性感。
最后,音程摹唱、构唱以及和弦的摹唱、构唱,音程从易到难,先大小二度、大小三度,再到纯四、纯五,再六度、七度、八度。和弦的训练也是由大小三再到增减,一般是三和弦,较少涉及到七和弦。
二、节奏的训练
在音乐中,节奏是指由音值的长短与强弱拍位所构成的运动形式。节奏训练的目的不仅是让学生通过对音值长短与强弱拍位的练习,达到正确、严谨、清楚地演唱节奏,更重要的是如何自由地演唱演奏与体验音乐。
节奏包括三个要素,即速度、节拍和节奏。
速度与节拍是不可分割的,速度是音乐进行的前提,节拍是同样时值的有重音及无重音的循环重复。在时值相同即速度相同的情况下,力度或是重音改变拍子。在节拍训练时,通过图示拍感受不同拍号强弱位置的变化,击拍与指挥拍并用,既保证速度的统一又体现强弱关系。
对于基本节奏型的认识,传统的节奏训练都用“dada”进行摹唱,这样会使学生在理解时容易产生概念上的模糊,在借鉴奥尔夫教学法的读谱方法后,本人使用的办法是直接用节奏型的名称来读节奏,如图:
二八四个十六大附大切分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就有一个直观的对节拍的记忆,也能很好地将节奏型名称与节奏型实际音响效果相联系。读节奏视唱的时候,学生由于习惯性看到节奏型就唱出节奏型名称,在后面的听力训练里也能较快接受节奏听写。
节奏训练也不只是单声部的训练,多声部节奏即立体节奏也包括其中。多声部节奏的引入可以由易到难,从一只手打单位拍另一只手打不同节奏型,慢慢地一步一步加难到二声部甚至三声部,“手脚并用”,培养学生肢体协调性。或是先分组练习,熟悉每个声部,再进行一个人完成立体节奏。
三、首调唱名的训练
“1600年左右,法国出现了固定唱名法。固定唱名法使器乐演奏者的读谱更加方便、快捷。首调唱名法出现于19世纪,由瑞士籍的英国女教师萨拉·安·格洛芙初创,后经英国牧师约翰·卡尔文修改和完善后,在欧洲一些国家迅速推广起来。首调唱名法恰恰弥补了固定唱名法的不足,它使演唱的过程更加容易掌握。”[3]
因为五年制学生基础薄弱,固定唱名法调性感难以把握,所以在单声部视唱教学中,本人主要使用的是首调唱名法。但是首调唱名法存在识谱较慢这个问题,所以在读谱前要请学生牢记哪个位置是主音,搞清楚五线谱线、间之间的关系,相邻的线线、间间是三度,相隔的线间是四度,方便学生快速找到首调的唱名。 四、单声部视唱训练
单声部视唱曲的调性把握很重要。不同调性音阶训练是最基本的,以外还会加入I=1\*ROMAN-IV=4\*ROMAN-V=5\*ROMAN-I=1\*ROMAN和弦进行的弹唱训练,基础好的同学可以双手弹唱,即右手弹和弦,左手弹低音,钢琴能力较弱的同学,可以先一只手弹和弦或者是低音,再慢慢练习双手,帮助学生建立基本的和声感。
在读谱前先对单声部视唱曲进行分析,比如:动机、乐句、终止式分别是什么。再对句式结构进行分析,是重复性结构还是对比性结构。旋律的发展方向是怎样的,是重复、模进、音程扩展与收缩还是反向发展。分析完这些,学生就会对视唱曲目有较为全面的认识和理解。单声部视唱曲大部分都是针对一个主要的知识点的训练,比如有的是对调性的训练,有的是对大跳音程的训练,有的是对复杂节奏型的训练,先从知识点入手,把知识点训练好,再进入视唱曲就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也能较快把握视唱曲。
读谱的过程中不仅仅要把握音准、节奏、速度,还要理解和表现视唱曲。在唱谱的过程中要有自己的思考,如:大小调式的色彩对比,三拍子与二拍子不同的音乐特征,上行旋律与下行旋律带来的不同的音乐感受,变化音解决的倾向性,强弱力度变化与紧张感的增减,高音与强力度伴随而来的高潮部分。
通过这一系列的分析与理解,单声部的训练在读谱的过程中也具有了一定的表现力,有助于学生更好地体会、感受音乐。
五、二声部视唱训练
二声部视唱训练要求各个声部对旋律的整体把握,不仅仅是音高、节奏、调式、调性的理解和处理,还要平衡协调声部之间的音响效果,有助于和声听觉的形成与发展,这是五年制学生视唱练耳里面的难点。对于每次二声部的训练,本人会先分析这首二声部主要训练的知识点,对该知识点进行单独训练,再分析这两个声部之间的关系,是复调性还是主调性,从而得出两个声部在作品中的地位,演唱时该如何配合,再进行二声部的训练。对于钢琴基础较好的同学,可以进行弹唱结合,比如:弹高唱低或者弹低唱高。二声部视唱训练使学生可以更好地感受和欣赏多声部、多层次的音乐。
视唱练耳课程是各类大专院校音乐专业的必修课程,在专业学习中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而作為一名教师,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充分了解学生,才能制定出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法,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 考 文 献]
[1]孟凡玉.除了技术还有什么?——视唱练耳文化属性谈[J].人民音乐:评论版,2007(11):59.
[2]莫煜红,俞晓康.高职表演艺术类音乐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教学改革探讨[J].教育与职业,2009(210):124.
[3]唐俊岩.简述视唱练耳教学的演进[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3(04):66—67.
[4] 胡小莉.浅谈视唱练耳教学[J].铜陵学院学报,2004(03).
[5] 熊克炎.有关视唱练耳教学的三个问题[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7(02).
[6] 孙晓洁.视唱练耳应用教程[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3.
[7] 王玉澄.视唱练耳应试训练方法与习题·练耳卷[M].广州:新世纪出版社,2006.
[8] 范建明.视唱练耳教学中的读谱技能训练[J].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0(04).
(责任编辑:李璐)
[关键词]视唱;音准;节奏;唱名;声部
[中图分类号]G613.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2233(2017)12-0023-02
视唱练耳课程是高职院校表演艺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听辨记忆和识谱视唱的能力。初步理解音乐各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掌握音乐表现的常规,积累音乐语言,加强与其他学科课程的横向联系,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培养和发展音乐审美能力。视唱练耳课程将为专业学习、艺术实践和以后的社会工作打下良好的音乐素质基础。
视唱练耳通常分为视唱训练、听觉训练、听觉分析。“视唱,就是通过大量地研读音乐的书面表达方式(即乐谱),形成快速、准确、合乎规范地解读音乐的书面表达形式能力的学习。”[1]视唱训练与听觉训练、听觉分析相辅相成,可以说视唱是听觉的基础。
高职院校由于生源和培养目标的原因,视唱练耳教学也有别于本科专业音乐院校或是高师类院校。广东省外语艺术学院五年制表演艺术专业的学生是初中毕业通过本校的自主招生招考进来,具有一定的音乐素养,但是专业基础较为薄弱,特别是专业理论知识匮乏。但是五年制学生由于年纪小、接受速度快、可塑性强,故而在学习音乐方面也存在一定的优势。而高职院校表演艺术专业培养目标是:“培養社会需求的掌握音乐技术的应用型音乐人才,具体地说是具有一定音乐理论基础知识、良好的职业技术素质,能够从事群众文化艺术普及、音乐文化场所所需工作的技能型专门人才。毕业生的就业方向主要为社会音乐培训市场和群众文化艺术市场。”[2]所以,高职表演艺术学生应当更加注重基础课程和实践类课程的学习,视唱训练就是视唱练耳这门基础课程中不可或缺的实践内容。
下面本人将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以广东省外语艺术学院五年制表演艺术专业学生为例,阐述本人对大专院校学生视唱训练的五点探索。
一、音准感的建立
音准是音的标准高度,即歌唱或是乐器演奏中所发出的音高与一定律制的音高相符称为音准。音准是音乐最基本和重要的要素之一。在视唱教学中,音准是首要解决的问题,但也是最难解决的问题。
刚入校的五年制学生的视唱练耳水平存在很大的差异,比如:不同的专业,有些同学的专业是钢琴,有些同学的专业是器乐,有些同学的专业是声乐,所学专业的律制有一定的差别,并且学习专业的时间长短也不一,导致学生的音准感水平也参差不齐。而由于一些客观条件,高职院校采用的教学方式多为大班教学,所以对教学产生了一定的难度。
五年制的学生的音准感较弱,没有建立完善的音准体系。所以首先在教学中运用柯达伊的音高手势,帮助学生从抽象的音高,到具体的不同的手势表示不同的音高,从手势的高低表现音阶走向,而且每个音级间的稳定性与倾向性也有很好的体现。可以将一些简单的视唱曲与柯达伊的音高手势相结合,边唱边做,使抽象的旋律线条变成直观的高低不同的手势,这样的训练使学生在熟悉视唱曲的同时也能清楚感知每个不同音高的位置和音级与音级之间的关系。
其次,反复进行不同调性的音阶训练,建立调性感。
最后,音程摹唱、构唱以及和弦的摹唱、构唱,音程从易到难,先大小二度、大小三度,再到纯四、纯五,再六度、七度、八度。和弦的训练也是由大小三再到增减,一般是三和弦,较少涉及到七和弦。
二、节奏的训练
在音乐中,节奏是指由音值的长短与强弱拍位所构成的运动形式。节奏训练的目的不仅是让学生通过对音值长短与强弱拍位的练习,达到正确、严谨、清楚地演唱节奏,更重要的是如何自由地演唱演奏与体验音乐。
节奏包括三个要素,即速度、节拍和节奏。
速度与节拍是不可分割的,速度是音乐进行的前提,节拍是同样时值的有重音及无重音的循环重复。在时值相同即速度相同的情况下,力度或是重音改变拍子。在节拍训练时,通过图示拍感受不同拍号强弱位置的变化,击拍与指挥拍并用,既保证速度的统一又体现强弱关系。
对于基本节奏型的认识,传统的节奏训练都用“dada”进行摹唱,这样会使学生在理解时容易产生概念上的模糊,在借鉴奥尔夫教学法的读谱方法后,本人使用的办法是直接用节奏型的名称来读节奏,如图:
二八四个十六大附大切分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就有一个直观的对节拍的记忆,也能很好地将节奏型名称与节奏型实际音响效果相联系。读节奏视唱的时候,学生由于习惯性看到节奏型就唱出节奏型名称,在后面的听力训练里也能较快接受节奏听写。
节奏训练也不只是单声部的训练,多声部节奏即立体节奏也包括其中。多声部节奏的引入可以由易到难,从一只手打单位拍另一只手打不同节奏型,慢慢地一步一步加难到二声部甚至三声部,“手脚并用”,培养学生肢体协调性。或是先分组练习,熟悉每个声部,再进行一个人完成立体节奏。
三、首调唱名的训练
“1600年左右,法国出现了固定唱名法。固定唱名法使器乐演奏者的读谱更加方便、快捷。首调唱名法出现于19世纪,由瑞士籍的英国女教师萨拉·安·格洛芙初创,后经英国牧师约翰·卡尔文修改和完善后,在欧洲一些国家迅速推广起来。首调唱名法恰恰弥补了固定唱名法的不足,它使演唱的过程更加容易掌握。”[3]
因为五年制学生基础薄弱,固定唱名法调性感难以把握,所以在单声部视唱教学中,本人主要使用的是首调唱名法。但是首调唱名法存在识谱较慢这个问题,所以在读谱前要请学生牢记哪个位置是主音,搞清楚五线谱线、间之间的关系,相邻的线线、间间是三度,相隔的线间是四度,方便学生快速找到首调的唱名。 四、单声部视唱训练
单声部视唱曲的调性把握很重要。不同调性音阶训练是最基本的,以外还会加入I=1\*ROMAN-IV=4\*ROMAN-V=5\*ROMAN-I=1\*ROMAN和弦进行的弹唱训练,基础好的同学可以双手弹唱,即右手弹和弦,左手弹低音,钢琴能力较弱的同学,可以先一只手弹和弦或者是低音,再慢慢练习双手,帮助学生建立基本的和声感。
在读谱前先对单声部视唱曲进行分析,比如:动机、乐句、终止式分别是什么。再对句式结构进行分析,是重复性结构还是对比性结构。旋律的发展方向是怎样的,是重复、模进、音程扩展与收缩还是反向发展。分析完这些,学生就会对视唱曲目有较为全面的认识和理解。单声部视唱曲大部分都是针对一个主要的知识点的训练,比如有的是对调性的训练,有的是对大跳音程的训练,有的是对复杂节奏型的训练,先从知识点入手,把知识点训练好,再进入视唱曲就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也能较快把握视唱曲。
读谱的过程中不仅仅要把握音准、节奏、速度,还要理解和表现视唱曲。在唱谱的过程中要有自己的思考,如:大小调式的色彩对比,三拍子与二拍子不同的音乐特征,上行旋律与下行旋律带来的不同的音乐感受,变化音解决的倾向性,强弱力度变化与紧张感的增减,高音与强力度伴随而来的高潮部分。
通过这一系列的分析与理解,单声部的训练在读谱的过程中也具有了一定的表现力,有助于学生更好地体会、感受音乐。
五、二声部视唱训练
二声部视唱训练要求各个声部对旋律的整体把握,不仅仅是音高、节奏、调式、调性的理解和处理,还要平衡协调声部之间的音响效果,有助于和声听觉的形成与发展,这是五年制学生视唱练耳里面的难点。对于每次二声部的训练,本人会先分析这首二声部主要训练的知识点,对该知识点进行单独训练,再分析这两个声部之间的关系,是复调性还是主调性,从而得出两个声部在作品中的地位,演唱时该如何配合,再进行二声部的训练。对于钢琴基础较好的同学,可以进行弹唱结合,比如:弹高唱低或者弹低唱高。二声部视唱训练使学生可以更好地感受和欣赏多声部、多层次的音乐。
视唱练耳课程是各类大专院校音乐专业的必修课程,在专业学习中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而作為一名教师,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充分了解学生,才能制定出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法,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 考 文 献]
[1]孟凡玉.除了技术还有什么?——视唱练耳文化属性谈[J].人民音乐:评论版,2007(11):59.
[2]莫煜红,俞晓康.高职表演艺术类音乐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教学改革探讨[J].教育与职业,2009(210):124.
[3]唐俊岩.简述视唱练耳教学的演进[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3(04):66—67.
[4] 胡小莉.浅谈视唱练耳教学[J].铜陵学院学报,2004(03).
[5] 熊克炎.有关视唱练耳教学的三个问题[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7(02).
[6] 孙晓洁.视唱练耳应用教程[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3.
[7] 王玉澄.视唱练耳应试训练方法与习题·练耳卷[M].广州:新世纪出版社,2006.
[8] 范建明.视唱练耳教学中的读谱技能训练[J].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0(04).
(责任编辑:李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