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富比于6月12日在巴黎举行的“关于从新石器时代至清代中国的陶瓷艺术品拍卖会”是一个颇具市场眼光的应时之举。参拍的陶瓷艺术品,估价排位前列的都是明清时期的艺术品,至于几件据说是汉代的陶器,无论是估价还是成交价,都不算太高。这些拍品主要来自瑞典的两大藏家卡尔·坎佩和特丢斯的藏品。而将东方陶瓷艺术介绍到西方,卡尔坎佩的遗产继承人,他的两个女儿维多尼卡和黛安娜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老坎佩是瑞典著名的实业家,他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陆续收集着中国的艺术品。他身前并没选择将他的藏品捐给博物馆,而是在遗嘱上写明,如果他的藏品要出售的话,必须卖给瑞典博物馆!老坎佩过世后,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老坎佩的女儿们各自带了部分明清的瓷器藏品到伦敦,通过全球知名的古董商吉瑟普。埃斯肯纳茨,令更多的人知道了这批藏品。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对这批藏品感兴趣,维多尼卡和她的妹妹戴安娜在如何处理这批她们共有的财产上分歧越来越大,将这些收藏品卖掉平分就成为唯一的解决办法。她们委托Eskenazl对这些收藏品进行评估,Eskenazl非常为难,又考虑到老坎佩希望将遗产留给瑞典博物馆的一些念头,最后将安德斯·文伦德森引见给姐妹二人,文伦德森表示愿意购买这些藏品并把它们放进当地的博物馆,且承诺十年之内不会拍卖它们,通过这个方法实现了老坎佩的遗愿。多年后的今天,文伦德森购买的老坎佩的陶瓷藏品才在拍卖场上掀开盖头。
在数百件来自两大收藏家的明清陶瓷艺术精品中,最让人看好的是素雅的白瓷,这类拍品色彩几乎以白色为主,使本次拍卖会感觉颇为典雅高贵,似乎隐藏了公众视野的浮躁喧嚣和投资买家的明争暗斗。估价最高的是编号为45明宣德暗刻花圆盘,直径为34.5厘米,估价在80,000~120,000欧元,最终却以低于估价的72,750欧元成交,是这次众多拍品中极少出现的情况。根据史料记载,明代开始,中国陶瓷工艺发展迅速,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海外交流的扩大,陶瓷制作工艺更加严密,一件瓷器的烧制甚至要经过七十多道工序,所以价格就愈加昂贵。这种瓷器之所以昂贵,原因有二,其中之一的原因是在此盘的正面和背面均有清晰的莲花花束状图形,这种出自明代宣德年间、大小相仿的刻有莲花花束纹样的瓷碟最早在1990年11月13日的香港拍卖,也曾经于1996年11月3日在香港佳士得上拍。并且这一小部分出自15世纪的陶瓷制品往往底部没有上釉,器具的背面刻有花纹,只在阿德比斯莱的藏品中可以找到另外几个样本。这个瓷盘之所以昂贵的另一个原因是在釉下彩的边缘可以发现“大明宣德年制”款,目前斯德哥尔摩古代远东博物馆出版的展览刊物上有一个相仿茶碟的记录。刻有莲花花束纹样和宣德款。估价为60,000—80,000欧元,编号为102号的清弦纹筒瓶,以216,750欧元成交,大大超过了估价。该瓶高18.5厘米,瓶身为米色,覆盖有碎裂纹样,色泽清澈,底部覆盖有六字青花款“大清雍正年制”。同样拥有底款,编号为42的拍品是明宣德罕见白釉酒杯,该物轮廓清晰,质地细薄,底部也刻有“大明宣德年制”六字青花款,是帕西瓦尔·大为爵士和霍尔家族的藏品,估价为40,000—60,000欧元,以216.750欧元成交。又比如编号为179的拍品是明代正德年间黄釉茶碟,碟的内外均敷用色均匀的淡黄釉彩,白色基底,底部同样有典型的“大明正德年制”款,这种双色釉彩也是当时的一种精品。而编号为177的拍品除了底部有“大清雍正年制”款外,它的青花葡萄酒杯造型和器身周围的花鸟图案均既有民间的艺术趣味,又有类似青花瓷器的清雅。在素面白瓷系列之外,还有一系列器身图案精巧的拍品。比如:编号为1的拍品是清嘉靖年间的圆柱形褐色彩釉酒杯,底部有典型的“大清嘉靖年制”款,杯面四周都是黄白红绿的花草水图案,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反映了当时人们的审美情趣。编号为197的拍品是康熙年间的五彩胆瓶,瓶口沿和肩部有锦地,原是香港皇家博物馆的藏品。编号为108的拍品是釉里红折枝果纹碗,碗外壁为釉里红折枝果图案,底部有“大清雍正年制”款。值得一提的是在雍正年间,我国在彩绘方面出现了洋为中用的制作方法,采用的颜料、色泽、质地吸收了西洋油画的技法,使用的装饰花纹有浮雕的凹凸质感,具有很强的装饰意味,当时往往只能作为“内廷秘玩”出现在宫廷,成为大内雅趣。明清是我国瓷器艺术繁荣的另一个重要时期,制作工艺也不断地细化,编号为44的拍品是明朝宣德时期的一个保存完好的白釉碗,曾经在1954年威尼斯“中国艺术展”中展出,外壁有阴刻线条的菊花花瓣,线条自然流畅,阴刻纹路清晰利落,体现了一个时代的审美风尚。它的估价为50,000—70,000欧元,以102,750欧元成交。本次拍卖会上估价第三的明永乐白釉带倒钩碟,也是具有阴刻装饰图案的代表。与此形状类似的上釉、带有葡萄藤纹样的碟子曾在纽约的亚洲社会展览中展出,是约翰·D·洛克菲勒三世的藏品之一。此类型的碟的上拍纪录之一是1992年11月8日在伦敦举行的大卫霍姆藏品拍卖品中的236号拍品,之二则出现在1999年香港的拍卖会上。这种形状带有碎纹但没有雕刻装饰花纹的白瓷盘,最早是在明永乐的烧窑遗址中被挖掘出来。1989年香港艺术博物馆曾举行明代永乐和宣德年间景德镇官窑出土文物展,展品中就包含这类型的碟。
此次拍卖会,除了整体拍品色彩单纯,高贵典雅外,也有一些拍品色彩艳丽,妖娆万千。比如编号为35的拍品是明罕见龙泉青瓷,色泽纯净,有一定的厚重感。编号为48的拍品则是明正德白地绿龙碗,器身有两条阴刻的中国龙图案。正德碗可以在重要的博物馆和私人收藏品中见到,典型的例子之一是现存于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正德碗,另一例子则是芝加哥艺术学院内瓷器协会的藏品。这种类型的碗还有两个在日本:一个在东京的艺术博物馆,另一个则在日本私人收藏家手中。由此可见,这种色彩丰富,具有东方情调的瓷器在全球都有拥趸。
中国瓷器光色保存完好,质地透亮,薄而不脆,品味卓然,将传统和时尚、历史感和现代感融于一身,它们永远铭刻着中国制造的隐形标签,穿梭在全球各地的艺术场所,不管其中包含多少金钱的味道,多少世俗的铅华,多少聒噪的喧嚣,它都是那么优雅从容恬静。
在数百件来自两大收藏家的明清陶瓷艺术精品中,最让人看好的是素雅的白瓷,这类拍品色彩几乎以白色为主,使本次拍卖会感觉颇为典雅高贵,似乎隐藏了公众视野的浮躁喧嚣和投资买家的明争暗斗。估价最高的是编号为45明宣德暗刻花圆盘,直径为34.5厘米,估价在80,000~120,000欧元,最终却以低于估价的72,750欧元成交,是这次众多拍品中极少出现的情况。根据史料记载,明代开始,中国陶瓷工艺发展迅速,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海外交流的扩大,陶瓷制作工艺更加严密,一件瓷器的烧制甚至要经过七十多道工序,所以价格就愈加昂贵。这种瓷器之所以昂贵,原因有二,其中之一的原因是在此盘的正面和背面均有清晰的莲花花束状图形,这种出自明代宣德年间、大小相仿的刻有莲花花束纹样的瓷碟最早在1990年11月13日的香港拍卖,也曾经于1996年11月3日在香港佳士得上拍。并且这一小部分出自15世纪的陶瓷制品往往底部没有上釉,器具的背面刻有花纹,只在阿德比斯莱的藏品中可以找到另外几个样本。这个瓷盘之所以昂贵的另一个原因是在釉下彩的边缘可以发现“大明宣德年制”款,目前斯德哥尔摩古代远东博物馆出版的展览刊物上有一个相仿茶碟的记录。刻有莲花花束纹样和宣德款。估价为60,000—80,000欧元,编号为102号的清弦纹筒瓶,以216,750欧元成交,大大超过了估价。该瓶高18.5厘米,瓶身为米色,覆盖有碎裂纹样,色泽清澈,底部覆盖有六字青花款“大清雍正年制”。同样拥有底款,编号为42的拍品是明宣德罕见白釉酒杯,该物轮廓清晰,质地细薄,底部也刻有“大明宣德年制”六字青花款,是帕西瓦尔·大为爵士和霍尔家族的藏品,估价为40,000—60,000欧元,以216.750欧元成交。又比如编号为179的拍品是明代正德年间黄釉茶碟,碟的内外均敷用色均匀的淡黄釉彩,白色基底,底部同样有典型的“大明正德年制”款,这种双色釉彩也是当时的一种精品。而编号为177的拍品除了底部有“大清雍正年制”款外,它的青花葡萄酒杯造型和器身周围的花鸟图案均既有民间的艺术趣味,又有类似青花瓷器的清雅。在素面白瓷系列之外,还有一系列器身图案精巧的拍品。比如:编号为1的拍品是清嘉靖年间的圆柱形褐色彩釉酒杯,底部有典型的“大清嘉靖年制”款,杯面四周都是黄白红绿的花草水图案,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反映了当时人们的审美情趣。编号为197的拍品是康熙年间的五彩胆瓶,瓶口沿和肩部有锦地,原是香港皇家博物馆的藏品。编号为108的拍品是釉里红折枝果纹碗,碗外壁为釉里红折枝果图案,底部有“大清雍正年制”款。值得一提的是在雍正年间,我国在彩绘方面出现了洋为中用的制作方法,采用的颜料、色泽、质地吸收了西洋油画的技法,使用的装饰花纹有浮雕的凹凸质感,具有很强的装饰意味,当时往往只能作为“内廷秘玩”出现在宫廷,成为大内雅趣。明清是我国瓷器艺术繁荣的另一个重要时期,制作工艺也不断地细化,编号为44的拍品是明朝宣德时期的一个保存完好的白釉碗,曾经在1954年威尼斯“中国艺术展”中展出,外壁有阴刻线条的菊花花瓣,线条自然流畅,阴刻纹路清晰利落,体现了一个时代的审美风尚。它的估价为50,000—70,000欧元,以102,750欧元成交。本次拍卖会上估价第三的明永乐白釉带倒钩碟,也是具有阴刻装饰图案的代表。与此形状类似的上釉、带有葡萄藤纹样的碟子曾在纽约的亚洲社会展览中展出,是约翰·D·洛克菲勒三世的藏品之一。此类型的碟的上拍纪录之一是1992年11月8日在伦敦举行的大卫霍姆藏品拍卖品中的236号拍品,之二则出现在1999年香港的拍卖会上。这种形状带有碎纹但没有雕刻装饰花纹的白瓷盘,最早是在明永乐的烧窑遗址中被挖掘出来。1989年香港艺术博物馆曾举行明代永乐和宣德年间景德镇官窑出土文物展,展品中就包含这类型的碟。
此次拍卖会,除了整体拍品色彩单纯,高贵典雅外,也有一些拍品色彩艳丽,妖娆万千。比如编号为35的拍品是明罕见龙泉青瓷,色泽纯净,有一定的厚重感。编号为48的拍品则是明正德白地绿龙碗,器身有两条阴刻的中国龙图案。正德碗可以在重要的博物馆和私人收藏品中见到,典型的例子之一是现存于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正德碗,另一例子则是芝加哥艺术学院内瓷器协会的藏品。这种类型的碗还有两个在日本:一个在东京的艺术博物馆,另一个则在日本私人收藏家手中。由此可见,这种色彩丰富,具有东方情调的瓷器在全球都有拥趸。
中国瓷器光色保存完好,质地透亮,薄而不脆,品味卓然,将传统和时尚、历史感和现代感融于一身,它们永远铭刻着中国制造的隐形标签,穿梭在全球各地的艺术场所,不管其中包含多少金钱的味道,多少世俗的铅华,多少聒噪的喧嚣,它都是那么优雅从容恬静。