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郑玄是东汉末年的经学大师,在求真严谨、旁征博引、不明则缺等思想的指导下,郑玄综合采用校勘、訓诂、释义、注解、诗礼互证等方法进行文献整理,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郑玄对古代文献的校勘和注释的原则和方法,对后代产生了深远影响。
关键词:郑玄 文献整理 思想方法
一、引言
郑玄,东汉经学大师,文献学家。字康成,山东高密人。因不愿做乡吏,进入太学受业。先师从京兆第五元先学习《公羊春秋》、《九章算术》,又和山东张恭祖学习《礼记》、《左氏春秋》、《古文尚书》等,后拜马融为师,精通《京氏易》、《周官》、《韩诗》等儒学经典。东汉灵帝时,由于遭遇党锢之祸,不再过问政事,隐居不仕,遍注群经,集中精力整理古籍,“人称伊洛以东淮汉以北仅此一人而已”,其学称郑学,注有《周易》、《尚书》、《毛诗》等等,共有百余万言。郑玄整理文献,以校勘精审著名,其文献整理的思想和方法为后人所遵从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二、郑玄文献整理的思想
1.求真严谨。郑玄整理文献是以刘向的《别录》为标准。《仪礼》作为一部礼仪汇编,汉代有今文本大戴(戴德)本即<大戴礼记>、小戴(戴圣)本即<小戴礼记>和刘向《别录》本,用于学官教学。郑玄用的是今文本西汉刘向《别录》著录的本子。郑玄整理古籍一般参考两种本子,今文本和古文本两种,古文本中有17篇与今文本相同但文字不同,共50篇。在今文本中出现与古文本相同的,郑玄就在注中注明“古文某字作某字”。注释参考古文本的就注明“古文某作某”等,非常清晰,并且务求真实。郑玄注经是以古文为主的,例如他参考今书(刘向校定的本子),就在注中注明”古书某作某”。但参考古书的,就没有任何注释,后人一看便知他注经是以古文为主。至于读音,与许慎的《说文解字》中多释假供不同,郑玄一般就标明“读若某”,或“读如某”,有的根据字音或字义相近,注为“读为某”,读音错了的注上“当为某”。对于一些民俗民风和礼仪礼节,郑玄往往根据商周时期推算,注明“古代如何,汉制汉俗如何”;推算不出,就注明引用其他经传,没有文献可考证的,就按照自己的意思判断,或者注明“无闻” 表达出自己的疑问。例如 “曲礼三千”中郑玄就注明:“礼篇多亡本数未闻”。整理《周礼》时,先举例说明古代学者如何注释,自己认可的就不再重复;自己有不同看法的,就注以“玄谓如何”来表明自己的意见。古代经文以简牍为主,历时一久,容易脱落,出现脱文错简现象,儒家学者在编篡经文的过程中,由于认识和理解的不同,易出现误字、衍文,对于这些问题郑玄均一一校正,但未在注中直接修改,而是根据原文,注释说明,其不轻易改动原文的态度是很严谨的,这些都显示出他求真严谨的文献思想。
2.旁征博引。郑玄先后师从第五元先、张恭祖、马融,学习通晓《公羊春秋》、《京氏春秋》等儒学经典,学问渊博。所以他在整理文献时往往能网罗众家,旁征博引,纬候术数。如郑玄在编篡《三礼注》中所引用的古文经学就有《大传》、《毛诗》、《国语》、《尔雅》等,所引今文经学者的著作有《公羊传》、《春秋繁露》、《王制》、《司马法》、《孟子》等。整理《仪礼》有今文经、古文经的不同; 整理《周礼》有古书、今书的区别;整理《诗》有齐、鲁、韩、毛四家的不同。如此网罗众家,旁及诸子百家,为后人提供了方便。整理文献时,以刘向《别录》为标准,古代整理文献第一步就是广收异本。郑玄广收异本,并不是随便地找一本完事,而是选择著名的今古文经进行注解。如《诗》有齐诗、鲁诗、韩诗、毛诗四家,郑玄就选择《毛诗》进行注释;并且他反对解经烦琐,力求详实准确,简约明了,以至于他的注解经常少于经文。如《祭法》、《祭义》、《祭统》3篇共7128 字,注文仅5409字等等。又如《礼记·月令》,郑玄在《三礼目录》中说,《月令》本是《吕氏春秋》十二月纪中首篇,有学者说是周公所作,但其中官名时事多不合周法。又选用 “三王之官,有司马无太尉”一句说明周公作《月令》,有悖历史,因为秦代已有太尉。就这样,郑玄根据时令、官制、官名等方面进行考辨,认定它不是周代的作品,而应是秦代的作品。后世如郑樵、崔述考证《月令》年代的,都是按郑玄的方法加以推断,最后断定其为秦代吕不韦所做的。如此旁征博引,考辨遗编,避免了后世的以讹传讹。
3.不明则缺。尽管郑玄学识渊博,在整理文献的过程中也非常严谨,但他并没有充当百事通的角色。他遍注群经遵守有疑问就保留的原则,对于自己不明白的疑难问题,不去猜测也不主观判断,而是实事求是把疑问留给后人,以辨真伪。如《周礼·天官·膳夫》:“凡王之馈……羞用百二十品。”郑注:“《公食大夫礼》、《内则》:下大夫十六,上大夫二十。其物数备焉。天子、诸侯有其数,而物未得尽闻。”他这种秉承“多闻阙疑”的原则,为后代所遵循,其严谨谦逊的治学态度和学风,也为后世整理文献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三、郑玄文献整理的方法
1.校勘。中国的文献学历时已久,自西汉时已开始按门类有系统地整理古籍。由于古代书籍在流传过程中,抄手来源不一,讲授各有师说。而郑玄在整理的过程中继承了西汉文献学家刘向父子的优良传统,准确进行校勘,并且备致多本择善而从。如整理《诗》时,由于汉代有齐诗、鲁诗、韩诗、毛诗四家,郑玄只选择《毛诗》进行注解。古代书写载体以竹木简牍为主,简牍是以绳索编系,在流传过程中容易脱落,出现误字、脱字及错简现象,针对这一问题,郑玄均一一校正,他所使用的校勘方法一直被文献学沿用至今。具体来看,郑玄的校勘方法有本校、他校、对校、理校等等。
本校法。即以同本书前后的异同加以考证,对同一问题或同一事件等的记述前后不同或矛盾的地方加以分析。对书中出现的前后矛盾或文意相悖,进行分析、考证,以辩曲直的一种方法。如《礼记正义·内则》:“子事父母鸡初鸣咸盥漱栉縰笄总角,拂髦冠緌缨端縪绅搢笏。”郑注:“‘角,衍字也。” 在本条中,郑玄就是根据本篇中前面出现的两段文字推断出“角”字为衍文。 他校法,即以他书校本书。具体而言,就是通过和本书史实或思想接近的其他著作中的记录来校勘本书。在外校法中,校者必须广泛相关文献。郑玄经常采用此法,如《周礼注疏·春官宗伯》:“小宗伯之职,掌建国之神位,右社稷,左宗庙。”郑玄注:故书“位”作“立”。郑玄通过《古文春秋》中出现的“公即位”都做“公即立”,判断在古时“位”、“立”可通用。
对校法。即同一本书的祖本或者其他版本之间相互对照,校出其中的异同,但不加以取舍。这种方法就是校勘学的基本方法,也就是传统所讲的“死校”法。用这种法要广罗异本通过各本相互对校,录出异文。为其他校勘法提供依据。郑玄在校三礼中用今文、古文经相互对照。在《周礼》郑注中以古文校今文出现13次,今文校古文出现16次。在《仪礼》郑注中,以古文校今文出现251次,以今文校古文出现260次。如《周礼注疏·天官冢宰》:“共丧纪之庶羞。宾客之禽献。郑玄注:丧纪,丧事之祭,谓虞附也。禽兽,献兽于宾客。‘献’古文为兽。”在本条的注中,郑玄指出今文之“献”即古文之“兽”,通过比较古文与今文的变化对文献进行校勘,可以看出其严谨的治学之风。
理校法。当某书只有一种版本或者版本互异无所适从时,学者就需要通过自己掌握的各种知识来校勘书籍中的错误,这种方法一般只能校勘一些明显的错误,不可擅改古籍,使用时也尤为慎重。如《礼记正义·奔丧》中说到:“于又哭,免袒成踊,于三哭,犹免袒成踊。三日成服,于五哭,相者告事毕”。郑玄作注解:“为父於又哭括发而不袒。此又哭三哭皆言袒。袒,衍字也。”郑玄就是依据六国以后的礼制判断“袒”字是衍文。
2.训诂。训诂学的内容包括释词、释句旨、说语源、说通假、注音读、说修辞、说制度、解名物、释方言、校勘文字、分析语法等等,郑玄遍注群经,注释经典皆用到这些方法,因此可以说郑玄是古代训诂学的鼻祖。他的训诂方式和训诂术语为后世训诂学起到了导源作用,如直训、义界、推因等方法及传统的义训、形训、声训等,“犹,者…也…,所以一也,谓,谓一也,喻,亦,言,…貌,…之辞,… 曰…,…为…,谓之,发声,若,之属,所以,之言,属,然,声误,假借,之谓,语助,…之声,当作,当为,今文,故书,古今字,古文,互言,音,读,读若,读如,之言,读曰,读为,读当为,或作等等”,相当完备和丰富,体例非常严密,皆为后世所沿用。汉以后,训诂学专著不断出现,诸如《小尔雅》、《方言》、《释名》、《说文解字》等,其中《释名》为东汉刘熙撰,是一部专门探求事物名源的字书。全书以声训为主,因声求义,为音训法集大成之作。刘熙正是郑玄弟子,其声训法正源于郑玄。
3.释义。注释源于对儒家经典的解说,自战国时期已占有重要位置。而郑玄在注释方面,更是显示出古代注释学的巨大成就。郑玄把注释学引入了一个新的时期,一个高潮,他的注释概括了训诂学所涉及的全部内容,为后世训诂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一生注释过很多文献,清代严可均曾统计过,有周易注9卷、尚书注9卷、尚书大传注3、卷毛诗笺20卷、毛诗谱3卷、周礼注2卷、礼仪注17卷、礼仪音2卷、丧服经传注1卷、丧服谱注1卷、礼记注20卷、孝经注1卷、论语注10、卷古论语注10卷、易纬注9卷、尚书纬注6卷等。由于郑玄博极群经而专精于礼学,对礼学的注释数量多影响也最大。所以后人有“礼是郑学”的说法,他的注释也为后人读懂三礼提供了方便。
4.注解。时代越早的文献,其文字越是简少,这是古代文献的一条通例。加上古代文字的形体、音读和含义,都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有所不同。而其中所杂的远古的方言,更不是后人所易于理解的。后人对前人的典籍著述,在阅读理解方面就发生了不少困难,或是不解文意,或是不懂字句,或是不明声训。因此,注解工作就显得十分必要。郑玄注经,援据今古文,择善而从,他把训诂与阐发文章有机地结合起来,力求简洁明了。他的成就代表了当时中国文献学发展的水平。
5.诗礼互证。以上方法外,郑玄还采用了“诗礼互证”的注解方法。这本身包括两个方面的要素:一是以礼证诗,二是以诗证礼。这两个要素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它主要体现在郑玄在注经时使用的双向诠释互动上。一要援引经文文本,二要根据礼经礼制的内涵。如在以礼证诗方面,《小雅·宾之初筵》:“大侯既抗,弓矢斯张。”毛《传》:“大侯,君侯也。”郑《笺》:“举者,举鹄而栖之于侯也。《周礼·梓人》‘张皮侯而栖鹄’。天子诸侯之射皆张三侯,故君侯谓之大侯。大侯张,而弓矢亦张节也。将祭而射,谓之大射。”郑玄在此用礼仪来解释《诗经》之义。
四、贡献
郑玄注释的诸多典籍均已失传,其主要功绩是整理编辑了“三礼”,“三礼”所呈现的文献学价值和成绩,无不体现出郑玄求是、博学、辨伪的治学态度和文献学精神。郑玄通过整理三礼,使之成为著名的“三礼之学”。唐代注疏之学又有了新的发展,出现了“疏”这一注释名称,孔颖达的“疏”虽在当进也被列为科举考试的内容,但他“疏” 的内容正是郑玄的旧注。陆德明的《经典辞文》,也包含了对郑玄笺释的理解。可以这样说,没有郑玄的注疏之学,就没有后来的《十三经注疏》。郑玄的文献整理思想和方法对后代产生了深远影响,以郑玄的注释用语“谓若”为例,就对后世的影响很大,后来的东汉、三国、晋代、南北朝、唐清时期在文献注释中都有使用。
总之郑玄整理文献的思想和方法不仅丰富了中国历史文献学的理论,而且影响深远,时至今日仍有很大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杨天宇:《郑玄生平事迹考略》,《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5期,第8-11页.
[2]吴存浩:《郑玄教育思想及成就试论》,《昌潍师专学报》1999年第6期,第114-121页.
[3]郑玄:《六艺论·论诗》,见孔颖达《毛诗正义·〈诗谱序〉正义》引,《十三经注疏》本.
[4]郑玄:《詩谱序》,见《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本.
[5]屈万里:《先秦说诗的风尚和汉儒以诗说教之迂曲》,见林庆彰编《诗经研究论集》,台湾学生书局,1983年版.
[6]饶增阳:《郑玄整理文献的方法》,《南都学坛》,2006年第6期,第23-25页.
[7]孔颖达:《毛诗正义》卷一[M],《十三经注疏》本.
[8]耿天勤:《中国古代杰出的文献学家郑玄》,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第26届年会论文集,2005年.
[9]黄汝成:《日知录集释》卷三,岳麓书社点较本,1994年版,第78页.
[10]张虎:《郑玄礼学思想研究》,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年.
[11](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周礼注疏·天官冢宰》,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第124页.
[12](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疏:《礼记正义·奔丧》,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2140页.
[13]钱穆:《读诗经》,见《中国思想史论丛》,台湾东大图书有限公司,1978年版,第120页.
[14](三国)范晔:《后汉书·郑玄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
[15](清)王先谦:《后汉书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
[16]张舜徽:《中国文献学》,郑州:中国书画出版社,1982年版.
[17]邓声国:《汉代“诗礼互证”的学术范式——以郑玄注释为考察范畴》,《井冈山大学学报》,2012年第6期.
[18]李玉平,解植永:《郑玄的注释用语“谓若”及其对后代的影响考察》,《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4期。
[19]韩仲民:《中国书籍编篡史稿》,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88年版.
作者简介:饶增阳(1971—)女,河南南阳人,硕士,南阳师范学院图书馆副研究馆员,主要从事汉代文献学的研究。
关键词:郑玄 文献整理 思想方法
一、引言
郑玄,东汉经学大师,文献学家。字康成,山东高密人。因不愿做乡吏,进入太学受业。先师从京兆第五元先学习《公羊春秋》、《九章算术》,又和山东张恭祖学习《礼记》、《左氏春秋》、《古文尚书》等,后拜马融为师,精通《京氏易》、《周官》、《韩诗》等儒学经典。东汉灵帝时,由于遭遇党锢之祸,不再过问政事,隐居不仕,遍注群经,集中精力整理古籍,“人称伊洛以东淮汉以北仅此一人而已”,其学称郑学,注有《周易》、《尚书》、《毛诗》等等,共有百余万言。郑玄整理文献,以校勘精审著名,其文献整理的思想和方法为后人所遵从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二、郑玄文献整理的思想
1.求真严谨。郑玄整理文献是以刘向的《别录》为标准。《仪礼》作为一部礼仪汇编,汉代有今文本大戴(戴德)本即<大戴礼记>、小戴(戴圣)本即<小戴礼记>和刘向《别录》本,用于学官教学。郑玄用的是今文本西汉刘向《别录》著录的本子。郑玄整理古籍一般参考两种本子,今文本和古文本两种,古文本中有17篇与今文本相同但文字不同,共50篇。在今文本中出现与古文本相同的,郑玄就在注中注明“古文某字作某字”。注释参考古文本的就注明“古文某作某”等,非常清晰,并且务求真实。郑玄注经是以古文为主的,例如他参考今书(刘向校定的本子),就在注中注明”古书某作某”。但参考古书的,就没有任何注释,后人一看便知他注经是以古文为主。至于读音,与许慎的《说文解字》中多释假供不同,郑玄一般就标明“读若某”,或“读如某”,有的根据字音或字义相近,注为“读为某”,读音错了的注上“当为某”。对于一些民俗民风和礼仪礼节,郑玄往往根据商周时期推算,注明“古代如何,汉制汉俗如何”;推算不出,就注明引用其他经传,没有文献可考证的,就按照自己的意思判断,或者注明“无闻” 表达出自己的疑问。例如 “曲礼三千”中郑玄就注明:“礼篇多亡本数未闻”。整理《周礼》时,先举例说明古代学者如何注释,自己认可的就不再重复;自己有不同看法的,就注以“玄谓如何”来表明自己的意见。古代经文以简牍为主,历时一久,容易脱落,出现脱文错简现象,儒家学者在编篡经文的过程中,由于认识和理解的不同,易出现误字、衍文,对于这些问题郑玄均一一校正,但未在注中直接修改,而是根据原文,注释说明,其不轻易改动原文的态度是很严谨的,这些都显示出他求真严谨的文献思想。
2.旁征博引。郑玄先后师从第五元先、张恭祖、马融,学习通晓《公羊春秋》、《京氏春秋》等儒学经典,学问渊博。所以他在整理文献时往往能网罗众家,旁征博引,纬候术数。如郑玄在编篡《三礼注》中所引用的古文经学就有《大传》、《毛诗》、《国语》、《尔雅》等,所引今文经学者的著作有《公羊传》、《春秋繁露》、《王制》、《司马法》、《孟子》等。整理《仪礼》有今文经、古文经的不同; 整理《周礼》有古书、今书的区别;整理《诗》有齐、鲁、韩、毛四家的不同。如此网罗众家,旁及诸子百家,为后人提供了方便。整理文献时,以刘向《别录》为标准,古代整理文献第一步就是广收异本。郑玄广收异本,并不是随便地找一本完事,而是选择著名的今古文经进行注解。如《诗》有齐诗、鲁诗、韩诗、毛诗四家,郑玄就选择《毛诗》进行注释;并且他反对解经烦琐,力求详实准确,简约明了,以至于他的注解经常少于经文。如《祭法》、《祭义》、《祭统》3篇共7128 字,注文仅5409字等等。又如《礼记·月令》,郑玄在《三礼目录》中说,《月令》本是《吕氏春秋》十二月纪中首篇,有学者说是周公所作,但其中官名时事多不合周法。又选用 “三王之官,有司马无太尉”一句说明周公作《月令》,有悖历史,因为秦代已有太尉。就这样,郑玄根据时令、官制、官名等方面进行考辨,认定它不是周代的作品,而应是秦代的作品。后世如郑樵、崔述考证《月令》年代的,都是按郑玄的方法加以推断,最后断定其为秦代吕不韦所做的。如此旁征博引,考辨遗编,避免了后世的以讹传讹。
3.不明则缺。尽管郑玄学识渊博,在整理文献的过程中也非常严谨,但他并没有充当百事通的角色。他遍注群经遵守有疑问就保留的原则,对于自己不明白的疑难问题,不去猜测也不主观判断,而是实事求是把疑问留给后人,以辨真伪。如《周礼·天官·膳夫》:“凡王之馈……羞用百二十品。”郑注:“《公食大夫礼》、《内则》:下大夫十六,上大夫二十。其物数备焉。天子、诸侯有其数,而物未得尽闻。”他这种秉承“多闻阙疑”的原则,为后代所遵循,其严谨谦逊的治学态度和学风,也为后世整理文献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三、郑玄文献整理的方法
1.校勘。中国的文献学历时已久,自西汉时已开始按门类有系统地整理古籍。由于古代书籍在流传过程中,抄手来源不一,讲授各有师说。而郑玄在整理的过程中继承了西汉文献学家刘向父子的优良传统,准确进行校勘,并且备致多本择善而从。如整理《诗》时,由于汉代有齐诗、鲁诗、韩诗、毛诗四家,郑玄只选择《毛诗》进行注解。古代书写载体以竹木简牍为主,简牍是以绳索编系,在流传过程中容易脱落,出现误字、脱字及错简现象,针对这一问题,郑玄均一一校正,他所使用的校勘方法一直被文献学沿用至今。具体来看,郑玄的校勘方法有本校、他校、对校、理校等等。
本校法。即以同本书前后的异同加以考证,对同一问题或同一事件等的记述前后不同或矛盾的地方加以分析。对书中出现的前后矛盾或文意相悖,进行分析、考证,以辩曲直的一种方法。如《礼记正义·内则》:“子事父母鸡初鸣咸盥漱栉縰笄总角,拂髦冠緌缨端縪绅搢笏。”郑注:“‘角,衍字也。” 在本条中,郑玄就是根据本篇中前面出现的两段文字推断出“角”字为衍文。 他校法,即以他书校本书。具体而言,就是通过和本书史实或思想接近的其他著作中的记录来校勘本书。在外校法中,校者必须广泛相关文献。郑玄经常采用此法,如《周礼注疏·春官宗伯》:“小宗伯之职,掌建国之神位,右社稷,左宗庙。”郑玄注:故书“位”作“立”。郑玄通过《古文春秋》中出现的“公即位”都做“公即立”,判断在古时“位”、“立”可通用。
对校法。即同一本书的祖本或者其他版本之间相互对照,校出其中的异同,但不加以取舍。这种方法就是校勘学的基本方法,也就是传统所讲的“死校”法。用这种法要广罗异本通过各本相互对校,录出异文。为其他校勘法提供依据。郑玄在校三礼中用今文、古文经相互对照。在《周礼》郑注中以古文校今文出现13次,今文校古文出现16次。在《仪礼》郑注中,以古文校今文出现251次,以今文校古文出现260次。如《周礼注疏·天官冢宰》:“共丧纪之庶羞。宾客之禽献。郑玄注:丧纪,丧事之祭,谓虞附也。禽兽,献兽于宾客。‘献’古文为兽。”在本条的注中,郑玄指出今文之“献”即古文之“兽”,通过比较古文与今文的变化对文献进行校勘,可以看出其严谨的治学之风。
理校法。当某书只有一种版本或者版本互异无所适从时,学者就需要通过自己掌握的各种知识来校勘书籍中的错误,这种方法一般只能校勘一些明显的错误,不可擅改古籍,使用时也尤为慎重。如《礼记正义·奔丧》中说到:“于又哭,免袒成踊,于三哭,犹免袒成踊。三日成服,于五哭,相者告事毕”。郑玄作注解:“为父於又哭括发而不袒。此又哭三哭皆言袒。袒,衍字也。”郑玄就是依据六国以后的礼制判断“袒”字是衍文。
2.训诂。训诂学的内容包括释词、释句旨、说语源、说通假、注音读、说修辞、说制度、解名物、释方言、校勘文字、分析语法等等,郑玄遍注群经,注释经典皆用到这些方法,因此可以说郑玄是古代训诂学的鼻祖。他的训诂方式和训诂术语为后世训诂学起到了导源作用,如直训、义界、推因等方法及传统的义训、形训、声训等,“犹,者…也…,所以一也,谓,谓一也,喻,亦,言,…貌,…之辞,… 曰…,…为…,谓之,发声,若,之属,所以,之言,属,然,声误,假借,之谓,语助,…之声,当作,当为,今文,故书,古今字,古文,互言,音,读,读若,读如,之言,读曰,读为,读当为,或作等等”,相当完备和丰富,体例非常严密,皆为后世所沿用。汉以后,训诂学专著不断出现,诸如《小尔雅》、《方言》、《释名》、《说文解字》等,其中《释名》为东汉刘熙撰,是一部专门探求事物名源的字书。全书以声训为主,因声求义,为音训法集大成之作。刘熙正是郑玄弟子,其声训法正源于郑玄。
3.释义。注释源于对儒家经典的解说,自战国时期已占有重要位置。而郑玄在注释方面,更是显示出古代注释学的巨大成就。郑玄把注释学引入了一个新的时期,一个高潮,他的注释概括了训诂学所涉及的全部内容,为后世训诂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一生注释过很多文献,清代严可均曾统计过,有周易注9卷、尚书注9卷、尚书大传注3、卷毛诗笺20卷、毛诗谱3卷、周礼注2卷、礼仪注17卷、礼仪音2卷、丧服经传注1卷、丧服谱注1卷、礼记注20卷、孝经注1卷、论语注10、卷古论语注10卷、易纬注9卷、尚书纬注6卷等。由于郑玄博极群经而专精于礼学,对礼学的注释数量多影响也最大。所以后人有“礼是郑学”的说法,他的注释也为后人读懂三礼提供了方便。
4.注解。时代越早的文献,其文字越是简少,这是古代文献的一条通例。加上古代文字的形体、音读和含义,都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有所不同。而其中所杂的远古的方言,更不是后人所易于理解的。后人对前人的典籍著述,在阅读理解方面就发生了不少困难,或是不解文意,或是不懂字句,或是不明声训。因此,注解工作就显得十分必要。郑玄注经,援据今古文,择善而从,他把训诂与阐发文章有机地结合起来,力求简洁明了。他的成就代表了当时中国文献学发展的水平。
5.诗礼互证。以上方法外,郑玄还采用了“诗礼互证”的注解方法。这本身包括两个方面的要素:一是以礼证诗,二是以诗证礼。这两个要素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它主要体现在郑玄在注经时使用的双向诠释互动上。一要援引经文文本,二要根据礼经礼制的内涵。如在以礼证诗方面,《小雅·宾之初筵》:“大侯既抗,弓矢斯张。”毛《传》:“大侯,君侯也。”郑《笺》:“举者,举鹄而栖之于侯也。《周礼·梓人》‘张皮侯而栖鹄’。天子诸侯之射皆张三侯,故君侯谓之大侯。大侯张,而弓矢亦张节也。将祭而射,谓之大射。”郑玄在此用礼仪来解释《诗经》之义。
四、贡献
郑玄注释的诸多典籍均已失传,其主要功绩是整理编辑了“三礼”,“三礼”所呈现的文献学价值和成绩,无不体现出郑玄求是、博学、辨伪的治学态度和文献学精神。郑玄通过整理三礼,使之成为著名的“三礼之学”。唐代注疏之学又有了新的发展,出现了“疏”这一注释名称,孔颖达的“疏”虽在当进也被列为科举考试的内容,但他“疏” 的内容正是郑玄的旧注。陆德明的《经典辞文》,也包含了对郑玄笺释的理解。可以这样说,没有郑玄的注疏之学,就没有后来的《十三经注疏》。郑玄的文献整理思想和方法对后代产生了深远影响,以郑玄的注释用语“谓若”为例,就对后世的影响很大,后来的东汉、三国、晋代、南北朝、唐清时期在文献注释中都有使用。
总之郑玄整理文献的思想和方法不仅丰富了中国历史文献学的理论,而且影响深远,时至今日仍有很大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杨天宇:《郑玄生平事迹考略》,《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5期,第8-11页.
[2]吴存浩:《郑玄教育思想及成就试论》,《昌潍师专学报》1999年第6期,第114-121页.
[3]郑玄:《六艺论·论诗》,见孔颖达《毛诗正义·〈诗谱序〉正义》引,《十三经注疏》本.
[4]郑玄:《詩谱序》,见《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本.
[5]屈万里:《先秦说诗的风尚和汉儒以诗说教之迂曲》,见林庆彰编《诗经研究论集》,台湾学生书局,1983年版.
[6]饶增阳:《郑玄整理文献的方法》,《南都学坛》,2006年第6期,第23-25页.
[7]孔颖达:《毛诗正义》卷一[M],《十三经注疏》本.
[8]耿天勤:《中国古代杰出的文献学家郑玄》,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第26届年会论文集,2005年.
[9]黄汝成:《日知录集释》卷三,岳麓书社点较本,1994年版,第78页.
[10]张虎:《郑玄礼学思想研究》,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年.
[11](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周礼注疏·天官冢宰》,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第124页.
[12](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疏:《礼记正义·奔丧》,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2140页.
[13]钱穆:《读诗经》,见《中国思想史论丛》,台湾东大图书有限公司,1978年版,第120页.
[14](三国)范晔:《后汉书·郑玄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
[15](清)王先谦:《后汉书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
[16]张舜徽:《中国文献学》,郑州:中国书画出版社,1982年版.
[17]邓声国:《汉代“诗礼互证”的学术范式——以郑玄注释为考察范畴》,《井冈山大学学报》,2012年第6期.
[18]李玉平,解植永:《郑玄的注释用语“谓若”及其对后代的影响考察》,《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4期。
[19]韩仲民:《中国书籍编篡史稿》,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88年版.
作者简介:饶增阳(1971—)女,河南南阳人,硕士,南阳师范学院图书馆副研究馆员,主要从事汉代文献学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