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地理课程教育改革政策的全面深化,深度教学理念应运而生,同时也成为了当代教育教学的重要指导思想。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深度教学理念给教师教学指出了新的方向,同时也促进了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与形成。
关键词:深度教学;高中地理;教学策略
所谓深度教学,就是指教师借助有效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深入研究学科知识内涵,包括知识之间的逻辑和知识存在的意义,从而摆脱表层符号学习的禁锢。可见,深度教学理念并非单纯强调地理知识教学的难度与深度,而是一种与传统的表层符号学习形式相佐的一种全新教学理念。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常见的深度教学策略主要有结构整合策略、自我驱动策略和问题导向策略。以下我将对这三个深度教学策略做具体教学案例分析。
一、借助结构整合策略深化地理知识点教学
所谓结构整合策略,就是指在深化理解地理知识的基础上对地理知识进行整合,并构建相应的地理知识框架。结构整合策略能够极大地提高地理知识的学习效率,促进学生对地理知识整体性的把握和深度化的理解,从而强化学生的地理思想,提升学生的地理能力,对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提升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例如:在教学“南水北调”相关地理知识的时候,我便设计了一个以“南水北调工程的开展对地理环境造成的影响”为主题的地理探究类型活动。首先,我引导学生们绘制了该主题的知识结构框架,该知识框架的核心基点就是南水北调工程,从该基点出发,引出了南水北调工程开设的原因、南水北调工程的具体实施方案以及南水北调工程带来的三方面的影响,包括南水北调工程对调入地区的影响、南水北调工程对调出地区的影响和南水北调工程给地理环境带来的影响。在完成该知识框架的构建之后,我便将学生们分成三个研究小组,三个研究小组分别代表东、中、西三条南水北调路线,其中第一个小组的主要研究问题为南水内调工程开设的原因,第二个研究小组的主要研究问题为南水北调工程的具体实施方案,第三个研究小组的主要研究问题为南水北调工程给地理环境带来的三个影响。在任务分配完成之后,学生们便需要结合自己的研究目标和研究任务去深度理解地理知识,并深度研究地理核心问题,有效地促进了地理深度教学的开展。经过小组学生的深入研究之后,三个研究小组都出色地完成了本小组的研究任务,同时也完成了对知识框架的整合、完善与补充。以第一个研究小组为例,该小组经过深度学习了解到南水北调工程的开设原因有三个:1.我国华北地区和西北地区因缺水的原因而导致当地经济发展和当地居民生活水平提升受限;2.我国南方具有丰富的水资源且水资源的利用率较低;3.我国南北方的水资源和土地资源并没有得到合理的分配。在上述教学案例中,我便借助结构整合策略引導学生们深入理解和研究地理知识点,从而有效地促进了南水北调工程问题的知识框架构建与完成,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对资源调配问题的普适性思维,对学生们日后研究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问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除此之外,学生们的人地协调观也得到了相应程度上的锻炼与培养。
二、借助自我驱动策略引导学生自主性学习
众所周知,自我驱动是地理深度教学的重要目标,同时也是学生终生学习意识培养与形成的关键所在。在高中地理深度教学中,自我驱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学习上的自我责任意识;其二,学习上的自我反思意识;其三,学习上的自我认知意识。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当从这三方面角度出发,充分引导学生自主性学习,实现地理深度教学。以“河流地貌的发育”这一节课的教学为例,为了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我便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开展了一次以“河流侵蚀地貌的发育”为主题的地理研究活动,此次研究活动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具体如下所示:阶段一:该阶段为知识准备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学生们需要通过自学的方式去学习和研究河流侵蚀地貌的三种类型,包括三种类型的特点以及三种分类分别对河流造成的影响等内容,除此之外,在自学这些知识点之前,学生们也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常识和生活经验对三种河流侵蚀类型进行猜想和假设,并通过自学完成对猜想的验证。阶段二:该阶段为课外实践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对附近的河流进行实地勘察和研究,搜集与三种河流侵蚀类型的有关材料,并对搜集所得的材料进行深度分析和研究,加大学习的深度和广度,为自身能力的提升和知识的储备奠定基础。阶段三:该阶段为汇报展示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各个学习小组的学生需要对前两个阶段的自学成果进行汇总和整理,并选派小组长在教学课堂中进行研究成果的汇报和展示。在上述教学案例中,学生们整个地理知识的学习和探究过程中以自主学习方式为主,以探究发现方法和研究性学习方法为辅,深度了解了“河流地貌发育”的相关地理知识,同时也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地理实践素养和地理实践能力,促进了学生地理理论知识学习与地理实践的有机整合,对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借助问题导向策略激励学生深度化探究
切身体验和实际探究是掌握一门知识的重要途径,这点毫无疑义。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要想实现深度教学,则必须增加学生的切身体验和实际探究机会,例如采取问题导向策略来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地理思想和地理知识,从而解决实际地理问题。例如:在教学“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这一节课的时候,我便从创设情境、引导探究、发现规律和迁移巩固这四个方面实现了问题导向策略的应用。具体过程如下所示:创设情境:我借助教室多媒体设备给学生们播放了一则纪录片剪辑视频,视频内容包括《自然环境景观》和《热带雨林环境》两个部分。在视频播放结束之后,我提出一个问题:“在这则视频中出现了哪些自然景观呢?”并在问题的引导下自然引出了“自然地理环境的几种基本特征”这一教学内容。引导探究:学生针对前期情境问题总结归纳了自然地理环境的几种基本特征,并在我的引导下针对热带雨林的景观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包括热带雨林景观的特征以及热带雨林景观热证的形成原因。在此基础上,我又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哪些环境因素受到气候的影响较大,而哪些环境因素基本上不会受气候影响,并归纳环境因素与气候特点之间的联系。
总而言之,深度教学理念是一种与地理学科特点高度契合且能够有效提高地理学科教学质量的教学理念。在深度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可以借助结构整合、自我驱动和问题导向等策略来引导学生深度学习地理知识,从而提升学生的地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宗德柱,“深度教学”的变革、困境、路径[J].当代教育科学;
[2]康丽,基于深度教学理念的高中地理教学策略初探[J].中学地理.
关键词:深度教学;高中地理;教学策略
所谓深度教学,就是指教师借助有效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深入研究学科知识内涵,包括知识之间的逻辑和知识存在的意义,从而摆脱表层符号学习的禁锢。可见,深度教学理念并非单纯强调地理知识教学的难度与深度,而是一种与传统的表层符号学习形式相佐的一种全新教学理念。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常见的深度教学策略主要有结构整合策略、自我驱动策略和问题导向策略。以下我将对这三个深度教学策略做具体教学案例分析。
一、借助结构整合策略深化地理知识点教学
所谓结构整合策略,就是指在深化理解地理知识的基础上对地理知识进行整合,并构建相应的地理知识框架。结构整合策略能够极大地提高地理知识的学习效率,促进学生对地理知识整体性的把握和深度化的理解,从而强化学生的地理思想,提升学生的地理能力,对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提升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例如:在教学“南水北调”相关地理知识的时候,我便设计了一个以“南水北调工程的开展对地理环境造成的影响”为主题的地理探究类型活动。首先,我引导学生们绘制了该主题的知识结构框架,该知识框架的核心基点就是南水北调工程,从该基点出发,引出了南水北调工程开设的原因、南水北调工程的具体实施方案以及南水北调工程带来的三方面的影响,包括南水北调工程对调入地区的影响、南水北调工程对调出地区的影响和南水北调工程给地理环境带来的影响。在完成该知识框架的构建之后,我便将学生们分成三个研究小组,三个研究小组分别代表东、中、西三条南水北调路线,其中第一个小组的主要研究问题为南水内调工程开设的原因,第二个研究小组的主要研究问题为南水北调工程的具体实施方案,第三个研究小组的主要研究问题为南水北调工程给地理环境带来的三个影响。在任务分配完成之后,学生们便需要结合自己的研究目标和研究任务去深度理解地理知识,并深度研究地理核心问题,有效地促进了地理深度教学的开展。经过小组学生的深入研究之后,三个研究小组都出色地完成了本小组的研究任务,同时也完成了对知识框架的整合、完善与补充。以第一个研究小组为例,该小组经过深度学习了解到南水北调工程的开设原因有三个:1.我国华北地区和西北地区因缺水的原因而导致当地经济发展和当地居民生活水平提升受限;2.我国南方具有丰富的水资源且水资源的利用率较低;3.我国南北方的水资源和土地资源并没有得到合理的分配。在上述教学案例中,我便借助结构整合策略引導学生们深入理解和研究地理知识点,从而有效地促进了南水北调工程问题的知识框架构建与完成,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对资源调配问题的普适性思维,对学生们日后研究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问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除此之外,学生们的人地协调观也得到了相应程度上的锻炼与培养。
二、借助自我驱动策略引导学生自主性学习
众所周知,自我驱动是地理深度教学的重要目标,同时也是学生终生学习意识培养与形成的关键所在。在高中地理深度教学中,自我驱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学习上的自我责任意识;其二,学习上的自我反思意识;其三,学习上的自我认知意识。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当从这三方面角度出发,充分引导学生自主性学习,实现地理深度教学。以“河流地貌的发育”这一节课的教学为例,为了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我便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开展了一次以“河流侵蚀地貌的发育”为主题的地理研究活动,此次研究活动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具体如下所示:阶段一:该阶段为知识准备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学生们需要通过自学的方式去学习和研究河流侵蚀地貌的三种类型,包括三种类型的特点以及三种分类分别对河流造成的影响等内容,除此之外,在自学这些知识点之前,学生们也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常识和生活经验对三种河流侵蚀类型进行猜想和假设,并通过自学完成对猜想的验证。阶段二:该阶段为课外实践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对附近的河流进行实地勘察和研究,搜集与三种河流侵蚀类型的有关材料,并对搜集所得的材料进行深度分析和研究,加大学习的深度和广度,为自身能力的提升和知识的储备奠定基础。阶段三:该阶段为汇报展示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各个学习小组的学生需要对前两个阶段的自学成果进行汇总和整理,并选派小组长在教学课堂中进行研究成果的汇报和展示。在上述教学案例中,学生们整个地理知识的学习和探究过程中以自主学习方式为主,以探究发现方法和研究性学习方法为辅,深度了解了“河流地貌发育”的相关地理知识,同时也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地理实践素养和地理实践能力,促进了学生地理理论知识学习与地理实践的有机整合,对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借助问题导向策略激励学生深度化探究
切身体验和实际探究是掌握一门知识的重要途径,这点毫无疑义。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要想实现深度教学,则必须增加学生的切身体验和实际探究机会,例如采取问题导向策略来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地理思想和地理知识,从而解决实际地理问题。例如:在教学“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这一节课的时候,我便从创设情境、引导探究、发现规律和迁移巩固这四个方面实现了问题导向策略的应用。具体过程如下所示:创设情境:我借助教室多媒体设备给学生们播放了一则纪录片剪辑视频,视频内容包括《自然环境景观》和《热带雨林环境》两个部分。在视频播放结束之后,我提出一个问题:“在这则视频中出现了哪些自然景观呢?”并在问题的引导下自然引出了“自然地理环境的几种基本特征”这一教学内容。引导探究:学生针对前期情境问题总结归纳了自然地理环境的几种基本特征,并在我的引导下针对热带雨林的景观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包括热带雨林景观的特征以及热带雨林景观热证的形成原因。在此基础上,我又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哪些环境因素受到气候的影响较大,而哪些环境因素基本上不会受气候影响,并归纳环境因素与气候特点之间的联系。
总而言之,深度教学理念是一种与地理学科特点高度契合且能够有效提高地理学科教学质量的教学理念。在深度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可以借助结构整合、自我驱动和问题导向等策略来引导学生深度学习地理知识,从而提升学生的地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宗德柱,“深度教学”的变革、困境、路径[J].当代教育科学;
[2]康丽,基于深度教学理念的高中地理教学策略初探[J].中学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