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代筝曲的创作,需要在创新与美之间寻求平衡,需要将现代作曲技法与中国传统音乐语境做到完美的融合。文章以一首当代筝曲佳作《林泉》为例,试图将听觉的美感印象与其背后的技术手法与艺术思维联结,通过深入而细致地探讨作品音响背后的创作细节与思维理念,以促发对当代筝乐创作的进一步思考。
[关键词]《林泉》;当代筝乐创作;美感;现代作曲技法;创作思维理念
[中图分类号]J6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2233(2017)20-0055-06
古筝的创作在近几十年有着飞速的发展,相继涌现出大量优秀的现代筝乐作品。一方面现代技法的应用赋予了筝乐全新的音乐语言,另一方面作曲家们尝试从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中寻求灵感,充分发掘古筝独特的音色与韵味,呈现出筝个性而又美感的音响特质。我们从诸多现代筝曲中聆听到一种“新而美”的声音,在这些美感音响的背后,可以感受到的是作曲家们探“新”求“美”的内心,而如何做到“创新”与“美”之间的平衡。如何做到现代技法与古筝的传统音韵特质完美融合,这往往是作曲家们投身于现代筝乐创作中需要反复思量与斟酌的。作曲家们需要细致入微地对待音乐创作中的每一个细节,可谓美在巧思,灵在细致。
筝曲《林泉》
《林泉》作品灵感来自宋代画家郭熙的山水画理论专著《林泉高致集》;由作曲家叶小纲先生2001年创作,曾于2005年获第五届“中国音乐金钟奖”作品奖唯一金奖。正是这样一首颇具现代意味又极富传统美感特质的精巧之作。初听《林泉》即有一种清新之感,作品丰富灵动的音响,以及深层的极具东方内敛的音韵特质,给人以意蕴深远的美,音响整体精致、流畅、一气呵成。作曲家将自己的心灵感悟融入到筝这件传统而古老的乐器中,从“音高”“音色”“韵”等不同角度,充分发掘筝乐音响的表现力,构造出纵横间“音”与“音”的精美连接,呈现出筝个性而独具魅力的美感音响。
文章将顺从听觉主观的第一美感印象,针对音响的美感细节做技术分析,并探寻其背后精益求精的艺术思维理念,希望能从《林泉》音响中得到一些启示。
一、音响斑斓的底层色调——“多色”语言的美感印象
《林泉》音响瞬息万变,听觉上有一种扑朔迷离的美感。作品注重整体音响的“色彩性”渲染,通过“调性的更替游移”“和声的多变”,以一种“融合”“变化”之色,构成音响斑斓的底层色调。这种“多色”语言风格,为作品注入一种清新的现代之风。
当代筝曲创作中,作曲家对现代音响及其“多色”语言的探索,往往从创新定弦开始。新的弦序设计,蕴含着作曲家对音响“音高”元素的全局控制,而定弦的严谨性及趣味性,正来自于可以“从乐器构造有限的范围之内衍生出无限的变化”[1]。作曲家正是通过定弦环节,实现了对作品乐音素材的多元整合,定弦也成为当代筝乐语言创新的重要来源。
1调性语言的“多色”美感
《林泉》音响的动态设计,巧妙地契合了作品所要表达的“水”之意向主题,并充分发挥古筝所擅长的流动音响特质,尤其将调性的变幻之色与古筝流动的线性音响融合时,很容易唤起听觉上的美感。这种美感的细节,首先就寓于古筝瞬间刮奏的音响形态之间。
我们从《林泉》的人工调式定弦中,可以看到作曲家对音响瞬间刮奏所要达到的直观色彩效果的铺垫与预设。
谱例1
作品的人工定弦,从弦的第六音到第二十一音,犹如一个调性“色彩序列”,构成弦序的主体核心部分,所呈现的多调五声性乐音布局,以蕴含bA宫、bG宫和bD宫三个不同宫系统的五声音组连缀而成。在连缀的五声性音组间,穿插“三全音”这样的音程(如bG-C),隐含着六声雅乐的调性色彩风格,尤其最高音d3弦承担着bA宫系统的变徵音的角色,预示雅乐的色彩因素。从弦序的第六音到最高音的主导“色彩序列”的设计可以看出,作曲家对横向音响形态追寻的是一个纯粹中国风的“多彩”色调,有多调交织的五声风格元素,有五声融入六声雅乐的风格元素。作曲家根据自己的审美意向及音乐语境的需要,精心设计出这样一个具有中心音响特质的“多彩序列”。这种定弦格局,将为乐曲瞬间形成的流动音响埋下伏笔。
作品以一种自下而上,富有色彩变化的流动音阶型为其表现特色,营造出轻盈灵动的泉水流意境。这种音型贯穿于乐曲或部分乐段的首尾,成为渲染音响色彩的点睛之笔。
谱例2
如上(左例)来自乐曲引子开头,一个bG宫和bA宫系统交织成的暗含雅乐色彩的音阶型。这种自下而上的多色彩交织的音阶型元素,贯穿在引子片段始终,为整个作品的调性色彩风格埋下伏笔。如上(右例)选自乐曲Lento段第2层次的尾声处,bA宫、bG宫和bD宫三种不同宫色彩交织,渗透着雅乐“三全音”元素,暗含淡淡的古风色调。
作曲家将这样一种多色交织的流动音型,开启于形如“356”(即小三度加大二度)的三音组模式,预示着五声性“羽调式”的主导色彩风格,呈现其调性音响“柔和”色调的一面,作品整体调性音响设计正是基于这种柔美调性基础之上的。当这种横向流动音响以一种“多色”“柔和”的美感特质呈现时,很容易引起听者心灵的共鸣。
2和声语言的“多色”美感
《林泉》和声丰富,色彩多变,音响听觉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作曲家延续其一贯“多元化”写作风格,并针对筝“多弦”且“音域宽广”的音响特质,开启了对现代“多音”美感世界的探尋。作品通过多变的音程组合模式,呈现其和声语言的“多色”美感特征,整体以蕴含五声性风格(如大二、小三、纯四、纯五度)作为主导核心音程,同时融入跨调式色彩的其他音程(如增四度,大、小六度,大、小七度),构成“多色”相融的和声特色风格。作曲家对多变音程组合的控制,建立在一种对“丰富”“有色”声音的追寻基础之上,这呈现其音响“新而美”的印象。我们可以通过作品音高元素纵横的精密连接,感受到这种“多色”语言的融合之美。 (1)寓于流动音响间的“融合”色调的美感
A五声性与三度结构和弦的协和共融色调
作品多次在五声性结构的和声中,融入传统大小调的三度结构和弦,构成协和音响范围内的不同色彩的交融,这成为音响有新意的手笔之一。作曲家巧妙地运用了三度结构与五声性和声内涵的共通点,构建出一种多色融合的“协和”之声,这种协和的共融色调,加深了音响亲切而“可听性”的一面。
谱例3
如上例,音响纵横间呈现五声性为主导的和声语汇,大二度加纯四度的核心音程组,具有典型的五声性色彩风格,其间偶尔融入的三度结构和弦,都源于一个小三和弦的原型,当与单一而纯净的五声性色彩相融时,音响瞬间有了新意。
B宽广的协和与不协和的交融
作曲家追寻着“多元化”和声风格,在“多色”音程组合中,既发挥协和音响元素,也将现代半音化和声内涵融入,构建出协和与不协和音响的交融。精巧的是,在音的纵横动态连接中,作曲家注重一系列宽音程的使用,一方面营造了空旷、宽广的意境,另一方面还巧妙地弱化因小二度密集排列造成的尖锐音响效果(如把小二度排列成大七度、小九度等),缓解了不同色彩的和声进行之间可能的矛盾和冲突。伴随音的动态连接,这种宽广的协和与不协和的交融,构成了作品和声听觉上的特色美感音效。
谱例4
[HJ1.6mm]
这是Lento段第二层次大幅度的琶音音型,似一幅水流奔腾的意境图。其中所使用的宽音程,如大、小六度,大、小七度,大、小九度,既蕴含着协和与不协和的色彩交融,也意在营造一种纵深而悠远的音响意境。随着流动的音型,可以感受到不同的音程带来的不同色彩感,如高音区的大七度给人以光芒四射的“金属色感”,有现代意味;中高音区连续的六度音程跨越,获得一种开阔的柔和之色;低音区的大九度音程,带出宽广纵深的音响感。这种宽广的协和与不协和音色的交融,给听觉带来耳目一新的感受,可谓精妙!
(2)纵向音响呈现的“融合”色块
乐曲纵向偶有出现的“音块”,好似中国水墨中的泼墨笔法,给人以浓墨重彩之感。这些和弦“色块”,一方面以形如打击乐的敲击性节奏音响,造成音响的紧张感与高潮气势;另一方面,和弦“色块”也是有标志性地将作品音高素材的综合色彩内涵呈现。
谱例5[BW(D(S,,)][BW)]
这一组和弦音响,呈现出多样化的和弦组合模式,将民族与传统大小调和声相融合的色彩内涵完整呈现出来。从和弦结构上来看,有蕴含五声色彩的组合模式(如大二+小三型、大二+大二型、大二+纯四型);有蕴含六声雅乐色彩的组合(如大二+大三型);有蕴含三度结构和声内涵的和弦(如柔和的小三和弦、小四六和弦,明亮的大四六和弦)。通过连续不同性质的和弦交替,形成一种强烈的音响色彩对比,民族、西洋色彩兼得。听觉上,音响瞬息万变,似阳光映照下的水面波光粼粼,呈现色彩斑斓的光影效果。
乐曲的高潮处,三度结构的和声与内含大七度的四度叠置和弦的纵向复合音响,不仅呈现出综合的色彩特征,音响的紧张度也被推向了极致。
谱例6
这里纯四度+增四度的四度叠置和弦音响,既蕴含民族五声与六声雅乐的和声内涵,同时也勾勒出大七度的不协和色彩;纵向大、小四六和弦的复合效果,又产生明暗色彩的混合对比;同时最高音d3与最低音bD形成的外声部半音化的矛盾冲突,在持续的碰撞中,使音响获得了极强的张力,将协和与不协和、民族与现代等多重元素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以浓烈的色彩收场。
作曲家对贯穿于音响间音程的多重组合,可谓手法灵活,布局精密。作品瞬息万变的音响,多色相融的和声美感,体现出作曲家重色彩重直觉的艺术思维。在多重色彩的融合中,包含着多重协和与不协和元素的对立统一,作曲家以其敏锐的艺术直觉力,对不同“色彩度”音程的组合及其间渗透着的逐层色彩变化,都有着很好的控制力。如对协和元素的把握,乐曲以发挥纯四、纯五度纯净的音响特质为主旨(这在乐曲延展及首尾得到呼应),塑造了空灵宁静的东方意境;随着预示大小调特性的大六、小六度(增五)的渗入,形成了作品协和音响的两种不同色彩风格内涵,构成协和音响内的一种融合。同时,增四、小七(增六)、大七、小九度(增八度)等多重不协和元素的渐渐渗透,为协和与不协和元素的最终完美融合奠定了基础。乐曲最终选择结束在一个连续纯四度叠置的核心和弦音响上,也是具有点题式的将全曲具有宽广的协和与不协和交融的音响色彩做了完满的小结。
二、音响听觉的“亮点”——“个性”音色的表达
作品“多色”融合的底层色调,为音响注入一丝现代华丽气息;同时作曲家立足“融合”,又意在合中求“分”,合中求“色”;于“丰富”之间,呈现筝“个性”化的美感声音。作曲家有感于筝独特的音色特质,并注重音色内涵的多元表达,一方面结合古筝的“点状”发音特质,塑造灵动的“点线”音色;另一方面从中国音响语境出发,在纵向音响中呈现独特的分离音效。这些个性化的音色,成为音响听觉中的“亮点”。
1“点线”音色的灵动之美
作品契合“泉水流”的主题意境,呈现出线性衍展风格,从谱面的视觉到听觉,整体感受的是一种线条的舒展和流动的音质之美。“点线”音响的设计,是在线中藏点,融点于线,巧妙地将古筝所擅长的“线性”流动音响与其作为弹拨乐独特的“点状”音色相融合;听觉上,既有着行云流水般的动态之势,又有着“点”营造的简约灵动之色。这种立体化的点状旋律音响,可以鲜明地展现出古筝特有的传统气质,同时又不乏现代韵味美感。
作曲家对“点线”音色的精心设计,集中体现在乐曲Lento段,其中包含三个层次铺展。
第一层次(见谱例3),在连续的分解音型贯穿中,上方依稀伴有零星的旋律因素点缀,旋律与和声呈纵向一体化。当点状旋律与流动的音型交织在一起时,营造出一种空灵、泉水叮咚的意境。上方看似簡单的“点状”主题设计,却有其独到之处。“点状”旋律,采用五声性元素,由核心音程组“纯四度加大二度”构成,音调朴素而少有雕琢,其清新简约之风,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该“点状”旋律,采用音程化的铺陈方式,不同于传统声乐歌唱性的表达,因此听来曲调没有太多情绪上的倾向;其静态“点”的特质,加上乐间筝的“大揉弦”之音韵,依稀间有某种不可捉摸的“禅意”,蕴含一种高洁之气。在动态的线性延展中,这种“星星点缀”般的“灵动之音”,以其独特的静态“美感”沁入人心。 第二层次(谱例4)呈现的音型化织体,与第一层次比,由八分音符变成了十六分音符,音响的流动感加强。六连音的琶音音型呈重复性迂回状,似流动的泉水往复不定。听觉上,与第一层次明显带有“点”状特质的音色比,这里更多呈现的是单线游走的方式,但仔细听来,却又依稀可闻上方声部隐含着的不同强弱节奏“点”的布局,音点的错落有致、此起彼伏,为音响的律动又平添了一份意趣,有着“点”在线中游的惬意。
第三层次则是汇集了前两个层次织体的特点,音响有了“点线”的正面汇合。
谱例7
纵向音点的对位间,上方点状旋律,将乐曲的第一主题清新典雅的曲风完整地呈现出来。静态的“点”寓于流动的“线”之间,听来犹如一幅动静相谐的美感意趣图。
作品Lento段的三个层次铺展,从听觉上顺应了由第一层次的“点”到第二层次的“线”,再到最终第三层次的“点线”汇合,整体以一种渐变延展的线性风格,层层铺展贯穿。线条的“动态”游走之势,加上“点”呈现的静态意蕴,让人体会着“点线”各自不同的美感特色,可谓精妙!“点线”音色,堪称音响的“点睛之笔”,也是音响较能引起听众共鸣的地方。作曲家对“点线”织体立体化的书写,没有机械照搬钢琴化的音响效果,而是注重结合筝本身音色的特殊美感,尤其“点”的灵动色彩,既很好地结合了筝这件弹拨乐器的发音特质,又蕴藏着丰富的单音内涵,有着“一音一世界”的静态美蕴感。这种色彩直觉,与我们的传统审美心理有了直接的对应,它直抵心灵底层。“点”的灵动,赋予了筝乐音响以特殊的美感。
2纵向音响的“分离”美感音色
在作品全局以“线性”思维为主导的简约音响格调中,纵向音响的处理,作曲家注意避免声部或音点对位间的密集厚重感,通过复音程或宽音程的纵向叠加效果,营造出独特的分离美感音效。这种个性化的“分离”音色,听起来让人眼前一亮。
如上(谱例7),纵向声部复音程的“音点”对位,造成高、低声部间音区的跨度,呈现出立体化的音响“纵深”效果。这种独特的分离音效,营造出“山谷深幽”的意境美感。
作品的部分片段结尾,多次具有标志性地以这种“空旷不协和”的音响做收束,尤其伴随强力度音的长音感出现,似一种个性声音的释放,制造出“金属般”的光色质感。
谱例8
随着乐曲高潮迭起,纵向复音程的结合间也予以突出种种“不协和”音响元素,既增强了和声的紧张感,也同时呈现出强烈的色彩质感。
谱例9
这里三组内含不同色彩张力的动机音型,从低音区依次模进上移至高音区,伴随横向色彩的动荡摇曳及同时纵向不协和的大九度的分离音色,在重音击弦之下,音响充满着“光影斑驳”的视觉感。
这里纵向“不协和”分离音色,塑造出一种“刚毅清亮”之色,这与作品音响横向的线性“柔美”的音效形成了对比,听来倒也不觉得突兀。细寻味,可感受这种“刚毅”,并非激昂外放的宣泄,而更有感其寓于柔美光环中的一份内敛与含蓄,有着“柔中寓刚”“刚柔相济”的和谐之美。
作曲家对音响个性音色的处理,皆立足于中国的传统音响根基之上,且多注重音响深层内涵的表达。无论是柔和的“点线”音色,还是“刚毅清亮”的分离音效,均呈现一种深度的音乐思维及生命情境。作曲家以中国人独特的音色审美视角,充分挖掘属于中国音乐“最具本质”的声音,这些个性化的音色所呈现的深层意涵,正是音响“可感”且魅力具足的根源所在。
三、音響意境的升华—— “琴音”“雅韵”的内在美
作品书写的是山水情怀,感悟的是人文意境,听《林泉》犹如古曲《流水》般的“琴音雅韵”。虽说筝是民间“俗器”,但聆听之余,分明可以感受到乐间散发出的一种纯然的文人气。作曲家将某种带有古琴音乐文化特质的语境融入到筝乐表现中,将“筝声”塑造出如琴乐般古朴典雅的君子之气,那种游离在乐间与乐之外的“古雅”之风及其内在的“韵”意,成为筝乐深层的美。
1音响内部“活态”语气的美感及其“韵”意体现
作品采用中国传统琴曲常用的“散—慢—中—快—散”的结构布局。音乐呈现出渐变自由的散逸乐风;于渐进的逐层铺展间,讲究自始至终的气韵贯通。段与段、句与句、音与音之间的自然联结,就好似一个周而复始的“圆”,构造出“浑然合一”的自然之美,听来酣畅淋漓,一气呵成。
这种散体节奏,看似一种“无心苛求”,实则重在“心”的体悟,以简朴为“雕琢”之终极。作品通过对音响“活态”语气的把握,以一种“简约”的笔触,营造出“轻微淡远”的静态美感意境。这种“活态”的语气,渗透在音乐的种种细节间,从曲调迂回往复的“悠游”之态,到乐句欲言又止、一唱三叹的尾音收束,到强弱渐进造成的声音虚实效果等,这些在作曲家观念与技法控制下的“作韵”细节,着实有赖于作曲“技术”之外的“功夫”。聆听之余,韵意深远。
谱例10
如乐曲引子,一串直线上型的流动琶音后,长音作片刻停留,继而旋律作上下起伏状,同时作结于长音,伴有揉弦处理,营造出一种委婉的语气。线性游动之间,直线映衬着曲线起伏的美感,强音的起,配合着弱音的收;加上五声性和声内涵以及主导性的纯四、纯五度的纯净色调,营造出“空静”之感。短短一个乐句,动静虚实皆有,尽显“活态”之美。
在对音响“静境”的意境追寻中,作曲家尤其注重乐句或乐段的尾声细节处理,常以一种线性的“弱化”趋势,营造一种声音消逝远去的效果,这点特别能引起听觉的共鸣,可以产生一种“余音绕梁”的“深幽”之意。这种音线的弱化感,既巧妙地将古筝“点状”的音瞬间予以“线化”,也同时呈现出声音由实到虚的张力过程,造成超逸、脱出之势。作曲家既通过某些特定的音型旋法特征来制造这种有“韵感”的声音,也多结合古筝的揉弦及力度的渐弱收束来营造这样的意境。如谱例3,乐句的尾声以大二度迂回往复式的音型做渐进的收束,这样的旋法特征似一种人为的“音腔”,犹如古琴“揉弦”之意,营造出一唱三叹余音袅袅的感觉。继而,在音型回旋往复之后进入尾声的一个长音,并伴随力度的渐弱处理,尤其多次在颤揉弦之后的随即渐弱,造成了一种远去的深幽之感。这种“幽韵”,给人一种蕴含深远、无限生命的美感意境。 2筝声“琴音”化的表达及“琴筝合一”的美感意境
聆听《林泉》,时而“筝声”,时而“琴韵”,作曲家巧妙地将古筝的清亮华丽之声与古琴的古朴典雅之音融合,可谓雅俗兼得。作品的中板片段引入的第二主题,既有着古筝的传统民间曲风,又蕴含琴乐的古朴色调。
谱例11
这个由民歌“绣金匾”改编而来的主题曲调,典型的传统五声性风格,与作品lento段呈现的第一主题(谱例3)的简约典雅格调有所不同,音乐性格上略显活泼。上方筝的逆琶音小装饰的处理,带出了传统的筝乐民间色彩风,随后间插性的短小节奏动机,上方纯五度与下方小九度复合的宽音程效果,做下行跳进,引至中、低音区,带出了琴曲般的“空幽”意境。
作品多次发挥古筝中低音区音色效果,意在模拟出古琴的某种音响特质。
谱例12
这种回旋音型,犹如古琴的“滚拂”手法,尤其在中低音区鸣响时,产生一种“古雅”的音色。这里低音区呈现三度叠置音高关系,音响感较现代,但当被置于低音,听觉上更容易被迂回流动的音色感取代,呈现一种古远的意境。
此外,作品的连接段和乐句片段尾声,音响多次采用由高音区向低音区引申的方式,这与琴曲中“音域向低音倾斜”的常用手法相似,音响意在引向“低沉”之音,以引发一种“致远”的意境效果。
谱例13
这串音型,由高音区下行逐渐转入音响的“最低谷”,并通过中低音区音型的反复交替,将所呈现的纯四、纯五度的“空”与中低音区的“沉”融汇一体,呈现出音响的“悠古”意境。作曲家注重音响间的这种高低音区的转换,既制造出音响的跌宕起伏之感,也同时实现了筝高音区的“清亮”之色,与中低音区如“古琴”复古之音的转接,巧妙地实现了琴筝合一的境界。
作曲家以文人雅士之心境,通过筝声,追寻着琴乐般的“雅韵”及其内在的“贵气”之音。对于古筝左手“润腔行韵”的处理,多发挥“揉弦”主导音色,并有效控制着颤音的使用,以“多揉少颤”或“颤揉相融”的手法原则,获得一种“简静”“雅正”之音。如(例13)尾声的“颤揉”手法,清丽的“颤音”音色,瞬间以“揉弦”化为一种圆润柔和的音韵效果,随着力度起伏再作渐弱的收式,体现出“无声之语,声外之韵”的美感意蕴。
谱例14
作品尾声,随着“筝”的摇指,伴随大量引向低音“琴音化”的刮奏声响,派生出一幅涓涓细流汇入大海的磅礴气势景象。“筝化”清亮的“颤音”音色与“柔和而低沉”的刮奏音色复合,如同“筝声”与“琴音”的完美交融,“琴筝”化合为一体,并最终经由低音的纯五度引至高音区的纯四度叠置音响,将音乐停留在宁静与不协和的核心音响中,似意味深长的感叹,又平添了一丝升华之意。从中可感悟作曲家追寻的“天人合一、万物浑融”的完美境界,令人回味不已!
作曲家注重音响内在美学意境的表达,乐曲平淡而会心。音响意在“声”中求“静”,聆听之余,真正韵味意境皆来自于“声外之音的余意”,让人有着“余韵绕梁”的美感体验。对于筝乐艺术而言,“意蕴感”的呈现尤其重要。作曲家将古筝传统补韵思维拓展到音乐创作意识上来,对于乐曲“韵”的处理,将筝“润腔行韵”的美感音色同时与作曲手法所营造的有“韵感”的声音结合。尤其在“筝声”中融入古琴“平和”“清雅”的音韵格调,赋予“筝”声以贵气之音,呈现音响内在的高洁气质,使作品音响意境得到了升华。
结语
《林泉》音响的完美呈现,给我们以启迪与思考。作品被包裹在严谨的西方现代作曲技术之下,看似现代而华美,实则蕴含着中国传统音乐内在的精髓。音响所呈现出的兼具西方又融汇东方的感性色彩,给人以“可听可感”的一面。作曲家立足音响本身,融現代技术与传统审美思维于一体,既坚持手法上的创新与现代,同时也在追寻骨子里的传统回归。尤其对“音色”与“韵”的处理,更有赖于技术之外的控制,需要的是作曲家对中国“声音”准确而直觉的表达,这有赖于作曲家自身敏锐的艺术感悟力以及对中国音乐内涵的深刻理解。作曲家致力于内心美感声音的追寻,并以中国式的视角与理念贯穿于写作中,对传统音乐气质的渲染与刻画深入而细致,“音色”与“韵”也正是体现中国音乐独特魅力与精神内核的所在,正是筝乐艺术的灵魂。作品内在“有色”“有韵感”的声音,正是音响深层的魅力之处。作曲家立足传统,从“传统”中发现美、创造美,让音乐有了灵魂。
作品在绵延传统文化底蕴的同时,让我们对音乐多了一份静心思考,即音由“内”而生,而非向“外”所求。随着当今筝乐的创新发展,“求新求变”的背后,带来了演奏技法的趋于复杂,如快速指序、过多的炫技;筝乐器的形制变革、弦数的增多等;尤其筝的“多弦”“多音”特质,引发创作者倾向于对和弦或“多声”音响的追逐,一度造成筝乐音响“钢琴化”“竖琴化”的“声多韵少”现象。这种所追求的促音繁声,看似“丰富”了音响,实则背离了中国筝乐的传统审美意趣,远离了中国音乐注重“内在”的本质。这种浮于表面而没有生命力的“创新”,自然不会带来音响听觉美的感受。如台湾文化学者林谷芳先生在其所著的《谛观有情》[2]一书中所说:“筝的外表看来虽较过去‘花指繁弦’,但就艺术而言却反而形成退化,传承上更丧失了自家立脚处,形成了发展上的断层。”我们只有静心深入自己的民族传统,精心发掘筝乐深具特质之所在,才能塑造出筝乐深层魅力美感的声音。
《林泉》作为一首现代筝乐作品,没有因为技法的现代创新而忽视音响艺术美感的存在。作品成功的根源也正来源于音乐内部自然而然流淌的“真”与“美”。所谓“乐由心生”,聆听《林泉》,你可以感受一份淡泊、宁静和超然;音乐中纯真、质朴、天然的美,给人以完美的艺术境界与启示。
[参 考 文 献]
[1][ZK(#] 王建民.从古筝的定弦谈筝曲创新[J].中国音乐,1999(04).
[2] 林谷芳.谛观有情——中国音乐传世经典[M].北京:昆仑出版社,1998.
[3] 刘承华.中国音乐的神韵[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
[4] [明]徐上瀛著,徐樑编著.溪山琴况[M].北京:中华书局,2013.
[5] 刘承华.古琴表现力诀微[J].中国音乐学,2000.
[6] 陶一陌.琉璃亦阑珊——在现代古筝音乐创作过程中的点滴思索[J].人民音乐,2011.
[7] 沈云芳.传统意蕴与现代气息的交汇 叶小钢古筝独奏曲“林泉”的分析[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2010.
[8] 童颖.叶小纲音乐创作中的和声技法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12.
(责任编辑:崔晓光)
[关键词]《林泉》;当代筝乐创作;美感;现代作曲技法;创作思维理念
[中图分类号]J6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2233(2017)20-0055-06
古筝的创作在近几十年有着飞速的发展,相继涌现出大量优秀的现代筝乐作品。一方面现代技法的应用赋予了筝乐全新的音乐语言,另一方面作曲家们尝试从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中寻求灵感,充分发掘古筝独特的音色与韵味,呈现出筝个性而又美感的音响特质。我们从诸多现代筝曲中聆听到一种“新而美”的声音,在这些美感音响的背后,可以感受到的是作曲家们探“新”求“美”的内心,而如何做到“创新”与“美”之间的平衡。如何做到现代技法与古筝的传统音韵特质完美融合,这往往是作曲家们投身于现代筝乐创作中需要反复思量与斟酌的。作曲家们需要细致入微地对待音乐创作中的每一个细节,可谓美在巧思,灵在细致。
筝曲《林泉》
《林泉》作品灵感来自宋代画家郭熙的山水画理论专著《林泉高致集》;由作曲家叶小纲先生2001年创作,曾于2005年获第五届“中国音乐金钟奖”作品奖唯一金奖。正是这样一首颇具现代意味又极富传统美感特质的精巧之作。初听《林泉》即有一种清新之感,作品丰富灵动的音响,以及深层的极具东方内敛的音韵特质,给人以意蕴深远的美,音响整体精致、流畅、一气呵成。作曲家将自己的心灵感悟融入到筝这件传统而古老的乐器中,从“音高”“音色”“韵”等不同角度,充分发掘筝乐音响的表现力,构造出纵横间“音”与“音”的精美连接,呈现出筝个性而独具魅力的美感音响。
文章将顺从听觉主观的第一美感印象,针对音响的美感细节做技术分析,并探寻其背后精益求精的艺术思维理念,希望能从《林泉》音响中得到一些启示。
一、音响斑斓的底层色调——“多色”语言的美感印象
《林泉》音响瞬息万变,听觉上有一种扑朔迷离的美感。作品注重整体音响的“色彩性”渲染,通过“调性的更替游移”“和声的多变”,以一种“融合”“变化”之色,构成音响斑斓的底层色调。这种“多色”语言风格,为作品注入一种清新的现代之风。
当代筝曲创作中,作曲家对现代音响及其“多色”语言的探索,往往从创新定弦开始。新的弦序设计,蕴含着作曲家对音响“音高”元素的全局控制,而定弦的严谨性及趣味性,正来自于可以“从乐器构造有限的范围之内衍生出无限的变化”[1]。作曲家正是通过定弦环节,实现了对作品乐音素材的多元整合,定弦也成为当代筝乐语言创新的重要来源。
1调性语言的“多色”美感
《林泉》音响的动态设计,巧妙地契合了作品所要表达的“水”之意向主题,并充分发挥古筝所擅长的流动音响特质,尤其将调性的变幻之色与古筝流动的线性音响融合时,很容易唤起听觉上的美感。这种美感的细节,首先就寓于古筝瞬间刮奏的音响形态之间。
我们从《林泉》的人工调式定弦中,可以看到作曲家对音响瞬间刮奏所要达到的直观色彩效果的铺垫与预设。
谱例1
作品的人工定弦,从弦的第六音到第二十一音,犹如一个调性“色彩序列”,构成弦序的主体核心部分,所呈现的多调五声性乐音布局,以蕴含bA宫、bG宫和bD宫三个不同宫系统的五声音组连缀而成。在连缀的五声性音组间,穿插“三全音”这样的音程(如bG-C),隐含着六声雅乐的调性色彩风格,尤其最高音d3弦承担着bA宫系统的变徵音的角色,预示雅乐的色彩因素。从弦序的第六音到最高音的主导“色彩序列”的设计可以看出,作曲家对横向音响形态追寻的是一个纯粹中国风的“多彩”色调,有多调交织的五声风格元素,有五声融入六声雅乐的风格元素。作曲家根据自己的审美意向及音乐语境的需要,精心设计出这样一个具有中心音响特质的“多彩序列”。这种定弦格局,将为乐曲瞬间形成的流动音响埋下伏笔。
作品以一种自下而上,富有色彩变化的流动音阶型为其表现特色,营造出轻盈灵动的泉水流意境。这种音型贯穿于乐曲或部分乐段的首尾,成为渲染音响色彩的点睛之笔。
谱例2
如上(左例)来自乐曲引子开头,一个bG宫和bA宫系统交织成的暗含雅乐色彩的音阶型。这种自下而上的多色彩交织的音阶型元素,贯穿在引子片段始终,为整个作品的调性色彩风格埋下伏笔。如上(右例)选自乐曲Lento段第2层次的尾声处,bA宫、bG宫和bD宫三种不同宫色彩交织,渗透着雅乐“三全音”元素,暗含淡淡的古风色调。
作曲家将这样一种多色交织的流动音型,开启于形如“356”(即小三度加大二度)的三音组模式,预示着五声性“羽调式”的主导色彩风格,呈现其调性音响“柔和”色调的一面,作品整体调性音响设计正是基于这种柔美调性基础之上的。当这种横向流动音响以一种“多色”“柔和”的美感特质呈现时,很容易引起听者心灵的共鸣。
2和声语言的“多色”美感
《林泉》和声丰富,色彩多变,音响听觉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作曲家延续其一贯“多元化”写作风格,并针对筝“多弦”且“音域宽广”的音响特质,开启了对现代“多音”美感世界的探尋。作品通过多变的音程组合模式,呈现其和声语言的“多色”美感特征,整体以蕴含五声性风格(如大二、小三、纯四、纯五度)作为主导核心音程,同时融入跨调式色彩的其他音程(如增四度,大、小六度,大、小七度),构成“多色”相融的和声特色风格。作曲家对多变音程组合的控制,建立在一种对“丰富”“有色”声音的追寻基础之上,这呈现其音响“新而美”的印象。我们可以通过作品音高元素纵横的精密连接,感受到这种“多色”语言的融合之美。 (1)寓于流动音响间的“融合”色调的美感
A五声性与三度结构和弦的协和共融色调
作品多次在五声性结构的和声中,融入传统大小调的三度结构和弦,构成协和音响范围内的不同色彩的交融,这成为音响有新意的手笔之一。作曲家巧妙地运用了三度结构与五声性和声内涵的共通点,构建出一种多色融合的“协和”之声,这种协和的共融色调,加深了音响亲切而“可听性”的一面。
谱例3
如上例,音响纵横间呈现五声性为主导的和声语汇,大二度加纯四度的核心音程组,具有典型的五声性色彩风格,其间偶尔融入的三度结构和弦,都源于一个小三和弦的原型,当与单一而纯净的五声性色彩相融时,音响瞬间有了新意。
B宽广的协和与不协和的交融
作曲家追寻着“多元化”和声风格,在“多色”音程组合中,既发挥协和音响元素,也将现代半音化和声内涵融入,构建出协和与不协和音响的交融。精巧的是,在音的纵横动态连接中,作曲家注重一系列宽音程的使用,一方面营造了空旷、宽广的意境,另一方面还巧妙地弱化因小二度密集排列造成的尖锐音响效果(如把小二度排列成大七度、小九度等),缓解了不同色彩的和声进行之间可能的矛盾和冲突。伴随音的动态连接,这种宽广的协和与不协和的交融,构成了作品和声听觉上的特色美感音效。
谱例4
[HJ1.6mm]
这是Lento段第二层次大幅度的琶音音型,似一幅水流奔腾的意境图。其中所使用的宽音程,如大、小六度,大、小七度,大、小九度,既蕴含着协和与不协和的色彩交融,也意在营造一种纵深而悠远的音响意境。随着流动的音型,可以感受到不同的音程带来的不同色彩感,如高音区的大七度给人以光芒四射的“金属色感”,有现代意味;中高音区连续的六度音程跨越,获得一种开阔的柔和之色;低音区的大九度音程,带出宽广纵深的音响感。这种宽广的协和与不协和音色的交融,给听觉带来耳目一新的感受,可谓精妙!
(2)纵向音响呈现的“融合”色块
乐曲纵向偶有出现的“音块”,好似中国水墨中的泼墨笔法,给人以浓墨重彩之感。这些和弦“色块”,一方面以形如打击乐的敲击性节奏音响,造成音响的紧张感与高潮气势;另一方面,和弦“色块”也是有标志性地将作品音高素材的综合色彩内涵呈现。
谱例5[BW(D(S,,)][BW)]
这一组和弦音响,呈现出多样化的和弦组合模式,将民族与传统大小调和声相融合的色彩内涵完整呈现出来。从和弦结构上来看,有蕴含五声色彩的组合模式(如大二+小三型、大二+大二型、大二+纯四型);有蕴含六声雅乐色彩的组合(如大二+大三型);有蕴含三度结构和声内涵的和弦(如柔和的小三和弦、小四六和弦,明亮的大四六和弦)。通过连续不同性质的和弦交替,形成一种强烈的音响色彩对比,民族、西洋色彩兼得。听觉上,音响瞬息万变,似阳光映照下的水面波光粼粼,呈现色彩斑斓的光影效果。
乐曲的高潮处,三度结构的和声与内含大七度的四度叠置和弦的纵向复合音响,不仅呈现出综合的色彩特征,音响的紧张度也被推向了极致。
谱例6
这里纯四度+增四度的四度叠置和弦音响,既蕴含民族五声与六声雅乐的和声内涵,同时也勾勒出大七度的不协和色彩;纵向大、小四六和弦的复合效果,又产生明暗色彩的混合对比;同时最高音d3与最低音bD形成的外声部半音化的矛盾冲突,在持续的碰撞中,使音响获得了极强的张力,将协和与不协和、民族与现代等多重元素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以浓烈的色彩收场。
作曲家对贯穿于音响间音程的多重组合,可谓手法灵活,布局精密。作品瞬息万变的音响,多色相融的和声美感,体现出作曲家重色彩重直觉的艺术思维。在多重色彩的融合中,包含着多重协和与不协和元素的对立统一,作曲家以其敏锐的艺术直觉力,对不同“色彩度”音程的组合及其间渗透着的逐层色彩变化,都有着很好的控制力。如对协和元素的把握,乐曲以发挥纯四、纯五度纯净的音响特质为主旨(这在乐曲延展及首尾得到呼应),塑造了空灵宁静的东方意境;随着预示大小调特性的大六、小六度(增五)的渗入,形成了作品协和音响的两种不同色彩风格内涵,构成协和音响内的一种融合。同时,增四、小七(增六)、大七、小九度(增八度)等多重不协和元素的渐渐渗透,为协和与不协和元素的最终完美融合奠定了基础。乐曲最终选择结束在一个连续纯四度叠置的核心和弦音响上,也是具有点题式的将全曲具有宽广的协和与不协和交融的音响色彩做了完满的小结。
二、音响听觉的“亮点”——“个性”音色的表达
作品“多色”融合的底层色调,为音响注入一丝现代华丽气息;同时作曲家立足“融合”,又意在合中求“分”,合中求“色”;于“丰富”之间,呈现筝“个性”化的美感声音。作曲家有感于筝独特的音色特质,并注重音色内涵的多元表达,一方面结合古筝的“点状”发音特质,塑造灵动的“点线”音色;另一方面从中国音响语境出发,在纵向音响中呈现独特的分离音效。这些个性化的音色,成为音响听觉中的“亮点”。
1“点线”音色的灵动之美
作品契合“泉水流”的主题意境,呈现出线性衍展风格,从谱面的视觉到听觉,整体感受的是一种线条的舒展和流动的音质之美。“点线”音响的设计,是在线中藏点,融点于线,巧妙地将古筝所擅长的“线性”流动音响与其作为弹拨乐独特的“点状”音色相融合;听觉上,既有着行云流水般的动态之势,又有着“点”营造的简约灵动之色。这种立体化的点状旋律音响,可以鲜明地展现出古筝特有的传统气质,同时又不乏现代韵味美感。
作曲家对“点线”音色的精心设计,集中体现在乐曲Lento段,其中包含三个层次铺展。
第一层次(见谱例3),在连续的分解音型贯穿中,上方依稀伴有零星的旋律因素点缀,旋律与和声呈纵向一体化。当点状旋律与流动的音型交织在一起时,营造出一种空灵、泉水叮咚的意境。上方看似簡单的“点状”主题设计,却有其独到之处。“点状”旋律,采用五声性元素,由核心音程组“纯四度加大二度”构成,音调朴素而少有雕琢,其清新简约之风,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该“点状”旋律,采用音程化的铺陈方式,不同于传统声乐歌唱性的表达,因此听来曲调没有太多情绪上的倾向;其静态“点”的特质,加上乐间筝的“大揉弦”之音韵,依稀间有某种不可捉摸的“禅意”,蕴含一种高洁之气。在动态的线性延展中,这种“星星点缀”般的“灵动之音”,以其独特的静态“美感”沁入人心。 第二层次(谱例4)呈现的音型化织体,与第一层次比,由八分音符变成了十六分音符,音响的流动感加强。六连音的琶音音型呈重复性迂回状,似流动的泉水往复不定。听觉上,与第一层次明显带有“点”状特质的音色比,这里更多呈现的是单线游走的方式,但仔细听来,却又依稀可闻上方声部隐含着的不同强弱节奏“点”的布局,音点的错落有致、此起彼伏,为音响的律动又平添了一份意趣,有着“点”在线中游的惬意。
第三层次则是汇集了前两个层次织体的特点,音响有了“点线”的正面汇合。
谱例7
纵向音点的对位间,上方点状旋律,将乐曲的第一主题清新典雅的曲风完整地呈现出来。静态的“点”寓于流动的“线”之间,听来犹如一幅动静相谐的美感意趣图。
作品Lento段的三个层次铺展,从听觉上顺应了由第一层次的“点”到第二层次的“线”,再到最终第三层次的“点线”汇合,整体以一种渐变延展的线性风格,层层铺展贯穿。线条的“动态”游走之势,加上“点”呈现的静态意蕴,让人体会着“点线”各自不同的美感特色,可谓精妙!“点线”音色,堪称音响的“点睛之笔”,也是音响较能引起听众共鸣的地方。作曲家对“点线”织体立体化的书写,没有机械照搬钢琴化的音响效果,而是注重结合筝本身音色的特殊美感,尤其“点”的灵动色彩,既很好地结合了筝这件弹拨乐器的发音特质,又蕴藏着丰富的单音内涵,有着“一音一世界”的静态美蕴感。这种色彩直觉,与我们的传统审美心理有了直接的对应,它直抵心灵底层。“点”的灵动,赋予了筝乐音响以特殊的美感。
2纵向音响的“分离”美感音色
在作品全局以“线性”思维为主导的简约音响格调中,纵向音响的处理,作曲家注意避免声部或音点对位间的密集厚重感,通过复音程或宽音程的纵向叠加效果,营造出独特的分离美感音效。这种个性化的“分离”音色,听起来让人眼前一亮。
如上(谱例7),纵向声部复音程的“音点”对位,造成高、低声部间音区的跨度,呈现出立体化的音响“纵深”效果。这种独特的分离音效,营造出“山谷深幽”的意境美感。
作品的部分片段结尾,多次具有标志性地以这种“空旷不协和”的音响做收束,尤其伴随强力度音的长音感出现,似一种个性声音的释放,制造出“金属般”的光色质感。
谱例8
随着乐曲高潮迭起,纵向复音程的结合间也予以突出种种“不协和”音响元素,既增强了和声的紧张感,也同时呈现出强烈的色彩质感。
谱例9
这里三组内含不同色彩张力的动机音型,从低音区依次模进上移至高音区,伴随横向色彩的动荡摇曳及同时纵向不协和的大九度的分离音色,在重音击弦之下,音响充满着“光影斑驳”的视觉感。
这里纵向“不协和”分离音色,塑造出一种“刚毅清亮”之色,这与作品音响横向的线性“柔美”的音效形成了对比,听来倒也不觉得突兀。细寻味,可感受这种“刚毅”,并非激昂外放的宣泄,而更有感其寓于柔美光环中的一份内敛与含蓄,有着“柔中寓刚”“刚柔相济”的和谐之美。
作曲家对音响个性音色的处理,皆立足于中国的传统音响根基之上,且多注重音响深层内涵的表达。无论是柔和的“点线”音色,还是“刚毅清亮”的分离音效,均呈现一种深度的音乐思维及生命情境。作曲家以中国人独特的音色审美视角,充分挖掘属于中国音乐“最具本质”的声音,这些个性化的音色所呈现的深层意涵,正是音响“可感”且魅力具足的根源所在。
三、音響意境的升华—— “琴音”“雅韵”的内在美
作品书写的是山水情怀,感悟的是人文意境,听《林泉》犹如古曲《流水》般的“琴音雅韵”。虽说筝是民间“俗器”,但聆听之余,分明可以感受到乐间散发出的一种纯然的文人气。作曲家将某种带有古琴音乐文化特质的语境融入到筝乐表现中,将“筝声”塑造出如琴乐般古朴典雅的君子之气,那种游离在乐间与乐之外的“古雅”之风及其内在的“韵”意,成为筝乐深层的美。
1音响内部“活态”语气的美感及其“韵”意体现
作品采用中国传统琴曲常用的“散—慢—中—快—散”的结构布局。音乐呈现出渐变自由的散逸乐风;于渐进的逐层铺展间,讲究自始至终的气韵贯通。段与段、句与句、音与音之间的自然联结,就好似一个周而复始的“圆”,构造出“浑然合一”的自然之美,听来酣畅淋漓,一气呵成。
这种散体节奏,看似一种“无心苛求”,实则重在“心”的体悟,以简朴为“雕琢”之终极。作品通过对音响“活态”语气的把握,以一种“简约”的笔触,营造出“轻微淡远”的静态美感意境。这种“活态”的语气,渗透在音乐的种种细节间,从曲调迂回往复的“悠游”之态,到乐句欲言又止、一唱三叹的尾音收束,到强弱渐进造成的声音虚实效果等,这些在作曲家观念与技法控制下的“作韵”细节,着实有赖于作曲“技术”之外的“功夫”。聆听之余,韵意深远。
谱例10
如乐曲引子,一串直线上型的流动琶音后,长音作片刻停留,继而旋律作上下起伏状,同时作结于长音,伴有揉弦处理,营造出一种委婉的语气。线性游动之间,直线映衬着曲线起伏的美感,强音的起,配合着弱音的收;加上五声性和声内涵以及主导性的纯四、纯五度的纯净色调,营造出“空静”之感。短短一个乐句,动静虚实皆有,尽显“活态”之美。
在对音响“静境”的意境追寻中,作曲家尤其注重乐句或乐段的尾声细节处理,常以一种线性的“弱化”趋势,营造一种声音消逝远去的效果,这点特别能引起听觉的共鸣,可以产生一种“余音绕梁”的“深幽”之意。这种音线的弱化感,既巧妙地将古筝“点状”的音瞬间予以“线化”,也同时呈现出声音由实到虚的张力过程,造成超逸、脱出之势。作曲家既通过某些特定的音型旋法特征来制造这种有“韵感”的声音,也多结合古筝的揉弦及力度的渐弱收束来营造这样的意境。如谱例3,乐句的尾声以大二度迂回往复式的音型做渐进的收束,这样的旋法特征似一种人为的“音腔”,犹如古琴“揉弦”之意,营造出一唱三叹余音袅袅的感觉。继而,在音型回旋往复之后进入尾声的一个长音,并伴随力度的渐弱处理,尤其多次在颤揉弦之后的随即渐弱,造成了一种远去的深幽之感。这种“幽韵”,给人一种蕴含深远、无限生命的美感意境。 2筝声“琴音”化的表达及“琴筝合一”的美感意境
聆听《林泉》,时而“筝声”,时而“琴韵”,作曲家巧妙地将古筝的清亮华丽之声与古琴的古朴典雅之音融合,可谓雅俗兼得。作品的中板片段引入的第二主题,既有着古筝的传统民间曲风,又蕴含琴乐的古朴色调。
谱例11
这个由民歌“绣金匾”改编而来的主题曲调,典型的传统五声性风格,与作品lento段呈现的第一主题(谱例3)的简约典雅格调有所不同,音乐性格上略显活泼。上方筝的逆琶音小装饰的处理,带出了传统的筝乐民间色彩风,随后间插性的短小节奏动机,上方纯五度与下方小九度复合的宽音程效果,做下行跳进,引至中、低音区,带出了琴曲般的“空幽”意境。
作品多次发挥古筝中低音区音色效果,意在模拟出古琴的某种音响特质。
谱例12
这种回旋音型,犹如古琴的“滚拂”手法,尤其在中低音区鸣响时,产生一种“古雅”的音色。这里低音区呈现三度叠置音高关系,音响感较现代,但当被置于低音,听觉上更容易被迂回流动的音色感取代,呈现一种古远的意境。
此外,作品的连接段和乐句片段尾声,音响多次采用由高音区向低音区引申的方式,这与琴曲中“音域向低音倾斜”的常用手法相似,音响意在引向“低沉”之音,以引发一种“致远”的意境效果。
谱例13
这串音型,由高音区下行逐渐转入音响的“最低谷”,并通过中低音区音型的反复交替,将所呈现的纯四、纯五度的“空”与中低音区的“沉”融汇一体,呈现出音响的“悠古”意境。作曲家注重音响间的这种高低音区的转换,既制造出音响的跌宕起伏之感,也同时实现了筝高音区的“清亮”之色,与中低音区如“古琴”复古之音的转接,巧妙地实现了琴筝合一的境界。
作曲家以文人雅士之心境,通过筝声,追寻着琴乐般的“雅韵”及其内在的“贵气”之音。对于古筝左手“润腔行韵”的处理,多发挥“揉弦”主导音色,并有效控制着颤音的使用,以“多揉少颤”或“颤揉相融”的手法原则,获得一种“简静”“雅正”之音。如(例13)尾声的“颤揉”手法,清丽的“颤音”音色,瞬间以“揉弦”化为一种圆润柔和的音韵效果,随着力度起伏再作渐弱的收式,体现出“无声之语,声外之韵”的美感意蕴。
谱例14
作品尾声,随着“筝”的摇指,伴随大量引向低音“琴音化”的刮奏声响,派生出一幅涓涓细流汇入大海的磅礴气势景象。“筝化”清亮的“颤音”音色与“柔和而低沉”的刮奏音色复合,如同“筝声”与“琴音”的完美交融,“琴筝”化合为一体,并最终经由低音的纯五度引至高音区的纯四度叠置音响,将音乐停留在宁静与不协和的核心音响中,似意味深长的感叹,又平添了一丝升华之意。从中可感悟作曲家追寻的“天人合一、万物浑融”的完美境界,令人回味不已!
作曲家注重音响内在美学意境的表达,乐曲平淡而会心。音响意在“声”中求“静”,聆听之余,真正韵味意境皆来自于“声外之音的余意”,让人有着“余韵绕梁”的美感体验。对于筝乐艺术而言,“意蕴感”的呈现尤其重要。作曲家将古筝传统补韵思维拓展到音乐创作意识上来,对于乐曲“韵”的处理,将筝“润腔行韵”的美感音色同时与作曲手法所营造的有“韵感”的声音结合。尤其在“筝声”中融入古琴“平和”“清雅”的音韵格调,赋予“筝”声以贵气之音,呈现音响内在的高洁气质,使作品音响意境得到了升华。
结语
《林泉》音响的完美呈现,给我们以启迪与思考。作品被包裹在严谨的西方现代作曲技术之下,看似现代而华美,实则蕴含着中国传统音乐内在的精髓。音响所呈现出的兼具西方又融汇东方的感性色彩,给人以“可听可感”的一面。作曲家立足音响本身,融現代技术与传统审美思维于一体,既坚持手法上的创新与现代,同时也在追寻骨子里的传统回归。尤其对“音色”与“韵”的处理,更有赖于技术之外的控制,需要的是作曲家对中国“声音”准确而直觉的表达,这有赖于作曲家自身敏锐的艺术感悟力以及对中国音乐内涵的深刻理解。作曲家致力于内心美感声音的追寻,并以中国式的视角与理念贯穿于写作中,对传统音乐气质的渲染与刻画深入而细致,“音色”与“韵”也正是体现中国音乐独特魅力与精神内核的所在,正是筝乐艺术的灵魂。作品内在“有色”“有韵感”的声音,正是音响深层的魅力之处。作曲家立足传统,从“传统”中发现美、创造美,让音乐有了灵魂。
作品在绵延传统文化底蕴的同时,让我们对音乐多了一份静心思考,即音由“内”而生,而非向“外”所求。随着当今筝乐的创新发展,“求新求变”的背后,带来了演奏技法的趋于复杂,如快速指序、过多的炫技;筝乐器的形制变革、弦数的增多等;尤其筝的“多弦”“多音”特质,引发创作者倾向于对和弦或“多声”音响的追逐,一度造成筝乐音响“钢琴化”“竖琴化”的“声多韵少”现象。这种所追求的促音繁声,看似“丰富”了音响,实则背离了中国筝乐的传统审美意趣,远离了中国音乐注重“内在”的本质。这种浮于表面而没有生命力的“创新”,自然不会带来音响听觉美的感受。如台湾文化学者林谷芳先生在其所著的《谛观有情》[2]一书中所说:“筝的外表看来虽较过去‘花指繁弦’,但就艺术而言却反而形成退化,传承上更丧失了自家立脚处,形成了发展上的断层。”我们只有静心深入自己的民族传统,精心发掘筝乐深具特质之所在,才能塑造出筝乐深层魅力美感的声音。
《林泉》作为一首现代筝乐作品,没有因为技法的现代创新而忽视音响艺术美感的存在。作品成功的根源也正来源于音乐内部自然而然流淌的“真”与“美”。所谓“乐由心生”,聆听《林泉》,你可以感受一份淡泊、宁静和超然;音乐中纯真、质朴、天然的美,给人以完美的艺术境界与启示。
[参 考 文 献]
[1][ZK(#] 王建民.从古筝的定弦谈筝曲创新[J].中国音乐,1999(04).
[2] 林谷芳.谛观有情——中国音乐传世经典[M].北京:昆仑出版社,1998.
[3] 刘承华.中国音乐的神韵[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
[4] [明]徐上瀛著,徐樑编著.溪山琴况[M].北京:中华书局,2013.
[5] 刘承华.古琴表现力诀微[J].中国音乐学,2000.
[6] 陶一陌.琉璃亦阑珊——在现代古筝音乐创作过程中的点滴思索[J].人民音乐,2011.
[7] 沈云芳.传统意蕴与现代气息的交汇 叶小钢古筝独奏曲“林泉”的分析[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2010.
[8] 童颖.叶小纲音乐创作中的和声技法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12.
(责任编辑:崔晓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